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

财富、特权与安全

前段时间陪同一位来自巴西的朋友,她第一次来中国。 期间闲聊,她问晚上还敢出去玩吗?我们回答中国很安全,即使半夜出去也没问题。然后问她,巴西晚上能不能出去玩?她回答,天黑后大家都很少出门,出门必须开车,中间不能停留。然后我们问她巴西一个地方相对于整个巴西是否安全,她回答那里比较安全。问她原因,她回答哪里没有警察。听到这个回答比较吃惊,没有警察的地方居然更安全?她接着解释到,有警察的地方才有黑社会,没有警察的小地方反而相对安全。 对于她的逻辑比较难以理解,难道真的是黑警,和黑社会共存?对于遥远的南美不了解,仅从有限的影视剧中看到的情节似乎和她说的差不多。庆幸自己生存在伟大的祖国,起码晚上出去不用担...
阅读全文
偶感

技术的性格

近日看社会学书籍,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即技术是否有性格,对社会的发展是否是中性的。 这个问题以前从来没有思考过,或者说没有对技术“性格”问题做过思考。当话题进入思维就停不下来,思考后我同意技术是有性格的观点,且技术一直在压抑着人的个性,在构建着“单向度社会”。 人类社会的技术变革突飞于工业革命,以此为节点将人类社会分割成两部分。工业革命前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线性、连续、且缓慢的,而工业革命之后则是断层式跃进发展的。这一表述是基于社会形态和文化方面的,而非与经济有关的方向。 工业革命直接导致了两个革新性的变革,劳动分工和城市化。分工不仅减少了劳动技能的差异化,同时也减少了劳动结果——产品的...
阅读全文
偶感

交流

什么是交流? 物的交流 百度汉语给的解释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相互受益”,我觉得这个概念不够全面,因为只说了物的交流,而没有说信息的交流。按这种解释,简单的说就是“互通有无”,和汉语的“交换”近义。 信息的交流 我认为交流这个词在汉语中更多的是用于信息的交流,近义于“沟通”。 下面我要说的“交流”仅指信息的交流。 信息的交流必然同时具备传递和反馈;反过来说,只要信息在两者之间完成了传递和反馈,那么就可以认为信息完成了交流。 那么信息交流的方法都有那些? 语言。 第一个进入头脑的必然是语言,因为这是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但是语言并不是我们交流方式的全部,甚至不是大多数。除了语言外我们还有很多...
阅读全文
偶感

分餐与合餐

每次参加宴饮总会打包回来一些菜,原因是总有人张罗着打包,但有家室愿意带回去的人却很少。其实我是不大愿意带聚餐时的打包菜回家的,即使没有动几筷子,总感觉有别人的口水在里面。但父母似乎并不怎么介意,且认为基本没有吃的菜不打包太浪费,是在造孽。也许这是经历过苦难的一代人的饥饿精神烙印,这种烙印摒弃了物质已经极大丰富的现实,及对可能存在的他人口水的排斥。 昨天又打包回来好多菜,儿子问我为什么会打包回来这么多,我说因为吃饭的人互相不怎么熟,这种宴饮通常点的菜会比较多。 儿子接着问,为什么和不熟的人吃饭要点的菜更多? 我回答,因为主人怕客人吃不饱,且中国的宴饮文化传统就是要丰盛,点的少了会被人讥笑“小气”...
阅读全文
偶感

我国家庭年吸烟消费支出相当于2平方商品房

在写上篇帖子《酒与烟》时查询统计数据,吃惊的发现我国烟草年销售额约为10万亿元,约相当于我国GDP的8%。按照我国14亿人口,户均2.6人,不足5万户计算,相当于户均香烟支出2万元,这相当于2022年我国2平米商品房的价格(2022年我国商品房均价约为1.02万)。这也相当于2.7亿人的可支配收入总额,换句话说相当于全国人约五分之一的可支配收入(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3.7万元)。 这一数据是不是也吓你一跳,下面我再列举点数据,对比下就更能看出我国香烟消费的强劲。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约为年1万亿人民币; 我国年对外投资总额约为1万亿人民币; 我国水泥行业年产值约为1万亿人民币(年产值24亿...
阅读全文
杂文

酒与烟

这两天想喝点酒,但想了一圈也没有合适的陪喝者,似乎大家都很忙,于是只能作罢。 我喝酒并没有瘾,以前对白酒很不喜欢,只在夏天吃烧烤喝扎啤,后来原浆普及,逐渐转到扎啤加原浆。再到后来,因为尿酸超标,减少了喝啤酒的量,慢慢的喝点白酒。   大家都不喜欢喝酒了? 找不到可以一起喝酒的人,于是瞎想原因,是大家太忙?是自己人缘下降?还是大家都不喜欢喝酒了?在众多的原因中,觉得大家都不喜欢喝酒这个理由最合适,但又不踏实,于是找数据看下。 这是白酒的年度销量数据,看不清数字的话可以点击看大图,很明显,自2017年之后销量就开始锐减。但可惜的是国家统计局自2019年之后就没有再公布这一数据,这无法说证...
阅读全文
杂文

有闲

刚读完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但并不想就此写一篇读书笔记,因为这本书太出名,网上读书笔记太多;也不想写一篇内容概述,因为我读的凌复华译本的译后记就是一篇很棒的概述。下面就用简短的一小段话对这本书做个概述,然后用这段话作为今天要说的“有闲”的因子。 凡勃伦认为最早的社会是蒙昧的,所有人都爱好和平、性格随和、思想简单,过着集体生活,简单的说就是原始共产主义。有闲阶级产生于此后的掠夺性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的进步,所以社会有了剩余产品,让掠夺获利成为可能。于是最强壮,最野蛮,最暴力的人收割了别人的生命,夺取了别人的财产,成为最早的“有闲”人。随后是手工业时代,在掠夺性原始社会积累起一定财富的人成了大地...
阅读全文
杂文

近日杂记之20230316

近期一切习惯如常,工作、读书、运动、生活;唯有收入有向下的趋势,不断扰动着我得思绪,并有进一步影响习惯的可能。   读书 读书是疫情后比工作更有激情和毅力的事情,完全成了一种习惯。近年读书越来越偏向于社科类,且越来越倾向于抽象的理论研究,对现象描述类的社科书籍也减少了涉猎。但最近因为工作及其结果的收入问题,并由收入潜在减少的可能而引起的对工作调整及对社交的加强的改变,这些都影响了我读书的专注。简单说就是影响了我情绪的稳定及注意力的集中,意识已经明显被收入这个外物所影响。 本来准备接着看马克思·韦伯的《经济与社会》第二卷,但因经常走神,所以就换了希法亭的《金融资本》。这是一本马克思主义...
阅读全文
杂文

近日杂记之2023年2月

刚过去的2月份是疫情后第一个完整的工作月份,本想努力爆发工作一波,弥补下被疫情耽搁的三年,但实际却充满了挫败感。   挫败感 激情满满的投入工作,但却发现经过疫情三年的懒惰模式后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对工作中做人情的事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厌恶。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人情,或者说关系,在中年时还需要以匍匐的姿态仰视权力,这是我厌恶的本源。但走了一圈,和许多人聊过,发现很难逃离权力的影子,于是产生深深的挫败感。 以前一直认为如果做技术工种,就可以逃离人情网,但最近才明白,技术做到一定时候也同样面临人情问题,除非岗位很稳定或没有丝毫期望。一旦技术岗脱离了机器和设备,需要和人打交道,那肯定会牵扯人情。 ...
阅读全文
偶感

人情

春节后走了一大圈,接触了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人,对人情重要性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新高度。 销售依赖于人情,拿补贴和项目资金依赖于人情,项目或团队的重要性也依赖于人情;评优依赖于人情,升迁更依赖于人情。 一切以人情为中心,中间态是以人为中心,最终态是以权为中心。权力越集中,人情的腾挪空间越大。离权力越近的人越有能力,越能承担重要岗位工作,比如销售、比如拿补贴等。最终导致整个团队以销售或能拿到的项目为导向,短期利益取代长远目标,卓越逐渐沦为庸众。 人情为什么如此重要?一切皆因资源的稀缺,以及掌握资源分配的权力,人情只不过是副产品而已。 一圈走下来,感叹为什么自己如此缺乏“人情”,为什么如此的不善于经营“...
阅读全文
杂文

贫穷

和朋友边散步、边聊天。聊天的主题围绕春节期间的见闻,延申至贫穷是什么,为什么会贫穷。 得出的结论很简单,贫穷就是财富、知识、时间、信用、友情等所有账户的同时亏空。 财富的亏空最容易,也最先被感知。但我们一致认为财富的多寡都是相对的概念,即使再匮乏也能够挤出一部分作为积累,长期积累后就会摆脱财富的贫穷状态,当然这也是相对他自己而言的。之所以大多数人都感觉在财富上入不敷出,就是缺乏对积累的认知和习惯。财富上亏空后必然通过两个渠道弥补,一个是银行等渠道借贷,但这需要支付利息,是对未来财富的亏空;另一种是向亲友借款,但如果没有积累的习惯,就很可能按期还不上,这是对过去友情的透支。可怕的是无论是对未来财...
阅读全文
杂文

礼仪与利益

生活中常见各种关于礼仪的说法,比如着装礼仪、用餐礼仪、用语礼仪、社交礼仪等;同时又有基于这些礼仪之上的“缺少礼仪”或“不懂礼仪”的说法。但关于什么是礼仪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就更不用奢谈为什么要遵守礼仪的道理了。说不清什么是礼仪,但却常批评别人缺少礼仪,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谬误。   先从几个小故事说起 第一则 我工作不久,有年年会公司负责组织会议,并兼负责礼仪的行政部美女批评我们的男同事,说甲不应该穿格子衬衣,说乙领带颜色和西装不搭,说丙皮鞋款式不对等。我们同事就问她为什么必须按她说的穿才是正确的,才是符合着装礼仪的呢?她说培训和书上都是这么说的。我们就问她,关于西装搭配的书都是欧美...
阅读全文
杂文

国外的网络真烂

儿子在久趣线上学英语,外教基本上都是欧美人。但最近连续三次老师都无法连接久趣服务器,导致无法上课。 上课时间后两三分钟如果老师还不能正常连线,久趣就会通知取消当次课,并会额外赔偿一节课。为此儿子很开心,以为他又赚了一节课。但我却很担心,每次都是不同的老师,都连不上久趣服务器,时间久了久趣会不会因为没有外籍老师而跑路或倒闭?后台看起来未上课节数是多了3次,但只有上了这些课才是自己的,不上那只是久趣服务器上的一个数字而已。 以前知道国外的网络质量差,我基本上全打开不他们的网站,但我国的网络却一直很好,全世界人民都可以自由的访问。现在久趣的外教无法连接久趣的线上教室,这让我知道国外不仅服务器网络质量...
阅读全文
杂文

安全感

最近在网上经常看到“紧张”或“焦虑”两个词,于是就有人写怎么应对紧张或焦虑,他们将标题取为“给你松弛感”等。但对于松弛感这个词我总感觉怪怪的,说轻松,放松不好吗?今天我也想就自己的感受说说同样的话题,但我想将关键词定位于“安全感”。 紧张、焦虑其实都来源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确定破坏了既定的稳定性,从而产生不安全感。要消除焦虑或紧张,就要想办法消除不确定性,把不确定变成确定,从而获得安全感。 安全感来源于预期的确定性,但我们要获得安全感却不能直接寻找确定性,因为确定性是结果,而不是我们要寻找的影响诱因或变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寻找安全感?我认为大的方向可以分为精神的和物质的,精神的保证我们精神充实...
阅读全文
杂文

布洛芬

在专家不断科普下全国人民都在抢购布洛芬,我在强做淡定几天之后也沉不住气,加入了抢购的队伍。但后知后觉已经错过了末班车,所有药店都无货,据说最近半个月可能都不会有货。 看着家里的老小顿时紧张起来,万一需要了怎么办? 再翻家里的药箱,发现感冒药还有很多,里面也有退烧功能的西药,于是淡定了一些。今天看“拾风”的博客,发现阿咖酚散也可以治疗新冠,于是更淡定了。原因是去年准备自驾去西藏,根据大神们的攻略准备了200包阿咖酚散,用处是防止高原反应头痛,去年没有去成,却在此时发挥了它的作用。 这200包阿咖酚散对于我来说就如同在院子里挖出祖上埋藏白银的败落户一样,顿时觉得自己又是自己了。但这种运气并不总会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