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

古罗马和古中国在科学观上的共同

以下内容摘录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一书。 作为军事奇才和政治老手的罗马人(注:对手指希腊),在科学方面却是十足的低能儿。他们的面前摆着希腊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期留下的丰富的科学遗产,但他们却几乎没有在此基础上增添新的贡献,甚至将遗产逐步丢弃。这是科学史上值得深思的现象。 一般来说,罗马人专注于政治和军事问题,对法律、军事钻研较多,对自然科学则缺乏兴趣和热情。由于这一原因,罗马在有关军事工程和城市建设等技术问题上有不少创造发明,而对纯粹科学贡献很少。此外,还有某些内在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的罗马人的性格。他们注重实际,不喜玄想,对待理性知识没有异乎寻常的热情,这是与希腊人完全不同的。希腊气质追求超越的...
阅读全文
杂文

最好的选择

一直秉持的选择原则是,如果没有最优选项,那么次优选项就是最好的选择。注:所谓的没有最优选项是指最理想的选项还不是现实,或最优选项已出现但因为各种原因你不配拥有它。 对于选择的第二条感悟是,人生中绝大多数时间只能选次优选项;如果得到最优选项,那只能说是幸运,而非常态。 对于选择的第三条感悟是,如果在次优选项上投入的够多,那么它就会变成最好的选择。   以下是一个不十分贴切的例子,可不看。 对于新事物我接受的总是比较慢,尤其是互联网上各种工具,比如笔记软件。我之所以用笔记软件,只是因为希望读书笔记能够同步,基本上一个能够自动同步的写字板加简单的排版就能够满足。 以前用有道云笔记加OneN...
阅读全文
杂文

摘录:苏联李森科主义体现的政治对科学的侵犯

以下内容是摘录自詹姆斯·沃森《DNA:生命的秘密》一书,第13章人类的本质:天性VS教养,摘录内容没有任何删减及改动。 遗传学是一门年轻的学问,发展史并不长,却在许多格外丑陋的政治事件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如同先前所见,优生学有一部分是遗传学家自己创造出来的。然而,20世纪中叶于苏联蓬勃发展的伪科学“李森科主义”(Lysenkoism),却是在高层领导者的主导下,使遗传学深受其害。在这件事上,斯大林有很大的决定权。李森科事件是自中世纪欧洲的宗教裁判所以来,政治对科学最严重的侵犯。 20世纪20年代晚期,苏联仍在努力站稳脚跟。斯大林在列宁死后赢得了继任的斗争,积极巩固权力,而农业的集体化也正在展开。...
阅读全文
偶感

随遇而安

刷知乎,看到一个问题,“用四个字描述下你理想的生活状态”。一般对于这类问题我都是直接点“内容质量差”,但这个问题却吸引了我的兴趣,看到它的那一刻我内心就冒出了“随遇而安”四个字。 但紧接着我就忐忑了,在现在语境里这好像是一个贬义词,原来我内心里是如此的消极。 平复了下心情,然后接着思考,似乎随遇而安四个字也不是多么消极,好像还挺积极的。 植物种子被风刮、被水冲、被动物携带到可能的任何地方,只要有可能他们就努力扎根发芽,最终成长成为它们要成长的样子。 动物可能遭遇其他掠食者的伤害、可能遭遇自然环境导致的饥饿、可能遭遇疾病、可能遭遇环境退化引起的种族危机,但是它们总能在不断地运动和迁移中随遇而安,...
阅读全文
偶感

信息茧房

前几天参加了一个高知饭局,几个博导,其中还有两位是国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为了活跃聚会的气氛,中间大家惯例八卦,说起了最热门的中国领土面积增加到1045平方公里的新闻,振奋的情绪瞬间弥漫在餐桌上。但每个人分享的内容都基本上来源于自媒体,听了一圈也没有什么新料,所以我一直没有对此发表意见。 其实在这个新闻刚出来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新闻是援引自然资源部发布2023版地图的新闻,但截图中并没有丝毫和国土面积增加相关的内容,而增加部分全凭自媒体编造。为此我专门查询了自然资源部的官网相关新闻,结果确实没有提及国土面积变更。不死心,我又查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首页上依然写着陆地总面积960万平...
阅读全文
杂文

最大的投资

近日和朋友聊天,聊的最多的是孩子,而不是工作、或与工作相关的各种大环境。之所以不约而同的将焦点放在孩子身上,是因为朋友的孩子大多处在初高中阶段,马上要决定他们的人生了。如果高考不利,那么父母们可能下半辈子都要操心;而如果考不上高中,那父母们就要马上开挂全力拔高他们进入社会的起点。所以朋友们一致认为,孩子才是自己前半生最大的投资,成败关乎两代人,甚至三代人。 目前就业环境压力很大,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设备的进一步普及,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都将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所以孩子必须“出类拔萃”才有安全感。以现在的学习跃迁途径,只有考上985高校,或211高校才能称之为出色。但985的录取率约为1.5%...
阅读全文
偶感

习惯

这次理发做了一个重大的改变,把留了二十多年的长发推成了平头,这么做的原因只是为了方便。理完发回家儿子的第一句话是“爸爸,你的发型好奇怪”。我对他说,一点都不奇怪,只是你不习惯而已。   一直用有道笔记和OneNote双笔记记录读书笔记,只为了双保险,怕唯一选项突然不服务了。结果最近OneNote一直无法同步,为此查了两三个小时教程,一直没有办法解决。查教程的时候发现遇到这个问题的人很多,而且从2018年开始就有人问同样的问题,大家都是磕磕绊绊的一路用来。这么不稳定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在用?答案是习惯。OneNote不是最好的,但却是很多人最习惯的。迁移一种习惯成本太过高昂,以致大家宁愿坚...
阅读全文
偶感

翻唱

单曲循环模式播放着张玮伽的《海浪》,完全沉浸在声音里,而不是歌词里,一切情绪皆来源于声线和节律。 沉浸让思想也变得空灵,看到被表象所遮蔽的本质,或许这才是音乐真正的作用。   前段时间和朋友讨论孩子是该富养还是穷养的问题,得出富养的孩子不自卑,穷养的孩子能自律的结论。当时我没有对富养或穷养发表观点,但今天突然想明白,富养的孩子之所以不自卑是因为所有欲望都能得到满足;穷养的孩子之所以能自律是因为从小就学会对欲望加以选择和克制。但这个结论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上的,那就是讨论的富养和穷养仅是对物质满足而言;如果对于物质不能满足的欲望,到底是那种养成的孩子更容易面对,比如智慧、外貌、或体力?同时...
阅读全文
偶感

辩证思维

“辩证的看”是常挂在嘴头的一句话,但对于日常所见却做理所当然,从不曾想过要辩证的看,这或许是一个灯下黑式的盲区。 以下内容来源于《王东岳的中西方哲学课》,也是我有上感的原因。 大家知道孟子说过一句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人把它发展说“生于安乐则死于忧患”。一般人这样理解,说一个孩子小的时候,你让他受点苦,受点磨难,他将来长大了会出息,晚年会安宁。 可这个话你反过来看是什么意思?你换一个角度看,它的意思是到战国时代,你已经不能正常生活了,你要么生于安乐,要么死于忧患,你不可能一生都平平安安度过。它表达的是孟子对那个时代败劣的一个提示。 …… 孟子还说过一段话,大家都很熟悉,他说“富贵不能...
阅读全文
杂文

推荐《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

大概五六年前看过王东岳的一些讲座视频,感觉他部分内容在胡说,强行将中西文化拼合在一起搏学贯东西的名头。从去年开始断断续续在喜马拉雅上听了一些哲学课,前段时间被推荐《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再次收听,顿觉王东岳先生真可以称之为学贯东西。以前我真是肤浅了,自己听不懂,还扔别人一顶欺世盗名的帽子。 王东岳在讲座中一直强调他这门课是启蒙课,尽量不用哲学术语,用通俗的白话让大家能够听懂,但我依然听的很吃力。这种吃力并非来源于哲学名词听不懂,而是因为王先生的课中涵盖了社会学、历史学、自然学、遗传学、医学、物理学、天文学、文字学、语言学、哲学、神学等多种学科的内容,知识量太大,导致我个人因知识缺陷而经常不...
阅读全文
偶感

迁就的代价与收益

朋友约我散步,见面才知道他也刚旅游归来,于是旅游成了我们的第一个话题。 他问我旅途如何,我说行程比计划的匆忙,所以很多要看的地方都没有去;同行的人体力和爱好都欠缺,所以计划爬的山一座都没有爬;但整体来说旅程还是很愉快。 我问他怎么样,他说感觉很失望。 他们一大家子人一起出行,但亲人和他的消费能力及观念差异太大,他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寻找便宜旅店,且找到后睡眠也不舒适,导致他严重缺觉,整个旅途最强烈的感觉就是疲惫。除了消费的差异外,对旅游方式的选择他们也有差异,他想亲人难得一聚,大家应该降低旅游强度,多花时间相互交流;但有的亲人却认为既然花了钱出来旅游就应该最充分的利用时间,尽量多的看风景;这又导...
阅读全文
偶感

选择

高考成绩出来后又有亲戚打电话聊孩子报志愿的事情,成绩不够二本,让我提点建议上什么学校及专业。 其实前几年开始就已经有过几次同样的事情,成绩不理想,又想上个相对好的学校和专业。基于以前的经验,我给他说,这个成绩我建议复读,大概率能上二本,这样选择会多很多,以后也好就业。但他比较犹豫,因为孩子不想复读。 我接着给他说,既然想上,那就选一些偏技工类的专业,通俗的说就是以后考体力吃饭,而不是脑力。接着解释,之所以选择技工类,是因为目前孩子的分数不理想,基础也差,如果选择了拼脑力和天赋的专业,毕业后很可能没有竞争优势。 他说,别人给他推荐了计算机、大数据等专业,说很热门,出来后收入也好。   ...
阅读全文
杂文

近日杂记之20230624

物欲 近两三年自我感觉已经没有了强烈物欲,对物质要求及冲动极度的低。 直到六月初被博友老麦的迷你主机贴勾起对路由器的兴趣,于是欲望变成了一条线,奔涌不止。 先入手了路由器,以解决原来上网慢或DNS解析错误的问题。有了路由器发现可玩性等于无,于是又根据教程学习软路由,发现迷你主机确实很适合做这个。了解软路由后发现只有软路由可玩性依然比较低,最好再搭配上NAS。了解NAS后发现其实对我来说最重要的用途还是存储家庭照片及值得收藏的电影,于是有研究了蓝光电影和普通电影的区别。了解完蓝光电影的HDR和SDR的区别,发现我真正缺少的是一台峰值亮度2000尼特以上的大尺寸电视机。 于是动员家庭成员投票同意买...
阅读全文
杂文

敬神

人类从蒙昧时代就开始敬神,到当前仍在继续。 然而什么是神,却很少有人能说明白。可能会回答财神,灶神,或仅存在于他们村落的神。无论是统治了半个地球的那个唯一神,还是仅存在于村落里数千人心灵里的神,其实都只是一个名称或代号,而非神本身。就像张三仅是个人名,当我问你什么是人时,你不能回答张三是人一样。 神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神是未知的总和。神诞生于蒙昧时代,人因为对自然的不了解,所以解释不了众多现象,由此更无法应对,于是将这种无知和无法应对归于超能,并抽象为一种具形的神。因为神是未知的总和,所以神无所不能,只要是人力所不能的,都是神所能的。 神只是人对未知的具形,但这只解决了对未知的认知问题,却没有解...
阅读全文
杂文

何为安全

在一辆终点未知,招手即停,随时可下车的大巴上。 携带行李者总无法安心入睡,因为他们要时时操心自己的行李,特别是有人上下车时。行李愈多,则越无法入睡,行李最多者甚至不敢打盹。他们在漫漫长途中煎熬,他们是有产者。 他除了随身物品外一无所有,能够随心入睡,他是无行(囊)者。 他一无所有,甚至缺少良知和悲悯,精神萎靡时感叹,“又是无聊的一天,怎么又没有人被偷,也没有人被揍”。他是无良者。 他在睡醒时马上进入愤怒状态,用拳头敲打着车窗玻璃,怒喊着。“妈的,怎么还没有翻车,怎么还没有翻车”?他是厌世者。   这时一个隐形的恶魔显声,“我要吃掉你们的耳朵”。随之有人耳朵被吃掉,于是变成了聋子。 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