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是经济活动最重要的部分,除计划经济外,其他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交易在进行。在生活中无论是以个人、家庭还是集体的身份出现都无法避免交易行为的发生。早晨在饭馆吃一顿早餐是交易、乘公交是交易、上班也是交易①、晚上回家看一部电影也是交易②、而上网购物就更是交易。 虽然交易时刻伴随着我们,但很多人却忽视一部分交易,比如上面说的观看在线免费视频。同时对他认为的交易行为也认识不全,经常错误评估自己的交易成本,在错误评估指导下经常等交易完了才突然发现自己吃了大亏。或者有时明显是自己占便宜的交易,但等交易完了却找不到便宜在哪里,于是将这种行为归结为“买的不如卖的精”。 “买的不如卖的精”其实是说一个经济规...
为什么全国人民会为地摊合法化喝彩
近日全国多地发布公告,允许在特定范围内摆摊设点,有些城市甚至允许底商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占道经营。今天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还特意说了西部某省份疫情以来增设临时摊点的做法,解决了数万个就业岗位①。总理的发言无疑是一个风向标,相信很快其他地方也会跟进地摊合法化这一政策。对于这一做法网民一致叫好,认为是“真正为百姓着想”,“接地气的做法”等。 为什么全国人民会为地摊合法化喝彩?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谁都能说一大堆理由,但我今天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情。 什么是地摊? 地摊是指在地上陈列货物出卖货品的摊子。当然在地上陈列并不是指直接放在地面上,而是指“随地”陈列,区别于店铺经营。 什么是市场? 简单的...
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并没有长期关系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中并没有对2020年经济增长设立目标,这一政府行为引起了网上各种解读,有对有错,但大多数理解过于表面化。关于今年为什么没有对经济增长设立目标,我也简单发表下我的看法。 2020年为什么不设经济增长目标 1、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 疫情到底什么时间能过去,冬季会不会再来?现在谁也无法给出准确答案,在疫情这一不确定性没有结束之前任何经济目标都无法执行,因为随时可能被疫情“叫停”。 2、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总量已经在2010年超越当时的日本,现在已经在第二的位置上保持了十年,并且在这十年中一直高速增长,不断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在近十年中,中国经济不仅...
主业和副业
最近经常听见朋友说要找个副业,月收入几千块的如此,月收入三五万的也是如此,因为没有再高薪资的上班族朋友,所以对那些高收入者是否也有这种想法无从了解。为什么大家突然都有了做副业的想法?有人说是因为疫情,有人说经济不景气,有人说中年压力大。但归根结底其实都是因为“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下大家都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所以增加副业的想法都急迫起来。 不确定性来源于多方面,疫情引起的经济下滑只是原因之一,预期房价、物价的上涨,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赡养支出,重大突发疾病,失业等。所有的不确定性都会增加焦虑,都会成为人们需求副业的动力,而疫情只不过是所有诱因中最显眼的那个。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一直在寻求副业,而今年...
新冠疫情引发的不是粮食危机而是悲观预期
近日关于新冠疫情引发粮食危机,进而引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部分居民陷入半饥饿状态的新闻屡见报端。比如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最大的贫民窟,饥饿人们因争抢免费的面粉和食用油而引发踩踏事件,造成两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再比如完全不产粮食的南苏丹,其首都朱巴自2月以来,小麦价格上涨了62%,木薯价格上涨了41%。 据世界粮农组织预测,2020年因新冠疫情全球将再增加1.3亿饥饿人群,使全球饥饿人群总数达到2.65亿,而其中一半以上都居于非洲。 于是很多自媒体都得出了新冠疫情引发粮食危机的结论,但这显然是错误的。原因是截止目前为止并没有那个国家报道说因新冠疫情而导致了粮食减产,尤其是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
从“息灭”和“熄灭”说起
现在很多人会认为“息灭”一词是个错词,因为字典上没有这个词,而且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大纲中都没有教过这个词。没有“息灭”,那么发这个音的一词就只能是“熄灭”。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却有很多时候需要用“息灭”一词,而不是“熄灭”,比如说“周朝时很多诸侯息灭”,“因为环境变迁很多物种息灭”等。在这种语境中“息灭”的“息”与“生生不息”的息完全相同,是指一种传承或延续。但当“息灭”一词被定义为错误时,上面例子中的"息灭"语义就无法准确表达。很多人认为“熄灭”可以代替“息灭”,但这显然是错误的。 息灭:绝灭之意,多指国家覆亡、物种消绝等。 熄灭:熄灭指物体不再燃烧。 通过上面两个词的解释可以看出,“息灭”与...
智能快递柜到底应该由谁付费
近日丰巢智能快递柜涨价事件在网上炒的火热,说实话这种热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原本一件普通的商业事件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争议,我觉得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智能快递柜到底要不要归入基础配套设施,另一方面是智能快递柜使用应该由快递公司付费还是由收件人付费。由此演化出基础设施应该免费,和商业行为但应该由快递公司付费两种论调。 5月10日我写了一篇博客《用经济学眼光看丰巢快递柜收费的必然性》,这篇博客虽然名为必然性,但其实讲的更多的是其合理性。今天这篇博客可以算作上篇的补充,主要讲智能快递柜到底应该由谁付费,其实说白了是在讲智能快递柜付费的逻辑,通俗的说就是钱最终是从哪里出的。 一、智能快递柜建设的两种方...
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关系
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被现在流行的经济学书分为两个市场,而大学所用的教科书也将其分为两个市场,导致很多初学经济的人刻板认为要素和商品就是两类东西,市场也应该是两个市场。以前我也一直这么认为,因为这种分类方法能够很明确的将交易物分为生产和消费两类,从而明确对应主流经济学说的生产和消费分析方法。 但是近日读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一书,他认为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其实是一个市场,没有必要认为划分开。对张五常先生的这一主张我深以为然,所以就写这篇博客记录下自己的心得和体验,当然张五常先生的作品中对市场的解释只是简单的两段话,本篇博客是我的理解,所以如果我的博客质量欠佳请阅读《经济解释》一书相关文字,不要对因...
用经济学眼光看丰巢快递柜收费的必然性
近日丰巢快柜开始在全国内对快递柜存放超过12小时的快递收取超时费,每12小时0.5元,3元封顶。这一政策在多地引发抗议,并且在网上招来一片骂声,而被用户反对的根本原因就是收费。丰巢快递柜难道不应该收费吗?作为第三方商业公司提供付费服务无可厚非。蜂巢收费很贵吗?前12小时免费,足够绝大多数人下班后拿回快递了,后面每12小时收费0.5元,根本不算贵。 既然应该收费,且收费不贵,那为什么会引发用户反对?我觉得其根本原因就是蜂巢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太久,用户已经形成了蜂巢就该免费的印象。 故事虽然有点夸张,但现实生活中却有大量的这种事例,一件本该销售的商品或服务如果免费久了大家就觉得理所当然的应该免费。...
阅文“新合同”是杀鸡取卵 对网文创作伤害深远
近日阅文换帅,然后推出“新合同”引发网文创作者抵触及媒体声讨。然后阅文开始解释说网上流传的合同是19年9月推出的,并非新领导层推出,但这一解释只是给阅文得领导层洗白,并没有说明白“形同卖身契”的新合同形成原因及后续改正的措施。显然阅文是在避重就轻,将公众目光引导偏离事件的本身。 阅文新合同重点内容 先简单回顾下约为“新合同”的争议所在: 看完上面列举的条款很容易看出这是一份霸王条款合同,明显的店大欺客,网文创作者只有权选择签或不签,而没有权对自己的作品版权进行谈判或其他运营。而此前网文平台基本上是给创作者提供平台,用户付费订阅,然后平台和创作者五五分账,如果遇到影视剧购买版权等情况需要平台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