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解释政府规定骑电动车必须佩戴头盔 但为什么有人不买账

21字数 2522阅读模式

骑自行车需要佩戴安全头盔,这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但是在我国目前还远远形成这种共识。民众缺少自发的习惯,政府就需要以行政命令或法规的形式强制大家养成这一习惯。于是我国全国从今年6月1日开始强制骑电动自行车必须佩戴头盔,不戴者将被处罚。为什么是电动自行车,而不含自行车?我认为在我国自行车保有量过大,且自行车重量轻、速度慢、易操控,所以政策先从风险性较高的电动自行车开始。

截止目前该政策已经实行三个多月,但依然有部分人骑电动自行车时不佩戴头盔,问其原因主要是头盔是额外支出,且用处不大。鉴于这个原因,很多不佩戴头盔者认为政府出台骑电动自行车必须佩戴头盔是拍脑袋决策。为什么一个好的政策却有人不买账?

经济解释政府规定骑电动车必须佩戴头盔 但为什么有人不买账

一、骑电动自行车需佩戴头盔是出于关心骑行人安全才出台的政策

政府出台骑电动自行车需佩戴头盔政策的原因是不佩戴头盔骑行有危险,而政策的初衷是降低骑行人的这种风险。政府之所以出台这样的政策肯定是充分论证风险和防护效果的结果,而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在现在技术发达的情况下政府出台这类政策肯定是对交通大数据分析,对头盔防护作用多次模拟,甚至是对防护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的结果。

除了拍脑袋之外不买账者还有另一种比较奇葩的观点,即认为这一政策和头盔利益有关。但这种观点根本站不住脚,头盔生产是一个自由进出的行业,生产从业者多如牛毛,竞争充分,因此政策出台并不能利好特定的企业,得益论就站不住脚。

二、骑行者不愿意佩戴头盔是因为对风险认识不足

一部分骑行者排斥戴头盔,原因多样,比如浪费钱,佩戴不舒适,携带麻烦等。在众多的原因中购买头盔的钱可能是主要原因,而且本片文章是从经济角度考虑,因此佩戴不舒适,携带麻烦等不能用经济思维准确衡量的原因就不考虑了。

骑行者之所以不远花钱买头盔,是因为他们认为花几百元买一个头盔不值得,而不值得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戴头盔的必要性不大,换言之就是他们对骑行电动自行车的风险评估较低。认为骑行电动自行车的风险低,因此原因为消除这种风险而支付的金钱就少,这就是认为头盔贵,或者不值得买头盔的原因。

三、政策制定者和骑行人分歧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

政府出台政策经过大量论证,掌握着翔实的数据。我猜测政府肯定有电动车骑行事故发生率、其中致死的比率、致残比率、轻伤比率等数据,同时也有正面撞击、侧面撞击、头面撞击、不同速度、飞物撞击等不同撞击情况下的头盔防护数据。结合事故发生情况和损失,再结合头盔的防护作用及价格,政府很容易算出来强制要求骑行者佩戴头盔是否划算。既然政策能够出台,那么我可以肯定的说站在全社会层面来看,骑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在经济上绝对是划算的。

骑行者之所以不原因佩戴头盔,是因为一则他们对骑行电动自行车发生事故的概率不了解,二则对头盔的防护效果不了解,三则过分高估了自己的幸运程度,以为风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较低。

四、改善建议

认知分歧导致了对头盔接受程度的差异,但政府对于不佩戴头盔者只进行劝导和处罚,我认为这样效果很有限,而且执行成本过高。既然知道不愿佩戴头盔者的最大原因是对骑行风险认识不足和对头盔防护效果认识不足,那么我认为加强这两方面的宣传,让骑行者充分获取到相关的知识,那么他们就会改变自己的选择。

从被动到主动不仅是改变的选择的方式,更是改变选择时的心理,我觉得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很有益。不止头盔如此,还有很多政策的出台也同样如此,政府在推进政策时可能只注重了政策本身的宣传,而忽略了政策出台原因的宣传,从而导致了对政策抵触情绪的产生。

五、关于风险价格的讨论

风险本身其实没有价格,因为所谓的风险都是不可控的,不可控的事就无法用有规律的价格去度量,但避免风险的手段确是可控的,因此头盔可以有价。

假如骑行发生风险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按出行次数计),每次发生风险的平均损失是十万元,那么平均到每次骑行上损失是1元。再假设佩戴头盔可以避免70%的损失,那么佩戴头盔每次收益是0.7元。在假设每个骑行者平均每天骑行2次,头盔可以正常使用3年,那么整个头盔生命周期中总收益为0.7×2×365×3=1533元,就是说只要头盔售价低于1533元对消费者而言都是划算的,这还是头盔定价的临界点。

当然因为市场竞争的原因头盔的平均售价肯定远远低于使用者收益,比如目前主流的头盔都在200元左右,那么消费者最高收益1533元和头盔价格200元之间的差价便是消费者盈余。其实消费者盈余才是支撑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如果消费没有盈余,那么消费者便不会消费,社会经济活动便会停滞。而对消费者而言,消费者盈余才是个人消费者产生愉悦的根本,盈余越多消费者越开心。

风险的价格其实可以推广到公共服务的价格计算上,比如大家每天收听的天气预报,从来没有人想过要为这项服务付费。但假如今天你要出远门,并且没有带雨伞,结果淋了一场大雨,因此生病花了300元,同时手机等财物受损,还不算精神损失。这还是对你而言准确的天气预报值多少钱?如果这时让你再选择收听预报而避免损失,但需要付费300元,你会不会同意?如果同意那么这300元就是你为天气预报付的价。

当然有人可能会想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择每天带雨伞。每天带雨伞要浪费体力,会造成不便,这种不便的价格就是你对天气预报付费的另一种形式。如果出门这种事情可以避免,那么再换一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字画收藏家,收藏了大量的名人字画,价值几十亿,需要定期晾晒,请问你原因为准确天气预报付费多少?

将不同人愿意为准确天气预报付费的价格平均起来,就是政府提供天气预报公共服务的单价,而整个社会因此免受的损失总和就是这项服务的全社会盈余。

既然风向的价格计算可以推广到公共服务上,那么消费者盈余的概念能否推广到非产品的政策制定上?其实所有政策和风俗都是市场规则的补充,都是调节社会各种资源高效配置的规则,这种规则的出现就是为了实现全社会“盈余”最大化。当然上面这句话中的“补充”并不包含从属的关系,而是逻辑上A和B构成C,那么对C而言A和B互为补充的意思。

假如消费者盈余概念可以推广到政策的制定上,那么政策出台的收益将不仅仅用执行的结果来衡量,而要同时考量执行过程的成本,如果用经济学话语来说的话就是“交易成本”。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评论  2  访客  1  作者  1
    • Andy烧麦
      Andy烧麦 4

      说白了,还是祖国足够强大和安全,使得这帮骑电动车的不带头盔。
      要法律法规指明,出交通事故,只要不带头盔,另一发都无须承担责任。
      你看还敢不敢不带头盔。

        • 水拍石
          水拍石

          @ Andy烧麦 风险自担的话部分人肯定会主动戴头盔,但现在的法律是保护弱者,导致的结果是面对风险规避成本的选择时弱者更有优势。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