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4日,上证指数上涨4.15%,深证指数上涨4.36%,创业板指数上涨5.54%,两市共成交9744亿,接近昨天的两倍。 习惯了织布机行情,对这种疯涨很不适应,惊喜更甚于欢喜。当然欢喜也是肯定的,连续下跌,市场情绪低沉,所有关于股市的都是坏负面消息,这让满仓等待的我也倍感压力。虽然指数连续下跌,但我依然看好国内股市,所以一直满仓;之所以又这种信心,是因为我一直认为相对于经济基础面,A股是严重低估的,尤其相比于美股。对估值的判断是我坚持满仓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去年和今年都幸运的踩中了低估蓝筹股,两年都是正收益,有收益才有坚持的底气。 炒股软件统计的收益,实际比这个稍好点,应该是...
对虚拟货币的偏见
虚拟货币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但我却对之知之甚少,很大原因可能是我对其有偏见,不愿意多做了解。这种偏见主要来源于我认为虚拟货币压根就不能称之为“货币”,因为它即没有内在价值,又缺乏“锚”,这是它和金属等实物货币和法币等信用货币的最大不同。即没有价值,又要耗费巨大的电力等能源和资源去“挖掘”,我认为这是纯粹的浪费,是反社会的存在。由此,我讨厌所有虚拟货币,包括比特币,以太坊等。 去年下半年和一位同学聊天,他问我炒不炒虚拟币。我回答,不懂,所以也没有炒过。他给我详细介绍了他炒币的经验,我才知道虚拟货币居然有上千种,而且有成熟的交易所和指数交易产品,这让我眼界大开。但对虚拟币的了解我也止于此,因为对其...
粮食安全与退耕还林
晚春夏初,一场夜雨后早晨空气异常清新,中午狂风大作,傍晚已经漫天扬尘。 2000年上大学时,春天和深秋经常会有沙尘暴,每当大风推着沙尘从天际奔袭而来时,西北的同学就会说天好灰,河北的说天好暴,而北京的女同学则会说天好脏。 2002年,国家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到了2010年前后沙尘暴天气有了明显减少。2022年,媒体又刮起了一场“退林还耕”热,传言绿化林,景观林,经济林等被恢复成耕地。接着就是这两年扬尘天气增多,这让很多人认为沙尘天气增多是退林还耕的结果,甚至有传言为了治理华北平原的雾霾将三北防护林撕开了一条口子,以增加风速,但风吹走了雾霾,同时也带来了沙尘。 关于“退林还耕”和三北防护林开口子都...
股市:多么痛的领悟
万科 4月2日在万科大跌后以每股4.76元买入港股万科,当时市净率约为0.22倍,市盈率约为不到5倍。想着作为国内的优质地产公司,这个价格已经很便宜了,很大概率会超跌反弹。3日,网上负面消息满天飞,但认为都不是特别重要的利空,对长期估值影响不大,因此在上涨后依然没有出。今天万科港股已经跌倒了3.63元,浮亏24%。 这个价格会不会马上止损?这次我不会,因为房地产作为占GDP20%-30%的产业,不仅贡献了GDP,同时也贡献了就业量,在经济低迷时政府应该不会在其硬着陆后再让其扎进地底。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产业升级,新升级的产业具有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技术含量较高,单位GDP需要的劳动力更少,这给就业造...
人工智能、结构性失业及政策展望
新冠疫情结束一年,人们期望的经济复苏并没有出现,而全世界迎来的是更多的失业和由失业引起的示威游行。大众传媒为我们带来了目不暇接的失业报道,大部分甚至本身就带有浓郁的感情渲染,企图以此博得同情和关注。多发于欧洲的示威游行和罢工,其表面看似乎来源于失业或物价上涨,但本质上都是来源于劳动力供给过剩引起的劳动力贬值。 大众传媒只带给了我们现象,而没有为我们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由此造成了部分人群共情式的谩骂、诅咒、甚至是暴力反应。让公众认识现象是好的,但利用公众对这种现象的不完全认知而煽动公众情绪,以达到传播者个体或群体目的,这是我反对的。下面部分我仅就我个人对这些现象的认知作以表达,不同于媒体之处...
全球贫富分化正在加剧
看乐施会(Oxfam)的《不平等报告》,对其分析的结果并不意外,但对其给出的数据却比较吃惊,简言之就是贫富分化的速度比我印象中还要大。这篇报告可以公开下载,但原报告只有英文版本,我自己英文基本上读不懂,所以机翻成中文,本文最后会附上这篇报告的中英文版。其实这篇帖子主要的目的就是分享这篇报告,如果你想详读报告的话,我的总结可跳过。 《不平等报告》主要讲了四部分内容,个人财富分化正在加剧、公司财富及话语权正在集中、集中的公司话语权和个人财富正在让税收等二次分配手段更有利于富人、提出扭转不平等的建议。下面就这四点我做简单引用,以帮助大家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个人财富分化正在加剧 自20...
小议2023年10月CPI同比转负及可能的通货紧缩
今天刷知乎,看到一大群自媒体在讨论国家统计局刚公布的十月份CPI同比数据,认为CPI转负意味着通缩来临。悲观情绪跃然字里行间,更有满篇常识性错误的文章在论述时夹杂着大量的煽情性描述,将讨论通缩的可能性转到了持续通缩后的悲惨景象中。对于技术性讨论我很乐意参考相悖观点及论述方法,但对于打着讨论技术的幌子而制造情绪以迷惑读者,从而吸引流量的做法我是打心眼里反感的。 简单来说,对于这个话题,我认为应该将讨论当前我国是否面临通缩的可能性,及持续通缩的影响分开讨论。前者是一个技术性预测,后者是基于过去事实经验的情景描述;前者可以讨论,后者是资料的罗列,没有讨论的必要。 关于CPI同比数据问题,国家统计局给...
房价可能于明后年掉头向上再论房价于二零二三年七月
去年六月三十日我写了一篇日志《炒房者最后的上岸时机将要来临》,预测疫情后房价将持续处于稳中有降的走势,预测的前提是疫情后经济将得到恢复,产业升级持续推进,住房不炒作为长期国策得到执行。现在时隔一年,再思考房价和房地产,我对去年的预测有所修正,长期看房价相对于居民收入必然下降,但明后年起可能出现房地产价格上的显著上行(以现在价格为基数上行5%以上)。 去年中在多数人认为房地产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上涨时我预测房价将长期下跌,现在多数人都恐惧于房地产的崩盘中,但我却将预期调整为短期会上涨,前后的矛盾仅是来源于对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预期及现实对比。去年中我对经济是乐观的,认为中国经济具有较强韧性,疫情后会迅...
我国各类型企业利润率简析及相关杂谈
这两天读新闻,看到以下描述,对其中的数字比较感兴趣,因为中央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支柱,基本上只分布在关系国计的领域,发挥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压舱石的作用。央企如此重要,那么作为企业,他们的整体经营到底如何? 国资委数据显示,2022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净利润1.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5%。2022年中央企业累计上交税费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 通过上面的这段话我们可以得到下面这些信息: 1、央企实现了39.4万亿元的营收,约为三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 2、央企实现了2.55万亿元的利润,营收利润率约为6.47...
经济收缩下低净值人群该如何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全球经济失速 经济收缩可能持续
最近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新闻充斥各种媒体,而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2022年10月版),更是给这种不景气予以定论。 一、IMF关于经济收缩预测的引述 IMF基本上下调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2022年的经济增速,同时对于2023年的增速预期也比较悲观。上表中的增速数字是按照现有的外部环境来估计的,如俄乌战争、能源涨价、新冠疫情、全球气候反常、全球粮食供给出现危机等任何情况发生恶化,那么2023年经济将会进一步恶化。而这种持续的经济恶化会进一步导致全球政治冲突加剧、贸易割裂、资源及能源涨价、粮食供给减少等,从而形成螺旋状的恶化。 下面是引用自IMF《世界...
2022年8月社融数据说明经济还将承压
今天看了题为《信贷数据边际改善,资金仍旧淤积银行间——8月份社会融资数据点评》的报告,看完心情又低沉了一些。大的经济环境不好,身边的人似乎都多多少少的受到了影响,因此消沉很容易在大家之间互相传染。 关于这些数据我不想多说什么,直接引用报告中的图,只对相关数据作以说明,以帮助对经济数据不熟悉的人理解。当然对于经济数据每个人都有基于自己知识结构和立场的解读,因此如果你和我的观点相悖,那你可以认为我是在胡说。 看上面带圈的数字标记,下面的注释是和上图中的一一对应的。 ①社融数据看作经济活力的一个指标,社融增加说明经济处于扩张阶段,社融减少说明经济处于收缩阶段。 ②外币贷款可以理解成利用外资,外币贷款...
全球滞涨可能在未来一年内持续明显存在
美国目前经历着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欧洲通胀也越来越严重,而中国也可能从第三季度开始出现明显的通胀,全球都将进入通胀时期。通胀严重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那么通胀多久能过去?这是每个人都关心的话题。乐观的看,也许一年后就能过去,但如果世界格局持续动荡,贸易摩擦家具,那么这些必将推高大宗商品成本及价格,通胀将会加剧并持续的更久。 国内通胀问题是大家关心的另一个重点,国内的通胀什么时间能过去?答案可能比较残酷,国内的通胀还没有来临。根据有限的知识及有限的学习渠道,我个人做不准确推测,国内通胀可能在今年三季度开始显现,三季度内可能达到3%,到年底可能会攀升到5%左右。明年怎么走要看国际大形势,如果有...
炒房者最后的上岸时机将要来临
自2016年国家提出住房不炒后,全国房价都进入了稳定横向发展阶段,三线以下城市甚至出现了持续的走低,这让很多炒房客被套在半山腰。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受多方面影响,房地产进入了明显萎缩期,但这年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并没有拉动传统基建和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进入2022年后,经济下行趋势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承压,于是国家逐渐启动了一批传统基建,以快速拉动经济。同时各地也在逐渐放松对房地产的管控,据网上的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份全国已出台了四百多项房地产松绑政策。尽管政策调整力度很大,但房地产市场反应却并不乐观,商品房成交量、土地拍卖数量、房地产建设投资、房地产信贷等数据,在4、5月份都不够理...
关于物价指数和汇率的简单思考
这两个月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明显,但与此相关的是中国CPI涨幅明显弱于美国。按一般逻辑,CPI涨幅越大,意味着货币贬值越快,那为什么美国CPI涨幅明显快于中国,但美元却能相对人民币升值? 从上图可以看出,其实从2020年10月开始美国的CPI就一直高于中国,且在这几个月还有进一步走阔的趋势。造成美国通胀持续且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自疫情以来美国实行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疫情的前两年中国政府一直实行这较为审慎的宽松货币政策,两国的货币政策相差较大。 既然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美国和中国此轮疫情后CPI差异的主要原因,那么两国的汇率走势是否也和这密切相关?为此我将两国的CPI数据加以计算,然后再和汇率进行比较,看两...
经济不景气时应该鼓励富人消费
昨天网传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一农村酒宴花费高达千万元,宴席喝飞天茅台,抽中华烟,舆论一致认为太过奢侈。对此我个人有不同看法,认为应该鼓励富人消费,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经济急切需要复苏之时。下面根据思路略作整理,以阐述我对此类件事的看法。 大办宴席是不是一种陋习 网上声讨的言论多集中在大办宴席是一种陋习上,认为这是铺张浪费。但我认为婚丧嫁娶办酒席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且世界范围看都如此,谈不上陋习。如果非要说这是一种陋习的话,那只能是盲目的攀比。因此我们反对的应该是盲目攀比的习气,而不是在能力范围内奢华的消费。有多大脚穿多大鞋,量体裁衣,这是正确的消费观,但本身穿鞋和穿衣这两件事并不是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