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故乡——庙会

评论字数 4067阅读模式

故乡地处陕甘交界处,泾河、马连河(渭河支流)两河流经之地,古代称为之宁州,现在呼之为宁县。

也许是因为地域及历史的原因(宁县古代属陕西管辖),故乡的空气中始终弥漫着秦腔的味道。小时候村里人春节唱秦腔,红白喜事唱秦腔,心情好唱秦腔,心情不好唱秦腔,劳动唱秦腔,休息唱秦腔,就连喝醉酒时唱的都是秦腔。对于秦腔如此热爱,当然不能只满足于自己唱,欣赏专业演员演唱便成了家乡的一种盛事。

家乡地处农村,没有专业的剧场,因此能够欣赏到专业秦腔演出的机会便只有庙会庙会对于所在地的人来说就显得分外隆重。我小时候村子便有庙会,因此对于庙会的记忆特别深刻。

所谓庙会必然是先有庙,然后才有会,故乡的庙会也如此。家乡的庙是几个村子共用一个,也许是为了减少供养的费用,也许以前那几个村子原本就是一个村子,因为庙的历史太过久远,对于这一点已经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因为庙的存在,家乡人除了用村的名字来区分人群外,还多了其他的称呼,比如某某庙,某某社(不知什么原因,家乡人习惯称呼一些有庙会的地方为社)。

家乡的庙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有庙但是都没有和尚,也没有道士,因为这些庙不是佛教的庙,也不是道教的观,而是供奉一些各自尊崇的神,这些神只有供奉的那几个村子才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神并不沾亲带故。每个庙里被供奉的神都有故事可循,而故事的源头都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被供奉的原因都是那个普通人最后坐化了,成了神。从这一点来看,我觉得家乡的神更接近道教的神,他们成神的历程有更多的共同点。

我们村的庙叫“八腊(读za)庙”,所供的神叫“八腊(读za)爷”,从这个称谓可以看出他也属于道教,或者说把他奉为神的我们先祖是道教徒。对于八腊爷的故事我知之甚少,村里的老人也知之甚少,但大家都相信八腊爷很“灵”,能够保平安、能够袪灾病、能够降甘霖。这种来源于世代相传的信仰,使大家对于八腊爷的神通都深信不疑。

那时我和大人一样坚定信仰着八腊爷,但却不知其相貌如何。原因是我们虽然有神,但却没有庙,更没有神像,没有神像就无法形成直观的认识。据上辈人讲,我们村原来是有庙的,而且规模还不小,两进院子,十几间房屋,规模在方圆二十里还算比较大。

庙是破四旧的时候拆毁的,从解放后到拆毁之前一直被用作村里的小学校舍。据说当时没有人愿意拆除庙,也没有人敢拆除庙。最后一个胆大的队长主动请缨他们生产队的人负责拆庙。拆庙的第二天中午,大家吃完午饭在拆除现场休息,队长老婆在路过一堵墙时墙倒了下来,把她压在了下面。几分钟后人们就把队长老婆从倒墙下面挖了出来,可是就这几分钟却要了她的命。后来队长的儿子精神异常,得了精神病,再后来夭亡。这件事情被乡亲理解为八腊爷对队长不敬的惩罚。

对于重新供奉八腊爷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并不清楚,但从记事起村里便有庙会。拜祭的地方是在村学的一个小房子里,并没有神像,只有一个类似于牌位的木牌。

每逢大的节日都要拜祭八腊爷,但是最隆重的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的拜祭,传说这天是八腊爷的生日,也是我们村庙会开始的日子。拜祭当天会打彩旗,并且敲锣打鼓,由于那时村里人口较多,且大家并不进城务工,因此这些神差并不缺人手。

祭祀当天村里的男性基本上都会参加,而女性是被排除在外的。祭祀的过程和其他的祭祀没有多少区别,也许中国传统祭祀的流程都是相同的。

每次祭祀完了便会有很多人去请愿,也有很多人去还愿。请愿的多半是袪病、求子、求平安的,或者是无所求而真心信奉八腊爷的。而还愿的则是以往请愿得到完满结局而酬谢八腊爷的。

农村人较朴实,请愿带一把香,几张表纸,其他随意,如果家庭富足则出点香火钱,一毛两毛均可,或者提几两油用作庙里点长明灯,如果家庭窘迫除了香及表纸之外什么都不用带。八腊爷并不因为香火的多少而将信民分作三六九等。

还愿稍为复杂,除了必须带香火表纸之外还要带一块红布,布上书写什么时候请愿,所求何事,什么时间所求应验等,这块布大小不限,质地不限,但必须为新布,以示对八腊爷尊敬。

上初中时曾帮奶奶去庙里讨过一次药,奶奶因为眼睛时常红肿苦恼。讨药过程很简单,带着表纸和香火,及一元人民币。去了之后先焚香,然后烧表纸,烧表纸的时候就是许愿的时候,会有长者在旁边问你许什么愿,求什么事,如实回答即可。许完愿旁边的老者便拿出几个黄色表纸做的小包,收集一些刚才烧过的表纸灰,然后再从香炉里拿一些香灰混在一起,包三包。并告诉服用方法为连服三天,每天早晨起床后采集五叶(五种不同的树叶,具体是那五种树叶已经不能记忆)泡水,然后泡水送服神药即可。

奶奶的眼疾最终没有好,到后来成了白内障,但服药后红肿却治愈了,是巧合还是心理作用我至今不明白,眼角红肿是否为白内障早期症状我也不知道。红肿消退后奶奶在屋内面向八腊庙的方向还愿,感谢八腊爷保佑。我问她不去庙里,在家这么远,八腊爷能听到她还愿吗?奶奶说,只要心诚,再远八腊爷都能听见。现在觉得奶奶说的很对,神明本来就只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只要心诚又怎么分远近。

也许大多数去还愿的人都如同奶奶,在一个无法确定的结果面前而选择倾向于对请愿事物有利的一面来看,因此才觉得心愿得偿。在生活百般无奈之时,乞求神灵也不失为一种希望。如讨药,无钱去医院看病,而诊所又看不好,所以只能求助于神灵。神灵给予的药虽然不能治病,但却可以给他们精神力量,精神力量增强他们的抵抗力,从而部分病症得以自愈。将这种自愈归结为神灵的赐福也未尝不可,起码在内心神灵倒下之前还有希望。

平时的祭拜比七月十五的庙会祭拜规模要小了很多。庙会除了祭拜八腊爷、祭天地之外,同时还要取水和“罚神”,其中取水和“罚神”给我的印象至今仍无法淡忘。我不知家乡的言语中为什么会创造“罚神”这样一个词语,但所谓的罚神绝对不是处罚神的意思,而是给神在人间找个代言人,谁被神选为代言人,就会说他被“罚”了。

在每年的七月十五这天庙里一早就敲锣打鼓,准备“罚神”,在被罚之人出现之前谁也不知道今年会“罚”到谁。被罚的人通常会光脚从家跑到庙里来,据说两三个人都拦不住。而当被罚人进入庙里时,通常不用多久就会进入一种类似于昏迷又类似于癫狂的状态,这种状态被认为是神灵附体。对于这种昏迷状态的人通常采用的方法都将其平放于庙内地上,然后由两个人抬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大鼓放于其肚皮上,再由两三个壮年鼓手轮流擂鼓,直到被罚之人恢复神智为止。小时候常为那个被罚的人担忧,那么响的鼓声不知他怎么承受。

被罚之人清醒后便准备取水了,取水前还有一个小仪式,那就是带锥。所谓带锥就是将一根筷子粗的银锥从被罚者右脸穿入,左脸穿出,并在穿出的锥尖上绑一黄表,至于表上是否有画符就不知道了。被罚者虽然脸部左右贯穿,但并不会流血,甚为奇特,至今仍不明其原因。同时我也见过被罚人卸掉锥后,在伤口抹点香灰就开始吃西瓜,伤口不流血,嘴里的西瓜水也不会从伤口流出。

取水是为了占卜下一年是否风调雨顺的一种方法。沟里有一湫,平时水不外溢也不干枯,一直保持一个高度。取水的时候由被罚人头顶一个类似于方凳的东西,上面放着一些贡品及一根麻鞭,凳腿上绑一个用黄表封口的小瓶子。被罚人赤脚前往沟里取水,其间要下沟爬山,并要穿越杂草和荆棘。到湫前祭天祭地,然后把封口的瓶子扔入湫中,过一会由被罚者拿出来,进入瓶子的水多少则预示着来年的雨水是否充足。

取完水回来的路上一般要穿村而过,被罚者手持麻鞭(一个手臂粗的鞭子,用麻手工编织而成,长约两米),当看到他认为有违道德的人或者对神不敬的人则会用麻鞭去打,以示神的惩戒。同时也会用麻鞭抽打一些东西,据说可以赶走不干净的东西,给村民带来平安。

罚神和取水仪式是庙会的重点,因为它预示下一年的年景。而对于爱热闹的小孩来说罚神则是整个庙会中最热闹的时刻,对于那些挨了麻鞭的人也许会反思自己过去的一年究竟有什么过错,好及时改过。

罚神只是庙会的开始,而村民真正盼望的主题则是唱戏。唱戏从七月十四下午开始,最少三天,最多曾经有过半个月。唱戏天数的多少取决于当年的收成及大家捐款的多少。一般唱戏的费用出自三部分,一部分为村民摊派,即所有供奉八腊爷的村子按照人头出钱;第二部分为捐献,比如说今年村里有人发财了,或者有人求子而得等情况,这些人一般会捐赠一些;第三部分就是庙里平时的香火钱。

小时候家乡人收入主要靠农业,因此年景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庙会时间的长短。那时作为孩子并不知岁月的艰辛,而只关心庙会时间的长短。

庙会唱戏也有很多讲究,七月十四晚上必唱神戏,比如八仙过海,西游记等折子戏,是唱给八腊爷及各路神仙听的。而最后一场戏则为周仁回府等剧目,讨个吉利,预示明年还来演出。

但是无论演什么戏观众都是场场爆满,一则因为家乡人热爱秦腔,二则庙会除了唱戏以外还有购物、杂耍、抽奖等内容。庙会对于家乡人来说不但是欣赏秦腔的机会,同时也是亲友团聚,购物游乐的机会。农村人社会关系简单,多数亲戚都在同一乡镇,因此每逢庙会便会提前邀请亲友来家中做客,而受邀请者一般都会留一个人看门,其他人都应邀前来。因此庙会的这段时间村里面会突然多出好多人,道路常常因此而堵塞。

家乡人看戏不喜鼓掌,当然也没有喝倒彩的习惯,演员唱得好会在台下低声交流,说他唱的好,好在哪,如果演员唱的不好则会给他们宽容的微笑,然后说一句“这娃还不行”。戏曲散场,全村人无论懂或者不懂秦腔的都聊秦腔,懂得聊唱腔,聊桥段,聊气场,不懂得则聊化妆,聊戏曲内容,聊演员基本功。那时小孩也爱模仿秦腔,经常三五聚在一起吼两句,虽然全然没有音律,但依然不失秦腔味。

庄家人一般有三种情况会亲友相聚,一种是庙会,一种是过年,另一种就是红白喜事,这三种中只有庙会时大家相聚的最久,因此交流的也最多。因此庙会就变成了亲戚之间交流的平台,大家在一起聊家常,聊年景,聊轶事,当然更多的是在聊秦腔。

庙会是家乡人对过去一年的庆祝,是对新一年的期望,是丰收的喜悦,是生活的信念。

一年庙会结束,下一年庙会又会来临,生活就在一个又一个庙会中度过。

庙会承载着家乡人的信仰,牵挂着我的乡愁

 

忆故乡系列:

忆故乡

忆春节——春节

忆故乡——水果

忆故乡——美食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