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鸦片》阅读小记

《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由雷蒙·阿隆写于冷战初期,针对当时资本主义自由思想和过共产主义集权思想对撞的思考。雷蒙·阿隆生于法国,因此对法国和西欧受二战及之后的意识形态对撞进行了深读剖析,从思想著作、政治对抗、到思想宣传等。

书中作者提出了自由和极权、民族国家和泛国家、左派和右派等对撞性概念,试图解释马克思及共产主义的起源,在欧洲及世界的发展;以及为什么极权主义会发展为民族、民粹、纳粹,和共产主义两条主线。由这些主线作者思考,在西欧及美国等,现实的经济发展已经证明马克思预言的资本主义必然导致资本家剥削工人,从而形成贫富差距,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的必然崩溃是错误的;同时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经济增长缓慢、腐败严重、极权倾向显著等问题;在这种环境下法国、西欧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还会有共产主义思想在流行?

共产主义思想诞生于民众对封建君权和资本家垄断权的反抗,资产阶级曾经打碎了封建制度的锁链,把人从地方共同体、个人效忠和宗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个人在摆脱了传统束缚的同时也失去了传统的保护,并得毫无防备地面对盲目的市场机制和资本家的巨大权力。无产阶级将实现解放,并重建一种人类秩序以取代自由经济的混乱状态。由此人民一直渴望革命,而革命的目的不是反抗封建君权等特定权力,而是反抗加诸自身的枷锁。但雷蒙·阿隆分析认为,即使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因人本身的能力有所不同,因此社会分工必然会不同,从而就必然形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这必然又会形成新的“阶级“。同时马克思认为资本家需要追逐利润,因此产生了人剥削人的现象,那么在社会主义生产中就不用追求利润了吗?如果社会主义生产没有利润,那么这种生产必然崩溃,因此雷蒙·阿隆认为社会主义生产也存在管理者剥削劳动大众的问题。

革命和改良是社会进步的两种方式,改良是在既有框架下的改进,而革命是推翻现有框架,由革命者建立的新框架。但在建立新框架后革命者必然要将新框架作为一种信仰,建立信条,同时组织传教士宣讲,所以雷蒙·阿隆认为这是一种专制式的权力机构。雷蒙·阿隆引用马克思的话"宗教是民众的精神鸦片",所以他认为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同样存在这种问题。

雷蒙·阿隆列举了美国的例子,认为美国一直在宪法下进行社会改良,从而社会稳定,且经济冠绝全球,这似乎比所谓的革命更好。反而是革命的国家在权力结构稳定后可能又面临"革命"的压力,因为这些国家缺乏尊重宪法这种根本稳定器的国家精神。比如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比如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两种方案对比,为什么革命然后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是最终选择,或如马克思所说的是必然选择,雷蒙·阿隆对此提出了疑问?

当然文中雷蒙·阿隆也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有预定论成分,而预定论必然是反科学的;革命和民主是一组反义词,有革命必然不能实现民主,从而不能实现泛平等;共产主义存在"完全正确悖论"等;由此思考人类社会是否必然经由资本主义而到达社会主义。比如引用他关于完全正确的论述如下。“一个自认为始终正确的党,必须时时刻刻在宗派主义与机会主义之间划定一条正确的界线。这条正确的界线该划在何处呢?它应该与“机会主义”和“宗派主义”这两个暗礁的距离相等。但是,这两个暗礁从一开始就是相对于正确的界线而言的。诚然,人们只有通过党内权威的决定来摆脱恶性循环,但是,“真理”和“谬误”同时也完全由党内的权威来确定。这种决定必然是专断的,因为它出自一个能在个人与群体之间作出最终裁决的人。如果原先的学说正确无误,这个世界必然按照该学说所指的途径而运行无阻,但这个“应然的世界”(le monde tel qu'il serait)与“本然的世界”(le monde tel qu'il est)之间是有差异的。不过,这种差异在凭借强权充当“解释者”的含混不清、无法预料的决定中被搁在了一边。 ”

雷蒙·阿隆最终论证的落脚点在于终极真理只是一种幻想,而不是一种现实,对终极真理的追求导致人们从追求理想到拥护独裁,这是认知的不完美。那么在这一不完美的过程中知识分子充当了什么角色?雷蒙·阿隆认为知识分子更应该是知识的传递和开拓者,而不是知识的功利使用者。但知识分子在神被消灭,信仰消失时精神的空白就需要被填充,于是很容易就给自己寻找精神鸦片。就如同他在文中所说的"确实,越是因为神位空了,共产主义就越是吸引人。当知识分子不再觉得和共同体以及先辈的宗教相联后,他就寻求进步主义的意识形态来填补整个灵魂。拉斯金或罗素学派的进步主义与列宁共产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它较少考虑意识形态和忠诚的内容,而更多关注它们的形式。正是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信徒的无条件依附构成了这种主义的原创性,而依照知识分子的计划,它是低于进步意识形态的开放、自由版本的,不过对那些正在寻求信仰的人来说,它却是高级的。自以为和任何人都无关联,对任何观点都不满的知识分子想要一种确定性,一种体系。革命为他提供了麻醉自己的鸦片。 "

这部书第一章最难读,越往后越通俗,因此如果你也恰好读到这本书,那么我建议你如果也有阅读困难,可以跳过第一章,等阅读完全书后再反过来读第一章。

因理解水平有限,对作者的论述架构和逻辑脉络,及论点掌握的都比较有限,因此我不对整部书及其论述的观点做任何评价。最后引用微信读书对这部著作的简介中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结尾。

“在许多情况下,深刻的思想往往采取片面的姿态,左派的作品是这样,右派的作品也是如此。所以,即使在时过几十年之后,我们再来阅读阿隆的这部著作,仍会为其间的清醒与尖利惊叹。”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 ACEVS
      ACEVS 5

      食物链存在,阶级就存在。
      感觉任何组织都是精神鸦片,大多还掠夺利益。
      ps 俺还看看其他链接 https://www2.zhihu.com/question/28552287
      这本书确实不好读

        • 水拍石
          水拍石

          @ ACEVS 是的,只要每个人有差异,不像流水线下来的产品一样无差异,那就会有歧视和阶级问题。
          这本书前面部分读起来确实比较费劲,感觉社会学书大多如此,“读的人都不好了”。你能回复这篇读书小记我很意外,以为对这种话题及我这种拼凑的读书小记不会有人感兴趣,记录纯粹是为了整理下思路及防止过几天就忘完了。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