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集但斌的演讲,里面有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即“买股票就应该选不会被世界改变的公司,和能改变世界的公司”。
以我的理解,不会被世界改变的公司就是从事哪些不会因世界政治格局,和技术进步而受影响的公司,比如中国烟草,再比如巴菲特常举例的喜诗糖果。不会被世界改变的公司,其业务天然具有不受科技进步影响的定力,因此他们天然应该不具备“先进”属性。如果任何东西是靠技术竞争领先而占有优势的,那么它便不是但斌所说的不会被世界改变的公司,因为科技的东西大多数都是短命的。从这个角度看,石油、煤炭、矿产等都属于不会被世界改变的公司,因为无论到了何时,基本的原材料都是必须的(石油和煤炭同时也是化工原料,而不仅是能源)。
而能改变世界的公司,则是指能够改变我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公司,比如电力革命、计算机普及、互联网普及、以及未来AI普及的过程中能够引领变革的公司。比如曾经的通用电气、IBM、以及现在的英伟达、谷歌等。
但斌在演讲中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们原来在A股,所以努力寻找不会被世界改变的公司;现在我们踏足国际市场,所以我们寻找能够改变世界的公司”。
A股拥有能改变世界的公司吗?以当前现状来看,似乎很难找到。中国有能改变世界的公司吗?字节跳动、阿里、华为等都可以算这类的,但因为A股以前的上市估值原则,互联网公司如果在国内上市很难有高估值,所以优秀的互联网公司都在香港或美国上市了,而像华为这样的公司目前还没有上市。
寻找不会被世界改变的公司,是赚低估和红利的钱;而寻找能改变世界的公司,则是在赚未来增长的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前者就是格雷厄姆所说的“捡烟蒂”,而后者则是巴菲特和芒格发展的投资成长股。巴芒之所以发展出投资成长股的理论,就是在他们自立门户的时代“烟蒂”越来越少,而“购买便宜的烂公司,原不如购买贵的优秀公司”,所以有了价值投资的成长股理论。
我自己认为,目前A股烟蒂遍地,随便捡捡都能转到小钱;但要想寻找到能够改变世界的潜力股,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就以当前的AI来说,很肯定地是未来二三十年可能都是它的黄金期,但没有人能慧眼识出那个才是最终的获胜者。对于这种公司,如果选对了可能在未来十年获得几十倍的收益,但如果选错了可能就只剩点尾数。以Ai为例,从硬件到软件,国内几百家受益的概念股,但很难形成共识选出最值得投资的一家,如果有,那股价已经飞上天了。国内某Ai芯片公司市盈率已经达到了3000多倍,就算利润再翻10倍,也得300多年才能转回他的当前市值;即使利润增加百倍,也还有30多倍的市盈率;但我并不认为它有这种能力,所以我认为现在买它就是在扔钱。当然也有看好它的人,在这轮牛市中或许还会把它的股价炒的更高。
“不懂不投”,这是巴菲特说的,对于Ai相关公司的估值,我现在一点都看不懂,所以要远离,因此也就放起了大多A股“能改变世界”的标的。
其实买股中的不会被世界改变和改变世界,同样也适用于择业,我认为年轻人选择行业也应该以这两点为优先标准,只要占据其一就能比较舒适的工作一生。
买股时大家热衷于高估科技股,底层逻辑是过去几十年经济的主要增长是靠科技进步驱动的,因此所谓的科技公司业绩普遍比传统产业好,这一点也反应在股票的指数上,比如纳斯达克指数就比标普指数的增长好很多。整体而言科技股的涨幅可能会领先于传统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所选的个股能够领先传统产业的上涨指数,因此购买能够改变世界的行业的指数基金是个好主意,比如人工智能ETF。
由此我想到,能够搭上改变世界的产业顺风车的卖铲子行业也是好的投资标的,比如当前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超算中心等都很火爆,那么做镁合金的也会从中受益,现在布局和高端镁合金相关的企业是不是一个好主意?再加上中国的原镁产量超过全球产量的85%这一限定条件,中国的镁产业是不是不会被世界改变的产业?同时水电也很类似。
作为个人,每个人年轻时可能都梦想过改变世界,同时不被世界所改变,但这显然是矛盾的。作为投资,则恰好是处在矛盾两端的领域能够获得更好的受益,而夹在中间的大众产业则只能获得平均收益。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每个行业中顶尖的公司都能拥有超越平均利润的实力,由此也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额利润,但整体而言,行业的利润均值还是有规律的。
同样的逻辑,是否适用于高端白酒,他们是不是“不能被世界改变的”?我认为并不是,原因是白酒并非不可取代,酒算某个品牌再稳固,如果大众不在喜好烈酒,也不将它们当液体黄金屯着,那么它们便失去了价值。因此,我认为基于现在的市场价格和销量,及历史上的禁酒令后的走势来分析白酒未来20年的走势,模型是不恰当的。
不能被世界改变的产业,必须是不可取代的,就比如铜,在可见的未来是完全不能被取代的。黄金、白银具有相同的估值逻辑,不是因为它们是贵金属,具有储存价值,而仅从工业价值来看也是如此。反而是基于故事之上的很多奢侈品,这几年价格跌幅明显。而头部白酒,我认为其更像奢侈品。
“你只能赚取你认知之内的钱”,这句话是芒格说的,白酒、AI等或许都是我认知之外的领域。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5F
A股最大不确定性是政.策.,估值很难一下子提升,就像早几年高教股突然被红纸公文干掉,很难让人重建信心。
B1
@ 皮皮 政策市确实是最大的硬伤,调控力度太大了,产业政策影响也很大。不过现在资本很躁动,牛市似乎真来了,至于能不能长牛,或大多数人赚到钱就不好说了。
4F
不懂,是不是就是沪深300和中证A500,哈哈
B1
@ maie 如果是买ETF的话,和大盘紧密相关,那买这两个就是了;如果有行业倾向,比如互联网,或AI,那就应该选相应的ETF。
3F
押在改变世界的公司,可能暴富,也可能血亏。
B1
@ 粽叶加米 是的,风险与机遇并存。
2F
认知之内的钱,工作之余应该提高一下认知边界。改变世界和不被世界改变的,这个分析太恰当。前者就是新兴行业,后者就是稳定的职业岗位。工作一年来,同一批的同事都离职了。自己对工作又感觉陌生了起来,每次下定决心后又失去决心。
B1
@ 紫慕 农业口虽然这几年很热,但感觉情景依然不好,裁员的公司也很多,整体而言,我依然相信医药口会更好一些。
如果喜欢这个领域,可以先积累下自己的经验,然后找合适的机会跳槽。你现在工作内容杂,我觉得这正好是锻炼能力的时候,也会是以后竞聘的优势。
1F
中国占比在世界逐步提高的行业板块应该还可以。
最近加仓实在找不到什么低估 的指数了,就买了消费,里面也是有点含酒量的。
白酒指数也是趴着好久了。估计也会涨。
估计每次牛市没有什么板块纹丝不动吧。
B1
@ acevs 中国占比高也不一定会赚钱,比如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中国都达到了快垄断的程度,但国内企业还是打的都亏损。
白酒我现在还不想买,再看看,每年白酒按重量算的销量都是降低的,我也不觉得高端化还能持续,所以大概率量价齐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