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看到一种言论,就是“为了给环卫工提供就业机会,所以我们要扔垃圾”。稍有理智的人都会觉得这是一种歪理邪说,但是在网上这种言论却很有市场,经常一呼百应,如果有人反对说不能随手扔垃圾则会被攻击为“道德婊”。
网络言论逐渐变得暴戾起来,要不支持他们的歪理就会被人身攻击,于是喜欢讲道理的人就越来越不喜欢在网络上发言。为什么网络言论会越来越暴戾,我觉得有三方面原因,一个是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自我,思考问题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网民基本上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二是现在人工智能兴起,很多言论都是人工智能发布的,而人工智能收集的评论库可能攻击性言论比较多;三是各大网站都对留言、评论有审核,审核的工作支付的工资比较低,因此雇佣的大多是小年轻,他们可能觉得相互攻击的言论比较“带劲”,而讲道理可能比较“罗嗦”吧。
关于“为了给环卫工提供就业机会,所以我们要扔垃圾”其实是一个老话题,已经说了很多年,但结果却是支持这种论调的声音越来越强,对此我感觉到很悲哀,所以这篇文章聊下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一、因为有环卫工所以要扔垃圾是本末倒置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经常是本末倒置,不是因为有了环卫工所以我们就要扔垃圾,而是因为我们扔了垃圾才有了环卫工。于是就有“杠精”反驳了,是不是每个人不扔垃圾就不用环卫工了?当然即使所有人都不扔垃圾依然会需要环卫工,因为除了随手扔垃圾外道路积水、大风刮来垃圾、动物排泄物、车辆不小心洒落物品等都需要环卫工去处理。
但是如果大家都不扔垃圾可能一个街区一个环卫工就够了,如果大家都扔的话可能需要五个环卫工,“因为有了环卫工就要扔垃圾"理论使得社会多雇佣了四个环卫工。
对于”因为有环卫工所以要扔垃圾“言论支持者我忍不住想问,是不是有了医生你就必须生病?
二、将私人垃圾公共化是缺少道德的表现
环卫工是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的,而不是负责清理个人随手扔的“私人垃圾”的。如果大家随手将自己的垃圾扔到公共区域,那么就是将“私人垃圾”变成了“公共垃圾”,将自己携带垃圾的责任转嫁给了社会,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变成了社会的工作。
日常生活中有一个与此很相似的行为,就是很多人将自家的垃圾放在防盗门外等着楼道保洁员给自己扔,或者直接从窗户里将垃圾仍在小区院内,等保洁打扫。如果有人和他们理论,让他们不要乱扔垃圾,他们则会理直气壮的说“我交了卫生费,为什么不能扔垃圾”。
上世纪九十年代很多城市都有带着红袖章的大爷大妈在街上盯着行人,如果有人乱吐痰、乱扔垃圾就上去罚款,这是政府应对“私人垃圾”公共化的无奈表现。随着法治的健全,“红袖章”缺少执法权的问题被政府所重视,所以取消了红袖章。缺少监督后“私人垃圾”公共化的问题又有所抬头,于是政府又想出了另一个办法,店铺“门前三包”,但门前三包真的能解决“私人垃圾”公共化的问题吗?我认为根本解决不了,因为店主同样没有执法权,这种做法只是将公共化后的私人垃圾清理工作从政府转嫁到了店铺而已。
三、公共的不是无主的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将“私人垃圾”公共化?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公共的就是无主的,无主的大家就可以随便扔。但公共的东西就是无主的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小区公共区域属于所有小区业主所有,属于小区的每一位业主,由业主委员会代表大家管理;城市公共区域属于每一个市民,由市政府负责管理。将私人垃圾公共化其实是损害所有人的利益,只是在这种利益属于所有人时,特定的“个人”维护属于大家权益的动力可能没有维护自己利益那么足而已。于是道德缺失者就利用了这个空子,将自己的“私人垃圾”公共化。
于是公厕永远是最脏的、广场永远是垃圾最多的、公共绿化永远是被破坏最严重的,于是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护公共设施正常运行。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维护自己利益一样维护公共利益,那么社会将会节约大量管理费用,从而节约大量社会资源。
四、不扔垃圾环卫工会失业 会减少社会就业岗位说法是错误的
这是一种披着高尚外衣的言论,似乎很高尚。但是真的是扔垃圾的行为解决了环卫工的就业吗?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随手扔垃圾只是增加了环卫工的工作量,而不是给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政府雇佣多少环卫工是受预算约束的,在预算充裕的情况下垃圾过多可能会增加环卫工数量,但当预算拮据时就只能让环卫工多工作。
新闻中经常会看到环卫工每天要捡几千个烟头的报道,如果有一个漏检就会被罚5-7元,而环卫工每天的工资才70元左右。如果按一个地铁站出口环卫工日捡3500个烟头,工资70元来计算,那么他每捡一个烟头赚2分钱工资,这就是扔烟头者为环卫工提供的就业机会?如果身份对调,他们会接受这份工作吗?吸一根烟的成本是1元钱(按每盒烟20元计算),相当于捡50个烟头才能买得起一根烟。
如果大家都不扔垃圾,是不是会减少社会就业岗位数量?如果大家都不扔垃圾,那么政府就可以减少雇佣环卫工的数量,节省下来的钱可以雇佣保安,从而增加公众的安全度;也可以建设公共健身设施,提高大家的健康水平;也可以建设养老机构,免费提供对失独人群的社会福利。这些措施都会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因此大家都不扔垃圾,只是将环卫工变成了保安、福利院雇工等公众,而不会减少社会就业岗位。
将上面的分析倒过来看,乱扔垃圾的人群增加了环卫工需求,因此就挤占了保安、福利院雇工等工种的就业数量,他们的行为减少了社会福利,而不是增加了社会就业。
五、有序社会才是能提供最大福利的社会
乱扔垃圾就是破坏社会正常良序,如果这种行为能够增加社会福利,那么同样的其他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也会增加社会福利。比如破坏公共设施可以增加这些设施生产厂家的就业机会,制造交通事故可以增加车辆制造商和维修商的就业机会,犯罪可以增加警察的就业机会,战争可以增加军人的就业机会等。如果真的变成这样,那么这种社会状态真的增加了就业,增加了社会福利吗?
只有有序的社会才能以最高效的方式运行,才能减少维护社会运行的成本,才能提供最大的社会福利。而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都将增加社会成本,减少社会福利。
结语:
“因为有环卫工人所以我们要扔垃圾”其实是一类话题,或者说是一种思维模式。比如餐馆提供免费餐巾纸,所以我们就要将餐巾纸扔的满地都是;供暖公司是按供暖季收费的,所以我们要将暖气片装多,然后开窗透着气;政府免费发放蟑螂药等药品,所以多次排队重复领取,不拿白不拿。
”乱扔垃圾者“以扔垃圾增加就业等口号为自己辩护,只是想将自私自利的行为高尚化,将侵占公共资源合理化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处于提供就业的高尚目的。如果他们真的这么高尚,那么完全可以把这些钱捐助给公益机构?公益机构盖了小学可以增加建筑业就业机会,公益机构提供了医疗救助可以提供医药生产企业的就业机会,公益机构提供了衣服、食品等人道主义救助则可以增加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
“因为有环卫工人所以我们要扔垃圾”言论在社会中有广泛的市场,说明我们的社会”利己“思想越来越严重,而”利他“的精神可能越来越薄弱。为什么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代会越来越”利己“,越来越具有攻击性言论,而不是辩证的看待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1F
想问一下人工智能发表言论是用什么方式啊
B1
@ 1424515706 具体方法不是很清楚,网易评论的微软小冰是典型代表,很多评论根本看不出是机器写的,很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