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生物学科普书汇总

101字数 3884阅读模式

阅读社会学书籍,总讲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进化,而这和人类的进化密切相关,因此很多理论中将进化论引入社会学研究,这就是我读生物学书籍的初衷。因为是想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理解社会,因此选的生物学书籍都倾向于进化方向,或者说能够佐证进化;同时零基础,也不想成为生物学专业人士,所以选的书都是科普类的,都浅显易懂。将这类书整理在一起,方便有相同需求的朋友参考。阅读量很有限,因此选的书目不见得合理,因此这并不是推荐书单。

在此顺便提一句,关于生物学的科普书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读一些的,无论有没有我这种“功利”的需求。

 

《物种起源》,达尔文的这部著作是第一部关于进化论的系统论著,但并不是第一次提出进化论观点。在这部著作中达尔文用大量的案例论述了物种遗传和变异的规则,及基于此基础上的物种进化推断(变异无关进化的方向,只有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才决定进化的方向),这一伟大发现基本上都来源于观察,即归纳法。当然书中也有一些实验,但这不同于现在基因测序等实验,而是对自然模拟的可观测实验。进化论的伟大之处在于通过简单的观测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而现在更先进的生物实验方法不过是对这一结论的证实。当然也有部分实验在证伪,对于一种假说来说被证伪也是正常的,但要被彻底推翻则需要更完善的新理论诞生。

《解码40亿年生命史》,一本讲生物学研究历史的花絮小品,趣味性胜过知识性,所以只粗读了一遍。同类作品推荐读下面的《基因组:生命之书23章》。

《自私的基因》,很值得一读的关于基因的科普书,我写了个简短的读书笔记,可以点击阅读。

《基因之河》,《自私的基因》的姊妹篇,作者在35岁写作《自私的基因》,大约在55岁写《基因之河》,但我个人认为《自私的基因》完全碾压《基因之河》。《基因之河》内容过于单薄,且论述的方式,或者说作者的写作逻辑都不如《自私的基因》。读完后我最大的感叹不是“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而是“人的精力退化确实很明显”。

《基因组:生命之书23章》,通过人体23组染色体讲解DNA和基因知识,以此对应书中的23章。每章都用相应染色体上的典型基因做讲解,通常都是在讲这个基因致病,这很让人错认为基因就是为带来基因并而存在的。但显然这种认知是错的,之所以有这种错觉,只是因为当前人类对于基因的认知很不全面,仅有的认知很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对基因病的研究,这让人们知道了基因错误导致的疾病是什么,但依然无法清除基因在人体这个复杂系统中的运行原理是什么,至少不全面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基因、人体进化、人体复杂结构探索的书籍,尤其是人体结构的基因解读更难于对社会结构的解读,所以以宏观的视野看待基因更有利于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及宇宙。本书通俗易懂,但又不乏严谨性,强烈推荐一读。但稍具专业性,没有耐心的话很难读下去。

《生命是什么》,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的跨界之作,他试图将量子理论和热力学理论引入到对生物体的研究之中,以结果看他获得了成功,由此开创了生物研究的一个新流派。英国不务正业的物理学者克里克和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相遇,沃森想探秘双螺旋,克里克对物理模型不感兴趣,正在无所事事,所以两人一拍即合,结果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因此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两人直言深受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启发。

虽然是一本经典之作,但因为知识和智力所限,我却没有怎么读懂这本书。

这本书的译者在序言中写了一段话,“生物学的终点是化学,化学的终点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终点是数学”,并断言现在的研究证明薛定谔的路线是错的。虽然对于如此高深的结论并不是很明了,但生物学的终点是化学是毫无疑问的正确,化学的终点是物理学也正确,那么经化学传递后能不能推导出生物学的终点是物理学?我认为不能。但我也同时不认为当前的研究成果已经否定了薛定谔的路线,而只能说人类当前对于量子及细胞、染色体、基因、DNA等研究的都不够透彻,还没有发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已。

《贪婪的多巴胺》,多巴胺是人的幸福源泉,也是推动人类前进的兴奋剂,所以了解多巴胺对理解很多社会决策和改良都有帮助;这部书写的很好,唯一的缺点是部分内容少儿不宜。

《DNA:生命的秘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在这一发现50周年之际做的DNA科普著作,这是一本涵盖DNA发现和认知史,基因科普,基因对进化的影响,以及生物技术和其社会认知的综合科普书。我个人更喜欢其中的基因发现,基因对人类的进化,以及基因对以后医疗、作物改良等影响的内容,当然这只是因为我更关注这部分而已,其他内容也同样精彩。这本书有部分内容和《基因组:生命之书23章》有重叠,但我觉得两本书都值得一读。

《遗传的革命》,一本通俗易懂的表观遗传学科普书,教科的严谨性和故事的生动性相结合,只要用心看,稍做下读书笔记绝大多数人能够读懂。但我只粗略的读了一遍,原因是我读遗传学是为了帮助理解人类社会的进化,但这本书对我却帮助不大。尽管这本书对我帮助不大,但对哪些对生物学感兴趣,特别是对遗传感兴趣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复杂生命的起源》,只看书名你认为他讲的是那种生命的起源?脊柱动物,哺乳动物,还是人类?如果我告诉你他是在讲包括藻类、草履虫、昆虫、爬行动物、直至人的所有生物时你会怎么想?草履虫怎么算高等动物?把昆虫和人同等看待,不是对人的侮辱吗?但事实却是如此,在生物学家眼中简单生命和复杂生命的区别只是有没有细胞核,而根构成生命的细胞多少,或者说生命体的复杂程度无关。

那么生物学家为什么要用是否有细胞核来区分复杂生命?其实原因很简单,按照进化论含细菌和古菌在内的两种原核生命和其他真核生命属于进化断裂的两端,中间是当前不可知的深渊。并且从细胞角度看,人类和藻类、草履虫等并没有多大差异,更不用说更复杂的动植物了。

人们对生命进化的研究一直围绕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两个主题,关于生命的诞生有我们熟悉的原始汤故事,而关于生命的进化则有达尔文的进化论。尤其随着近代生物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生命的认知从细胞到DNA,再到基因,而基因是用A、T、C、G四个字母编码的信息序列,于是人们开始认为生命就是未知的编码集。这种将生命解码为字母的过程不仅是一种工具,也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认知论,且随着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这种认知论越强大。

但生命真的是起源于雷电劈原始汤,生命的进化真是从细菌和古菌,到复杂生命的连续递进吗?用数字化的方法和认知论都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但将问题拖延或掩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于是尼克·莱恩从供能的方式从头开始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并最终得出了不同于传统的起源和进化结论。

和原始汤及进化论一样,基于供能的研究结果依然属于推论,而不是基于化石等连续分析的明证。但在《复杂生命的起源》中尼克·莱恩推理严密,引证磅礴,看完后让人不得不信服。

那么《复杂生命的起源》中得出的结论一定就是正确的吗?不尽然,还得等待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进一步佐证。就像达尔文的进化论出现漏洞一样,只是因为达尔文对DNA,基因,遗传,细菌的水平基因转移等不了解所致,这是时代局限,每个研究者都不可避免。无论如何尼克·莱恩都比达尔文看的更远,因为他站在达尔文的肩上。

这部著作之所以经得起磅礴一词来形容,是因为它综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知识,且作者将这诸多学科组合的恰到好处,就如细菌和古菌的嵌合共生一样。尽管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尽量讲的通俗,语言也很简洁,但因为涵盖知识太过广博,因此阅读起来有一定困难,但只要坚持读完收益也匪浅。如果有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相关知识背景可能读起来会容易一些,理解的也会深入一些;但没有这些背景也可以一读,只要理解一部分就不枉读过,我就是如此。

《社会生物学》,从社会学角度读生物学,或需要用生物进化的角度理解社会进化,这本是最合适的。有兴趣点击链接看我的读书笔记。

全书共分三部分,社会进化、社会机制和社会物种。其中第一部分是最生物学的,也是学术研究最透彻,技术性最强的。第二部分的社会机制则是生物学和社会学结合的产物,且以社会学的思维方式来建立章节框架,在框架内沿着一条通常的逻辑道路铺陈生物学研究结论,并用以佐证这个框架。第三部分则基本上完全倾向于社会学,从最低等的微生物到昆虫、到脊柱动物、到鸟类、到哺乳动物、到食肉动物、再到灵长类动物、最终到人类;这一进化分类连续而缜密,逻辑上似乎很完美。

 

下面两本是跨学科读物,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物学书籍,但同时和生物学及人类进化相关,所以列在这里。

《人类简史》从地球诞生到有机体诞生,到类人猿,到智人,到现代人,最后展望未来,确实可以称之为人类简史。这本书也很难界定为一本什么书,生物学、生态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似乎都不是,但又都包括。因此对于赫拉利和他的这部著作,我认为都可以归入博物学,无所不包,又无所能精。鉴于这个原因,我个人认为,如果需要一本通俗易懂的畅销书来了解人类进化和发展,那么这本书绝对够全面;但如果想深入了解人类发展的每一步,那这本书很不适合,因为涉及的内容很广,但都讲的太过表面,且部分观点值得商榷。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会看到很多拼凑在一起的知识点,但却很难学会一种系统的理论及思考方法。

《枪炮、病菌与钢铁》,戴蒙德这部著作和赫拉利的简史三部曲差不多,将地理、气候、生物进化、武器、病菌和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糅合在一起,整部著作读起来酣畅淋漓,通俗易懂,是一部不错的作品。和《人类简史》的不同点在于这部著作视野更开阔,原创性观点更多,讲的更细致。如果在通俗读物里只选一本关于人类进化的,那么我推荐这本。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评论  10  访客  5  作者  5
    • 老达
      老达 5

      最近发现龙华区新建的图书馆非常不错,打算每周陪孩子到图书馆待一天,玩玩手机。。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达 想让孩子读书你最好先读起来,如果你在旁边刷手机会让他很难专注阅读。

            • 老达
              老达 5

              @ 水拍石 哈,开玩笑的。我一般带着笔记本加班,孩子写作业,累了找本书看看。。。感觉也挺好的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达 我脑子转的慢,还真以为你玩着手机陪孩子。周末还得加班,看来挺忙的,间歇找看起来轻松的书舒缓下神经也不错。

            • conge
              conge 6

              “生物学的终点是化学,化学的终点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终点是数学”。评论一下这句断言,如果按照分析简化的方向来说,这句话可以大致说描述了人类学术的状态。这段言,应该是个出自科学家的狭隘视角。可惜世界终究不是这样线性的,方向单一的发展的。
              这种简化,忽略掉大量信息,使人类不能面对真实。

                • 水拍石
                  水拍石

                  @ conge 我感觉这一断言是从技术角度看的,即细胞的能量代谢,基因的遗传,激素的控制等都是化学反应。但生物还有其社会性,感性的看这部分是人文的,所以并不适合用化学来解释。放在具体的生物学中,生物的很多感情,群体行为也无法用化学反应来解释。所以这是个体视角和群体视角,和宏观视角看生命和微观视角生命的差异。这是我的理解。

                • 老麦
                  老麦 7

                  咦,奇怪了?评论时报错了,我都不知道上一条评论有没有成功。
                  我现在处于静不下心看书的状态,因此已经很久很久没看书了。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麦 评论出错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更新过模板,可能是缓存的事,后面如果持续出问题再折腾。
                      看书等情绪,不想看的时候就不要强迫自己看,那样更影响心情。其实听书、看课程也同样是学习,并不一定要看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内容。

                    • 老麦
                      老麦 7

                      感觉你读的书涉及很多领域,我现在基本不读书,处于静不下心来看书的状态。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麦 为了理解经济学所以补了历史,为了理解历史所以读了神学,为了理解神学读了哲学,为了理解哲学读了社会学,为了读理解社会学所以读了生物学;这就是目前读书的路线,基本已形成一个链,后面还是会回到经济学和社会学,这两个是我的最爱。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