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分析

房价过高导致我国消费不足 从而制约经济持续增长

此前我曾写了一篇博客,《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因为消费不足而非投资不足》,开宗明义,只要看了标题就知道我全文讲的是什么。之所以写这篇博客是因为今年初新冠疫情突显,很多所谓的经济学家都在叫嚣着必须基建拉动经济,也有一部分披着经济学家外衣的相关利益代言人啸叫着必须拯救房地产。我的观点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不缺投资,而是缺消费,所以不用投资推动经济,而需要消费拉动经济,鉴于这个原因,我认为在疫情下我国根本用不着大力投资铁公基来刺激经济,更用不着拯救房地产。 虽然后来国家明确不会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会大水漫灌刺激经济,而是精准投资于“新基建”以刺激高科技领域发展。注意下“新基建”虽然也包含“基建”两个...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受疫情影响美国第二季度GDP暴跌34.8% 可能引发下半年全球贸易和政治摩擦加剧

据彭博社美国时间7月29日报道,预计本周四公布的数据或将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GDP暴跌34.8%(折年率),创下了1940年以来的最糟记录。 上面一句话新闻内容虽短,但信息量却巨大,我个人认为很可能会导致美国国债贬值、新发国债利率提高、美国股市虚火、全球贸易和政治摩擦加剧等严重后果。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于新冠肺炎疫情一直不够重视,认为其只是大号的感冒,这使得截止2020年7月29日美国已经确诊新冠4567750例,死亡153720人,这两个数值双双创全球记录。疫情防治失控导致美国经济严重受影响,据彭博社消息2020年第二季度美国GDP暴跌34.8%(折年率,当季约为-11.3%),创下了194...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解读 最高利率政策应谨慎调整

民间借贷作为银行等正式金融机构借贷的补充,其在古今中外广泛存在,是社会融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披着互联网金融创新外衣的互联网借款平台却将民间借贷推向了风口浪尖,让国民误将民间借贷当作高利贷的代名词,从而掀起了全民反民间借贷的浪潮。为了响应民意,最高人民法院将民间借贷原来最高36%年化利率调整为24%,但依然有大量人士认为这一利率太高,最高法相关人士表示会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对民间借贷利率做进一步调整。 那么近期最高法调整的民间借贷最高24%年化利率到底高不高?民间借贷年化利率到底多少合适?这个问题很难取得一致答案,有人认为调整后的24%偏低了,而同时有人认为高于银行一年期借款利率3%即...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2020年6月猪肉价格突涨 年内可能一直处于高位

自2019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一直在上行,特别是进入2019年5月以后猪肉价格涨势明显,生猪从2019年5月的15.08元每公斤一直涨到了2020年2月的38.3元每公斤。从2020年3月开始生猪价格开始下降,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了5月份,价格为每公斤30.13元,三个月降了21.3%,降幅不可谓不大。正当大家以为猪肉价格会进入20元档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月份生猪价格又突然拔高,达到了35.6元每公斤,让大家再次惊叹“猪坚强”的执着。 猪肉价格3月份开始降价基本上是一个普遍规律,因为每年春节基本上是猪肉价格最高的时候,因为节日需求巨大。春节过后猪肉价格就会向下走,到7、8月份基本上达到最低值,...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2020年全球夏粮丰收 今后两年欠发达国家农民生活将更艰难

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受新冠疫情影响出现明显下滑,同时新冠疫情也加剧了全球贸易冲突,这导致全球经济更加波动。全球经济波动对于欠发达地区危害更大,因为这些地区经济更为单一,通常是以农产品或矿物出口为主,因此抗风险能力更弱。年初的时候新闻报道非洲蝗灾可能很严重,由此我担心在疫情和蝗灾双重危害下非洲今年可能爆发严重饥荒,从而引发人道主义危机。 因为今年全球动荡,发达国家都没有精力去对欠发达地区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并且在“退群”现象不断的情况下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可能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对这些地区进行援助和救济。不过今天看到了一则好消息,让这种担忧稍微缓解。 联合国粮农组织2日发布的最新报...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外地车辆在北京使用成本高引发的经济思考

我有一辆9年前的车,当时北京已经限牌,所以只能上了外地牌照,就这样在北京也使用了这么多年。虽然车龄已经很老,但在北京平时很少开车,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外地牌进城不方便;另一个是交通太拥堵,开车严重影响心情。因为这两个原因,虽然车已经9年了,但总行驶里程还不足7万公里,属于绝对的轻度使用。 平时很少开车,也就没有怎么注意用车成本问题,加上今年有疫情,一直宅在家里,很少有外出游玩的机会,所以更没有注意车的事。这两天有事,频繁用车,偶然才发现我的用车成本居然这么高。 年保险费3000元,年保养1000元,年停车费2000元,只这三个固定支出就6000元每年,车辆太旧就不用再折旧了。现在北京限外地车辆每...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供需改变医用外科口罩七八月份可能降到0.7元每个

医用外科口罩今年以来一直紧缺,尤其是从2月份开始其价格一度攀上了单价10元的高峰,并被各地发改委约谈限价,最终很多地方将其售价限定在单价4元。尽管有限价,但是商家却曲线涨价,即医用外科口罩只限量供应,长期断货,而和其他防疫物品打包的套餐却相应供货充足,这样变相提高了口罩售价。限价4元的10个医用外科口罩和一瓶免洗凝胶消毒剂组合套装可能售价100元以上,而单卖差不多的免洗凝胶消毒剂可能只需要20多元。 为什么套装价格会远远高于单个商品的售价之和?原因就是医用外科口罩是稀缺商品,有较强的溢价能力,而搭配免洗凝胶消毒剂只是为了绕过限价政策。同时限价4元的外科口罩很难买到,而微信等社交圈子却有大量售价...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经济学角度看什么样的医生是好医生

假如你患了感冒,去医院看医生,可能遇到四种类型的医生,那么那种才是好医生? 四种医生那种最好? A、医生挂号费100元,详细询问了病情,告诉你没有问题,回家多喝水,多休息就会好。 B、医生挂号费100元,简单询问病情,并开了300元的检查,检查后告诉你没有问题,回家多喝水,多休息就会好。 C、医生挂号费100元,简单询问病情,并开了300元的检查,然后给你开了300元药品,包括抗生素在内的好多种药。 D、医生挂号费100元,简单询问病情后,给你开了300元药品,包括抗生素在内的好多种药。 那么,对你而言那个医生是好医生?这个问题或许不好回答,因为每个人想法可能会很不同。 比如有人会认为D医生最...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全民直播带货可能只是一阵风

2020年直播带货是最流行的事情,从董明珠等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到李湘等艺人,再到果农菜农等劳动大众都在做直播带货。一时间全国人民都在讲IP,似乎有了流量就等于有了销量,有了利润,于是全国人民都在做个人IP,结果直播平台和短视频平台、还有为这些平台刷流量的公司赚的钵满盆满。 在全民的狂热追捧和直播平台的刻意推动下,今年直播行业取得了非理性成长,一场一个小时的直播常常产生几亿、甚至十几亿的销售额,让很多上市公司为之自惭。但是直播真的有这么强大的魔力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有这种神奇力量那这些网红会让全国GDP成倍增长。那么在接二连三创新高的直播带货记录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商业逻辑或本质? 一、直播带...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618购物节快递量暴涨并不能说明报复性消费来临

今天看到网上有大量文章报道今年618购物节期间快递量暴涨,从而得出报复性消费来临的结论,我认为这是极其错误的。这种错误结论来源于以下数据,据国家邮政局监测的权威数据显示,今年6月1日-18日,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46.78亿件,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1.9亿件,增长48.66%。数据本身是客观的,但结论和快递数却并没有必然关系。 一、要考量消费量应该看成交额,而不是成交数量 要考量消费额应该看成交总金额,而不是快递的单数,因为快递单数和成交总金额之间并不是正比关系。 在非购物季时京东、苏宁等自营平台都有免邮门槛,因此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会将购物金额凑到98元等免邮门槛之上,也就是说每个订单的金额会在98...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2020年5月我国M2增长11.1% 不会造成物价明显改变

今天看到很多关于2020年5月我国M2增长的报道,很多自媒体将M2的增长联系到疫情后的经济刺激计划上,得出了货币超发导致物价上涨的结论,但我认为这是过渡解读,维持这一M2增长我国物价指数不会明显升高。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三个月内我国物价水平将较为稳定,我个人认为CPI增长会持续维持在3%以内,甚至会持续低于2%。 看上图就会一目了然,近三十年我国M2增长速度快是常态,但CPI增长并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况且目前5月份的CPI数据已经出来,同比上涨2.4%,环比下降0.8%,涨势是下降的。虽然来源于经验的数据并不一定可靠,但对于未来三个月我国CPI不会明显升高的原因还有如下。 1、受疫情影响的并不止...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疫情下一二线城市房价为什么会涨

近日关于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新闻不断,多个城市出现几万人抢购几百套新房的报道,而统计数据也显示5月份以来一二线城市新房普遍量价齐涨。但与这个现象并存的是深圳部分商业银行近日发出了房贷风险提示,显示近期断供可能性明显增强,可能后半年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断供潮。 很多人就会比较纳闷,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家收入普遍降低,公司业绩也收到影响,甚至整个国家的GDP都在下行,为什么还会出现房屋抢购?而断供行为则比较好理解,很明显是因为收入下降所致。 5月份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原因分析 对于经济下行后房价上涨其实并不是新冠疫情后才如此,每次经济下行时都是如此,原因大致如下: 1、每次经济不景气时国家都会采取刺激措施,...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经济学角度看实体店铺不会消失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和实体店铺租金及人力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双重作用下线上交易越来越活跃,而实体店铺盈利则越来越困难。于是就有很多人认为实体店铺必将被线上渠道所取代,特别是今年新冠疫情以来线下渠道损失惨重,但线上渠道受影响甚微,因此就更助推了那些线下必死的言论。连马云在近期的浙商总会视频会议中也表示“以后的公司必须线上线下相结合”。 疫情期间特殊情况并不符合一般经济规律 看实体店铺会不会被线上所取代,会不会死掉,要看一般经济规律,而不是短期,也不是特殊情况。新冠疫情来临时全国陷入管制之中,村与村不相通,人员聚集性场所被勒令停业,这是纯粹的行政管制,和经济规律没有丝毫关系。随着疫情防控取得...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交易的成本及不同交易方式简析

交易是经济活动最重要的部分,除计划经济外,其他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交易在进行。在生活中无论是以个人、家庭还是集体的身份出现都无法避免交易行为的发生。早晨在饭馆吃一顿早餐是交易、乘公交是交易、上班也是交易①、晚上回家看一部电影也是交易②、而上网购物就更是交易。 虽然交易时刻伴随着我们,但很多人却忽视一部分交易,比如上面说的观看在线免费视频。同时对他认为的交易行为也认识不全,经常错误评估自己的交易成本,在错误评估指导下经常等交易完了才突然发现自己吃了大亏。或者有时明显是自己占便宜的交易,但等交易完了却找不到便宜在哪里,于是将这种行为归结为“买的不如卖的精”。 “买的不如卖的精”其实是说一个经济规...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为什么全国人民会为地摊合法化喝彩

近日全国多地发布公告,允许在特定范围内摆摊设点,有些城市甚至允许底商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占道经营。今天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还特意说了西部某省份疫情以来增设临时摊点的做法,解决了数万个就业岗位①。总理的发言无疑是一个风向标,相信很快其他地方也会跟进地摊合法化这一政策。对于这一做法网民一致叫好,认为是“真正为百姓着想”,“接地气的做法”等。 为什么全国人民会为地摊合法化喝彩?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谁都能说一大堆理由,但我今天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情。 什么是地摊? 地摊是指在地上陈列货物出卖货品的摊子。当然在地上陈列并不是指直接放在地面上,而是指“随地”陈列,区别于店铺经营。 什么是市场? 简单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