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维

2字数 1184阅读模式

“辩证的看”是常挂在嘴头的一句话,但对于日常所见却做理所当然,从不曾想过要辩证的看,这或许是一个灯下黑式的盲区。

以下内容来源于《王东岳的中西方哲学课》,也是我有上感的原因。

大家知道孟子说过一句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人把它发展说“生于安乐则死于忧患”。一般人这样理解,说一个孩子小的时候,你让他受点苦,受点磨难,他将来长大了会出息,晚年会安宁。

可这个话你反过来看是什么意思?你换一个角度看,它的意思是到战国时代,你已经不能正常生活了,你要么生于安乐,要么死于忧患,你不可能一生都平平安安度过。它表达的是孟子对那个时代败劣的一个提示。

……

孟子还说过一段话,大家都很熟悉,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中国人由此提出孟子的浩然之气,大丈夫之论。可这段话你换一个角度,它是什么含义?它说你活在战国这个糟糕的时代,你要么被富贵所淫,要么被贫贱所移,要么被威武所屈。总而言之你活不成个正常人,他不就是这意思吗?

……

孟子在《告子上》篇中又说一段话,仍然是非常可厉的一段话。他这样讲,他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他接着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就是中国那个著名成语“舍生取义”的来源。这段话你换一个角度什么意思?你要想活你就别讲仁义,你要想讲仁义,你就别想活,二者不可得兼。他所描绘的是那个时代非常败坏的局面,因此他的文化思想的表彰表达也就变得十分的苛刻,十分的严峻。

很多口号式的短语,简短明了,铿锵有力,很容易让人信服其是先验的真理;但如果给自己一点点逆向的思维或怀疑,可能就会窥见一片新天地。年龄越大,接受的真理灌输越多,就越没有辩证的精神。人生下来是自然人,慢慢成长为社会人,从而完成从个性到范式的转变。如果成长的环境鼓励个性,那么成年后或许还能保持赤子的率真;如果环境只讲求共性,那么将会进化的越来越排斥个性,越来越缺少辩证思维。

推演下,很多不幸者的不幸仅是来源于鲜明的个性。鲜明的个性可能不会威胁具体的个人,但必然会危害高度共性的社会,排除异类维护社会秩序是共性社会的自然选择,于是个性者必然痛苦。社会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此,不为维护特定个体的利益,而仅维护社会共同的利益。但是,以维护社会利益口号,而损害对每个个体都没有威胁的个性者利益,是否正义与公平?

由此牵扯出一个新的概念,即国家。社会的进化性具有很强的自然性,即以人这个种群利益的自然属性为驱动;而国家则仅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驱动,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按照现代代议制权力的设计,国家必然代表大多数人,因此国家意识在很多场合下必然会和社会意识重合。那么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用国家行为压抑个性,是否正义与公平?

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应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这是哲学永恒的争辩,由此诞生了“民主”和“自由”。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评论  2  访客  1  作者  1
    • 拾风
      拾风 6

      提倡个性的自由思想随着阶层流动固化必然变成强调集体意志的政治正确,以满足统治阶层的利益和意志,驯服的民众是持续统治的根基。

        • 水拍石
          水拍石

          @ 拾风 西方政府号称来自民众,但其实政府并不代表民众的利益,甚至大多数时间和民众的利益相悖。维护通知和民众的长远利益不可兼得,如何选?历史已经明确的给出了答案。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