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贱伤的不止是农民

评论字数 3172阅读模式

2019年已经进入尾端,在这一年中物价相对平稳,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虽然有所扩大,但相对于前几年来说并不是特别明显,尤其是房价基本上一直在横向发展,让老百姓心安不少。但在这一年中农产品价格走势却让农民很揪心,大白菜、芹菜、花菜、葱等蔬菜价格跌的已经不能回本;同时苹果、橘子、猕猴桃等水果价格也明显低于往年,大量果子滞销让微信圈充满了代销水果的文章。

蔬菜和水果的大量滞销不仅使农民发动所有亲朋大打亲情牌,让朋友圈成为解决销路的重要途径,同时各地政府也积极行动,成立蔬菜办、苹果办等临时机构想方设法推销当地滞销农产品。与果蔬遇冷同时存在的是肉类和蛋类产品价格飞涨,猪肉已经涨到了40元每斤,牛羊肉也有明显的涨幅,鸡蛋价格现在已经涨到了去年同期的两倍。

冰火两重天下农民的整体收入变化如何,是增多还是没有变化,或者是减少?这里我们将所有从事农业的种植和养殖的农民当作一个整体看,同时将养殖也算做农业和农民的收入,其实目前养殖已经工业化,大资本运作,和农民的关系已经不大。

一、“谷贱”伤害的是农工商各个领域

蔬果价格走低,出现大量滞销,表面上看直接损害的是农民利益,其实是损害农工商各个环节的利益。蔬果价格走低,出现滞销,农民首当其冲,出现当年不盈利或者亏本的情况。鉴于中国的小农耕作模式和淳朴的惜物观念,农民不可能统一将部分农产品销毁以提高价格,所以就出现了农民看着农产品烂在地里,宁可让路人便宜购买甚至免费采摘的情况。

蔬果价格走低让农民直接受损,进而导致第二个耕作季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减少种植面积或降低种植过程的精细度,从而减少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量,使生产这些产品的工业企业受损。

蔬果价格降低对于流通环节,也就是商业来说也不是好事,因为蔬果的消费量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并不会因为降价就提高销量。每个人,每个家庭每天吃多少蔬果基本上是很稳定的,即使价格降低,也只可能小幅度调高消费量。但对于流通环节来说,蔬果突然大幅降价商超的利润并不会增多,而是降低。因为流通环节是一个充分竞争的环节,他们只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利润率,蔬果单价下降虽然他们的利润率没有降低,甚至小幅上升,但是因为营业额的大幅降低而导致利润大幅降低。

二、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传导较慢,会持续影响农民收益

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假如去年生姜被炒到了天价,那么今年必然会有大量的农民种植生姜,从而使今年生姜大量滞销。但炒货客今年的目标可能是大蒜,从而使种植生姜的农民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种植大蒜而错失良机,等明年这批农民种植大蒜后结果大蒜油滞销,大葱又成了新宠。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滞后使得价格传导机制反应较慢,使农民很难正确根据当期价格调节下期生产,从而使得跟着价格走的农民可能永远受伤。

这种价格传导机制反应在水果上可能更为明显,因为相较于蔬菜水果的生长季更长,当连续两年某种水果的价格较低时农民可能会砍了水果树,但当这种水果价格走高时已经来不及再种植,因为水果树挂果最短也要三四年。

三、农产品价格高涨对农民也是一种伤害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疯涨,养猪户都笑开了花,因为以目前成本测算毛猪的盈亏临界点在6元左右,而现在毛猪价格已经在20元以上,所以今年养猪利润比芯片等高科技行业更高。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很多农民开始扩大养殖规模,而其他农民在受到鼓舞后也加入养猪队伍,短期内使得养猪规模快速扩大。

今年猪肉价格之所以疯涨是因为非洲猪瘟和环保政策的双重作用,现在非洲猪瘟早已过去,而国家也在9月初纠正了部分省份以环保为名对生猪养殖限制的不正确做法,双重作用下生猪养殖数量在2020年中下旬肯定会回归到2018年的水平。同时新闻报道国家可能在近期同意从加拿大进口猪肉,也有可能加大从其他国家进口猪肉的配额,猪肉供给的增加必然会拉低其价格。

而农民养殖生猪需要建设猪圈,购买养殖设备,这些都是固定资产投资,一旦猪肉价格回归正常(12元左右)那么农民在现在仓促上马的养殖场资本回收周期必然变长。而且因为是在猪肉价格高峰时进入养殖行业必然导致养殖场建设费用和设备购买费用都处于价格高峰,同时引进种猪,猪仔的价格可能也是正常年份的两三倍,这样很容易出现经营性亏损。

同样的道理也适合于种植业,一旦大量农民因为价格高而蜂拥种植某种作物,必然导致这种作物的种子、农药价格高涨,也会导致在这种作物种植季的人力成本上涨。成本上涨和大量作物上市后价格的回落双重作用导致农民出现收入下降或者亏损。

四、农产品属于价格不敏感型商品,但除主粮外其他产品替代性很强

农产品属于价格不敏感型产品,无论价格涨跌其消费量都比价稳定,价格上涨不能少吃,价格下跌也不能多吃。但除小麦、大米等主粮外,蔬菜、水果和肉类的替代性很强,苹果贵了大家可以选择吃梨子和桔子,猪肉贵了大家可以吃牛羊肉和鸡鸭肉。所以除主粮外其他农产品并不具备价格刚性,其价格必然在市场调节下快速回归正常。

五、“谷贱伤农”现象在现代农业模式下可能更易发生

谷贱伤农,在丰收时价格必然走低,农民受伤害;在歉收时价格走高,农民又消费不起。这是古代租佃式农业生产农民没有余粮情况下,主粮的丰收或者歉收都会给农民带来伤害,因为农民上交的是货币租金,粮价的波动使农民两头受害。谷贱伤农的根本原因是地租的货币化和粮食消费的刚性。

现在国家对主粮价格实行双轨制,而且有国家粮食储备,用以平抑粮价,所以主粮价格一直很稳定。但其他农产品的价格完全是市场调节的,而且并不具备价格刚性,但农民的生产资料都是用货币购买的,这就使得现在农民种植非主粮作物和养殖的风险可能比古代农民受“谷贱伤农”影响更易发生。

六、农产品的价格传导机制将会影响整个社会

今年猪肉不断涨价,因此很多饭馆都对饭菜进行了涨价,原因是生产成本上升。但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不含肉的素菜也涨价了,这个锅难道要猪肉来背?

在所有的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的生产要素就是人力,而农产品又是生产人力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农产品明显涨价的时候人力成本就会上涨。通俗的现象就是,员工对老板说“连饭都吃不起了,还不涨工资吗?”但是当大家把更多的钱用于饮食后,用于其他产品的消费必然减少,这就会导致其他产业的萧条。今年GDP涨幅和去年相当,CPI涨幅也不是很明显,但汽车的销量却直线往下掉,连服装销量都在往下掉,还有很多和生活相关的领域销量都不景气。

人们在消费时总是优先考虑必须的消费,比如住房和饮食;其次考虑次要的消费,比如服装和手机等;最后考虑可有可无的消费,比如汽车和奢侈品。

可以看出农产品和住房的价格上涨必然会推高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而可有可无的消费品价格上涨则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目前我国农业只占GDP的7%左右,可以简单理解为农产品消费只占整个消费的7%左右。弄产品的价格高涨会推高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从而使农民的生活成本上升,农民从农产品价格上涨多得的钱能够抵消生活成本上涨的幅度吗?短期看可能会,但长期看肯定不会。

七、稳定的农产品价格才是对农民和对社会都有利的

农民要想赚钱其实稳定的农产品价格才是最合适的,波动较大的农产品价格只会给农民带来伤害,当然囤积居奇的商人则另当别论。这反映在生产中就是作为主粮的大米、玉米、小麦等都有大面积的农场种植,而很少有机构愿意投资种植蔬菜和水果。其原因就是在目前这种农业结构下种植粮食的收益是最稳定的,最容易测算的,而种植其他农作物的风险性太高。

我国一直在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以提高收入,其实种植经济作物提高收入的原因不是经济作物本身利润高,而是因为经济作物种植耗费的人力较多,但在中国种植经济作物基本上都是家庭式的种植,人力根本没有算进成本里面去。当然作为一种国策这也不能说是错,因为这是对农村劳动力利用率的提高,把本来靠墙晒太阳,聚众打麻将的时间用来进行耕作,也是一种进步。

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很多原来高利润的经济作物也逐渐走向种植的平均利润,比如药材种植,原来种植、除草、收货都是全靠人工,其亩产值可能是粮食作物的十倍以上,但现在这些已经全部能够机械化,亩产收益也随之降到了粮食的两倍左右。如果扣除药材种植过程中种子、农药、机械费用和粮食种植的差异,那么种植药材相比于种植粮食的收益可能并没有提高多少。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工作能够用机器替代,那么最后经济作物的收益可能会和粮食差不多,这样所谓的经济作物意义就不大了。而当机械化普及之后,农业要想赚钱则必须价格稳定,忽高忽低的价格必然会损害农民的积极性和利益。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