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价值投资者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常见到自称价值投资者的人,认为只要低买—持有—高卖,就是价值投资者;或人为只要是基于基本面判断,而非 K 线等技术判断,就是价值投资者;又或者认为只要投资于低估大盘股就是价值投资者;不一而足。但是左右买股票的人,主要是做多者,必然是希望低买高卖,没有人希望卖的比买的还便宜,如果只是低买高卖就是价值投资者,那么所有参与股票买卖的人都应该归为价值投资者。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投资才能算作价值投资?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但也很难回答。容易之处在于有很多书或网站已经给出了解释,我简单总结如下"基于企业内在价值择股,并通过分析确保所选股票具有安全边际,长期持有,择时卖出以获利的投资方式。价值投资的获利主要来源于价值回归和企业成长两个方面。"以上的回答很简短,也很精确,但依靠这个定义同样无法判断一个人到底是不是价值投资者,这就是很难定义价值投资的原因。

既然给价值投资下定义很难,那么能不能换个思路,全部列出价值投资者应该具有的能力,然后用这些能力逐步来对比筛查一个人是不是价值投资者?我觉得是可行的。

 

一、价值投资的要素

1 、基于企业内在价值择股

内在价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折现后的现值,基于企业所处行业的现状及竞争情况,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企业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竞争优势、管理能力等基本面因素评估得出。现有股价对企业是否具有内在价值没有影响,如果股价相对于内在价值过高,那只能说明现时这只股票不具备安全边际。

2 、通过技术分析判断选定股票有没有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是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差额,要求投资者以显著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资产,以缓冲估值误差或市场波动的风险。

3 、长期持有,并择机卖出

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相信市场短期可能非理性,就像巴菲特说的,市场先生有时沮丧,有时暴躁,所以对股票的出价有时偏高,有时偏低;但长期看股价必然会向价值回归。因此,价值投资就是通过长期持有而熨平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从而赚取价值回归和企业成长的收益。

 

二、价值投资者需要的能力

市场先生情绪极度不稳定,因此要想了解并认识市场先生是困难的,这就需要投资者具备多重能力,从而才能大致上把握市场先生的行为。

1、宏观经济知识及预测的能力

首先申明下,传统的价值投资理论中并不强调对宏观经济知识及预测能力的要求。但是我们所购买的股票都是处于具体国家的实体公司的股权凭证,公司处于国家之中,必然要受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且大概率是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正向相关的。比如消费品的标的企业必然受宏观经济的景气与否影响,从而影响它的主营收入,利润率,融资及再投入等。而宏观经济的所处阶段,也同样会影响产业升级、产业扩张、企业技术升级、过剩及老旧产能淘汰等。

因此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知识,能够读懂宏观经济报告,能够明晰宏观经济数据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够进一步推测对具体行业的影响等,这种能力依然是价值投资者所必备的。

对于这些能力,需要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数据分析》等学科来提升。

2、微观经济知识

(1)行业研究能力

深入研究行业时,不仅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还需分析行业技术迭代速度、政策变化对行业的影响路径。此外,要对行业内重点企业的产品布局、研发投入、渠道建设等进行详细分析,判断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和发展潜力。

(2)企业分析能力

分析企业时,要深入剖析企业的盈利模式、核心赢利点、经营逻辑、创新及增长点等。同时还要评估管理团队的战略规划,眼光和执行能力,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等。

对于这些能力,需要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行业分析方法与实务》、《商业模式创新》、《领导力与团队管理》、《基业长青》等书籍来提高。同时大致了解经济政策及指引方向,行业规范等都是必须的;比如,对于政策要淘汰的行业,那就可以直接放弃掉,即使现在很具有性价比。

3 、财务分析能力

能够熟练解读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从中挖掘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识别财务数据中的异常和潜在风险。

这需要学习《会计学》、《财务报表分析手册》、《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估值》等书籍,深入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表编制原理。同时,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如财务比率分析、杜邦分析体系、企业估值方法(如折现现金流模型、市盈率法、市净率法等),了解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对企业进行财务评估和价值判断。

4、估值能力

掌握多种估值模型的假设条件和适用范围,如现金流折现模型适用于现金流稳定的成熟企业,市盈率相对估值法适用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估值。并且,要能够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灵活调整估值参数。例如,对于高成长的科技企业,在使用现金流折现模型时,合理预测未来的增长率和折现率。估值本身并没有标准模式,或最佳模型,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及认知选择或自定义模型,并在实际使用中不断优化。

除了前面提到的财务分析中的估值方法外,还需学习投资学、金融工程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同估值模型的假设前提、适用范围和局限性。适当的教材比如,《公司估值》。

 5、数据的收集及分析能力

股票的信息收集可以是企业财务报表、官方公告等,可以是专业公司的评估报告,也可以是对互联网离散信息的整理。这要求投资者能够广泛收集各种信息,包括宏观经济数据、行业动态、企业公告、市场舆情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和判断,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wind、choice 等信息平台,做到信息一站式收集,并且这些平台已经给出了详尽的整理后的数据,及分析资料,善加利用对于个人投资者是宝贵的资源。

如果要自己整理并分析数据,那么可能需要以下能力。

具备一定的统计学知识,学习信息检索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掌握数据库查询、统计分析软件(如 Excel、Python 、R等)的使用技巧,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效率。同时,要培养敏锐的信息洞察力和判断力,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和重要性,避免被虚假信息或噪音干扰。

6 、价值判断能力

这是价值投资的核心能力,根据收集的宏观经济数据、行业经济数据、企业价值数据、企业的估值数据、来最终选择目标股票是否被低估,是否具有安全边际,是否具有成长价值。

这需要学习需学习《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价值投资》等经典著作,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的经验积累。

7 、应对风险的能力

尽管经过了缜密的前期调研和分析,但市场先生是多变的,且市场的外部环境存在黑天鹅事件等不确定因素,所以作为投资者应该具备随时应对风险的意识。这要求投资者能够识别和评估常见风险,还要对新兴风险及突发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时要具备稳定的情绪控制能力,及价值判断能力。

应对风险本身是一种能力,但也可以用策略来弥补,比如用低行业相关性股票来分散风险,也可以用反向期权对冲风险。

8 、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

价值投资是孤独者从事的工作,因为它要求投资者不能从众,不能合流,不能追热点,不能受市场及消息情绪影响,需要始终坚持独立的思考和决策。但这本质上是反人性的,所以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训练来拥有这些能力,比如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逆向思维等。学习纯理论是枯燥的,也可能是低效的,因此学习大师们的投资及心路历程可能是更好的方法。

 

三、价值投资的不可得与可得

通过上面对价值投资应具备的能力的描述,我自己看了都觉得恐怖,这么多能力似乎不是能够学习得到的。确实这么多能力很难在一个人身上具备,所以机构就出现了分工,比如数据分析师、风险控制师、基金经理等。但是价值投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本操作手册,即使有了详细的分工,如果团队中的成员所持理念不同,也可能导致最终决策的错误。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分析是为观点服务的,而不是理想状态的观点是来源于分析。分析师从自我认知观点出发,用专业的词汇和手段做出一份份花团锦簇的分析报告,这很容易引导基金经理走向分析师的观点,从而失去自己全面分析,及独立决策的能力。我想这可能是机构跑不赢指数,甚至是以价值投资为理念的团队跑不赢指数的原因之一。

对于具备所有能力的机构,都大概率跑不赢指数,那么对于散户投资者如何同时具备这些能力,甚至持续跑赢指数?我认为只能避难就简,投机取巧。比如上面说的财务分析能力,wind、choice 等信息平台都给出了相近的数据,我们只需要看懂即可,而不需要自己再去造轮子。而对于行业及企业的分析报告,这些平台和专业的网站(比如红周刊)同样有共开报告可读,我们大可以借鉴这些共开报告。

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国内的人情社会下针对特定企业的报告可能只报喜,不报忧,这会让阅读者认知片面,或过于乐观。针对这一缺陷,自己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能够阅读报表,从报表中梳理大致脉络是必备的技能。

价值投资和其他投资方式同样需要具备择票和择时两大能力,择票是指选择便宜的股票,而择时则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卖出;如果在择票错误,或者出现黑天鹅事件下,止损也需要择时能力。在具备这两大能力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知识、微观经济知识、稳定的资金流、稳定的情绪控制能力、独立的价值判断及决策能力,我相信也能做好价值投资;而不是必须具备财务及数据分析等专业能力,因为方向的正确远比数据的精确更重要。

 

四、替代方法

价值投资对能力的要求确实比较变态,那么有没有简单的替代方法?当然有。

比如组合投资,如果组合足够大,那么收益会无限接近指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购买 ETF,但这样就无法获得超额利润。从这个角度看,具备的能力,承担的风险,和收益率是成正比的。

比如技术投资。所谓的技术投资就是看 K 线等,通过价格和交易量的关系来分析市场走势。但我认为这种基于过去的价量分析,来预测未来价格走势,并指导交易的方法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因此我认为这种方法是丝毫没有技术性可言的。当然,这大概率是因为我对价值投资方法的无知,被这么多人应用,并被这么多人不断总结的方法,应该有一定的合理性。况且,即使没有任何合理性,但只要被绝大多数使用,那么这种规则便自然成了一种规则,自然就能够指导短期交易。当然技术交易者认为他们的方法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大概有两点,短期存在正序列相关性,长期存在价值回归。

但我依然认为技术流派是缺乏技术,缺乏科学依据,这一流派的最大好处是不用关心宏观经济、不用关心微观经济、不用关心企业的基本面、不用关心企业的经营理念及产品、不用做估值分析、甚至不用关心企业是否真实存在与经营;只要看线即可,这是最大的偷懒。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不要被技术流拥趸者攻击,也不要对初入投资行业的人造成刻板的影响。

 

五、我是否是一位价值投资者

长期以来一直自认为是一位价值投资者,但通过梳理后,发现自己只是一位伪价值投资者。因为对估值和数据分析能力依然缺乏,由此对企业成长能力只能跟着感觉走,而一切的投资都只能跟着感觉走,到目前为止转到的钱基本上都是出于运气的踩到了估值回归,而没有清晰的赚到企业成长的红利。另外,一直因为看不准而进行分散投资,不敢集中其实就是不自信的体现,而这也是非价值投资的明证。

 

结语

我是一个渴望成为价值投资者的伪价值投资者,还走在学习的路上。上文中关于价值投资的认知和应具备的能力,都是来源于学习心得,而非实操经验,所以是现学现卖,难免有照猫画虎的痕迹。但作为一名投资者,我还是要坚定的走在价值投资的路上,至于能学习到什么程度,走多远,那只是结果,而不是初衷。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 拾风
      拾风 6

      大道无形,不同交易模式殊途同归就是低买高卖,为何股神难觅,最难就是抑制人性的交易冲动。

        • 水拍石
          水拍石

          @ 拾风 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客服贪婪,更无法客服恐惧;同时还缺乏能够让自己信服的判断;不乱交易才不正常。

        • acevs
          acevs 5

          价值投资者,彼得林奇,巴菲特,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研究调查分析,还乐此不疲,还得活得长,不然60.70岁挂了 巴菲特90%以上的财富都是在60岁以后获得的 也得益于之前一直东北角上涨的美国k线
          彼得林奇分散投资 年化收益似乎比巴菲特的集中投资还高点
          就是投资年限短了不少

            • 水拍石
              水拍石

              @ acevs 价值投资就使得一直学习,加活的长,像传说中的7-10年周期,如果活得短可能就无法跨越了,从而也就拿不到价值。

            • 老麦
              老麦 7

              要懂得的还真多,还要数据分析,还要懂 python。怪不得我朋友都让我去学这门语言,可惜自己没有动力去学习。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麦 是的,整理完了我才发现要学的东西真多。我一直想学python和数据分析,但感觉学这些软件缺乏天赋,事倍功半,所以放弃了。你在这方面有天赋,可以学下,python学了还可以教给孩子,我觉得他们这代学会一门编程语言是必须的,所以你有空可以学起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