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可能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评论字数 2717阅读模式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和祖·阿博特率领舰队进入江户(今东京)岸的浦贺,把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日本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函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

1867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亲王(即明治天皇)即位。

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首的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高征地税等手段进行大规模原始积累,建立了一批以军工、矿山、铁路、航运为重点的国营企业。与此同时,引进缫丝、纺织等近代设备,建立示范工厂,推广先进技术;招聘外国专家,派留学生出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以优厚的保护政策鼓励华族、地主、商人及上层士族投资经营银行、铁路及其他企业。开始出现产业革命的高潮,从此日本正式迈入资本主义社会。史称明治维新。

以上就是来自于百度百科关于明治维新的介绍节选,也是我国中学教科书关于明治维新的描述。如果只看这部分介绍,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从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走上了工业化道路,成了和欧洲强国一样的工业化资本主义强国,但事实可能和大家想象的很不同。日本不但没有立马成为工业化强国,而且还出户意料的成为了农业出口大国。

以今天的思维看待历史很可能被固化思维带偏,将历史想象成现代框架下的历史。以今天的思维看待未来同样可能被固化的思维所局限,将未来想象成加强版的现在,但未来可能截然不同。那么以今天的思维看待现在,是否就能客观全面?答案依然令人沮丧,同样一个事件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看到截然不同的答案,而这种分歧可能到了未来才会有定论。

我们可能误解历史、局限未来,迷茫于现在,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认清这个世界?我认为只有不断调整我们看世界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世界,才能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皆可。

下面是来自于《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喂蝉吐成长》一节的内容,详细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状况。

提到今日的日本农业,脑海里浮现的印象,无非不具“竞争力”,非“出口导向”,或者未曾“挹注工业成长”。大家都知道今日日本强大的经济,乃是其惊人工业成就所促成,于是,我们往往把这现象套用在并非如此的更早年代。事实上,从1850年代日本向西方开放,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替日本提供大部分出口品的产业,为新兴的日本城市提供廉价粮食的产业,为日本政府提供兴建基础设施所置收的产业,都是农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日本农民,为建设现代日本做出贡献,所得到的回报却大多是苦难,境遇与日后不具国际竞争力的日本农民天差地別。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制造品只占日本出口约四分之一;白银和木材又占了一部分,但农产品是最大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对外开放后的头六十年里,进口品(包括最后在1920年代创造出具竞争力之工业输出品的纺织机器)都是靠丝来支付。1900年前,光是丝这项产品就贡献日本每年四成的出口额,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タ,仍贡献了三成多。在这期间,人口虽增长一倍,稻米进口量从未超过国内消费量的两成。在农民人数几乎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切是如何达成?

一些新的进口品(1920年代后主要是化学肥料),无疑是获致这农业成就的功臣,但关键仍在农民的勤奋和一些较不起眼的科技创新。插秧这项费工的劳作有了新方法,从而提高了产量;收割后,未像老一辈农民放几天假庆祝丰收,而是更勤于收拢、焚烧稻壳,使害虫更难繁殖。这些创新和其他创新,使单位稻米产量从1870至1940年增长了一倍。但最重要的是,被高税、上涨的地租和其他负担压得喘不过气的农民,想到办法利用同一块田生产蚕丝和稻米,増加了他们所呕需的现金收入(1878年时地租约占平均收获量的58%,1917年时上张到占68%)。

养蚕、种稻共有一个优点,使它们极适合在地狭人稠的目本发展那就是它们的单位产量都高。但它们也共有一个足以抵消该优点的难题,那就是都极费人工,而且每个阶段的人力需求不平均,大部分人力需求压缩在一些特别需要人力的时期。春季稻田注水后,就得在几天内插秧完毕,而且秧苗必须插得整整齐齐;即使是田地不大的农家都必须竭尽所能抽出时间,才能完成这工作。

至于养蚕,如果能顺利养到大,在最需要照料的时期,还更累人。蚕快成熟时,得一天喂八次(蚕在最后阶段一天要吃下相当于体重三万倍的食物),而且饲养盘得一天至少清理三遍。更麻烦的是,蚕每次都需要喂以新鲜的桑叶,因而,在最需要照料的时期,即使只是要喂饱一小群蚕,一天二十四小时时时都要人照料。按照自然规律,蚕是在4月至6月间完成孵化到吐丝的过程,而这时正是需要插秧的时期。因此日本农民生产蚕丝、稻米虽已久远,却少有农家既养蚕又种稻。大部分日本蚕丝来自住在丘陵地上的农家,而他们种的是稻米以外的作物。

19世纪初期,这情形开始慢慢改变。有人发现了两者可以兼得的窍门,那就是控制蚕棚的温度,借此使蚕提早孵化(更早摄食)。这么做带来更为繁忙的数周和不小的风险,因为当时仍是烧柴的时代,没有温度计,要控制温度并非易事,温度弄错可能使蚕全军覆没,而大部分人是借钱来养蚕。但如果这办法奏效,至少就缩短种稻、养蚕两者重叠的时期;运气好的话,可以让负责喂蚕而只在最需要帮忙农活那几天下田的妇女,不必同时两头忙。渐渐地,愈来愈多种稻的农家开始试着兼养蚕。然后,1870年后,有了真正的突破:新蚕种问世这种蚕若照料得法,加上施用某些化学药物,可以使其改在7至9月间孵化。这所费不赀,也不容易,但奏效。1890-1930年,蚕丝产量增长了将近九倍,而农民一年中干活的平均天数却只增加约45%。

工作更卖力且更懂得动脑筋,农民从中得到什么?得到的并不多。事实上,米价在1880年达到高峰;1930年时,下跌了将近三分之一。没错,农民的稻米销售量增长了一倍,但因为要购买肥料、杀虫剂之类东西,他们的开销也多了许多(尤其是1900年后)。稻产增加让消费者大大受益,但大部分农民靠种稻的净收入却未增加,劳动的每小时收益还有所降低。有很长时间,养蚕都是贴补农家生计而前景看好的事业,但它也有其极限。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人对长筒丝袜的需求急跌,日本的蚕丝出口随之陡降;稍后,人造丝问世,再送上致命一击。从大部分指标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日本农民,生活水准和七十五年前的日本农民一样。他们辛勤付出,成果由后面几代人享受,包括那些在新工厂觅得工作的人,那些卖农地给新兴郊区的人还有那极少数仍在土地上干活,而如今靠着前辈付出无数辛劳所建立的现代部门营生的人。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