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读后小记

22字数 3026阅读模式

书架上没有读的书还有很多,尤其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丛书未读的还有很多,原因是绝大多数都牵扯计量经济学,而我对这门学问还没有入门。过于严谨的书读起来总比较枯燥、比较伤神,且最近时间比较碎片,所以就选一本比较轻快的社会学书读读。社会学方面未读的书也有好多本,为什么选中了格尔哈特·伦斯基的《权利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原因其实很简单,仅是因为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更能吸引我的眼光。

《权利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读后小记

上面的那段话可能会引起误解,让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误认为这本书虚有其表。其实在买每一本书之前我都看过内容简介、目录及其他人的评价,因此很少有让我大感失望的书,绝大多数都会有所得。而《权利与特权》恰好就是给我惊喜的那一小部分。

《权利与特权》初版于1966年,1984年再版,我手头这本就是根据1984英文版翻译过来的。虽然距离初版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这本书对于当前的社会分配、特权、和不平等方面研究仍具有指导意义,因为这本书是解释特权一般性规律的经典之作。

伦斯基认为此前关于社会权力与特权的研究都可以通过辩证的方法纳入同一体系之内,而这就是《权利与特权》中从人类发展史视角审视,并推理得出的以下结论。

我认为,各个社会之间的不平等的最终根源是技术进步,而不是更晚近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伦斯基的这句话意思是说社会的不平等来源于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这与马克思主义观点完全相悖。其实不止马克思,伦斯基和斯宾塞、萨姆纳、凡勃伦、莫斯卡、帕累托、索罗金、帕森斯和达伦多夫等的观点都不完全相同,但又不完全不同。伦斯基的观点可以看作在更高视角对特权底层逻辑概括,能够解释其他人观点的内在逻辑,但却无法像其他学者的观点那样个性鲜明。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共性和个性的区别,伦斯基是从共性角度看待特权及其滋生的不平等,而其他学者可能更多的是从个性角度解释及演绎。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学说,往往是个性鲜明的学说更有市场,更容易指导行动。原因是特权阶层和企图取而代之的新阶层都需要完整的理论支撑自己的行动,这就意味着守旧与变革,这是相互对立的,因此不能够用一套理论来指导。

技术→经济→政治→分配制度

这是伦斯基的逻辑,技术驱动经济结构变革,经济结构变革影响政治结构,政治结构影响分配制度,分配制度导致不平等的结果。伦斯基认为马克思主义仅关注了后两者,即政治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不全面的。当然这只是他研究的一个举例,并不是他研究的全部。

也许,从这些实验中能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人的本性似乎并不是像马克思和启蒙运动以来许多社会理论家所想象的那样容易改变,那样容易摆脱增进自我利益的内在倾向。塑造将社会需要放在个人需要和愿望之上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其结果是令人非常失望的。道德刺激已被证明比不上物质刺激。马克思主义的精英者们被迫——或者已经选择了去创建一种在许多方面都明显类似于非马克思主义工业社会中的职业分层体制。

在这一体制中,如同在其他体制中一样,权力的拥有者有许许多多的其他人所享受不到的特权。

……

几乎可以肯定,研究东欧社会主义社会的专家日趋达成这样的结论,即认为最好是把这些社会也视为工业化社会的一种类型,而不是把它看成按其自我标榜的某种新的和独特的社会类型。

所有这些并不是要说马克思主义精英在东欧所进行的实验一无所获。我在别处提到过( Lenski ,1978),马克思主义的精英们在将经济不平等的程度降到非马克思主义工业社会中的水平以下这一点上似乎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们为此而付出的代价是更大程度的政治上的不平等。看起来似乎只有靠政治上的压制手段才能维持对经济不平等的严格限制。

……

因此,一个成功的全球社会主义革命也许会改变各社会之间现存不平等制度的特点,但我们不应当指望它会消除各个社会之间的不平等。

下面是伦斯基的研究方法。

《权利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读后小记

首先,伦斯基把社会分为狩猎与采集社会、简单园耕社会、先进园耕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五种,图表两边的社会形态只是这五种形态的衍生,因此不作为单独的社会形态来研究。而每种社会形态之间的分割线都是锯齿线,而非直线,这是因为伦斯基认为社会形态的划分本身是不明确的,经常是犬牙交错的。

《权利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读后小记

对每个社会类型,伦斯基都对不同阶级权力进行了研究,再结合生产力论证权力分化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上图是农业社会中阶级的分层,只是伦斯基研究的一种社会形态。

《权利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读后小记

这是伦斯基研究方法的概要,也可以认为是伦斯基社会分层模型的图表示意。

整体看伦斯基的研究体系是严谨和完备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农业社会及以前的研究,特别是先进园耕社会及以前的研究伦斯基是缺少准确文献资料的。为了完善这一资料缺失,伦斯基引入了大量关于美洲、非洲等原始部落的研究结论。但需要重视的是,处在全球工业化时代的非洲、每周原始部落,其社会形态、分配方式并不等同于全球都处于园耕社会和狩猎社会时的社会关系及分配方式。因为现代社会种的保守部落依然受到了工业化和自由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必然会对他们造成改变,而研究者并不能确切的剔除这种影响。

纵览全书,前四章是研究的纲领性内容,全面阐述了伦斯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五到十二章是对不同社会形态的具体研究;十三章是总结及回顾。这种安排从研究角度来说严谨且可续,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前四章可能过于枯燥,会劝退绝大多数读者。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学阅读积累,那么读这本书还是有一定困难。如果跳过前四章直接阅读后面的内容,那么就会失去伦斯基的研究框架,从而抓不住他论述的重点。不过仅把五到十二章当作叙事式社科读本也是不错的选择,也会让你有很大收获。

最后再说下对这本书的不满意之处,伦斯基在写工业社会部分显得过于保守,研究也不像前面几个社会形态那么完善,这让此部分内容质量明显降低。当然造成这一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自伦斯基1966年出版《权利与特权》后又涌现出了大量的更为完备,和分类更为精细的研究工业社会的学者和作品,这种后发优势让伦斯基和他的《权利与特权》相形见拙。苛全求备本身就不适科学的态度,社会在发展,研究也在进步,所以后来者超越前人是正常的现象。

假如你对社会学并不感兴趣,但对名言警句式的人生智慧或哲学感兴趣,那这本书同样适合你。下面摘录几句。

我们常常认识不到,在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和我们所运用的概念中含有一些假设,而当这些假设面临着批评性的细究时,往往被证明是有缺陷的,因而它们妨碍了对所探求的问题的合理解决。

……

所以利他主义最有可能发生在没有什么利害关系的日常生活小事中。很明显,许多人在与其他人打交道时都会产生一些慷慨和善的真实愿望,但当许多事情攸关利害时,却发现“不可能”按此方式行动。因此利他主义行动只是集中在较小事情和较低层次的决定上,在社会决定的大层次上不常发生。事实上,人们似乎可以概括说,利他主义行动发生的频率与它所包含的价值量成反比。

……

害怕失去地位或荣誉,是能够使人们捐躯沙场的少数动机之一。

……

在自尊被摧毁的地方,动机也就被破坏了。

……

现代民主社会的许多政治活动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政治家们的花言巧语都具有平等主义的特点,而立法却更具有贵族统治的特点。

……

爱没有那么容易为人所有,但是,由于它是某种由初级群体所产生和分配的东西,所以争夺它的斗争在社会的层面上并不重要。

……

最后总结下我的看法,《权利与特权》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无论是研究方法、逻辑推理、数据引用还是其揭示的道理都无可挑剔,同时作者和译者的文笔也非常优美,如果对社会分配有一点点兴趣或关注,那么你都应该读这本书。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评论  2  访客  1  作者  1
    • 拾风
      拾风 6

      我蛮认同《权利与特权》作者说提出的观点,生产力影响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制度~政治制度本质是确定新的分配制度适应新的生产关系,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变时无力推进分配制度和政治制度改革,天朝恰恰是最好的例子。

        • 水拍石
          水拍石

          @ 拾风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人为拔高生产关系而脱离生产力,那只能降低生产的效率及产生严重的阶层矛盾。其实《权利与特权》是在论述特权产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伦杰斯的观点是在现有生产力下特权不可能被消除,因此就不存在完全平等的社会及相适应的分配制度。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