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西藏之旅是一趟观景之旅、文化之旅,也是一趟治愈之旅。治愈的是长久萦绕的焦虑、空虚、盲目等。尽管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病,但却是现代大多数中年人精神亚健康的共同症状,进一步发展会不会导致暴躁、抑郁、自闭等精神疾病,还真不好说。据网上数据,约有30%的人群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类疾病,只是绝大多数人不自知而已。
西藏之行之所以能够治愈焦虑和空虚,最根本的原因是和藏族人及藏族僧人接触时感受到他们的自信、乐观、率真、热情、虔诚,对生活的热爱、及对未来的憧憬。这种性格不是个别的,也不是偶遇的,而是民族和地域的,进入藏地后就明显的感受到和现代大都市不同的性格,就如同自然风景一样。或许有人将这解读为原生态,或原始的淳朴,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当感受到的那一刻,我就清楚这是我向往的精神状态。
旅程归来,我细思藏地为什么有和内地完全不同的性格,难道是高原地貌和气候影响吗?最终还是确信是藏传佛教的影响,佛教这种宗教影响了所有的藏民,因此可以说藏传佛教的表象就是藏族的民族性格。
对于佛教我是一点不了解的,除了影视剧外。但自记忆以来影视剧上关于佛教的内容大多是负面的,或者是戏虐的,这让我失去了对佛教的向往。而近20年,内地佛教寺庙绝大多数商业化,僧人越来越少,而仅存的谱牒僧人大多成了旅游局、旅游开发公司等的赚钱工具,甚至很多景点出现了按时上线班的假僧人,专职推销,这进一步败坏了僧人和佛教的形象。佛教在内地从一种宗教退化成一种工具,在我看来是一种悲哀。但更悲哀的是年轻时我曾自豪的宣称自己没有信仰,并因此沾沾自喜,误以为这就是新青年该有的样子;或许现在还有很多人和我年轻时的心态一样,将信仰看作无知、守旧的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生活中困惑越来越多,通过消费、买醉、精神麻痹等都解决不了,于是开始思考为什么物质和知识都丰富了,精神却越来越空虚了,反而是年轻无知时更快乐?
这两天才突然醒悟,年轻时的快乐多来源于消费,即来源于物质。那是物质匮乏,所以满足后带来的幸福感就强,且如同一张白纸,空白处多,无论在那里画一笔都有收获。年龄渐长后,绝大多数物质的刺激已经疲劳,所以开始追求知识的刺激。
本以为知识是无限的,可以满足到老,但这两年在读书时也会出现空虚感。这让我手足无措,一度认为是我自己出了问题,为什么物质和知识都基本满足了,还这么焦虑和空虚?最近突然明白,以前接触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科学的结果,而科学是讲究客观性的,都是建立在假设、实验、归纳之上的。科学对于主观的东西从来无法研究,因为其不具备测量和可重复性,但恰好我们个体的精神都是主观的。即科学知识的积累永远复发丰富和指导我们的精神,这或许就是越学习,越迷茫的原因。对科学教迷信越深,越容易在其自洽的逻辑下排斥和否定宗教,但殊不知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认知体系。如果将现代可从起源从伽利略、哥白尼算起,那不过四五百年,但在这四五百年中很多科学结论已经被推翻,可见科学并不总是真理;反而是宗教,诞生两千年来教义依然稳固,基督教、佛教、道教等莫不如此。
宗教,恰好从主观上解答了人的精神问题,当然在宗教自洽的论证中也解释了世界来源的客观问题。
现在,我才突然觉得宗教或许对个人精神真是不可或缺的,信仰也是正面和积极的。
在信仰是必要的假设前提下,到底选择那个宗教更合适?根据网上资料,我国信仰基督教的人数在持续增加,而信仰佛教的人数却在减少,这或许是解释年轻人更亲西方的原因之一。按信众人数分,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只有佛教在我国的信众是显著减少的,且信仰越来越不鉴定。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有教堂和清真寺,能够定期举行礼拜,宣讲教义,而唯有佛教除了景点之外很难寻觅真正的修行地,更别谈宣讲和弘扬佛法之地。但如果要在三大宗教中选一个宗教来信仰,我还是最倾向于佛教。
因为才从西藏归来,还保留着西藏行留在脑海中的美好和冲击,于是在网上查阅了关于藏传佛教的内容,发现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流派中,似乎北传佛教衰败的最快,而藏传佛教和尼泊尔佛教最为鼎盛,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情况下都给予了信众很高的幸福感。如果要寻找佛教给与信众精神幸福的样板,那西藏和尼泊尔绝对是不二之选。
我国内地从南北朝佛教传入以来,佛教一直很兴盛,但为什么会突然衰落的这么快,这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佛教的衰败也让佛教认识担忧,于是有些流派就开始提倡“生活佛"概念,即生活本身就是修行,不用特意去修行。这也许是一种与时俱进,但将佛教肤浅化带来的影响则是很多人仅停留在简单的仪式学习上,而没有动力学习佛学和佛理知识。比如一位长辈很信观音菩萨,逢像必拜,但她只认识持净水瓶的观世音菩萨法相,也不认识观自在菩萨。停留在简单仪式模仿和迷信的行为到底是不是信仰,我是持否定态度的。
宗教的仪式、仪轨、教义学习,我觉得仪式最不重要,但为了追求普通信众数量,或许仪式培训是最重要的,因为门槛最低,且最能增加信众的参与感。过度重视仪式训练,而忽视教义学习,这或许是宗教被视之为迷信的原因。
在内心迷茫,想要寻求寄托时自学教义,是不是信教?这是一件比较难定义的事情,这两年我读了一些基督教的书籍,对基督教史和基督教教义有了粗浅的了解,但我确信我不是基督徒,我仅是从知识学习的角度了解的基督教。那么对于佛教呢?如果我学习佛经,练习打坐,以佛教徒的方法和标准行事,我是不是就信仰了佛教,成了一名佛教徒?按照我目前的想法,即使我学习了佛经、练习了打坐,我也不会跪拜佛像,也不会学习佛教礼仪,这种情况下,我到底算不算有信仰?
如果用能够带给人内心安宁和精神寄托这一结果来判断,我或许可能成为一名有信仰者,但如果用礼拜、念经等外在形式来判断,我觉得我大概率不会。
以后我会逐渐学习一些佛教知识,也会持续学习一些基督教知识,紧跟着应该也会学习一些道家典籍,和伊斯兰教知识,所有的宗教都会教人向善,让人寻找到精神寄托,但我不知道我这种大杂烩学法算什么。我可能比只拜观音的信众更信、更理解佛教,但我却怎么看也不像一个佛教徒,同样的我也不像一个基督徒。
有信仰的人和没有信仰的人那个更幸福?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被灌输宗教是一种枷锁,那么有信仰就是不幸的;如果从小就生活在宗教环境中,且终身能够从宗教获得幸福感,那信仰本身就是幸福的。关键在于懵懂时期的灌输和选择权。
消费主义、科学,是现代社会现代性的两张名片,但王东岳先生说“现代性是反人类的,越现代越反动”,对于这句话我越来越认同。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7F
修行一般志得意满的时候,或者失意的时候。后来干啥都是修行。不干也是。
B1
@ 万有引力 其实是我觉得信仰和修行的关系不大,信仰是自己可以不加判断的向往什么,而修行则是自己想得到什么;我觉得信仰应该是无功利的,即不以获得为目的。
B2
@ 水拍石 那就知行合一
6F
毛爷爷说,思想的高低,你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思想虚空无寄托时,总需要一份信仰来填充。
B1
@ 拾风 可惜认识到的有点晚,三十多岁时已经把信仰和迷信等同。
5F
有信仰的人,生活不会迷茫!
4F
佛教徒,迷信。我都占,但是我却没有信仰。人还是很复杂的,其实更符合国人精神世界的宗教是道教,但是道教还是不太好入门的,流派不少,选徒也严格,倒是假和尚好当,只要肯花钱,这帮开寺院的就敢收。佛教就被这些人败坏了。
B1
@ Jeffer.Z 道教我不了解,相对而言佛教还知道一点点。自从寺庙商业化运行后,内地的佛教和道教场所大多变成了赚钱工具,只有深藏大山深处无人问知的或许还能好点。
3F
学习佛教之余可以顺带便了解一下印度教,之前去到印度博物馆,看了不少雕塑后很有感觉。
B1
@ S̆̈ 听你的建议,后面也多学习下印度教方面的知识,印度教和藏传佛教一样火遍了全世界,同样具有神秘性。
2F
内地部分佛教寺庙的商业化确实有点重了,让很多人都感觉去逛景点,逛完都聚集到法物流通处。会让有有种不太纯粹的错觉。
个人觉得,信教不一定就是迷信,也不一定非得恪守外在的形式,更重要是内心的感悟,心灵的修行。合适的时候读读经书,在生活中慢慢的参悟。
B1
@ Jeff 我们的认知差不多,把宗教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也挺好,没有必要非打上某种标签。
1F
去年我也曾迷茫,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后也觉得应该信仰些什么,但绝不会是上帝或佛祖,反而应该是生活、劳动之类的世俗的东西。之后我就抱着“劳动使人充实”、“劳动本身就是意义”这种看起来很幼稚的想法去生活。今年在读了《西西弗神话》与《工作、消费主义与新穷人》之后,世界的荒谬与消费主义的恐怖,让我这种单纯的信念不减反增。
林语堂说过:『一个无宗教信仰的人会对现世的世俗生活抱有一种粗野的热忱,并且融物质与精神两种价值于一身,这在基督徒是难以想象的。我们能够同时生活在感官世界和精神世界之中,而不认为两者一定会有什么冲突。因为人类的精神是被用来美化生活,提炼生活的精华,或许还能帮助生活克服感官世界中不可避免的种种丑恶和痛苦,而不是用来逃避生活,或在来世找寻生活的意义。』
更何况,当你审视,你已为神;当你面临,你仍为人。
意义/人生观/信仰/信念都是自己寻找的,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达到何种程度以及怎样的形式,只要去相信,那种确定性本身就足够幸福。
B1
@ 路人甲 感谢你的分享,无论哪种方法或途径,只要自己感觉充实和幸福就到达了目的,形式并不重要。我三十五岁之前基本上和你一样的想法,但年龄大了乱想的就多,所以想要寻找不同的途径。你引用的林语堂那段话,我不是很认同,因为宗教本身隐含着哲学和世界观,而不仅是神学这么简单;同时物质和精神的两分也不是宗教的特色,古希腊哲学早于基督教提出这种思想。当然林语堂这代文人具有普遍的反宗教倾向,这是时代特征。
最后套用下你的最后一句话“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达到何种程度以及怎样的形式,只要幸福就好,毕竟这是人生追求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