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读后小记

“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康德

 

来自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自由思想主要是指对个人而言的自由,但是当二十世纪自由思想成为一种“普世价值观”时,自由思想就拓展到了国家层面。与之对应的是威权主义或独裁主义。从这个角度看,“自由”应该成了“民主”的同义词。然而从社会学及政治学的角度来看,自由和民主则更应该像一组反义词,极度的自由就是无政府,从而就不可能有民主;而理想的民主又必然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而这必然不是绝对的自由。

延续这一思想,政治涵义上的自由就被按程度分为不同的自由,《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的作者约翰·米尔斯海默把它分为权宜自由主义与进步自由主义。这两个命名让人比较迷惑,我不知道是否是翻译的问题,在此我澄清下,其实其含义很容易理解。所谓的权宜自由主义就是绝对的自由主义,即最小的政府,最少的干预,基本上可以等同于经济学上自由市场学说所理想的自由主义。而进步自由主义则是指有妥协的自由主义,而所谓的妥协是指个人对国家权力的妥协,承认一定的国家干涉更有利于个人权宜的保障。

简单的来看,权宜自由主义与进步自由主义的本质区别就是对于"自由"的看待区别。权宜自由主义只承认个人绝对的自由,认为每个人都能追求并保障自己的利益;而进步自由主义者则认为有些场合个人无法实现自己的自由,必须通过国家来保障,而这就需要让渡一些个人自由给国家。米尔斯海默把前一种自由称之为积极的自由,而把后一种自由称之为消极的自由。纵观全球现状,我也同意作者的看法,目前仅存在进步自由主义。

为什么世界从十五世纪开始能够逐渐兴起自由主义思想,并逐渐成长为主流思想,并催生了民主政体?其原因无外乎资本主义的萌芽及成长。资本要生利,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进行贸易,而这必然要求人力、资本、产品的自由流动。资本主义先是催生了自由经济学说,从而产生了自由市场;进一步则是催生了民主概念,建立了民主政体。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及冷战时期,自由主义已经超脱了国界,成为一种向外扩张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武器,用以对抗共产主义、民主主义、及威权国家。

自由是资本主义的核心诉求,它们相信在自由经济下,所有的冲突都能够像生意一样通过谈判解决,而用不着通过战争等冲突来解决,而这是成本最低的解决方式。由此,以美国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国家先是将这一理念树立为欧美的核心理念,进而试图将这一理念推广到全球,将所有国家都打造成自由主义国家。为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甚至不惜动用武力,直接推翻它们严重的"邪恶"国家政权,建立它们理想中的自由国度。在越南、朝鲜、伊拉克、伊朗等国家中都是这么做的,而每次军事侵略都导致了上百万的被侵略国家军人及平民伤亡,国家长期内乱,骚乱不断。

美国的本意是通过直接战争建立民主世界,从而能更好的和平做生意,但结果却导致了更多的纷乱,使得被侵略国经济下滑,对外贸易萎缩,这显然是和美国的初衷相反的。和直接战争相似的,美国还通过渗透和支持反政府武装颠覆主权国家民选政府的颜色革命,从而建立亲美的自由政权。比如,1953 年,美国与英国策划政变推翻民选首相摩萨台;1973 年,美国支持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总统阿连德,建立皮诺切特独裁政权;2014 年,乌克兰爆发 “广场革命”,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被推翻。

战争和颠覆活动显然是和美国的自由思想背道而驰的,以建立全世界和平的初衷口号,做着给全世界带来灾难的事情,这导致了美国自己“自由魂魄”的分裂。而这不仅是美国政治思潮的分裂,更是美国民族性的分裂,这对美国是致命的打击。

提到美国的民族性,很多人可能会质疑美国有没有民族。按照米尔斯海默的理念,及我的认知,我认为美国自从建国以来,就一直在试图打造名为"自由"的民族,而自由就是其文化核心,和民族本性。现在的实际行动让美国离自由越来越远,既是对民众的绝对自由的偏离,也是国家间和平自由的偏离。这种偏离让美国的自由主义运动必然失败,这在越南、朝鲜、中东、非洲、东欧的所有实践中都得到了证明。由此导致了美国两党的分裂,也导致了美国近年政治的不断波折,使得美国越来越想远离进步自由主义。这一点能够从希拉里的两次败选得到明证,无论是奥巴马还是特朗普,都试图让美国远离"自由卫士"的使命,从战争泥潭中拔足,这给他们带来了选票。

自由主义、现实主义、民族主义,是米尔斯海默总结的当前三大政治范式。自由主义以美国为代表,追求全球的普世自由规则,认为什么都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尽管他们经常为了构筑自由的基础而诉诸战争);现实主义则认为什么都要考实力争取,本国的利益也只能依靠实力来捍卫,武力是必不可少的依赖手段;民族主义则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在文化范围内构建稳固、久远的政治结构。米尔斯海默研究认为,这三者中民族主义对于国家的影响最大,而这是以前所轻视的,美国在中东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民族主义的忽视和不了解。

当前美国在全球有三大战略版图,包含西欧的西半球,中东,及东北亚。西半球是美国的势力范围,也是它的基本盘,所以不容有失。中东是主要的石油生产地,对于美国来说也势在必得。而东北亚有中国、俄罗斯、和日本三个大国,这三个国家都有可能挑战美国的全球霸权,所以美国时刻警惕着。

自由主义思想产生霸权思想,而霸权只能建立在单极世界,这就是美国要遏制中国、俄罗斯、日本崛起的原因。但是目前的现实是美国已经很难维持单极世界,多极世界的建立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必然,由此自由主义的普世价值体系也必将被打破,美国的最佳选择就是由自由主义转向现实主义。而米尔斯海默认为特朗普目前正在做的就是这件事,美国仅以利益为考量,而不再试图打造全世界的自由主义。

美国试图将他们的自由强行推广到全世界,但正如康德所说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自由主义不是美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独立主权国家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由此,世界应该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多极、多文化、多民族。书中米尔斯海默说,当自由主义可以和民族主义并存;但每当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冲突时,失败的都是自由主义,美国或许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米尔斯海默的《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逻辑清晰,论述严谨,引用详实,是当前论述国际关系的佳作,每个有兴趣于此的人都值得一读。但这本书虽然正文只有不到 300 页,但却并不易读,主要原因是需要有较强的社会学、历史,经济学,甚至是哲学背景知识,且做着的写作风格也偏向严谨,从而舍弃了部分乐趣。全书共分八章,第八章名为“为克制辩护”,其实是给美国政治取向开的药方,而要克制的就是"自由主义"思想。第八章是对全书的总结,重新梳理了全书的思路,而没有严谨的论述,因此这章最易读。因此如果对这本书有阅读障碍,那不妨先阅读第八章,等对这章内容有了清晰认识后再从开始读起,可能更有助于理解全书。最后特别叮嘱下,本书的注释部分基本上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篇幅,这部分也值得认真阅读。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 粽叶加米
      粽叶加米 5

      很多坏事做尽都可以用自由民主作挡箭牌。

        • 水拍石
          水拍石

          @ 粽叶加米 对民主的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开卷有益,多相互了解才是正道。

        • ACEVS
          ACEVS 5

          多国志霸王的大陆。

            • 水拍石
              水拍石

              @ ACEVS 这个比喻形象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