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这两个月中对股票基本上没有操作,但持仓市值却下跌了8%,远远跑输大盘。
简单总结下,之所以远远落后于大盘,是因为我所持的基本上全是权重股,而这些股票在2024年涨幅都不错,2025年初回调下也在情理之中。另外2025年的前两月股市的热点在科技股和小盘股,这让很多创业板和北证上市的股票获利良多,翻倍,甚至是翻几倍的股票比比皆是。
对于踩空2025年初这一波行情有什么感觉?其实我没有感觉,因为我压根就没有想买过小盘股及所谓的科技股。原因是对于炒概念和炒未来的股票和股市我都看不懂,比如现在最火爆的人工智能相关股票,很多市盈率已经在40倍左右,有些公司甚至是亏损的,但市净率已经好几倍。人工智能也属于赢者通吃的领域,现有的参与者必然还要进一步洗牌,到时候能存活并盈利的可能只有四分之一,甚至更少。如果将这种风险再折算进去,那么现在整个行业的市盈率可能已经过百倍了,对于这么高的市盈率我认为是风险,而不是机遇,所以躲得远远的。
另外人工智能是高速变化的赛道,现在甲领先,明年可能就是乙,而五年后可能甲乙都会消失,我自认为没有这种慧眼,所以不敢玩这么刺激的。但整个市场很不理性,所有和人工智能沾边的概念股都在疯涨,甚至是给人形机器人做电池的相关配件供应商(是给电池做配件)股票都快翻倍了。
同样火爆的还有其他概念,比如某传媒公司,股价直接从9.4元拉升到了最高41元,在其股价为34元时我想融券做空,但没有成功,对于这只股票,我觉得股价还将跌,20元是我能接受的估值最高点,但我不会在这个位置买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很多股票也是如此,我觉得价格已经过高了,但目前看整个板块还是很狂躁。最近房地产又拉升了一波,对此我也难以理解其逻辑,所以只看热闹。
尽管2025年前两月所持股票市值下跌了8%,但我认为这是正常的调整,就目前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来看,我所持的股票都没有问题;同时从宏观看,我依然认为大企业将进一步变大,这会增强其安全垫。目前所持10只股票分布在银行、证券、传媒、能源、矿产、医药等板块,较为分散,但共同点是除了银行股和医药股外,其他都在下跌。
目前所持的医药股只有一只,就是药明康德,持仓半年左右,截至现在收益40%,上周最高冲高到收益55%左右。一直看好药明康德,尽管这几天回调,但依然相信会继续走高,长期看在现有基础上应该还能涨50%以上(一两年这种时间尺度)。但我可能会在持仓收益50%左右减仓一半,后续再根据市场行情决定是否要做波段。
其他所持股票都有不同程度下跌,整体认为能源板块目前估值偏低,现在购入应该很容易就有超过50%的收益。对个股而言,目前持仓的股票中,我最看好中远海控,从9元多入手,中间反复调整仓位,现在股价我依然认为是超值。
尽管前两个月持仓净值一直在下行,但依然对蓝筹股有信心,继续持仓待涨。两会在即,估计国资(尤其是支柱性企业)、金融等板块(银行和非银)可能会涨一波,当然这是投机,撞上了算运气,撞不上也无所谓。最终还是应该赚估值的钱,得擦亮眼睛找便宜货,并拿着待涨。只赚认知之内的钱,意味着认知不到的馅饼就不是自己的机会,没有捡到也不用惋惜。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4F
板块的轮动,绝对会轮到蓝筹的。
B1
@ 丹作百年 应该会轮到的,静心等着。
3F
耐心,A股和港股我还是持续看好。我减仓有点早,少吃了蛮多,等回调。
B1
@ Glan 我记得你长期持有腾讯,现在还拿着吗?我做了个短线就抛了,后来一直没有再买回来。所以我现在很少操作,因为短线我根本看不准。
B2
@ 水拍石 就是都走早了,哈哈哈,现在就剩下三成仓位。
2F
最近开新户 追涨,科技基金买了一堆
跌的时候就补仓 涨的时候不敢补
提心吊胆
上周五特朗普加个关税
我直接亏5%左右
过段时间看看能亏多少
B1
@ ACEVS 我感觉科技股整体估值太高了,现在追涨风险很高。不过不追高也赚不了快钱,权重股都波动很慢。
1F
耐心等待
B1
@ 雅余 听你的,有耐心。
B2
@ 水拍石 因为血和泪告诉我,操作得越多,错得越多。
B3
@ 雅余 相同的经历,我也是一直追不上热点,所以坐等着。
B4
@ 水拍石 等待是对的,这几天回血不少。
B5
@ 雅余 两会行情来了,坐等回血,说不定哪天还能给上个回血b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