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分析

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人均GDP更能准确反映经济水平

近日网上流传很多关于中国14地市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新闻①,而人均GDP 2万美元通常被视为发达经济体的标志②,所以由此产生了“中国已经有14地市进入了发达经济体序列”的言论。2019年发达国家整体人均GDP大概为4.8万美元左右,其中人均最低的拉脱维亚人均GDP约为1.8万亿美元。而不是发达国家,或处于发达国家临界的立陶宛人均GDP约为1.9万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的14个地市人均GDP确实达到了发达经济体的临界值。 但是是否是发达经济体主要指标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HDI)”,2018年中国的HDI值也仅有0.758,发达国家挪威0.954、瑞士0.946、...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近期关于疫情对经济影响的网络文章被不断推送到各种手机应用中,这里面有关于中国餐饮等行业大面积歇业、关于培训等机构纷纷破产的,也有关于欧美国家失业如何严重的,总之造成了一种大家马上要失业、个人信用马上要破产的紧迫感。但事实情况真有这么严重吗?对于网上这些言论,我认为对也不对,对的原因是他们并没有说话,说的基本上都是事实,但不对的地方是他们将部分现象全面化了。 经济就像一头大象,但很多人就如同盲人,摸到象耳朵的人可能会说“象耳朵已经烂了一小半,大象快死了”;摸到大象身体的人会说“大象虽然瘦了一些,但还是很健康”;摸到大象腿的人会说“大象腿很有力,肌肉很发达,依然很强壮”。皮肤和毛发就像经济的第三产...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历程纪录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在进行变革,而且变革较快,因为变革快所以充满机遇,但同时也因为变革快让很多人无所适从。在可预见的一二十年中我国经济将依然维持这种高速变革,因此对于80后来说可能印象中只有变革。面对同样的变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像前面说的一部分人认为充满机遇,而一步人认为充满困惑。怎么才能让我们对这种变革少一些困惑,多抓住一些机遇,我认为唯有了解这种变革过程,才能把握这种变革的趋势。 要了解经济变革不仅需要了解相关时期的经济情况,还要了解所处阶段的政治情况和社会情况,因为这三者往往是一体化变革。从这个角度来看,要完全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变革历程其实是一件较复杂的事情,这也是...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我国要素市场改革政策解读

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①,该意见发布标志着我国要素市场改革将进入一个新高度。每一次经济改革都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及组织、每一个县市、最终将关系整个国家此后的经济发展走向,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能够读懂中央经济改革文件的内容。 但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对于文件性的东西都一知半解,一部分人不关注,而关注的那部分人可能还不知其意。其实我个人认为国家应该对大的政策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比如现在网络上很流行的图解式或漫画式讲解,对于国家政策这样讲解似乎有损严肃性,但我觉得在好的政策也需要人民大众了解,因此在政策普及和严肃性方面我个人觉得...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疫情下物价上涨比GDP下滑更可怕

近期几乎每天都能在网上看到关于今年我国GDP下滑的相关分析,很多文章甚至给出了全年下滑至5%的数据,并直言这种下滑对我国外贸产生巨大影响,并进一步加大国内失业风险。除了关于中国经济下滑的预测外,关于全球经济预测也是一片悲观,很多国家被预测全年GDP下滑5%,经济将负增长。经济的下滑将会引发失业风险,从而增加债务风险,使全球经济和政治形式动荡。 其实相比于目前全球经济下滑的现象,我更担心物价上涨,下面我详细说下这个问题。 一、经济停滞或下滑只是个相对概念 经济停滞或下滑只是个相对概念,即相对上年而言,但如果将这个对比点拉长,假如对比十年前来看,即使今年我国经济下滑10%也高于2017年。① 当然...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界面发布2020中国最富1000人榜 上榜总财富增加28%

今天看到界面新闻发布的2020年中国富豪榜,上榜的1000人总财富比上年增加了3.14万亿元,增幅28%,总财富为14.23万亿人民币。十年前我看到类似新闻总会感觉莫名的兴奋,中国终于强大了,富豪数直逼美国等自豪感悠然而生,但现在看到这样的数据内心更多的是忧虑。社会财富的过渡集中必然导致分配不均的加剧,从而导致全社会消费不足,恰逢今年疫情影响,国家在提倡鼓励消费,这条新闻显示的内容无疑是一盆冷水。 对财富集中导致的消费不足忧虑不关乎政治、不关乎仇富、更不关乎对我个人收入的影响;这只是一个公认的经济学和社会学问题。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普遍提高,赤贫人口...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因为消费不足而非投资不足

最近全民都在讨论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问题,除了微观方面的企业怎么活下去,还有宏观方面的全国GDP增速将下滑到多少。对于这一问题我认同疫情确实对企业经营有影响,但影响很有限,按现在情况看除湖北外其他地方都已复工,真正有影响的只有2月份,恰逢春节假期,因此真正有影响的时间不足30天。如果企业因30天影响而出现大的亏损,甚至是倒闭,那么我认为这种亏损和倒闭应该是企业本身长期经营造成的,而不是疫情造成的。 疫情影响每个企业,也影响每个个人,从而就变成了疫情影响全国GDP,按照此前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如果3月底疫情被控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至少在1%,按此计算2020年中国GDP增速将为5.2% 。5.2...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为什么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家比非典时更焦虑

目前国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连续多日新确诊和疑似病例数都在稳定或下降,而多省已经多日零确诊。虽然疫情目前控制的比较理想,但据专家预测要彻底控制疫情可能要到4月底了,而起码3月这一个月还是处于比较敏感的时期,随时注意疫情的发展。 抗击疫情目前还在进行中,大家都很焦虑,原因是疫情对经济冲击比较大,大家不能按时上班。现在社会上已经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创伤的认识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要比非典更为严重。专家是如何预测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创伤程度的?至于具体到对全年GDP影响百分比的推断肯定是通过经济模型分析的,影响参数较多,目前网上没有公布成熟的模型,所以我们只能看官媒公布的结果...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驳斥马光远关于中国应果断出台“四万亿2.0”言论

前言 关于这篇博客标题为什么要用“驳斥”,而非“反对”二字,原因是对于马光远在《马光远:中国应果断出台“四万亿2.0”》一文中的三个主要论点我反对其中的两点,而且是最重要的两个论点。马光远在他的这篇文章中主要提出了三个观点,即第一目前国家应对疫情的反应有点过激,即过严,第二加强公共知识教育以消除恐慌,第三建议国家出台强力“四万亿2.0”经济刺激计划。在这三点中,我仅支持关于加强公共知识教育以消除恐慌的观点,我国在公共教育方面一直比较欠缺,这几年专门对地震、火灾等加强了普及教育,但在其他方面还远远不够,需要继续加强。 按理说马光远作为知名的自由经济学家,而我只是一个底层公民,对于他的言论不应该用...
阅读全文
杂文

经济学最佳扫盲作品《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我们的生活和经济息息相关,不仅我们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等商品和经济学有关,甚至是不和钱直接发生关系的事物也会和经济学脱不了关系。 相传古代日本说唱艺人较多,而他们伴奏所用的乐器为三味线,也就是我国的三弦。每当风比较多的年头日本总会有很多人视力被风沙影响,甚至是直接失明,而失明的劳动力在古代很难维持生计,所以很多瞎子都加入了说唱艺人的行列。说唱艺人多了所用的伴奏乐器当然就会多起来,于是三味线成了抢手货,而制作三味线必须用一种皮质,那就是猫皮。因此每当大风较多的年份日本都会有大量的猫被捕杀,从而使猫的数量锐减,价格高企。 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经济学知识 其实我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关系要远远比我们想的更为...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以古鉴今 简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原因

从中学历史课上就学会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全球灿烂的文化、政治及经济成果,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参与者。那时年少,只知道古代的中国很强大,但具体强大到何种程度却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或许是因为当时的教科书着重讲述了每个朝代的丰功伟绩及辉煌时刻,而对于衰落时刻一笔带过,或许是因为当时对衰落这种让人神伤的事情刻意回避。 其实在工作之前我对历史和政治的变迁都缺乏兴趣,所以这方面的知识一直很匮乏,相关知识只是停留在中学教科书和一些小说破碎的描述之中。随着年龄渐长,慢慢的体会到读史明智的道理,所以逐渐增加自己的历史和政治知识的获取量。随着知识的积累越来越觉得历史中总有一些线贯穿着所有年代和事件,虽然...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信任是交易的最大成本

交易最大的成本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说信息收集成本、议价成本、交易的时间成本等。但我发现交易中最大的成本其实是信任成本,所有的信息收集、议价、交易等成本可能都是在围绕信任来进行。为什么说信任是交易的最大成本,下面我讲几个案例,边讲边分析。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一直在围绕信任展开交流,但却总是很难取得对方的信任,于是双方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假如双方都是相互信任的,那么在案例一中我就可以少花200元买到我的相机、或在淘宝店铺中找到价格更低的卖家;在案例二中可能我们就会继续这个项目;在案例三中大家都可以轻松的在京东购买商品,而不用比卖家还懂商品。 信任是交易的最大成本,但...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2019年双十一天猫京东苏宁均创新高 说明实体经济不景气

2019年双十一已经落幕,根据天猫京东苏宁的官方消息,三家电商巨头双十一期间销售额均创新高。其中天猫2019年双十一销售额达2684亿,2018年同期为2135亿;京东2019年双十一销售额达2044亿,2018年同期为1598亿;苏宁2019年双十一销售额未公布,但公布订单量增加了76%,如果客单价维持不变的话那么可以简单理解为苏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76%。 双十一是阿里打造的国内购物节,现在已经很具规模,成为国内的购物盛会。而且易近十年的数据来看(双十一是阿里于2009年开始打造的),每年的双十一销售额都在快速增长,可以预见的是按照这一速度明年还将增长20%-30%。对于阿里和京东等来说这确...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谷贱伤的不止是农民

2019年已经进入尾端,在这一年中物价相对平稳,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虽然有所扩大,但相对于前几年来说并不是特别明显,尤其是房价基本上一直在横向发展,让老百姓心安不少。但在这一年中农产品价格走势却让农民很揪心,大白菜、芹菜、花菜、葱等蔬菜价格跌的已经不能回本;同时苹果、橘子、猕猴桃等水果价格也明显低于往年,大量果子滞销让微信圈充满了代销水果的文章。 蔬菜和水果的大量滞销不仅使农民发动所有亲朋大打亲情牌,让朋友圈成为解决销路的重要途径,同时各地政府也积极行动,成立蔬菜办、苹果办等临时机构想方设法推销当地滞销农产品。与果蔬遇冷同时存在的是肉类和蛋类产品价格飞涨,猪肉已经涨到了40元每斤,牛羊肉也有明显...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消费和浪费

最近在网上经常能看到有机构或公司提倡节俭的新闻,但在新闻评论中有很多人反对节俭,认为只要提节俭肯定是因为没有钱了,而没有钱的原因肯定是经营不善。同时还有一些评论貌似有道理,认为消费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如果一直提倡节俭,那么将会阻碍社会发展。对于这种论调我只能说这些人是刚看了这个经济学观点,根本没有理解什么是消费,更不用说理解什么是经济学了。 一、什么是节俭 节俭指的是生活俭省,有节制。这里面蕴含了两层含义,即物质上的节省和精神上的节制,或者说是对物质欲望的节制。节俭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主要的是它对精神上的节制,可以让大家减少物欲,从而减少攀比、浪费、腐败等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