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各种关于礼仪的说法,比如着装礼仪、用餐礼仪、用语礼仪、社交礼仪等;同时又有基于这些礼仪之上的“缺少礼仪”或“不懂礼仪”的说法。但关于什么是礼仪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就更不用奢谈为什么要遵守礼仪的道理了。说不清什么是礼仪,但却常批评别人缺少礼仪,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谬误。
先从几个小故事说起
第一则
我工作不久,有年年会公司负责组织会议,并兼负责礼仪的行政部美女批评我们的男同事,说甲不应该穿格子衬衣,说乙领带颜色和西装不搭,说丙皮鞋款式不对等。我们同事就问她为什么必须按她说的穿才是正确的,才是符合着装礼仪的呢?她说培训和书上都是这么说的。我们就问她,关于西装搭配的书都是欧美人写的,或者是国内人照抄欧美人的,但我们年会都是中国人,为什么还要按照欧美人的标准来穿衣服呢?她说虽然西装是来源于欧美,但现在中国人正式场合都这么着装,所以我们也应该按这个要求来。于是我们又问她,你说的标准只有你一个懂,大家都不懂,为什么要大家都按你的标准来,而不是按大家的标准来呢?她说这只是你们不懂,并不是大家都不懂。于是我们就挨着问男同事谁懂西装的着装礼仪,或许是真不懂,或许是为了起哄,被问到的人都说不懂。后来在没有告知原因的情况下问了最有仪姿的男领导,结果他也说不懂。
往后的年会和其他重要活动就明确要求服装的颜色搭配了,再往后就发统一的服装了。为发服装这件事还惹了不小的非议,原因是西装式的工装只发给销售等对外部门,而在工厂的研发等部门只发标准的工装,也就是工人的工作服款式,只不过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的颜色不同而已。为什么只需要对外的部门懂着装礼仪,而只对内的部门就不需要,就连生产副总发的都是工人式工装,我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当时的决策过程。
第二则
还是在上面那家公司,我很荣幸以优秀员工的身份被推荐去参加某知名培训公司的员工素质提高培训。并被要求全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且培训完了要考试。
培训先是一位留洋多年,并从事礼仪相关工作的优雅女士给我们培训礼仪,据她自己介绍,她负责制定了多家国内大型公司的着装、接待用语、接待礼仪、对外形象等方面的规范。但她讲的着装礼仪部分和我那个女同事讲的基本一样,于是索然无味。
接下来培训的是销售技巧,培训师自己介绍是某跨国电脑品牌华东区的前负责人,和圈子内的大佬都熟悉,之所以改行做培训是因为在人生巅峰发现自己对培训事业更热爱。听到这里热血沸腾,这才是有料的真大佬,前面那位礼仪培训师则成了花瓶。
对这位销售大佬的培训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他介绍自己带队参与某政府的大型电脑招标,但对手包括惠普等品牌,他们并没有显著的优势,于是经过连夜讨论后他拍板让工程师优化样机的windows开机启动项,然后在给领导的演示中以更快的启动时间获得领导欢心。二是他说带领团队的核心是团队默契,他为此专门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要求受培训的学员自己组队两人一组,然后上台接受检测。上台后每组队员又分成两个角色,一个占在桌子上用屁股画出提前发给他的数字,然后另一个组员站在他屁股后面,通过他的屁股语言读出那个数字。看着一排还没有学会着装礼仪但穿着西装的男人站在桌子上扭屁股,我对着装礼仪和培训师的礼仪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难道穿上一小撮人剽窃来的标准服装就是懂着装礼仪,难道耍小聪明和扭屁股就是营销技巧?
第三则
近日参加了一个饭局,是一位国企负责人宴请A公司饭局,A公司是这家国企的客户,而我是蹭A公司的饭。宴席中我发现这位国企负责人穿的居然是他们的工装,胸前印着明显的公司LOGO。再看A公司的人,发现大多也穿着工装,不过A公司的工装并不是那种工作服的标准款式,而只是大众品牌服装印上了公司LOGO。我不知道国企负责人的着装是经过考虑,还是随意而为,但这显然不符合标准的“教科书”着装礼仪。但他失礼吗?起码A公司的人应该不会这么想。
我们礼仪的简史
先说着装的礼仪吧,这样范围更小一些,也更容易说一些。中国历史中从西周开始才有了用服装颜色区分身份的习惯,距今不到三千年,而再往前的历史中并没有这方面的规定。现代西装起源于十九世纪的法国,距今不过一百多年。西装传入中国是清末时期,随着国力衰退清政府对国家的掌控越来越弱,逐渐“礼坏乐崩”,正统的着装礼仪及法制被一步步挑战,最终到视而不见。民国建立后将西装定为标准礼服,但是遭到了文化人的抵制,于是中山装和传统长袍依然是政客和文人的标准着装,1929年民国政府将中山装确定为标准制服。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场合着装依然以中山装为主,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1年才逐渐出现了西装,但目前官方着装又有重回中山装的趋势。
如果把西装确定为现代社会的标准着装礼仪,那么其历史很短,全世界不过一百多年,在中国普及不过三四十年。几十年到一百多年从历史的视角看都无法称之为历史,更无法称之为传统,那么西装在中国为什么会被称之为着装礼仪,甚至着装文化呢?
说完服装礼仪,再说礼仪的全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被简称为“礼”,但它依然包含了礼和仪两部分。礼泛指一切行为准则,仪则指符合这种行为准则集体仪式和个人仪态。
中国的礼兴于周,各阶层都按照自己的规范行事,肩负各自的使命,社会和谐,百姓乐业(起码东周是这样)。到了春秋战国时,礼坏乐崩,诸侯国不尊王,不爱民,连年征战,生灵涂炭。于是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这里说的礼就是周礼,孔子希望重新回到东周那种以礼治天下的社会模式。可惜孔子的愿望落空了,最终诸侯国都选择了法制,而把法治玩的最透彻的秦统一了中国。
秦灭六国建立大一统的中国,但又不想回归到东周的那种邦国制,而是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于是周礼就不适合了。秦要消灭邦国制下的权贵阶级,就意味着秦要消除维护这种阶级礼仪的行为规范——“周礼”,秦的焚书坑儒就是要把这种礼的文化连根拔起,建立合乎政治需求新的礼。新礼怎么设计?这个任务落在了李斯的头上,李斯作为当时的法家代表,他设计了一套以法家思想为骨干的礼仪标准,而我个人认为这套标准更注重“仪”而非“礼”。
现在我们从影视剧中看到的古代礼仪基本上承袭于秦,但不同于周礼的是秦礼更注重看的到的形式规范,而不是模糊的道德准则。之所以选择强化仪式和仪态,而不是道德准则,我认为这和当时的法家思想占主导和国家初建的法制需求都有关系。
但很不幸秦二世而亡,汉的统治阶层一致认为秦的覆亡是丢弃了周礼,而采用了法家的残暴方法,于是汉重修礼制,实行了分封制。但对于分封制最高统治者皇帝并不喜欢,尤其是异姓封王。于是汉朝的建立者刘邦委任叔孙通设计一套礼仪,叔孙通深体皇命,设计了一套“外礼实仪”的新标准,对权力的膜拜到了新高度。他开创性的设计了复杂的朝拜仪式,把跪拜定为基本的礼仪,通过复杂的仪式来强化君权的神圣及消磨臣子的雄心。
到了元代,因担心汉人的反抗,在传统跪拜礼上增加了叩首礼,试图通过身体的奴化达到心灵的奴化。到了清代,叩拜礼又被延伸到叩拜后趴在地上的新高度。
从跪拜神到跪拜人,从简单跪拜到复杂的三跪九叩,从跪坐到趴地,中国的仪逐渐实现了比礼更强的精神控制,更直接的说就是奴化。
其他国家的礼仪远比中国的简单,从希腊的城邦制到罗马的共和制,再到东罗马的帝国制和西罗马的王国制,最后直到15-19世纪欧洲才逐渐形成了目前的国家格局。而我们现在宣扬和熟知的欧洲礼仪基本上都是起源于18世纪之后,和再古老的世界文明基本上没有多少关联。至于除欧洲外的其他国家礼仪就更简单了,亚洲国家的礼仪基本上是古代复制中国,然后在近现代学习欧洲的混合体,和中国学习欧洲后的结果没有明显不同;至于中东的阿拉伯国家,从他们最强盛的帝国时代开始我们就没有怎么借鉴过他们的礼仪;再剩的就是非洲国家,虽然埃及也是文明古国,但我至今为止还没有读到过我们从非洲学习礼仪的记载。
简单总结下,我认为我们现在所说的礼仪就是我国传统的礼仪加上近现代从欧美借鉴的礼仪。如果再简单点,我认为我们现在所说的礼仪就是阉割后的古礼+基本被抛弃的古仪+主要以近现代欧美“仪”为主混合体。
什么是礼仪
百度百科这样定义礼仪:
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但我觉得这个定义并不准确,也不简练,下面我给出我认为的礼仪定义。
礼仪是指在特定群体中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行为规范。
我定义的礼仪和百度给出的礼仪有以下不同点:
1、礼仪并不总是道德的;
2、礼仪并不总是向善的;
3、礼仪是有群体范围的;
4、礼仪在不同群体间有区别,在不同群体间可交叠;
5、圈套的礼仪范围越小越核心;
6、礼仪并不仅是“仪容、仪表、仪态、仪式”等外在形式,还包含行为方式的内在逻辑;
下面对我的礼仪定义加以解释。
1、礼仪并不总是道德的,比如中国传统的叩拜礼,比如古希腊等国的吻脚礼,比如非洲马赛人见面吐口水问候礼,比如柬埔寨、孟加拉、越南等国家新娘结婚第一晚要陪祭祀或族长度过。
2、礼仪并不是向善的,比如魏晋好男风,雅士间经常互赠书童,此风一直挂到唐宋,到了元明才渐收。
3、4、5一起解释。
如上图,最大的绿色圆圈表示全社会人都遵守的礼仪;浅蓝色表示商人遵守的礼仪,两个深蓝色小圆圈表示商人内部不同群体遵守的不同礼仪;红色圈表示权贵阶层遵守的礼仪,两个小红圈代表权贵内部小群体的特殊礼仪。
比如中国一直有礼尚往来的传统,这本身是一种社会礼仪,全民遵守。但在不同的圈子里送礼又有区别,比如给座师送礼就有别于给同年送礼,同年这个小圈子又有别于整体的官员圈子。但有个简单的规律,越是小的圈子越核心,越关系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对小圈子的礼仪就越遵守;反而是大家共同遵守的普世礼仪常常会被违背。比如古代官员狎妓是违规的,是违反礼仪的,但在亲密的小圈子里却经常一起参与;而更小的圈子还经常送婢女或书童。
再比如,在强盗的圈子里礼仪就是弱肉强食,就是对良善的欺压,如果有一个有良心的强盗同情了弱善,那就是对强盗圈子礼仪的践踏,必然遭到这种礼仪的惩罚。
或许有人会认为我上面的表述混杂了礼仪、习俗、习惯及群体行为规范,但是有谁能清晰地界定清楚这些概念之间的界限?或许还有人说礼仪只是正向的、积极的劝人向善的行为规则,不包括消极的,但又有谁能制定出只使人向善,而不作恶的礼仪?在同样的礼仪下有些人向善,有些人作恶;有些人利用礼仪,有些人被礼仪所利用;如果用善恶来切分同一个礼仪?既然不能区分礼仪和习俗等概念的界限,也不能制定出只教人向善的礼仪,那如何说礼仪是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呢?
礼仪只关乎利益
周礼是儒家复礼理论的根本,也是古代中国人向往的理想国。但是周礼的根基在于嫡庶之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亲亲尊尊权力结构,亲亲是源于血缘关系的宗族利益;尊尊则是通过天子对诸侯、诸侯对大夫、宗子对庶子、贤者对庶人的统领作用而建构社会秩序。这种礼仪是用血缘和尊卑来确保天子的最大利益,将这个利益递推,从而获得每个利益阶层的最大利益。所以说周朝建立在血缘和尊卑之上的权力下放,以及建立在此权力结构之上的礼仪规范都是为了维护每个权力阶层的利益稳定。
但到了秦汉以后,国家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周代的礼仪已经不能维护权贵的礼仪,更不能维护皇权的稳定,改变礼仪是必然的结果。纵观秦到清,每次礼仪的改变无不是以加强皇权和维护统治稳定为目的。从社会执行层面看,对本群体有利的礼仪被严格遵守,并且相互监督;对群体无利的礼仪被敷衍;对群体有制约的礼仪被无视。在历史上礼仪不仅是每个人的行为规范,更是说教和攻击敌人的武器,此时更难区分礼仪发挥的正义性。
说到这里似乎一切都离文章开头的故事太远了,那么现在我再返回来接着开头的那几个小故事来说。
为什么穿西装是一种礼仪?在清末留学生将这种新潮带入国内,还有国内的租界,码头等都有洋人生活,而这些洋人普遍物质上比较优越,从而也带动一些想发财的人模仿他们的穿着。但此时西装依然是奇装异服,长袍马褂依然是主流。民国时主流是中山装和长袍。到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一下子涌入了大量的外国人,这些外国人不仅有几百倍,甚至是上千倍于中国人的收入;除了金钱,外国人还有现金的技术以及包括电影等在内的先进的文化;于是全国开始迎合和模仿外国人。而这个时期来中国的所有外国人基本上都是西装革履,于是西装突然成了我国的着装礼仪。而关于西装、衬衣、以及领带款式和花色搭配理论是从那来的?我猜测可能是来源于外国新潮设计师言论、畅销书、或者外国来中国的培训师;我甚至猜测这些关于着装礼仪的理论会不会是某个老外为了牟利专门为中国人编造的。当然到了今天,中国的经济、技术、文化、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因此关于着装礼仪的话题已经不像十几年前那么重视,或者说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媚外。而随着民族自信心的提升,唐装、汉服等中国传统服装越来越常见,甚至已经开始输出到全世界。上班族着装也慢慢和欧美同步,逐渐趋向舒适,而不再东施效颦式的要求西装。
其实还有一个和西装礼仪很接近的着装礼仪潮流,那就是渴望进入贵圈的人模仿贵圈的奢侈品消费行为。什么品牌的包代表什么个性,什么款式的包适合什么年龄的人使用,什么皮鞋适合和这款包搭配等都是他们的礼仪。对于这种礼仪普通大众是不会懂的,也是无法学会的,因为这种礼仪有天然的消费力屏障。但架不住大众对富贵的渴望,于是满大街的大妈拎着LV的包去买菜,民工拎着LV的包装棉被。刚果的萨普尔是这种“着装礼仪”和“奢侈品礼仪”的极端代表,如果只选一个案例作为注脚的话,那么非他们莫属。
但在对着装礼仪最推崇的那些年依然有很多群体和这种要求背道而驰,比如艺术家。现代我国的艺术家大多都造型比较奇特,常年不修剪的头发和胡须,分不清男装或女装的服饰,或是像一个彩色大鸟的造型,以及荒诞不经的言行,总之一些都要和礼仪背道而驰。为什么要如此?我认为艺术家自认是一个不同于常人的特殊群体,如果他们的礼仪和大众一样,又如何凸显他们的艺术家气质。如果在人群里观察,最容易和艺术家相混淆的必然是乞丐和精神病患者。
除了艺术家外,还有一个群体在十几年前最为标新立异,那就是街头的小混混。赤裸的上身纹满各种凶兽或毒虫,腰里别着象征凶器的道具,嘴里斜叼着一根的烟,时而面露凶相,像足了港剧里的古惑仔。
这两种人不符合大众的礼仪,但却符合他们特定群体的礼仪,这种礼仪会给他们各自带来最大的利益。
耍小聪明和扭屁股符合大众礼仪吗?显然不符合。但是这种行为却能给特定时期中国的销售人员带来利益,这就符合了销售人员的礼仪。同样的道理,说违心但讨人喜欢的话,对瓶吹白酒,铺张浪费的饮食等并不符合公众礼仪,但依然符合销售人员的礼仪。
礼仪的结果
礼仪是特定群体中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必然影响群体的行为方式,而这种影响必然有正向和负向两种。
尊重领导,服从指挥是一种职场基本礼仪,但这种礼仪的认真遵守并不一定产生正向的结果,下面我再讲一个故事。
某集团公司要举行一个重大活动,将有重要领导莅临。为了这一重大活动顺利召开,参与的部门都提前准备好了演讲稿,并经过多个部门的反复修改,然后进行了多次排练。因为是很专业的行业活动,所以提前也向媒体介绍了活动的大致内容,以及扫盲了基本的知识,并培训了和报道相关的稿件内容。临举行前本来有一次负责领导到场的彩排,但领导临时有事,就派他的助理作为全权代表来现场观看并指导彩排。彩排现场经过众多中高层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声情并茂的演讲,倾听了一个多小时的助理已经困意连连。大家按流程发言完了,让助理发表意见,助理想了一会,提了唯一一个问题,“天这么热,领导要在这呆这么久,万一中暑怎么办”?
类似的故事我还听过其他版本的,比如,“你这个报告PPT排版不美观” 、“你这个配色领导不喜欢” 、“你这个字体领导不喜欢” 等。
尊重领导,尊重权力,这是社会及组织结构稳定的必然前提,但如果这种礼仪被滥用,那只会影响群体内成员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他们对这种礼仪的认可度。
下面再举一个礼仪结恶果的例子。
宋朝是南北朝之后第一个统一的政权,唐末藩镇割据严重,南北朝时武将叛乱不断,宋朝也是建立在这种政变之上,所以宋朝从立朝就重文轻武,且对武将频繁调动,以防他们坐大作乱。这种政策在早期维持了政权稳定,并且促进了文官集团的发展,间接的促进了文化发展,因此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作为一种礼仪,尊重文人及文化本身是没有错的,推进文化发展,提高国民修养;但过度的尊重文人,贬低武人却也造成了宋朝的积弱。当崖山海战失败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永远追随宋朝而去了。重礼甚于性命,在历代历史从来没有如此强烈过,但宋朝树立起来的崇文礼仪到底是好还是坏?
或许有人说这是因为蒙元是外族,宋民对于外族文化有天然的排斥,但只要稍了解中国的历史就会知道在中国蒙元并不是第一个外族政权。
接着从另一个角度看宋朝的崇文礼仪。宋朝崇文,南方文风较盛,因此朝廷里的官员多为南方人。靖康之难后宋朝退居秦淮河以南,建立南宋朝廷,和金人平分江山。当这一协议达成时一部分北方的宋朝人及军队随南宋朝廷南迁到了南方,但绝大多数却被留在了北方。北方的原宋朝子民被南宋朝廷称作北人,是被歧视的对象,他们在金国的统治下同样是被歧视的对象,因此北人成了被遗弃的人。
不仅留在北方的宋朝子民是被歧视的对象,随着南迁的北方人同样是受歧视的对象,他们被称作“归正人”。北人善战,每当要与金国交战是南宋朝廷就招募归正人参战,但当战胜时又担心功劳太大,从而各种迫害和制约。因为南方文人垄断了朝政,因此北方人在对金国的战争中牺牲巨大,但却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并且不断遭受不公。
到了宋朝末年,蒙古人崛起,扫平了金国,同时也接收了留在北地的宋朝子民。但这时的北人已经没有了对宋朝的归属感,已经逐渐被少数民族所同化,甚至有些人已经认可了自己的北人身份,加入了对南宋的战争。
同样的崇文,造就了南方的十万殉国义士,也导致了北人的疏离,宋朝树立起来的崇文礼仪到底是好还是坏?
结语
或许我对礼仪的定义过于宽泛,过于悲观,以至于这个筐里装入了过多的东西。但显而易见“礼仪”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且会因群体而异,因时代而异,因此我们在日常就不应该轻易评判别人缺少礼仪或不懂礼仪,特别是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果真有人经常这么做,那只能说明他对礼仪的理解比较肤浅和狭隘。
被礼仪驯化的人、被权力驯化的人、被暴力驯化的人,他们看似不同,但如果将权力和暴力的作用方式和过程看作礼仪的一部分,那么这三种人都同样可以被看做是被礼仪驯化的人。就如同宋朝的北人,谁能说清楚他们到底是如何从宋朝的子民变成宋朝的掘墓人的呢,是异族的礼仪、还是异族的权力和暴力?
再拓展下,现代社会崇拜金钱至上的人同样可以看作被金钱或物质驯化的人,他们作为一个群体也是有他们共同礼仪的,对他们来说最核心的礼仪就是得到更多的钱。
人作为社会动物,必然有圈套在一起的层层叠叠的群体利益,从而产生了群体礼仪。如果要想这种礼仪使人向善,只产生正向的作用,那最简单的逻辑就是减少社会群体利益的圈层数,越简单的社会结构越容易产生真正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礼仪。如果社会关系真能实现人人平等,那社会利益的圈子便等同于群体的圈子,这时才能建立真正被所有人拥护和遵守的礼仪。
从这个角度看,孔子提倡的克己复礼只能成为空想,无论他崇尚的周朝还是后来建立的秦汉等,都是有明显阶层利益的社会,因此根本无法建立起永恒稳定的礼仪。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4F
说起重视南人来,轻视北人来,宋朝也不是开端。话说隋炀帝杨广也是非常重视南方,可以说是崇文的。
有说法指出隋炀帝之所以亡了隋朝,一大原因就是修大运河这一明显对南方有利的工程的时候,征调的却是北方的民夫,用的是取自北方的税收。之所以激起北方民变,很有可能是他太过明显的偏向南方了。现在都说他是为了自己享乐而修大运河,可大运河的工程,的确是利民的,只是利的是南方。
孔子的复礼,是想复周礼。可周朝的天子+诸侯国的配置,从秦朝开始朝着大一统迈进开始,就基本上回不了头了。儒家也只是帝国的表面文化,内里沿行的则是法家那一套了。
B1
@ conge 隋朝是世家政治,皇帝只是门阀的代表。我觉得隋炀帝修大运河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削弱北方世家的强大影响,二是为后来的征伐高句丽做准备。隋时经济、政治中心都在北方,但北方也是世家的根据地,只有向南和向更北方拓展空间才能摆脱世家的控制。然而当时北方并不能支撑起对高句丽的战争给养,所以修大运河怎么看都是必须的,这从隋朝大运河的途径地就可以看出来。所以我认为隋炀帝和宋朝的重视南方本质是有去别的,隋的重视南方只是形势所迫,而非真心喜欢,也不是当时的主流认知。对于隋炀帝非因享乐修运河的说法我完全认同,隋炀帝骨子里也是一位雄主,在展示其雄才伟略前专门修运河去江南玩乐,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3F
我一直觉得利益更像阶层特权,以彰显阶级认同感。
春节快乐,新年基金暴涨、股票翻红,万事顺心。
B1
@ 拾风 错别字,利益=礼仪。
B2
@ 拾风 更直接
B1
@ 拾风 同一个阶层必然有共同的利益,基于共同的利益必然有相互认同感,也必然排斥非本阶级的他人。
新春同乐,祝身体康健,享大运,发大财!
2F
老哥,新年快乐,万事胜意。
B1
@ 飞牛 感谢,同祝兔年大吉!
1F
礼者敬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