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将要过去了,按照惯例做个简单总结。和去年一样,还是对应着年初的计划来总结,这样好对计划的完成有个整体认识。 先贴上全部计划,再逐条看完成情况。 全年爬山不少于20次; 每周跑步不少于三次,2次5公里+周末10公里,10公里在平均心率150以内的情况下争取进53分钟; 学习并坚持无器械健身,主要以跑步肌肉群力量锻炼为主; 长途自驾旅行两次; 全年读书不少于50册(大部头书按300页每册折算); 学会用powerbi做数据采集及分析; 坚持思考和写作; 股票年收益大于10%; 全年爬山不少于20次 今年爬山应该没有20次,疫情过去了,能够出门了,反而是各种活动或事情挤占了爬...
逻辑学入门书目
谨以此文致谢博友pathos page。文中的逻辑学入门书单归他所有,我只是借花献佛。 这段时间想系统学习下逻辑学,原因有三个,一个是阅读经济学等其他学科作品时,牵扯到一些哲学问题,这些哲学问题又引导出逻辑学知识,由此产生需求;二是阅读社会学作品时,尤其是十七和十八世纪的社会学作品,里面都有严谨的逻辑推论,这让我从现实需求方面有了学习逻辑学的诉求;三是将逻辑学作为一个工具,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有了需求就行动起来,于是在知乎查找了大量的资料,最终确定了一个书单,如下: 《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皮尔士(在读) 《逻辑学导论》 第15版 《符号逻辑讲义》徐明 《简明数理逻辑》赵...
纪录片
前文说了“双十二”时为了父母少看手机,和儿子的教育问题,终于入手了一台电视机。电视有了,但内容要跟上,要不一切都是白搭。 父亲喜欢看动物世界,尤其是大型食肉动物的;母亲喜欢看电视剧;儿子的教育需要关于太空、地理、物理、以及名人故事类的。三个需求中只有母亲喜欢的电视剧能够用爱奇艺搞定,其他的只能自己动手找资源。当然如果降低要求,那么什么资源爱奇艺都有,但如果将标准定到BBC纪录片的水准,那爱奇艺上能看的资源就太少了。不理解作为国内最大的在线视频平台,爱奇艺为什么不引入全套的高清BBC等纪录片。 虽然我是版权保护的拥护者,但在没有正常渠道获取,或正常渠道是我高攀不起的时候,我也为国内...
2023年第三次半马
今天跑了一个半马,晴天,零下三度,跑完还是满身大汗。这是今年的第三次半马,配速还不去前两次,总共耗时2:12:54,配速 6'18'',基本上是大佬的两倍。 年初还信誓旦旦的要坚持跑步,但这一年已经快过完了,总共只跑了六百多公里,三个半马。跑量少一方面是杂事多,另一方面是人懒,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人的因素。这一年配速基本上没有提高,还慢了一些,好在心率慢慢下来了;庆幸的是在跑步时也没有受伤,只有一次膝盖隐隐痛,休息后也好了。 因为跑步缺少经验,尤其是距离较长的,今天气温较低,就穿了卫衣和抓绒外头去跑,结果跑完胸刺痛,好在没有出血,这也算今年跑步的一次小受伤。以后跑步还是得穿比较紧身的上衣,这是这次...
电视情结
经过从618、双十一、双十二的三次耐心说服,妻子终于同意购买电视了,于是入手了心心念的TCL 85Q10G Pro电视。 之所以对电视如此执念,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可以让儿子逐渐看一些经典纪录片和影片以拓展视野、父母可以解放出部分看手机时间,我自己也可以欣赏一些大片;另一方面,电视也是我的一种情结,认为一家人坐在一起看会电视更有利于家庭融洽,而不是各自玩手机。 记得大概7岁的时候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视机,是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转圈式的手柄调台,总共有12个频道。院子竖一根高杆,上面架设天线,总共能收三四个频道,还有一两个雪花比正常图像多。因为是村子里的第二台电视,所以尽管很小...
关于时间和宇宙的几本书
前几天在conge博客留言,他推荐了一本关于时间的书给我,刚好这段时间读经济学有点累,就试着读这本书调剂下。 conge推荐的书是卡洛·罗韦利的《现实不似你所见-量子引力之旅》,一看书名吓一跳,因为无论是量子还是引力这两个词都意味着不好懂;但是conge推荐的,所以还是决定尝试下。翻开后就不能释手,原因是写的很通俗,虽然讲的是量子物理,但却用所有人都能看懂的通俗语言来讲述;另外引用哲学和科学史上的经典故事和其他例举也是这本书容易读懂的原因。 读完这部作品后意犹未尽,接着读了霍金的《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三部曲。其中《时间简史》和《现实不似你所见》风格很近似,内容全面,且比较容...
被移动硬盘折腾了一整天
2017年受音乐论坛的诱惑,伪热爱了一把无损音乐,为此入了一个西数的4T移动硬盘,用来存储从淘宝上十几元买的十几T无损音乐。后来常听的音乐都存在台式电脑硬盘上,移动硬盘上的音乐则很少听,基本上等于闲置。 双十一时无聊买了一台绿联的NAS,然后从台式机上拆下来一块4T硬盘挂上,凑合着运行。昨天晚上无事想着把台式机上的一些文件备份到NAS上,同时想测试下NAS挂载移动硬盘速度怎么样,于是就把要备份的300G数据都拷到了移动硬盘上。接着挂到NAS上复制,结果两三个小时候一看基本上没有动静,传输速度只有几十K。以为ntfs在NAS上识别不好,于是取下来插在电脑上局域网传输,一看速度还是只有几十K。 起...
米塞斯《人的行动》读后小记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那段时期,欧洲民族主义、工团主义、福利主义、社会主义等经济学说迭起,这些学说无一例外的都是站在反自由市场理论的立场上。奥地利学派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守薪者,肩负起了和这些对立学说的论战重任。从门格尔奠定奥地利学派开始,庞巴维克、米塞斯、哈耶克及罗斯巴德都义无反顾的承担着这一使命。这就注定了他们不仅是经济学家,更是论战的战士,甚至是孤胆英雄。 由于这种使命,奥地利学派的著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经济学论著中夹杂着大量的论战,这不被避免的附带着大量的为自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做注的内容。这是时代的使命,也是时代的特点,但这种特点导致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著作更像社会学著作,多了意识...
网瘾老人
父母喜欢看手机短视频,多次劝说无果,总担心他们的视力、颈椎因此而受不了。据网上说法,老人熬夜看手机甚至会导致心脑血管病高发,这点更担心。 自己诸般尝试,最终没招,于是上知乎看其他网友的妙招。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知乎上寻求办法的人远比我想的多,而出招的大多是抖机灵的,没有一个人分享如何成功解救父母于手机的心得。 大致归纳下,据知友介绍,父母基本上都是受害于今抖拼。头条的假新闻,抖的婆媳不和及家里矛盾,拼的假货。甚至于有上海某医院的医师吐槽,自从有了智能手机,他们家用的肥皂洗衣液等都变成了假货。如果劝说,父母的道理比他还多,来自三大平台的理论一套接一套,逐个拆解弄得他精疲力尽。 也有人留言,如...
峥嵘岁月
听两位老人聊天。 甲:我在网上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一边拍大腿,一边哭着喊,“舵手啊,全国人民等着您老人家回来”。 乙:那是他没有经历过,让他生在那个年代不一定能活下来。 甲:就是,现在的年轻人要死要活的,有点事就闹自杀,在那个年代估计得自杀一小半。 乙:就是,整天吃不饱,穿不暖,还有干不完得劳动和学习。 甲:就是,和那时比,现在的生活就是在天堂。 …… 忆舵手成了现在一个比较明显的社会思潮,尤其是年轻人和不了解历史的人。 为什么会突然兴起这种思潮?原因不敢胡乱分析。但站在这些呼唤舵手的人的视角,我认为他们最想要的是舵手时期的公平,即使是共同贫穷。他们甚至期望均了某些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