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故乡——春节

评论字数 4927阅读模式

在中国最能引起乡愁的莫过于春节春节寄托着国人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这种情感如轻风拂过风向标、如薄雾穿过白杨林、如细雨滋润黄土地,最终将每个人的心牵向故乡。

如同每一个远方的游子,春节也牵绊着我对故乡的思念。孩提时以为全世界只有一种春节,每个人都用和我相同的方式度过,但是当长大离家之后才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春节,寄托着各自的情感。

小时候家乡春节总是来的早一些,每年一进入腊月就开始有了年的味道,小孩子也开始用天计算着离除夕的距离。进入腊月全家人便停止了其他劳作,全力准备过春节,赶集成了我最大的乐趣。那时也许因为物资紧张,也许因为收入少,农村的集市平时卖的东西只有农具,生活用具和一些小吃等,而春节之时却多出不少年货,除了专门为春节准备的对联、花炮等货物之外还有一些稀奇的用具和玩具等。

那时赶集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置办年货,另一个是满足自己对于货物的好奇,说白点就是过眼瘾。因为收入拮据,所以买东西总是很谨慎,那时货比三家远远不够,常常是从腊月初比到大年临近才购买。我们乡的集市是一个U型的街道,当然是两边的短,中间的长,犹如一个大水槽的横切面。每次赶集都是从街道的一头逛到另一头,然后再从另一头逛回来,然后回家,当然也有兴致好的时候,能够逛两个来回。大人逛的目的是比价,逛两圈下来基本上对什么东西哪家便宜已经了然于胸。

家乡人买东西有个特点,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试用。比如买辣椒要尝,先问好辣椒辣不辣,卖者说辣,买者说我尝一个要是不辣就不买了,卖者说你尝。于是买者就拿起一个辣椒从中间折断,把后半截咬一口,如果辣的咧嘴,卖者会笑着问“怎么样?”,买者会说,“真辣,来两斤”。卖者称完两斤了,买者说称不旺,再添点,卖者添了三根辣椒,买者自己动手再添三四根,卖者于是说不能添了,半斤都被你添走了,买者就说过年了,称旺点,于是卖者就说,“算了,反正自家产的,就当白送了“。接着问,”你是那村的……"便聊上了。当然如果尝的人咔咔几口把半个辣椒吃完了,还没有一点辣的表现,卖者就开始担心了,诺诺的问,“不行再尝一个?”,买者则说“算了,再走走看”,于是转向下一家。买其他东西也是如此,买剪刀要用剪刀剪卖家准备的破布或棉絮,买斧子也要用斧子砍卖家准备的木材,买衣服也要用力拉扯几下,看结实不结实。

由于这个习惯,小孩逛街的目的便多倾向于试用,时常拿起自己喜欢的东西把玩,卖家则在旁边极力怂恿小孩买下来,大人则推脱说没有用,不能买,大多数孩子都是懂事的,把玩一会后便恋恋不舍的离开,卖家也不以为意。当然也有经济好点的家庭也许会为小孩买一两件,卖家则是一脸开心的笑。买卖就在这种愉悦的环境中进行,无论成或不成双方都获得了开心。好多年后,当面对一堆冷冰冰的商品挑选好自己需要的东西,在收银台排队面对收银员冷冰冰的表情,至始至终不说一句话时,我就想起小时候买东西的感觉。

赶集并不是只赶自己乡镇的,周围乡镇的也赶,因此基本上每天都在赶集。大人再不断判断货物价格的走势,决定出手的时机,有时春节跟前货物会因为卖不出去而降价,但有时也会在春节跟前因为货物紧缺而涨价。人们在不断地赶集看价和经验判断中挑选最低的价格。但是经验并不总是正确,因此总有人在不恰当的时候出手,好在买的东西都是必须的,因此这种错误不会导致悔恨,更多的是增加一种谈论的话题。

我之所以赶集,除了能够看到很多新鲜的东西之外便是能够每集吃点小吃。家乡的小吃最有特色的莫过于油糕、凉粉、麻花、酥馍四种(关于饮食请见忆故乡——美食),说是小吃,其实都是除了油糕外其他三种更应该是主食。但在那个刚刚能解决温饱的年代,精致点的主食便成了奢侈的零食。

在忙碌的赶集中腊八就到了,一到腊八就正式开始过年了。每个村子擂起锣鼓,名曰催腊八,意思就是开始过年了。腊八那天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为了庆祝过去一年的丰收而喝的,所以是用几种豆子混合熬成的,小时候对于这种食物我并不怎么喜欢。但对于另一种只有腊八才能吃到的东西却至今难忘,这就是腊八砣。据说腊八这天是全年最冷的一天,吃腊八砣意味着最冷的冬天已经结束,将要迎来温暖的春天。腊八砣是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做的,在一个敞口的大腕里化一碗浓浓的红糖水,然后用一个根结实的线绑一个重物放于糖水中,然后把碗放到院子最冷的地方,等第二天起来就冻成一个红红的腊八砣了。现在看来腊八砣就是一个大号的冰棍,然而那时却不知冰棍为何物,能够吃到这种食物也只有每年的腊八。即便是一个红糖水冻得冰块有些家庭也拿不出足够的红糖来,就有人放一点红糖,然后再放几颗糖精冻成的白里透着点微红的腊八砣。

一个腊八砣是不能一下子吃完的,一来是那么大一个冰坨一口气吃完太冷,二来也不舍得一口气吃完,小孩子便常常吸几口又把它放到院子里冻上,过一会再去吸几口。一口一口的吸,腊八砣吸完了基本上腊八也就过完了。

腊八过完继续赶集,零零碎碎的会置办回来一些认为价格合适或必须的东西。很快就到了腊月二十三,就是北方的小年。但小时候家乡人都不说小年,直接以二十三呼之。

二十三要做的事情很多,通常大事有杀猪、磨豆腐、请灶神三样。农村人平时生活拮据,不舍得吃肉,但过年的时候却很是舍得,一个月就要吃掉一整年的肉。一般家庭春节要买三四十斤或更多的猪肉,而自己杀猪的人则会留下猪头、内脏和小半片猪自己吃。留猪头和选择在腊月二十三杀猪有一个共同的原因——请灶神。

要请灶神当然得有贡品,自己杀猪最好的猪头当然得留给灶神,因此选择在腊月二十三杀猪,猪头用来献祭刚好。请灶神的过程很简单,灶神是原来买回来的一张画,一般是黄色纸上拓的红色画。请灶神的时候先将画拿出来贴在锅旁边的墙壁上,然后在锅前向着门的方向磕三个头,祷告灶神保佑一家来年丰衣足食,上香后结束。上完香后开始上贡品,贡品通常为猪头,还有用面蒸的贡品,一般为蒸的小动物。贡猪头的同时还要在灶神两边“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上各用猪血粘三根猪鬃,至于粘猪鬃的意义已经不记得了。

二十三晚上便开始煮肉,过年的肉除了蒸的,其他都要全煮的。不知道是那时缺少菜油而很少炒着吃猪肉还是烹饪习惯的原因,猪肉都是煮熟了吃的,即便是炒,也是用煮熟的肉,而只在菜快熟的时候放到菜里一起炒一下。煮肉的过程是漫长的,为了最好的口感,煮肉通常是开着锅煮的,因此大约需要三个小时才能煮熟。

二十三晚上开始便要点长明灯,这个灯是放在灶神旁边的,不知道是不是方便灶神降临时取食食物。灯其实是一个盛食用油的盅子,放半盅油,一根棉线做捻子,然后点起来。小孩通常负责看护灯具,不使其熄灭。通常等待煮肉和看护灯具一同进行,但是大多时间都是没有等到肉熟就睡着了。

过了二十三年味就更浓了,大人也就更忙碌了。农村人讲究正月初七前不动刀,十五之前不蒸馒头。因此二十三之后就开始准备正月的食物,蒸馒头,炸果子(面做的小点心),炸豆腐、剁饺子馅等。

大年三十通常是在期盼中到来的,上午继续准备,下午约莫三点的时候便正式开始了。三点左右的时候有心急的人便开始放炮仗,贴对联,第一家放起,第二家便忍不住也放了,不久便全村人都放鞭炮,贴对联了。农村人的对联也是很讲究的。讲究内容,通常对联都有所说,或得子,或娶亲,或祈福,或咏物;对联颜色也是有讲究的,一般对联都为红色,但如果家里有亲人去世则对联为白色,亲人去世的第二年为绿色,第三年为绿色,到第四个春节才又用红色,而用白色和绿色对联时内容也为追忆亲人。在内容和颜色之外,书写的水平也很受关注,如果谁家对联的字写得不好,常常被别人所取笑。

贴完对联等天黑,天黑后家里的男性全部集合起来,由家里威望高的长辈带着去祭祖,祭祖完了长辈回家,晚辈便开始挨家挨户拜年。小孩夹杂在大人中间,边玩耍边放炮,大人则边走边聊天,浩浩荡荡的一队人行走于村子之间。途中会遇到其他家族拜年的队伍,大家会打招呼,相互拜年。拜年的时候整个村子都在幸福中沸腾,家家灯火通明,敞开大门,等待族人到来。

祭祖和拜年加起来大约需要三四个小时,等这些结束后族人便会分成几波,年龄相仿的大多会聚在一起,打扑克,看电视,聊天。农村人三十晚上是不去别人家的,但自己族人则不属于别人,而是自己人,浓浓的亲情在这个晚上最能激荡人心。一起玩的人通常一直会玩到凌晨一两点才结束。

初一一大早便会起床,最早起床的通常是老人,他们年龄大睡眠时间短,同时他们对于传统习俗也最为看重。通常早上六点全家就起床了,图个初一早起全年吉利的彩头。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放炮,希望新的一年全家人都能红红火火。放炮完了则开始打扫卫生,以干净整洁的形象迎接新年,也迎接族人。家里的主妇则开始做饭了,大年初一的早饭比平时更早,大多家庭会在早上8点之前吃完。那时的饮食习惯不同于现在,农村人通常是每天吃两顿饭,早上十点左右一次,下午三点左右一次。大年初一家乡习惯吃臊子面,因此家里的女人们需要比平时更早的准备。

吃完早饭男人们又集中起来,重复三十晚上的拜年,说法是三十晚上的拜年属于去年的,而初一的则是今年的。

拜完年,全村的人便会集中在一起,进行另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出牲”。那时农村没有机械,劳作全靠牲口,而“出牲”的意义就在于锻炼牲口的胆量,而不使其在干活时受惊吓。通常会将村里的牛、马等牲口打扮一番,尾巴上系上红布条,牛角上也系上红布条,然后牵入“出牲”的场地。牲口一般由村里的壮年汉子牵着,其他身强力壮的人会在周围帮忙,因为牲口多,且容易受惊,因此需要注意提防。女人,孩子,老人则在远处观看。“出牲”正式开始,有人便开始放炮,牲口收到炮仗惊吓四处窜动,汉子们则努力控制着不让他们伤人。整个活动大概持续半个小时左右,经过“出牲”的牲口胆量大涨,以后干活时便极少因受惊吓而失控。

“出牲”不仅是锻炼牲口胆量的,同时也是锻炼男孩胆量的。农村男孩早熟,需要很早就承担家庭的重任,在“出牲”时控制受惊吓的牲口便成了对男孩最好的锻炼方式,只有拥有足够的胆量和力量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顶门立户的男人。

“出牲”完了大年初一的活动便结束了,各家族的人便分拨去他们各自的地方打牌,聊天。

大年初二开始便要走亲访友,按照风俗舅舅最大,因此每年先去舅舅家,其次便是七大姑八大姨的,挨着走完了大概到初六左右。初七是不去亲戚家的,按照传统的说法是去了亲戚家会把自己家的穷气带给亲戚。

自己家族的人依然不算外人,因此从初七开始家族内部的活动便多起来。家乡有很强的尊老及尊长意识,因此从初七开始便有兄弟在自己家置办宴席邀请长辈及兄长来享用。大家很早便来,主要是聊天,顺便也会处理一些家族的矛盾,最后才是吃饭。晚上依然是玩的来的族人在一起活动,聊天,扑克,麻将不一而足,主要为开心,形式并不局限。从初七到十五大概每天如此,兄弟们轮流做东,每天都不落空。

十五则比较简单,活动主要是游灯和观赏烟火。小时候好多人灯笼自己制作的,外形各异,巧思各不相同,因此常常相互指点,以便来年制作的更精美。而对于制作精美者在受大家赞扬时内心则会得到极大满足,动手制作的辛苦便会抛到九霄云外。

因为村里只有两个姓氏,且据说几百年前就如此,因此大家相处的很默契,观赏烟火便是如此。村里并不组织集体的烟火观赏,但每到十五村里人便会自觉地聚集到村东头,然后一家家的看各家的烟火,而放烟火的人则会等待人群来到自家门前才开始放烟火。因此十五晚上就是整个村子的游行,没有组织,但井然有序,其间烟火、欢笑、赞扬等此起彼伏,其乐融融。

十五过完年并没有过完,家乡还要过正月二十三的。这天会把家里的对联揭下来,灶神请下来,然后点一堆旺旺的火,把灶神送走。送走灶神时也会把灶具拿来在火上燎过,象征新年红红火火之意。燎完灶具火便会小一些,这时人也会从火上跳过,取其温暖及光明以达到减病消灾的目的。这项活动家乡人称之为“燎干”,至于这个干改怎么写,我至今还不清楚。

正月二十三过完年便过完了,大家都开始忙自己的营生,一年的劳作自此开始,直到下一个春节。

春节是家乡人生活的一个个节点,从婴儿、孩童、青年、成年、中年、老年就是在一个个春节之间的连线。

离家日久,我的春节记忆中早已缺少了家乡的珠子,但那根线却依然牵着我的故乡情。

 

忆故乡系列:

忆故乡

忆故乡——庙会

忆故乡——水果

忆故乡——美食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