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快递柜到底应该由谁付费

评论1字数 5310阅读模式

近日丰巢智能快递柜涨价事件在网上炒的火热,说实话这种热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原本一件普通的商业事件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争议,我觉得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智能快递柜到底要不要归入基础配套设施,另一方面是智能快递柜使用应该由快递公司付费还是由收件人付费。由此演化出基础设施应该免费,和商业行为但应该由快递公司付费两种论调。

5月10日我写了一篇博客《用经济学眼光看丰巢快递柜收费的必然性》,这篇博客虽然名为必然性,但其实讲的更多的是其合理性。今天这篇博客可以算作上篇的补充,主要讲智能快递柜到底应该由谁付费,其实说白了是在讲智能快递柜付费的逻辑,通俗的说就是钱最终是从哪里出的。

一、智能快递柜建设的两种方法

智能快递柜到底应该由谁付费

如上图,智能快递柜的建设无外乎上面两种方法,这也是经济社会中常见的两种模式,一种是基础配套设施,另一种是商业运营模式。目前国内快递柜基本上全部是商业运营模式,而处于风口浪尖的丰巢在收购速递易后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60%,这是目前被指责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原因。当然这与本文内容无关,如有兴趣看我上篇相关博客。

至于智能快递柜到底采用那种建设模式好,我个人倾向于商业运营,下面将逐步详细说明。

二、政府不可能出资建设智能快递柜

在建设上政府和商业的分工基本上是政府只负责无法盈利的产业、需要巨额投资的领域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比如教育、公共安全、国防和大型水利工程等。

智能快递柜显然没有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程度,也不可能无法盈利,更不需要巨额投资,所以没有政府出资的理由。以天然气做比较,其更是基础设施,也关系环保及能源安全大事,但目前小区天然气依然由业主付费安装,而非政府付费。所以很多人喊着让政府出钱安装,我觉得根本不现实,政府要建设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太多,根本顾不上快递智能柜这种纯消费属性的服务。

政府只建设“公用设施”,而不建设“私用设施”或者说“专用设施”,这二者区分方法很简单,小区外面公用的都是公用设施,小区里面的是私用设施,所以智能快递柜很难政府出资进小区。

最后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假设政府出资给每个小区和写字楼都安装智能快递柜,并由政府出资运营,那么这钱最后是由谁出的?国家就是每一个人相加,政府就是这一大堆人选出来保证国家正常运行的代表,国家本身不会赚钱,政府也不会赚钱,赚钱的是政府管理下的每一个人。所以政府出资为每一个人建设标配的智能快递柜就等于每个人自己出钱给自己建智能快递柜,和自己出钱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个模式下纳税多的人帮助纳税少的人,但享用的服务大家相等,所以富人吃亏,穷人占便宜。

三、商业开发配套其实还是业主付费

商业开发配套说直白点就是建小区或写字楼时直接将智能快递柜配套好,业主入住时就有智能快递柜,具体上上图。目前网上有报道超过100个小区已经自行采购了智能快递柜,自主运营,基本上就是这种模式。

其实这种模式和传统的信报箱一个模式,我国《住宅设计规范》里将信报箱规范为标准配套,所以每个小区基本上都能见到信报箱(太老旧的可能没有)。但和智能快递柜不同的是信报箱功能单一,后期基本上不需要维护,且不需要运营成本,两者虽然功能类似,但建设及运营模式其实差异巨大。我个人认为目前新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建设及运营模式和智能快递柜应该最接近,所以后面我会继续以地下停车场为类比来说这件事。

将智能快递柜加入《住宅设计规范》等规范文件后好处是小区、写字楼等将标配智能快递柜,而非信报箱,让业主入住既能享受智能快递柜服务,但坏处也很多。智能快递柜之所以叫“智能”就是它包含了很多功能,与其说它是个机械设备还不如说他是个电子产品,但凡是电子产品就存在后期维护、运营和升级换代的问题,而这些后面可能牵扯巨量费用。

比如以丰巢2019年财报数据计算,其单个智能柜的建设及运营成本大约为5.8万元/年。目前丰巢有超过40万组智能快递柜,这么大的体量还这么高的单价,我不相信物业自营能比这个成本更低。就算低也很有限,这个价格上打7折顶破天了。所以想着物业买智能快递柜大家就能免费用的想法实在是天真,同时他们也没有想物业买智能柜的钱是从哪来的,难道是物业公司募捐而来的?物业公司也是公司,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不要把物业公司当作慈善机构。

接着说配套建设智能快递柜的问题,先说结果,我个人极不赞成这种模式,原因如下。

  • 配套建设在买房时依然需要业主付费,并不是白送;
  • 后期运营依然需要费用,单独收费和加在物业费里其实都是业主付费;
  • 不同厂家的快递柜分散安装售后困难,可能影响使用体验(看看小区里照明灯具有多少不能正常亮的,尤其是LED灯具);
  • 运行后台不同导致和快递公司平台对接困难,同时没有一定规模很难保证信息安全性(看看家庭摄像头入侵事件,安全产品其安全性都如此,对快递柜信息安全性更别报太大期望);
  • 智能快递柜升级快,配套了没有几年可能就需要更换更高级柜子(信报箱为什么被淘汰?就是因为消费模式变化,信报箱功能跟不上消费者需求,快递柜也很大概率面临这问题);

通过上面分析不难看出配套建设智能快递柜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最大可能是业主付费不少,但使用体验更差。

再回到上面说的地下停车场例子,现在新小区开发商都建设有地下停车场,业主付费购买(几万到几十万)、物业公司或第三方公司负责运营、业主每月出管理费(以北京为例每月300-700元之间)。一样的模式为什么业主出了建设费(购买)还要付使用费?为什么不是免费?这就是运行成本的问题,所以不要幻想着买个柜子就能免费使用,根本不现实。

四、商业快递公司“最后一公里”问题应该由商业公司解决

网上最近有一种论调,说是国家将加强智能快递柜基础化建设,但这是一种误解。我查了下这个观点应该来自于2019年8月14日由国家邮政局举办、以“聚智末端、洞见未来”为主题的2019中国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上,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的讲话。他表示,坚决制止快递末端违规收费行为,并呼吁业内和社会各界从绿色、智能等四个方面对快递末端发展给予关注。此后是否有相关会议研究此事我没有查到,但可以肯定得是截止目前并没有正式文件确定将智能快递柜列为基础设施。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误解,其原因是以前国家邮政局和邮政集团是一家,现在虽然政企分家,但管理人员很多都是分家而来的,对邮政集团记忆深刻。这种原因导致管理者在说“邮政”或快递业务时很容易用邮政集团代替整个邮政或快递的参与企业,这一点其实从《邮政法》内容就可以看出。这种思维习惯导致国家邮政局(省及以下级别都叫邮政管理局)很多想法可能很难在快递公司全面实行,比如上面引用的刘君副局长关于“最后一公里问题”,他说的乱收费其实是在说偏远及农村地区很多快递不派送,如果要派送就要加钱问题。

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高,所以商业快递公司都不配送,打电话去镇子上或大队自取,如果非要配送就需要加钱,也就是”乱收费“。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对于中国邮政集团来说能够解决,赔钱派送,即使为一个快递花一整天时间也可以。但对于商业快递公司就很难解决,尤其像”三通一达“这种加盟快递,如果强迫加盟店不加钱派送的话可能就没有人愿意加盟了,最终导致其只经营城市,而放弃农村市场。邮政管理局能够管理商业快递公司的资费问题,但不能管理他们的经营地域范围。很多快递只经营城市,而不经营西藏、新疆等人口密度小区域就是因为收入不能覆盖成本。

另外目前有很多省市鼓励给予政策解决快递配套”末端“不畅问题,但我个人理解所谓的政策支持多是指在末端站点建设上的支持,而非投递上的支持。也就是说在投递站点、邮局等建设上给予土地等专项优惠。但这一点我同样觉得很难普惠商业快递公司,因为邮政集团在各地有传统网点,甚至在很多地方网点就是个院子,现在的困难只有新城区网店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政策可以给予倾斜。但在这一问题上商业快递公司就比较复杂,给谁不给谁?很难处理公平问题,如果一碗水端平,大家都给的话那么瞬间会冒出几百家快递公司。

速递易是中国邮政集团的下属企业,其最早进入智能快递柜领域,就是为了解决”最后一百米“问题而生。刚进入市场时速递易是个新鲜事物,很时髦,很多小区都没有入场费,其综合”入场“成本应该大大低于后来跟进的商业公司,但速递易一直未曾盈利,现在归入丰巢旗下。证明在现有市场环境下即使”入场“成本低,智能快递柜也很难盈利,所以补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我个人认为商业快递公司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是应该由商业公司自己解决,经营模式也应该由商业公司自己确定。

五、快递柜超时费无论是快递公司付还是收件人付其实最终都是收件人付

上面我分析了智能快递柜不适合由政府出资建设,也不适合小区配套建设,因此最适合的只有商业化运营。但在商业运行下快递柜的使用费用到底应该由谁付,这是目前绝大多数人争论的话题,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用争论,无论形式怎么变化最终的付费人都是收件人。

智能快递柜到底应该由谁付费

上图是消费者网购到收快递的流程图,其实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压根没有画图的必要,但很多人却一直想不明白。问题就出现在商品包邮上,商品包邮使得消费者认为商品包含了邮费,所以最终邮费花多少钱和自己无关,所以快递费上涨了是商家承担,和自己无关。但真的是这样吗?

在商家看来包邮商品只是总价,是商品价格+快递费,如果快递费上涨则包邮商品总价必然上涨。商家不可能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给消费者服务,在充分竞争市场商家也不可能存在暴利,以至于不在乎快递费的上涨。而恰恰相反,目前的电商是真正的微利,以至于使商家”分分计较“,才将快递费压得这么低,进而影响了消费者的快递服务体验。关于这个道理在《用经济学眼光看丰巢快递柜收费的必然性》《经济学眼光看电商快递服务不满意投诉无效问题》有详细论述,感兴趣请点击查看。

在弄明白快递费无论以何种表象上涨其实都是消费者付费后,我们再看智能快递柜超时付费的费用问题。下面分情况说明。

1、超时费由收件人支付(目前丰巢提议的模式);

2、超时费由快递公司支付(收件人希望的模式);

第1种情况不用分析了,第2种情况下会有什么结果,我们再来分析。

第2种情况下丰巢向收件人收不到超时费,必然向快递公司收,原因是丰巢是商业公司,但连年亏损,而亏损的原因是绝大多数地区目前不收超时费,快递柜运行效率低。丰巢向快递公司收费,快递公司有两种处理模式,一种是那个快递员放的件超时费由那个快递员承担,也就是快递员替收件人买单,另一种模式是快递公司测算下超时费,按比例均摊到快递费里,造成快递费整体涨价。在这两种可能里我认为快递公司更会选后者,因为如果让快递员替收件人买单的话快递员必然催促收件人取件,甚至发生摩擦,这严重影响和谐。

如果快递涨价则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买单的还是消费者,只是由全部消费者替超时的收件人买单。这种模式下其实更不公平,所以我认为是比收件人自己付超时费更差的方案。

上面第二种情况有个变种,就是迫于各种压力丰巢取消超时费,但将基础价格上调。现在基础价格是快递员支付的,上调基础费用也就是上调快递费,所以说是上面第二种情况的变种。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除了正负投资建设并运营智能快递柜外,其他形式的运营其实最终都是小区业主,或者说收件人买单,没有什么不同。而且小区自建智能快递柜可能是使用成本最高,使用体验最差的方案,但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100个小区选择地址丰巢自建快递柜。网上对物业自建快递柜一片叫好,可见盲从的人还是很多,看问题过于表面化导致错误判断。

我可以断言物业自建智能快递柜绝对不会成为主流,绝对不会代替丰巢等大型商业公司,很可能在一两年,甚至是半年后又重新回归丰巢。

这么说并不是因为我是丰巢的粉丝或拥趸者,对于快递柜这种服务我想不会有粉丝,因为从这种产品上感受不到丝毫文化特征。丰巢目前虽然是这个行业的真正霸主,但并不排除其被其他公司代替或兼并的可能,比如说腾讯。但无论参与公司的名称怎么变化,这一经济模式我认为目前来看是最好的,无论是智能快递柜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是丰巢提出的超时收费模式都是如此。

至于12小时0.5元贵不贵是另一个问题,这和模式是否正确无关。在此说下我的看法,我认为前12小时免费,超时每12小时收0.5元一点都不贵。这或许和我个人习惯有关,我的快递基本上都是一两个小时就能取,超过8小时的很少,超过12小时的一年也没有三五次,所以每次0.5元和免费区别真不大。

网上很多人说反对丰巢收超时费不是钱的问题,0.5元他不在乎,要是小区自建快递柜他出100元,甚至是1000元都无所谓。我想知道的是假如小区募捐自建快递柜,后来因为经营成本问题,或者因为快递柜使用效率问题,也开始收12小时0.5元的超时费,他会做何感想?难道要给自己家建一个快递柜?

所以在丰巢收快递柜超时费这件事上我觉得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看点,而消费者的心理和市场选择机制则比较有意思,值得思考。


①关于以上讲话如有兴趣请自行搜索查询,文中简单归纳可能不能完全涵盖刘君发言全意。

②”邮政“这个词对于国人来说可能最容易产生理解错误,这个词可以指邮政管理局,也可以指邮政集团,同时还可以指”邮政“这一服务,很多人看到这一词并不能分清三种状态。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