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和宇宙的几本书

16字数 2055阅读模式

前几天在conge博客留言,他推荐了一本关于时间的书给我,刚好这段时间读经济学有点累,就试着读这本书调剂下。

conge推荐的书是卡洛·罗韦利的《现实不似你所见-量子引力之旅》,一看书名吓一跳,因为无论是量子还是引力这两个词都意味着不好懂;但是conge推荐的,所以还是决定尝试下。翻开后就不能释手,原因是写的很通俗,虽然讲的是量子物理,但却用所有人都能看懂的通俗语言来讲述;另外引用哲学和科学史上的经典故事和其他例举也是这本书容易读懂的原因。

读完这部作品后意犹未尽,接着读了霍金的《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三部曲。其中《时间简史》和《现实不似你所见》风格很近似,内容全面,且比较容易理解。但《果壳中的宇宙》和《大设计》交由难度,我基本上只看了热闹。根据我自己仅有的领悟,《时间简史》较全面的论述了质量、能量、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而《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更像基于《时间简史》扫盲后的具体应用。这样的结果是尽管《果壳中的宇宙》和《大设计》章节之间更独立,更像单独的故事,但却更难理解每章深层的逻辑或学术理论。

好在能读懂量子力学和宇宙起源的人本来就少,否则真要被这几部扫盲作品给打击了。

关于时间和宇宙的几本书

上图是《现实不似你所见》中关于时间和距离的配图,大意是说现在是介于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中间态,而这种中间态是根据事件和观察者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即距离越远,“现在"越长。比如我们仰望星空,北极星总是最亮的那颗,此刻我们仰望它和昨天,上月,去年似乎没有差别,但即使我们现在看到它的容颜,依然是它于434年前发出的光在我们眼中的呈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的过去,它的现在只有未来434年之后的人才能看到。夜空中繁星点点,我们或许还会对某颗默默许愿,但殊不知我们看到的或许只是它上亿年前发出的光,那时最早的哺乳动物才刚进化完成。

时间除了和距离外,还和质量、密度、能量、速度等有关,霍金在他的三部著作中系统阐述了它们之间关系,这让我们理解了宇宙的诞生和毁灭。而这一论述的副产品就是时间的相对性,这一抽象理论跟我们最接近的就是科幻片里的星际穿越和虫洞穿越。被霍金普及量子物理和宇宙形成的知识后,最大的收获或许是以后看科幻片可能就不会再那么魔幻了,速度、相对时间、虫洞、黑洞、奇点等。顺便转述下《时间简史》中的一个观点,黑洞不是真的黑,而是质量和密度都太大,从而吸引了所有靠近它的东西,使它们无法外逃,包括光。光在黑洞内部是弯曲的,相当于弯曲后又回到了黑洞内部。

关于时间和宇宙的几本书

上图是《时间简史》中关于奇点大爆炸后物质、宇宙的形成和时间的关系,奇点是密度最大,热量最高,爆炸后在10-35秒夸克就形成了,其后的变化也很快,越往后变化的时间约长。这是以我们人的视角来看待变化的时间的,但相对于宇宙的形成来说刚好相反,最初的时间按我们的理解就是刹那,但对于处在变化中心的奇点位置来说时间接近于停止,也就是永恒。

 

关于时间我以前一直是基于哲学的思维来理解快与慢,瞬间与永恒;但读完上述几本书后有了一个从科学角度理解时间的思维基础。其实这刚好是一体两面,哲学的理解是主观的,而科学的理解是客观的。主观偏向于内在的自我,而客观偏向于外在的世界;时间其实就是自我对世界的认知,因此内在和外在缺一不可。

用哲学的方式认知和论述时间感觉玄之又玄,更像空谈,甚至是神经病;而用科学的方法论述时间,同样是玄之又玄,但却高深莫测;我想这也许是近现代哲学在时间的论述中败于科学的原因之一。科学太发达,从而侵蚀了哲学的空间,但我认为未来科学发展的终点并不是哲学的坟墓,而是哲学婢女。这句话曾经是贬义的,是攻击神学和哲学对科学压制的,但我认为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类生活的更好,而这个更好的中心是人,而不是宇宙世界。既然人类发展的根本是要让人过的更好,那么就不可能离开哲学,因为作为有思维的个体,天生离哲学就比离科学更近。

 

言归正传,接着说上面的几本书,我认为《时间简史》比《现实不似你所见》更系统,更有深度,但也更难理解一些。《果壳中的宇宙》和《大设计》要读懂则更难,所以如果对这几本书感兴趣,那么我建议从前面两本入手。但总的来说这几本书都足够平易近人,我的智商比较欠缺,如果大家来读我相信都会比我领悟的多一些。

 

因为读不太懂,所以读的比较粗略,也没有做笔记;但这样反而更好,读的很轻松,没有丝毫压力。读后的感觉在似懂非懂,似有记忆又基本上全忘的状态之间,但如果以后再看科幻电影,或者和其他人闲聊,我相信我也能说上两句。这或许是我这次读关于时间的书的最大收获,以前读经济学和社会学书籍都读的太认真,查资料、梳理、做笔记,自我感觉理解的更多,但却常常因此心浮气躁或烦闷。而抛却功利的读书应该是以自我完善和升华为目的的,这两者都应该是以愉悦为前提的,但我却常常让读书成了不愉悦。

消遣式或自我满足式的阅读是为了让自己更愉悦,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不求甚解的阅读,或者选择轻快的书籍阅读都是不错的选择。大多数人的智力、时间都太有限,实在不适合什么学问都选择”硬货“或”干货“去学习。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评论  16  访客  8  作者  8
    • Jeff
      Jeff 4

      一直对简史类的书不太感冒,只看过《美学简史》和《人类简史》。《时间简史》是迟迟未能开启,经你介绍,我有点兴趣了。

        • 水拍石
          水拍石

          @ Jeff 时间简史不同于其他简史的口水化,还是值得一读的。当然也可能是对量子力学和天体力学不了解,所以才会觉得它更有可读性。

        • 拾风
          拾风 5

          小学和邻居翻墙偷了学校图书馆的一批赠书,里面居然就有一本《时间简史》和一套百科全书,以至于我小学5-6年级看武侠小说的空隙时间把它们都通读了一遍,一窍不通,但算是把我拉入到一个好奇的世界,觉得奇点、质子、夸克这些粒子很牛逼,读高中前都是我跟同学炫耀的谈资,读高中听物理老师的介绍后,才知道这些就是宇宙基础物理,太高深,甚至老师自己都觉得是八杆子联系不到的事情,懒得跟我说太多,遂未再深入了解,最近几年随着量子力学的科普,看了不少b站和抖音的科普视频,才明白《时间简史》的科普意义,霍金在物理的理论研究差杨振宁一大截,但被称为大家,更多也是因其在科普方面的贡献。

            • 水拍石
              水拍石

              @ 拾风 你小时候居然这么皮,不过拿书也很有眼光,《时间简史》和百科全书都值得去拿。现在想想,很可能高中时的物理老师对于这些前卫的物理学知识也是一知半解,我国八九十年代的物理主要集中在牛顿物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产生生产力,量子物理那时离生产力还很远,除了造弹现在都想不到那时能用来干什么。现在学习的渠道多了,愿意分享的人也多了,所以很庆幸我们有这么多学习的渠道,而不用一直坐在井里。霍金二十多岁时就得了运动神经元病,医生说他只能活2年了,结果他依靠坚强的毅力还活了50年,最后只有三根手指头和眼睛可以动。这种求知的精神本身就值得所有人学习,我们小时候学习张海迪,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学习霍金。

            • conge
              conge 6

              赞你这行动力! 一下子看完四本!
              物理学家,数学家其实是在科学里最容易接触宇宙真相的人。
              但是多数人都被自己的科学信仰给束缚住了。就像多数宗教信徒被自己的神学信仰给束缚住了一样。

              我最近读语言学史,也累了,准备读小说来放松……

                • 水拍石
                  水拍石

                  @ conge 越是感觉自己掌握真相或真理的人越容易迷信,因为他从灵魂深处就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
                  我调节心情时的读物更流俗,比如十几岁小孩喜欢的玄幻或穿越爽文。

                • 紫慕爱摸鱼
                  紫慕爱摸鱼 5

                  对我自己而言,读书就是为了消遣,或许看完记不住书中的章节。正如你文中所讲,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是深刻的。我觉得小时候看故事书的感觉就很好,看完还能跟别人讲一个故事。一直读书接触教材这些知识,让我对书产生了恐惧,所以拿起一本书现在感受到的不是喜悦,而是压力。最初关注你的博客,就是觉得博主博主阅览群书,一定要向博主学习。哈哈哈,后来发现自己对读书还是很懈怠,没办法阅览群书,就当一个阅览能阅览群书之人吧。

                    • 水拍石
                      水拍石

                      @ 紫慕爱摸鱼 在读过的书中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至今还能回忆起一些细节,但距离读这本书已经过去了快30年了。读的开心,对自己有触动,能长久记忆和回味的就是好书;而不是别人推荐的所谓的好书。其实我也是35岁以后才开始喜欢比较枯燥的书的,年轻时也以小说为主,甚至扫光了那个年代基本上所有的高评网络小说。读什么书还是根据自己的心情来吧,如果勉强自己去读不喜欢的书,很可能对读书这件事都失去兴趣。

                    • sagrre
                      sagrre 5

                      刚好你说的这三本前两年我也读过,现在看跟没读过没啥区别哈,啥印象都没有。最后两段的反思复盘很好,不管怎样,读这几本书有这些想法,自然也是值得的。

                        • 水拍石
                          水拍石

                          @ sagrre 很多书读过久了就没有印象了,但从书中吸收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可能全忘掉,这或许就是读书的意义。

                            • conge
                              conge 6

                              @ 水拍石 读书就是给心灵埋种子
                              不知道哪天,就弄出个园子来
                              奇花异草
                              果香满园

                                • 水拍石
                                  水拍石

                                  @ conge 同感,阅读就是在建设一个储物间,扔进去的东西多了,有用无用心理总会踏实一些。

                            • 老麦
                              老麦 6

                              这些看着就觉得很复杂的样子,记得以前看小说,只要一涉及时间这个法则的都是大BOSS,哈哈哈。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麦 关于时间的理论确实都很抽象,无论是哲学的还是科学的,因为和我们的直观感知相悖。不过科幻就是需要有这些东西,要不怎么让我们觉得高级呢?

                                • 老张博客
                                  老张博客 4

                                  像这类的书,我看不下去,只能看些小说。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张博客 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感觉强迫自己读书有时也很痛苦。读的开心最重要。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