中国经济改革历程纪录

评论4字数 6983阅读模式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在进行变革,而且变革较快,因为变革快所以充满机遇,但同时也因为变革快让很多人无所适从。在可预见的一二十年中我国经济将依然维持这种高速变革,因此对于80后来说可能印象中只有变革。面对同样的变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像前面说的一部分人认为充满机遇,而一步人认为充满困惑。怎么才能让我们对这种变革少一些困惑,多抓住一些机遇,我认为唯有了解这种变革过程,才能把握这种变革的趋势。

要了解经济变革不仅需要了解相关时期的经济情况,还要了解所处阶段的政治情况和社会情况,因为这三者往往是一体化变革。从这个角度来看,要完全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变革历程其实是一件较复杂的事情,这也是很多人对于历史和经济望而却步的原因。仅知其然就已经很难了,如果要弄明白经济现象和经济内部规律的因果关系,甚至是经济规律和社会现象之间的规律,那就是难上加难,所以很少有人愿意知其所以然。

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容

中国经济改革历程纪录

在说我国经济改革历程前我先说说我国经济改革都改了那些方面,了解了这些就会比较容易理解各个阶段改革的原因和目的。上图所示的所有权、产权、定价权、资源配置方式、经济结构及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共六点就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全部对象。从改革开始到现在都是围绕这些对象在进行改革,这部分内容是我自己总结,可能和目前网上流行的说法不太贴合,目前网上论调多符合2000年以前的情况,可能是相互借鉴,而没有及时更新的原因。

上面六个因素基本上是按照我国经济改革时间顺序排列的,也可以理解为经济改革从易到难、从粗放到精准的顺序。但并不是每一时期对应一种改革内容,越是到后期改革的内容越多,像现在正在重点做的是要素市场改革,但同时也贯穿着其他所有因素的改革。

这里特别说明下,目前我国正规的说法是“要素市场改革”,或者说“供给侧改革”,但这种说法很容易让对经济一点都不懂的人产生误解。其实所谓的要素就是生产要素,而供给侧也是说生产要素供给,而不是消费商品供给。

关于土地所有制改革请看我的另一篇博文《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历程全记录》

关于要素市场改革请看我另一篇博文《我国要素市场改革政策解读》

在其他关于经济的博文中也有很多提及经济结构改革的问题,但并没有系统论述过。

下面看我国经济改革各阶段具体情况,整篇文章可以看作两部分,即改革的因素和具体改革的阶段。关于我国经济改革历程中各阶段的重要政策和事件我下面做了一张图表,可以对应着看,为了保持图表的连贯性并没有将图标按照改革阶段进行拆分。

中国经济改革历程纪录

为了让大家能够轻松的读懂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济改革历程,我对这一段经济变革史做一简单的说明,结合当时的经济情况,以及变革的原因做出说明。对于我国经济改革历程我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五段式划分法,这样也可以避免大家在阅读其他相关文章时思维上不发生错位。

第一阶段1978-1987年 改革启动

经济背景:

1978年刚刚经历了10年文革,国民经济遭到了较为严重的创伤。1977年我国GDP总量为1749.38亿美元,仅占世界GDP总量的2.4;同年美国GDP总量为2.08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28.6。当年我国人均GDP为185美元,美国人均GDP为9452美元,美国总量是我们的14倍,人均是我们的51倍。如果和美国对比太伤自尊的话我们换几个国家对比,当年伊朗人均GDP约为2315美元、古巴人均GDP为1472美元、毛里求斯人均GDP为893美元、巴基斯坦人均GDP为213美元,而全世界人均值是1731美元。

这就是当时需要改革的根本原因,当时的中国已经不能用贫穷来形容了,准确地说应该是全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

改革内容:重点在所有权和价格,当然也有对国有企业产权的改革。

受制于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经济框架,此时改革最应该做的是释放经济活力,但又不能偏离公有制的体制,于是改革从农村和农业开始。逐渐过渡到个体经营,比如理发、缝衣等,最后逐渐对乡镇企业松绑和对国企进行放权。这个改革过程其实是一个逐渐积累经验,逐渐改变对经济认知的过程。

这个阶段改革最成功的是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改革,结果使全国粮食连续多年增产,从农民饿肚子到粮食吃不完。这个阶段对价格的改革力度并不大,只是在计划定价的基础上尝试性的对国企计划外产品进行有限度的自由定价(比如浮动20%)。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基本上是以承包制进行,即产权归国家,管理层承包经营权,并获得部分收益权,但这种改革问题很多,再次不做讨论。

简单的说这段改革可以概括为从农业到工业,从农村到城市。

改革原因:

第一阶段我国进行的都是增量改革,即想方设法在短时间内将经济总量提起来。之所以选择农村和农业,是因为农业天生就无法成为国有性质,只能成为集体所有。而当时我国对于国有的划分标准是属于政府所有的即为国有,而最低级别的政府为县政府,乡镇企业被归为集体所有。当时的农业合作社最大只发展到公社,也就是以后的乡镇级别,所以属性只能是集体。在改革之前集体企业存在是否合理都是受争议的话题,农业因其特殊性才被承认,所以改革从农业开始争议最小,影响也最小。

我国农业人民公社于1978年就取消了,所以农村及农业最大的组织就是“大队”,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推出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此后推出包产到户及包干到户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农业家庭承包是我国公有制经济改革的破冰之举,是私有制最早合法化的探索,意义重大。

这个阶段对价格进行双轨制和对国有企业进行承包制都是为了调动生产积极性,是增量改革的具体表现。

第二阶段1987-1992年 市场经济框架初立

经济背景:

经过10年的改革,中国经济取得了显著进步,1986年我国GDP总量已经达到3007.6亿美元,人均GDP达到281亿美元,相比1977年进步明显。但在经济总量取得进步的同时,因为价格双轨制导致权力寻租泛滥,商品倒卖盛行,价格体制极度扭曲;同时扩张性宏观政策导致通货膨胀加剧,经济矛盾突出,甚至在1988年出现了挤兑和抢购风潮,进一步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内容:

在所有制上进一步对集体和私营松绑,并将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段时间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取得了蓬勃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在1989年动荡后带动了经济快速恢复。经历政治动荡后,邓小平及时稳定局面,在十四大上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改革目标,至此姓资还是姓社问题不再是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拦路虎,改革将一路高歌。

改革原因:

此阶段早起对私营经济松绑,从而催生了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总量发展和就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发展也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提速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1986年我国经济改革层出现了分歧,原因还是在所有制的争议上,到底社会主义该不该有私营经济形态,也就是说政治形态制约了经济形态的改革。特别是1986年中央原本计划推出价格、税收、财政的综合改革,但是在各种原因下最终放弃了这一改革,而是推出了国有企业承包制和扩张性经济政策刺激经济。鉴于过去几年改革的经验,很多人认为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对的,会推动经济发展,而不会造成通胀,这是建立在改革前经济总量低和货币紧缩基础之上的经验,但显然已经不适用于当时的情况,但这种观点最终在1986年占了上风。

此前我国一直是一个供需失衡的经济,供给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改革价格,让价格发挥商品配置的调控作用和生产资源的配置作用。而承包制带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权力寻租和倒买倒卖,对商品供给数量贡献很有限,因此对解决供需矛盾的作用也很有限。而利率、汇率等双轨制和价格双轨制一样都导致了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这对经济改革很不利。

上面的这些原因导致了1992年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改革目标的结果,只有更开放的经济模式才能提高产品供应,才能减少权力寻租现象的发生。

第三阶段1992年到2002年 市场经济框架初立

经济背景:

经过上一轮改革,到1992年末我国GDP总量已经达到了4269亿美元,人均达到了366美元,基本上比1977年翻了一倍。且1992年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改革目标使得改革开放的政治环境较为宽松,为这一阶段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条件。因此这一阶段是我国经济改革经历了前两阶段尝试后大胆前行的阶段,因此这个阶段也是我国经济改革深入阶段,改革步伐较大,反映在经济现象上就是“日新月异”。

改革内容:

这段时间改革主要集中在价格改革、税务改革和财政改革,市场环境建立及培育,金融改革及经济结构的改革上。这个阶段建立了市场定价体制,实现了税制及金融改革,结构上将经济定位于外向型,产权和所有权上进行了公司化改制,让所有性质的公司都处在同一地位上。当然这一阶段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强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也进行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也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二次分配的结构性改革。

当然这段时间也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国企改革(下岗分流等)和加入WTO等重大事件。成功应对这些重大事件说明我国在经济上已经具有一定的掌控能力,并且逐渐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这是改革的巨大成绩。

改革原因:

上一阶段改革结束后我国依然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供应严重不足,价格季度扭曲,且市场根本没有达到资源配置的作用,因此市场化改革应运而生。随着改革环境的宽松,“价税财”一体化改革终于能够实施,通过这些改革我国才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雏形,这也是我国能够在2001年加入世贸的原因。

随着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使用权不清,收益权和处置权错位的矛盾充分暴露,国有企业亏损严重。1988年以前国有企业亏损家数不超过20%;到了90年代初,国有企业亏损家数超过了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的虚盈实亏;到了1995年亏损家数达到了总数的40%,1997年带到了43%;到了1997和1998年亏损企业数量更多,所以国企改革势在必行。这一阶段国企推出了很多竞争性行业,换个说法就是推出了消费品领域,最为典型的就是“纺织厂”和“针织厂”。在退出竞争性行业的同时,打破垄断、实现政企分离,充分竞争成了另一个改革方向,比较典型的有两桶油和电芯改革。

第四阶段2002-2012市 场经济初步完善阶段

经济背景:

2002年我国GDP总量已经达到了1.47万亿美元,人均GDP也达到了1148美元,十年间总量和人均都翻了三倍多,这就是改革的魅力。当年美国人均GDP差不多是我国的33倍,比1977年的51倍有很大改善。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我国城市化率依然只有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城市化率低又是影响经济总量增加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快城市化率就整了这一段经济改革的中心,当然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社会福利等二次分配改革也提上了日程。

改革内容:

国企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在垄断行业越来越强,越来越大。将房地产确定为支柱产业,从而开始了土地财政之路,使得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连年飞涨,最终绑架国民经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刺激政策导致国企进一步坐大,且基建相关行业投资严重过剩,很多领域国民民退现象严重。

改革原因:

这一时期对国民经济最大的政策莫过于将房地产确定为支柱产业及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拉动GDP增长,所以我主要说这两方面。

1994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改革的办事是增值税(主要税种)中央占75%,地方占25;企业所得税中央占60%,地方占40%;消费税归中央所有,营业税归地方所有。这种税制改革的结果是中央占据了税收的绝大部分,地方只占了小部分,改革的初衷是中央通过收拢财权从而达到收拢事权的目的。所以说中央占据收入大头的时候就应该承担大部分公共事权的财务成本,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比如修高速公路、比如环境治理等,到底是该中央出钱还是地方出钱,就成了一件扯皮的事情。即使是中央出钱,也需要“跑部钱进”,但这是一个复杂的操作。

为了解决分税制带来的财权和事权错位问题,各个地方政府将目光盯向了土地,因为土地出让收益为非税收入,全部归地方所有。于是就有了近20年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化率年年向上的结果,大量农村人口转成了城市人口,释放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庞大的消费市场。这也就是我国将房地产确定为支柱产业的根本原因。

关于房地产改革我有另一篇博客专门说这个问题,如有兴趣请点击查看,《未来三年我国房价走势整体将保持平稳》

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为了应对危机国家在08年投入了4万亿刺激经济,09年投入了10万亿刺激经济,这些刺激计划基本上都落在了基建方面,因此造就了产业结构失衡和“国进民退”现象。同时还出现了一个大的副作用,就是投资的刺激效果越来越弱,投资对国民收入的改善越来越差,也就是说投资的收益越来越差。对于4万亿及后续的刺激计划我不多做介绍,相关信息可百度阅读。

第五阶段2012年-今 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背景:

经过前面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经济已经取了的长足进步,2012年我国GDP总量达到了8.53万亿美元,同年美国GDP总量为16.2万亿美元,我国GDP占美国一半还多;当年我国人均GDP为6316美元,美国人均GDP为51603美元,美国人均为我国的8倍。虽然经济总量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我国在经济结构和要素市场上却积累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因此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结构化改革和要素市场改革。

改革内容:

1、经济结构方面

去产能:去高耗能、高污染产能;

去重复投资、过剩产能,比如钢铁、水泥(上一阶段基建和房地产刺激的副作用);

去“三来一补”等低附加值工业产能;

调整结构:调整经济在三个产业中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提高二三产业比重,尤其第三产业;

调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比如重点发展中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等;

去掉短期投资拉动方式,打造长效高新产业,从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技术驱动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转变,提高人民福祉;

加强区域合作,将简单的代加工型外贸转变成技术和资本输出型外贸,比如一带一路;

2、要素市场改革

要素市场改革其实就是生产要素配置市场的改革,可以理解为要素市场化和市场结构本身的改革两部分。

土地:长期的土地财政使我国土地价格高企,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在拿地上存在不同待遇等问题,同时也有城乡土地二元化带来的农村农民土地收益远远低于城市而导致的土地财政问题;

劳动力:我国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严重不适应现在劳动力高速流动的市场需求,因此改革的重点放在了户籍改革和附着在户籍之上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资本:我国资本市场相对于美国来说还很落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都很不成熟,这制约了我国企业融资的渠道,也提升了融资的成本。同时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的不同待遇也是改革的重点。

管理制:管理者或者说是人才,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现在改革的重点在人才的培育、引进、激励及保护上。

技术:我国一直很注重技术的引进,但却忽视对技术创新的保护,保护跟不上导致企业和个人创新的动力不足。

3、行政权力

其实对行政权力的改革是贯穿在要素市场改革之中的,改革的目的就是让行政权力从要素配置中逐渐退出,让市场来配置各种生产要素。

行政权力决定要素配给,导致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的不公平待遇,同时也为权利寻租提供了土壤,在上一阶段改革后这一现象尤为突出。行政全力改革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将管理型政府转变成服务型政府,当然这次改革所说的转变并不是停留在纸面上,实际的改变每个国人都感受很明显。

举例来说,目前很多行业从审批制变成了注册制,这就是减少在审批过程中的权力寻租和资源配置失衡;同时还取消很多行政审批、许可证、改革要素市场价格双轨制、政企分开、国企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等都是同样的原因。

其实我国行政权力的改革也是制度反腐的改革,通过改革消灭权利寻租的土壤,从而从源头上防止腐败。

现阶段改革总结

现阶段改革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改革。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全方位改革,改革的主线是经济,但改革的目的并不完全是提升经济实力,而是全面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①关于改革阶段划分我引用了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丁文锋教授《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经验、理论贡献和发展前景》一文中的划分方法。


写作感触:整篇文章写完了,但感觉却比较失落,原因是在写作前就阅读了大量关于我国经济改革的书籍和文章,本以为能深入浅出的用简练文字讲出这段改革史,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还是自己的阅读量不够大,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不够清楚;对经济理论研究文章阅读较少,平时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了改革事件和后续效果报道之上,导致理论水平很差;知识欠缺导致视角不准,很难把握切入的关键点,导致文章焦点飘忽不定。

重视现象而躲避其背后的理论研究是绝大多数人的通病,原因是现象本身比较浅显易懂,但理论研究却很枯燥,枯燥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人连读的耐心都没有。全民泛娱乐化之后,对于理论研究关注的人就更少,从而使理论研究更没有市场。目前官媒、纸媒、门户网站等都出现了泛娱乐倾向,如何在这种环境下保证理论研究的持续性和高水准似乎是一个难题。当然这不是该我考虑的事情,对于我而言以后加强经济理论的学习就行,研究是专家和教授们该干的事情。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