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值

441字数 2211

这两年听的最多的关键词可能就是“贬值”,尤其是房产贬值,其他豪车等价值较高的消费品,也经常听到被“背刺”。固产和耐用品贬值加速似乎成了常态。

 

今早四点钟醒来,怎么也睡不着,原因是小生意今年大概率会净亏,即使不给自己发一分钱工资,账面上也可能亏损。睡不着思想就游荡,突然想明白,今年赚不到钱,表面上是产品贬值了,但实际是客户贬值了。对我来说,在乎的永远是客户,而非商品。我以合理价格给客户提供他们需求的最优商品,这样我从他们那获得利润,他们从我这获得产品,双方欢喜。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看重价格和商品品质,而我更重视价格和合作本身的愉悦程度。今年基本上所有领域都是以降价为主旋律,客户为了保证利润,就死命压我的价格;由此我对价格很不满意,进而让我感觉到原来对客户有偿的服务变成了无偿,进一步降低了对客户的满意度。对客户满意度降低,就不再像原来那样珍惜他们,患得患失,生怕服务不好他们。

不在乎他们,对我而言就意味着他们贬值了,甚至是可有可无,就像开了几年的车不再像新买时那么珍惜一样(这个说法不中听,但感受真的很像)。客户贬值的另一个思维角度是,客户本身是有价值的,而其价值的一部分是来源于其有成本(这里的客户价值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客户价格,但同样不中听)。客户的成本构成多样,比如开发阶段的时间成本、配合试样的经济成本、日常拜访的时间及经济成本、日常维护的感情成本等。这些成本其实基本上都是可以量化的,只有当这个客户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时,这个客户才是有价值的;当预期收益很高时,这个客户就很有价值;但当预期收益趋零时,这个客户就本上就失去了价值;这个过程就是贬值。

自己做生意,无论投入的是固定资产,还是流动资产,当你不想做时,退出必然导致资产贬值,即使是流动资产。即使是账面上趴的现金,以当前的政策,公司注销时账面资金提现还要征收10%的个人所得税。

投资做生意,只要投了就意味着潜在的贬值,那么如果当初选择打工是不是会好一些,辞职只需要告知公司一声,“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不损失一片云彩”。但辗转之后又想到,即使打工,到了我这个年级也不能轻飘飘的辞职,因为生怕现有东家、下家、及自己发现自己劳动力的贬值。

看到某招聘平台的数据,今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比2023年低了8%,可见大学生真的贬值了。作为新生劳动力,和我们新买的手机、电脑等没有二至;新产品贬值了,没有理由老货还能升值,你里面存的数据再值钱,也有迁移的办法。

每个人从小学开始就被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来培养其劳动价值,大学毕业了本以为成了合格的劳动力,将要实现其使用价值;但可悲的是还没有被使用,就先贬值了。

和做小生意一样,对于劳动力的投资也应该讲究投入产出,如果一个人一生的劳动价格折现小于教育投入的折现,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劳动力培养的投入是亏损的,是不是投入就没有了价值?

 

放眼望去,似乎一切都在贬值,很难找到一件笃定未来会持续升值的事物。这和我刚工作时的状态完全不同,那时不用想都知道双目所及都会升值,因此所有思维都是以升值的逻辑来进行。

贬值和升值其实都是不确定,但人们似乎更喜欢升值,而厌恶贬值。我以为,之所以做如此想,是因为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明天所获得的都将比今天多,所以升值是有利的。有预期升值,所以才愿意不断投入,以博更大的获得,这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新冠疫情前一直如此。但现在预期变了,很多人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明天获得的会不会比今天更多,因此对于投资就趋于保守,生怕亏本了。

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一直靠投资驱动,无论是物品还是人力的投资。投资停滞,经济增长就会承压,如果还有大量的人想投资变现,那经济就可能要不妙了。贬值来源于一种个人预期,但这种预期是如何行程社会共识的,这种共识又是如何改变社会行为的,是很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及政治家思考的问题,但答案莫衷一是。

在贬值预期下,人们不自觉地选择了很多保值行为,比如储蓄、比如考公、比如减配等。国家对于经济的调控,就是通过改变人们的预期来改变大家的行为,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如何改变大家的预期?国家做了很多努力,但收效似乎都不大。

 

在这种贬值预期中,绝大多数人都首先看重资产,尤其是房产;但这种视角是有缺陷的,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多少资产的,而最值钱的应该是自己的劳动力,因此将注意力放在收入的预期上要比放在财产价格的预期上更有意义。基于对收入的预期,我觉得当前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就是因为AI。以前的所有技术变革都主要集中在机械力的提高上,用以代替人力;但AI的出现意味着对人的智力的替代。从工业革命到当前,技术进步让很多人的工作由纯体力向智力参与越来越多的工种变更,但如果以后AI超越了普通人的智力,那这部分劳动力的工作还能变更到那个方向?当前很多经济学家基于过去的经验及思维惯性,认为新技术必然带来新岗位,且必然造福所有人的生活。但对于这种观点我是很难认同的,原因在于从古至今,所有的技术基本都伴随着对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学习成本越来越高。如果在AI时代,一部分受智商局限的人学习成本高于其产出,那他们如何通过学习AI而使用AI进行生产?同时还有另一个问题,假如所有人都能学会使用AI进行生产,但AI技术必然像其他技术一样,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不断地学习;但一个40岁的人是否还具有他20岁时的学习能力和心态?会不会被不断的学习压力搞崩溃?且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难道是持续的适应技术,直到失去劳动能力吗?这似乎不符合人类生存的本来目的。

 

黎明醒来,怎么也睡不着,思维在迷糊中乱撞,想了很多,又杂乱无章。我的小生意今年大概率亏损,但还能坚持;但如果明年的预期依然是亏损,是不是还要坚持?

烦躁中又慢慢睡着了,被闹钟吵醒后感觉身心俱疲;但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只是睡了一觉而已。贬值的预期,比实际损失更折磨人。损失只发生在那一刻,难受一下就过去了;而预期却随时会冒出来,且不受理性所控制,尤其是在理性薄弱之时,比如睡眠中。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 玲子
      玲子 3

      经过这两天跟您的讨论,我对AI创作的热情确实消减了一些。现在我又开始迷茫,因为博客的定位跟我一开始想的,出现了落差,挺难受的,和想象中不一样。

      而且年初设定的那个人设,也让后面的文章受到了局限。我想如果有时间的话,估计博客还会再改版一次,程序肯定也得换一次,前提是有空的话。

      最近博客更新也跟我的心情一样起起伏伏,我写博文向来都是这样,就像之前跟您说的主动和被动。

      至于之后会怎样,我也说不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现在在面对现实里的一些事,估摸着得先处理好来。

        • 水拍石
          水拍石

          @ 玲子 看来是我的错,让你产生了消极的情绪,我觉得你还是应该想更新就更新。在我看来,更新内容>播客风格定位>模板,我一套模板用了很多年,也没有想换,用习惯了就觉得无所谓了。所以,你先正常更新着,模板等有时间,想折腾的时候再折腾,它又不影响内容,为什么要等折腾完模板再写内容昵?

        • 玲子
          玲子 3

          我其实不太擅长社交,一旦开始社交,思绪就会像被打开的开关,不由自主地主动或被动收集别人的信息。之后的24小时里,这些思绪就像停不下来的机器,反复琢磨,特别影响心情。

          我常看一些大佬和熟人的博客,他们的内容总让我觉得生活特别美好——有人结婚生子,有人买了房,有人和伴侣去旅行,各种鲜活的片段都很动人。可再看我自己写的东西,就像个“穷人”的记录,甚至有时会觉得,自己的文章就像富人手里的小丑,透着明显的落差。这种感觉很难说清,所以后来我就刻意避开,不怎么去看他们的文章了,也算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办法吧。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或许是缺少一个能作为“底”的支撑。就像如果你有钱,或者有个安稳的家庭,又或者有份踏实的工作,这些都能像海堤一样,为你筑起一道屏障,无论外面风雨多大,总有个港湾能让你安心停靠。可我偏偏在这些方面都没什么依托,当然,这可能也和性格有关系。

          假装也很累,各种意义上的。

            • 水拍石
              水拍石

              @ 玲子 不要太在乎别人,多关注自己。稳定确实很重要,稳定感能显著提升幸福感,所以你也要学会自己营造这种稳定感。

                • 玲子
                  玲子 3

                  @ 水拍石 这篇《灵魂与AI工具的交汇》,是和您讨论后产生的想法,整理成文发出来了,链接在这里:https://qq.md/post/19 ,您可以看看。

                    • 水拍石
                      水拍石

                      @ 玲子 已经读过了,文章描述的就是你所做的,有自己的构思骨架,AI只是帮你填充。我也认同一篇文章的内核是表达的观点及论述的层进,而不是表达时的语句和文字;所以坚持你的方法,直到和AI合一。

                        • 玲子
                          玲子 3

                          @ 水拍石 我打算下次做个小测试:现在总有人看到博客文章长、遣词用句稍正式些,就断定是AI写的。那我就找些散文作家的文章发上去,看看他们会是什么反应——到底是觉得字数多、文笔好就等于AI写的,还是有其他原因导致这种误判呢?

                          其实这也像个时代过渡期的特征。现在这种现象,未来大概率会越来越普遍,说不定以后连新闻都多是用AI辅助撰写的,我们其实是在时代前沿先踏出了这一步。这种质疑估计会长期存在,直到某天AI工具彻底普及,就像当年农耕时代向现代化过渡时,拖拉机刚出现时也曾引发传统耕作方式的抵触与冲突。等大家慢慢习惯了,这种“新与旧”的张力自然会慢慢消解。

                            • 水拍石
                              水拍石

                              @ 玲子 我的感觉是AI写的句子太浮夸了,堆彻的词汇很多都是没有必要的,把AI写的那种句子压缩一半,丝毫不影响表达。我平时用的少,不怎么懂这种风格是否可以定制,如果可以定制,那么把AI定制成一位散文家,而非诗人,可能更符合日常表达。

                                • 玲子
                                  玲子 3

                                  @ 水拍石 你说得对,我确实有点过犹不及了。之前过度追求一些东西,反倒忽略了不少问题,接下来我会好好调整一下。不过目前居住环境还不太稳定,确实没太多时间去发掘生活、尝试更贴近生活的写法,只能先这样了。

                      • 玲子
                        玲子 3

                        我知道自己原来的风格比较口语化,也偏生活化。那时候大多时间都在家,有充足的时间去构思、拍照、记录生活,也很喜欢分享这些。

                        但这两年心态变了,不太喜欢分享了,反而更想把自己藏起来,不想让大家看透我现在的生活,也就渐渐不再分享了。

                        不过我一直在尝试新的东西,比如博客的主题在不断变化,内容和功能也在慢慢添加,这次用AI辅助写文章也是一种尝试。可能某段时间会觉得不合适,之后或许会转回来,或者找个折中的办法。毕竟一切都需要不断去尝试、去尝鲜,这是我现在比较认同的。而且总要选一条路去试,要是在两边来回摇摆,很可能两边都不讨好。

                        当然,这样做确实会失去一些以前常来看我博客的博友的喜爱,但一直去尝试新事物,我觉得也挺好的,总要有所割舍。目前来说,我还是挺喜欢现在这种状态的。

                        所以我把博客的名字、整体风格都改了,就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以前的“叶开”藏了起来,现在以新的身份、新的风格去和大家接触。其实年前的时候我就跟你说过这件事,那时候就已经做了割舍,和过去做了分割。

                          • 水拍石
                            水拍石

                            @ 玲子 现在确实有“新人”的感觉。AI是个强大的工具,我现在也一直使用,我也很认可它很友好 ,对生活和学习帮助都很大。怎么使用AI,怎么定位你的网络形象,都是你个人的事情,以你个人舒适为准。我自己觉得,亲人、朋友、网友、通过书籍文章等传递能量的作者等,都是我们每个人精神的支撑,我们对他们好,他们就对我们好,所以既要保持我们的人格独立,又要保持和他们之间的沟通。保持本心,做好本我,无论网名怎么变,你永远是叶开。

                              • 玲子
                                玲子 3

                                @ 水拍石 其实我现在有点像过着双面人生。如果在现实里见到我,再对比网上的我,你会发现两者可能完全相反,简直判若两人。不过,虽然网上的我在某些性格层面会流露出提防和自我包裹的一面,但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以前我发博客时,会放很多自己的照片,包括现实生活里的。说来也巧,今年年初我去姑姑所在的迎龙村,正好赶上村里时隔20年举办传统活动“银龙”,而我一位网上认识的博友竟然也在同一时间待在这个村子里。我们明明身处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点,却没能遇上——就在那个村子里,说不定都擦肩而过了,彼此却完全不认识。还是事后聊天时才发现,原来他待过的地方我都走过、经过,很可能有过擦肩而过的瞬间呢。

                                现在我觉得AI真的很有用,它组织的词句、呈现的语句都特别好。其实我是个很敏感的人,以前总有人说我写的博客太口水,错别字也多,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所以我特别喜欢看您或者o baby的博客,你们的文字语句通顺流畅,叙述性又强,不像我,写东西总是断断续续、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AI这点特别合我心意,它能把我想说的都完美呈现出来。我跟它说一个意思,它会帮我补充叙述;我心里想美化某个场景,它也能帮我恰到好处地美化,最终呈现出的,正是我内心想对现实进行的映射和表达,而且是通过网文呈现出来的,这和补课不一样。

                                对我来说,现实中的很多事都没法掌控,但在网上,尤其是我的博客里,我能完全掌控一切。我想在博客里呈现什么、想让大家知道什么、想疏导自己内心的哪些想法,都能在这个由我掌控的“内心世界”里随意施展,还不用付出任何代价,这点真的让我很开心。

                                ps:不是ai写的哦,是我录的语音转文字,所思所想。

                                  • 水拍石
                                    水拍石

                                    @ 玲子 我挺喜欢你原来的文字风格的,很真实,看着就亲切。当然也可能有人不喜欢,无论选那种,都无法让所有人喜欢,所以选你自己喜欢的风格就行。
                                    我发现我自己越写越没有什么能写的了,所以现在更新频率变低了。

                                      • 玲子
                                        玲子 3

                                        @ 水拍石 其实最重要的是随心。我写博文的时候,有时是主动的,有时是被动的。主动写,是因为心里有解不开的结,或者遇到不开心的事,每次写成博文发出来,就会觉得舒服很多;被动写呢,就是出去玩、听到什么事或者遇到什么经历,想把它们记录下来分享出去,也方便自己以后翻看。所以其实不是没什么可写,关键是有没有那个意愿——就像我吃面条的日常,都已经记录一年多了。所以只要想写,总能找到不一样的题材呀。

                                • 玲子
                                  玲子 3

                                  疫情前我阿姨开沙县小吃,做了五六年,攒了不少钱。后来她拿了100万给儿子,加上贷款,在我们福建的县城买了套200万的房,想着等升值。结果今年听我妈说,那房子100多万就抛售了,说是再不卖还得贬,这么算下来亏了五六十万。加上疫情后生意也不好,唉,真是挺让人感慨的。

                                    • 水拍石
                                      水拍石

                                      @ 玲子 房子这几年贬值太快了,我卖的二手房相对于高点也只有40%了。
                                      刚才看了你的博客,终于开始更新了。心态积极的时候保持住,多和身边的人沟通,积极主动地了解生活和人生,多关心他人,就会阳光。
                                      另外你博客现在AI味太浓了,我个人更喜欢原来那种本色的风格;还有评论可以考虑是否重开下,这样才能方便我们这些粉丝和你互动。

                                        • 玲子
                                          玲子 3

                                          @ 水拍石 这几年房子贬值得厉害。我见过不少炒房的人,当初靠频繁倒手赚了几百万,可后来大多都被套在里面了。

                                          特别感谢你的关心。这期间确实发生了不少事,最关键的是我一直在外面,没带笔记本电脑,所以没法申请证书,也没法正常更新。这次借了朋友的笔记本才把证书更新好,平时就只能用手机处理这些事。

                                          说到内容看起来像AI生成的,确实是这样——我现在写东西全靠AI辅助,这点真的很感谢它。我现在主要是发博客,其实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梳理内心的思绪,让自己舒心些。AI能帮我把想表达的内容好好整理一下,要是全靠自己写,以我手机打字的速度,估计得花三四个小时,根本吃不消。

                                          至于博客的评论功能,当初系统做得比较仓促,还不完善。如果要开评论,估计得等明年回家过年有空了,再慢慢折腾着加上这个功能。

                                      • 三十海河
                                        三十海河 2

                                        我是深深感觉到贬值了 车子贬值了60%,房子贬值了15%-20%,里里外外这几年亏了快百万了 唉 后来一想 又不是我一人资产贬值了 大家都一样 那就无所谓了

                                          • 水拍石
                                            水拍石

                                            @ 三十海河 车子从付款的那一刻就开始贬值了,要有预期。房子这几年贬值确实太快了,我三四月份卖了一套房,成交价仅相当于2018年的40%;面对这种幅度的贬值,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要不更难受。

                                          • 刘郎
                                            刘郎 2

                                            我个人觉得 只有提升自己的能力 不论是生活能力 还是工作能力 亦或者是社交能力 永远都不会贬值 反而会升值 哈哈

                                              • 水拍石
                                                水拍石

                                                @ 刘郎 同意你的观点,再补充下,之所以提升个人能力是最划算的投资,是因为所有的投资中只有自己的能力是能够不断叠加且复用的,而其他投资品都有使用期或使用次数限制。

                                                  • 刘郎
                                                    刘郎 2

                                                    @ 水拍石 是的 任何东西都有可能会被贬值 但能力不会

                                                • wu先生
                                                  wu先生 4

                                                  也有可能不是贬值,而是回归到原来的理性

                                                    • 水拍石
                                                      水拍石

                                                      @ wu先生 这个视角也不错,或许是近年的增长太疯狂了。

                                                    • 紫慕
                                                      紫慕 6

                                                      劳动价格折现<教育投入折现,我觉得至少我目前来说是这样的,父母在我身上的投资远远大于我现在获得的收益。如果把教育当成投资,我感觉大部分的人的投资都是低收益或者负收益的。不知道想的对不对。

                                                        • 水拍石
                                                          水拍石

                                                          @ 紫慕 你收入空间增长巨大,第一份工作起薪是低了一点,但要相信自己的潜力,会数据分析、会PS、会各种效率软件,这种核心优势在农资行业应该很有竞争力。

                                                        • XIGE
                                                          XIGE 6

                                                          看来大家都是差不多的问题,程度大小有点区别罢了,一起加油

                                                            • 水拍石
                                                              水拍石

                                                              @ XIGE 共同渡过艰难时期,坚信未来会更好!

                                                            • 雅余
                                                              雅余 5

                                                              还是投资自己吧,不会贬值。

                                                                • 水拍石
                                                                  水拍石

                                                                  @ 雅余 是的,投资自己是最保值的,也是最容易感受到的。

                                                                • ACEVS
                                                                  ACEVS 6

                                                                  钱本身在贬值,钱又能代表大部分东西的价值。

                                                                    • 水拍石
                                                                      水拍石

                                                                      @ ACEVS 钱贬值,如果其他商品的交换价格不变,那么用货币表现得价格数量就应该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通胀。钱贬值,价格还在下跌,这才是大问题。

                                                                    • 满心
                                                                      满心 3

                                                                      物品、人哪一个都在贬值,但是物价缺在升值,这是个很悲痛的事实

                                                                        • 水拍石
                                                                          水拍石

                                                                          @ 满心 从统计数据看,CPI其实等于在收缩,虽然数据一直在0附近,但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下CPI保持2%左右才是理想状态;从实际看,水果、肉类、很多日用品、电子产品、汽车等都在降价。

                                                                        • S
                                                                          S 6

                                                                          做生意就是博一个说不定哪年好了

                                                                            • 水拍石
                                                                              水拍石

                                                                              @ S 从疫情时就一直盼着明年会好……

                                                                                • S
                                                                                  S 6

                                                                                  @ 水拍石 如果长期现金流为负那还是果断资产出售止损吧……

                                                                                    • 水拍石
                                                                                      水拍石

                                                                                      @ S 那倒不至于,只有今年可能为负,前几年只是赚的少,持续实亏的话肯定要止损了。

                                                                                • 段先森
                                                                                  段先森 5

                                                                                  我现在也是这种状态,试着调整吧

                                                                                    • 水拍石
                                                                                      水拍石

                                                                                      @ 段先森 看来是个共同问题,一起调整吧。

                                                                                    • 老麦
                                                                                      老麦 7

                                                                                      越想越焦虑,越焦虑越想,无限的死循环。
                                                                                      运动起来吧,当运动起来你的精力就会转移,累了倒头就睡,睡醒又是美好的一天。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麦 白天一点都不会为这个发愁,就是有时睡梦中不由得被愁醒来。运动疗法作用也有限,不可能每天都那么累,但运动本身还是很有必要的;最近天热,我比较懒,没有跑步,天冷时隔天还能走小十公里,现在只能走五六公里了。

                                                                                        • 大峰
                                                                                          大峰 3

                                                                                          我前段时间也这样,想的多容易焦虑,然后索性不去想就好多了。

                                                                                            • 水拍石
                                                                                              水拍石

                                                                                              @ 大峰 白天可以不想,但睡着了有时就不由自己的开始想了,其实本身并没有多大点事。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