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成功人士聊天,主题是教育,而他的观点是上学的成绩并不重要,上什么大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哪些人一起上学,即同学圈子更重要。
之所以有这种观点,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上的大学一般,工作后一直靠技术创业,到了四十岁时所在行业严重萎靡,于是穷则思变,走上了靠人情谋发展的新路线。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几年间身价已经奔亿。由此他得出了人生心得,前半生的路都走错了,如果早醒悟,早走上关系路线,那成就早不止这点了。而之所以前半生一直走在错误的路上,就是因为家庭和故乡的视野局限,一直囿于井底,小农意识太强。
也正是因为他的心得,所以他对孩子的教育并不以成绩为首要,而是以孩子的择校和日常的同学圈社交为第一要务。择校问题他解决,孩子的社交能力则潜移默化的灌输;目前孩子上着贵圈学校,同时也是位社交达人。用圈子洗净先天的自卑和局限,从而在起跑线上就挤入成功圈子。
我和他的人生心得及教育理念完全相悖,所以和他的交流给我冲击很大。近年我越来越觉得人生苦短,活着就应该追求生命的意义,赚钱只是其次,通过学习和行走增加人生的厚度才是根本。基于这个原则,我对工作投入的越来越少,而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经营家庭和丰富自己。由此,我的经济收入在他看来可能是“寒酸的”,教育方式可能是失败的,因为我对儿子的教育还是让他尽可能的优秀,以后通过技术去立足。我仅能给儿子做的,就是现在培养好他学习的能力,及对人生充满热爱的心态;同时如果有能力,则给他积累一些财富,让他的人生选择不要太受金钱的影响。
受我的影响,儿子的人生志向有过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开一家民宿、当一位手工达人播主、做一名优秀的游戏开发工程师等,唯独没有想过要当一名上流社会的成功人士。或许他从来就没有想过什么是成功人士,财富、地位,对他来说都没有概念,而唯一有概念的成功可能就是出色的科学家;而这恰好和上述的那位成功人士所总结的前半生失败的人生理念相一致。
别人的失败之路,是我为儿子指引的进取之道,这是我内心波澜的原因。
对于我自己的人生路我想的很清楚,并且到目前为止,对这种状态很满意。但是儿子要不要重复我选择的道路,选择了这种道路是否意味着就可能毁了他的前半生,而让他中年悔恨?这是我要思考的。
为什么学习不如成功的圈子和理念重要,从而产生学习无用的结论?我认为表象上是学习成绩的优秀和财富及地位都没有必然关系,而聪明的理念(或者说高情商)更容易获得财富和地位;同时我们这个社会中财富和地位又能决定大多数人过的是否有尊严;所以推导出学习无用,关系更有用。
为什么关系相对于学习成绩更有用?这可能来源于两点,第一是基于过往权力和财富双衍生的社会结构惯性思维,第二是基于当前社会决策中“人治”的分量依然大于规则的现状。由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高智商的人往往不如高情商的人有机遇,现实结果就是学霸常常被学渣所领导,这更强化了学习无用的结论。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投入到智商练习上,就不能同时投入到情商训练上;举一个简单例子,一位科研工作者如果将时间花在研究上,就没有大量的时间去应酬社交;而一位不善于社交的人通常是被视作不适合做领导的。
朝那边走,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选择。出于传统理念和改革开放后的宣传,很多人还残留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维惯性,所以拼命读书,或者培养孩子读书。但是基于短暂的社会现实,却打破了一两代人的梦想,读书并没有让社会地位提高。
当面临人生选择时,智商高的人通常根据思维习惯选择了培养智商,而很早就明白自己智商跟不上的人则选择了培养情商。上述的那位成功人士,对儿子的教育理念则是,即使是智商满分,也要优先培养情商,提早进入圈子。这是纯粹的理念变化,是站在短暂过去和现实的基础上,对人生选择的重大调整。但这个高度符合短暂过去和现实的经验教训,是否能够指导孩子的未来,是否能够符合未来的大趋势?这是要思考的。
过去为什么是拍脑袋决策,脑袋越大则能决策的事情越大?其原因有二,制度与信息的不充足。制度原因不懂,就不多说;而信息不健全导致的拍脑袋决策则很简单,因为现有的信息不能支撑靠制度决策的模型运作,所以经常要靠拍脑袋作为补充。这里的关键在于信息的不健全,但未来,或准确的说十几二十年后的未来,社会信息的收集还会不会和现在一样不健全?无论是从信息收集的方法,还是能力上,我都认为作为社会管理的有力支撑,这个能力会快速健全。
如果社会治理中决策越来越规则化,甚至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实现自动化,就像流浪地球中的MOSS,那么基于现实的圈子优先选择是否还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开放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我认为学习,严格的说是特指对智商训练的学习,还是很有用,同时也是很有重要的。至于智商和情商的平衡则是一个个人的选择,我同时相信即使到了“MOSS”决策的时代,情商依然会有用。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11F
寒门再难出贵子,但穷人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还是成本最低的通道
B1
@ HIPVOGUE 寒门出贵子太难了,确实是输在起跑线上了,整体而言教育投入确实很产出成正相关性。
10F
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可能我们拼命追求的,只是人家的起点而已。没有什么绝对的正确,合乎自己当下的选择就行。
B1
@ 威言威语 是的,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不同,只能寻找适合自己的。
9F
能有好圈子必须先读好书,985 圈子肯定比职校圈子好。
B1
@ Mr.He 这是大学;小学、初高中的圈子可以靠父辈来打造,这就是文中主人公的想法。
8F
富人搞阶级只要不瞎整,学习好坏影响不大,富爸爸门道也多学历镀金也容易,如果普通家教都没做好,只能说是暴发户凭运气挣钱,凭实力赔光。
穷人搞圈子校友录啥的还是需要好好学习可以达成的,跃迁阶级就难度更大。
B1
@ acevs 富一代是凭能力和运气致富的,富二代要想继续保持辉煌,就需要和一代同样的能力及运气,如果运气不足还要能力来凑,所以能力是硬指标。至于圈子能否弥补能力的不足,我觉得如果和圈子绑定的深或许能。
7F
前两天聚会时才和兄弟们说起这个话题,我有两个兄弟的选择跟你朋友一样,让孩子读贵校。而另一个也非常成功的兄弟的选择跟你差不多,我感觉都挺好的。比如我家庭环境相对差上一点,因此我家可以选择的就少很多,但也在努力的生活着。人生百态,酸甜苦辣,还得自己去尝过方知其味。
B1
@ 老麦 我也赞同“人生百态,酸甜苦辣,还得自己去尝过方知其味”。孩子有孩子的人生,我们给安排了,他们不一定会沿着被安排的路线发展,同时缺少了基础奋斗,我觉得也是他们人生的一种残缺。所以我的教育理念是,只要孩子的人生幸福就行,富贵在天,也在他们的奋斗,但不能在于我们。
6F
圈子层面更多的是精致的功利计算,但现实社会这恰恰很吃香。
B1
@ 粽叶加米 是的,现实社会中互相有利用价值就是成功的代名词;如果对他人无用,也就失去了价值。
5F
每个人的擅长和自身条件不一样,我感觉圈子和学习都挺重要的。如果说比重,我甚至认为学习占比60%,然后是圈子,家庭,行业,运气这些。当然有的孩子天生就不考虑这些,生下来玩就行了,这种直接是排除在外了。
B1
@ Jeffer.Z 所谓的圈子得远超普通人,比如二三十年前的大院里成长起来的那些人;如果是普通的中产阶层,这种圈子的效用也不会太明显。靠个人技能生存,和靠圈子生存,没有好坏,只有符不符合自己欲求,别人的长处羡慕不来。
B2
@ 水拍石 就算这样学习也要占60%,我原来一哥们,家里阔到省级势力,爷爷退下来,爸爸和叔叔都是败家子,又赌又败家,最后家道中落,然后我这个哥们也是个玩家,最后混到家里最后的房子都卖了。人如果不学习脑子不好,你给他多少,那都是过眼云烟,打铁还要自身硬,在那个基础上的圈子才叫圈子,否则就是败家圈子。
B3
@ Jeffer.Z 赞同你的观点,身处那个圈子,自己的能力和修养要配得上圈子,否则被淘汰的很快。你这哥们是经典案例,败的速度也太快了,后面两代人躺平的话或许还能风光到第三代。
4F
虽然本质上成绩不是很重要,但是成绩不好,那就没有进入更好大学机会,而好的大学能接触到优秀人才的圈子几率也更大,虽然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但仍然是一切契机的根本
B1
@ 满心 确实是这样,大学本身也是个平台或圈子,进入顶级大学就意味着进入了高知群体的圈子。
3F
他说的关系论确实没错,但是成绩也重要,关键是成绩和关系都要搞定。高中毕业那会我就在想以我的家庭条件,上大学我每学期都考第一,大学毕业全年级第一,在学校样样排第一,出了学校刚开始工资也就三五千一月,要到大城市立足买车买房全靠自己猴年马月,但是那时的同学只要一毕业父母出钱多数车房都解决了,大学的时候没差距出了大学就天差地别。当时对于我的情况来说学习成绩是不重要的也没有太大意义,几乎是把比较难学的传统的学习放弃了,把大量时间都放在学习做各种生意上,传统的学习没搞,但是生意上的学习从来没停过。但是不得不说,成绩很重要,要不是考上这个不错的985大学,后续我走的路绝对完全不一样,这个圈子太重要了,大学一毕业同学们全去了一线大企业,通过他们的圈子又认识了大堆厉害的人,资金人脉全都有了,有的同学把他们公司厉害的一些大人物都拉过来一起玩项目。说到孩子,我也不是太重学习成绩,重学习能力,但学习能力不错的学习也不会太差,现在两个孩子都算散养哈,目前看来儿子学习没操心,完全自生自灭,成绩还是很OK的,女儿现在我也没让她像其他孩子那么去苦哈哈的学,但是目前从各方面表现的学习能力来看,不比同龄人差。
B1
@ XIGE 感谢你的详细分享,对你的经历在你网站上已经读到很多,这条给的信息更系统了。成绩遥遥领先,又能通达人情世故,这是天选之人,天生适合创业,成就大事业。
看来你的观点和我文章中的主人公相近,你们这种观点确实容易走向成功之路,现实也确实如此。我的纠结之处在于对儿子的教育中应该优先选择那个方向,天赋一般的情况下,很难两手都抓,两手都硬,选择是个难题。当然最终的路还是他自己选,只是怕现在对他的教导对他影响太大,以至于影响他日后的选择。
2F
「靠人情谋发展的新路线」容易出反贼。读书虽然无用但至少可以保命。
B1
@ S 每个人追求不同,冲浪的人不怕浪大;像我这种求安稳的人,就怕无风起浪。
1F
标题不恰当。
你的朋友阐述的也只是上学的成绩没什么用,你却上升到学习无用,学习包括学校里的学习,还有学校之外的学习。
B1
@ 青山 我说的学习和有用都是狭义的,你说的是泛化的,其实这两个概念还可以继续泛化到生活中。比如自动马桶的使用也需要学习,也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