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庆假期结束以来,7个交易日大盘跌了6天,因此网上大量充斥着股市的卖惨段子,偶尔小聚下,总有人能引用几个段子来形容大A散户之惨状。
其实细看下这7个交易日大盘跌幅并没有传的那么大,从8日的收盘指数到今天的收盘指数,上证跌了约300点,相对3500点的基数来说跌了约8.6%。即使按最惨情况来看,从这轮的最高点到今天的收盘指数,大概跌了470点,相对于3674点的最高点跌了约12.8%。从指数看远没有到跑路玩消失,或者自由落体下楼的程度。但如果有人全买了严重炒作的小盘股,或者带杠杆买了虚高股,甚至是贷款加杠杆买了泡沫股,那就另当别论了。
从整体股市看下跌幅度一般,但从个体股民来看很可能有亏到回不来的程度的,两者都是正确的描述,但为什么在具体现象上就差别这么大呢?
与散户对应的一个专用名词是“韭菜”,现在国内不炒股的人群已经基本上将这两个名词等同,但我认为两者其实相差很大。所谓的“韭菜”就是大家公认的被割者,是在股市上给别人送钱的。但有个悖论就是,在进场时所有人都不自认为是韭菜,当到了亏钱离场后,发泄情绪时才正视自己的韭菜身份。如果将这一顺序颠倒过来,以韭菜的姿态进场,时刻警惕着亏钱的危险,以敬畏之心对待市场,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赚钱离场,那么这时他还是韭菜吗?
对于散户的定义比较模糊,最准确的定义可能是非机构投资者。这一定义用了排除法,但非机构的其实还有很多形态,并不一定是个人,比如曾经纵横股市的宁波帮或温州帮。下面是人工智能通义千问给散户和机构不同之处下的定义,我觉得有参考意义,贴出来。
- 资金规模较小:相比于机构投资者,散户的投资金额通常较少。
- 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虽然有些散户具有相当丰富的投资知识和经验,但大多数散户可能缺乏专业的投资分析能力或系统性的投资策略。
- 独立决策:散户通常是独立进行买卖决策,不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有专业的研究团队支持。
- 情绪化交易:由于缺乏系统的投资策略,散户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从而做出冲动的买卖决定。
- 分散投资:为了降低风险,散户可能会选择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多只股票或其他投资品种。
- 获取信息渠道多样:散户的信息来源广泛,可能是通过新闻媒体、社交媒体、财经网站或是朋友之间的交流。
上面说的资金量小,其实这并不绝对,散户资金上亿的也很多,可能比小的公募或私募资金更多。
情绪化交易这条我觉得也不是散户和机构的本质区别,机构的基金经理等也很情绪化,暴雷后被查的哪些故事里可以看到许多很任性的例子。
分散投资是正确的策略,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都是如此。因为没有人能完全预料风险,如果独钓一只股,一个黑天鹅事件就能让其破产。
其实我觉得散户和机构最大的不同在于对风险的认知、控制和承受上。散户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风险意识,不能认知和承受风险。即承受不了亏钱的压力,也承受不了赚钱的压力;追高杀跌,最终只能赔钱离场。
什么是股市风险,个人投资者通常认知不足。假设A和B两人的投资能力一样,用下面的对话来解释风险问题。
A投10万进入股市比B投1000万进股市的风险小。
完全错误,A年收入10万,B年收入1000万,你觉得那个人的风险小?
哦,那他们的风险应该一样。
还是错,A年收入10万,但只能节余2万;B年收入1000万,但能节余800万;你觉得他们的投资风险一样吗?
似乎A更大一些,本金是他的5年积累,而B的本金仅是他的1.25年积累。
还不完全,人生都有很多意外,假如A和B炒股后,他们的家庭都有亲人需要10万元医疗费,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风险还和你刚才想的一样吗?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A就得马上把股市的钱抽出来了,而对B来说则无所谓,A压力大多了。
如果A的10万元本金中有5万元是借来的呢?
那A只能把股票全部变现,用来给亲人治病了。
很不巧,A用钱时股市刚好处于低谷,他买的股票跌了20%,即使他把股票全变现了,他还得借2万元才够支付亲人的医疗费。
亲人生病,借钱也得治,好在亏损不多。
A在股市赔钱的事情传出去了,亲友们都担心他的偿还能力,不肯给他借钱,他只能透支信用卡,年化利率要13%。同时借钱给他炒股的朋友也催他还钱了,他的压力很大,还完朋友的钱得两年半,如果第三年还信用卡的钱,那么累计利息就累积40%左右了。
A真是不幸,亲人生病,股市亏损,还要还信用卡利息,里里外外还得干4年才能把这个窟窿抹平,这得耽搁多少事。
你觉得A当初应该炒股吗?
事后看,很多人可能觉得上面的A当初就不应该进入股市,但绝大多数“韭菜”都是这样进入股市的,对自己的财务情况和股市风险都没有认真分析就随流进入了股市,当风险来临时只能割肉离场。同时很多“韭菜”对股市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都奔着至少翻翻的目标去的,但实际情况是能年化收益10%都是高手了。之所以有不切实际的目标,就是因为本金太少,所以想暴富,想一夜翻身。这种投机心理驱使他们只选择高风险股票,一旦市场出现变动,很有可能亏损严重,从而将名义上的韭菜变成真“韭菜”。
股市的风险在于股市交易规则本身的风险,所选个股的内在风险,对个股认知的信息风险,政策等市场外部风险,因自己对资金的需求变化而出现的不能长期持股风险等。很多人仅将股市风险理解为大盘和个股的下跌,这是完全不足的。
认知风险是前提,能够抵御风险才是根本,而很多散户压根就没有考虑抵御风险的事。充分了解政策、市场、行业、个股,这是信息方面的手段;选择正确的入场和离场时机,这是技术方面的手段;在出现非预期下跌时能够克服恐惧和不适心理,这是心理素质方面的手段;不因家庭或其他原因而急迫从股市变现,这是资本方面的手段。这些齐备了,才能够从容选择如何应对风险,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甚至盈利。如果能够度过完整周期,那么大概率能够止损,也有很大概率能够盈利;但绝大多数“韭菜”都倒在半路上,甚至是入口处。
越小的散户越缺乏风险意识,越对收益抱有幻想,越容易倒在刚开始的三两步上。原因很简单,小散本来接触的社会信息就少;资本量少也不值得花大力气去学习;资本量少才期望高收益,否则没必要玩。那么该如何定义“小散”?
我在网上查了下,我国现有股民大约2亿,这是统计的开户数,里面有很多僵尸户,也有部分一人两户的,所以粗略按1亿活跃股民算。假设我国股市总市值100万亿,那么人均100万元,相比这个人均你认为投入多少钱以下的算小散呢?当然我国国资占了股市很大一部分份额,具体能占多少没有准确数字,但网上有消息称国有企业占A股总市值的70%左右,假设国有上市企业中国资委持股平均为40%,那么股市总市值的28%为国家持有。剩余的约70万亿让其他股民平均,人均70万。当然,除了国家外,还有很多富豪持有大量上市公司股份,用28原理粗略估算下,小散的人均资本量就不足10万了。
人均资本量少,但人数众多,且对风险的认知不足,容忍性差,所以冲的快,撤的也快,这会带动股市大幅波动,而波动本身又会吓着散户,从而放大恐惧和散户的损失。如果散户的钱是借来的,或者贷款,那么他们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网上有很多“韭菜”卖惨的段子,当然也有可能是真的,这种段子很有吸引力,因为故事内容很丰富,且很有教育意义。但很有意思的是,对这种段子感兴趣的人,要么是不炒股的人,要么是已经入场的准“韭菜”,而韭菜们看着别人的段子取乐时,还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可能成为故事。
以上,并不是说我将自己定义为“非韭菜”,而是我从进场前就将自己定义为韭菜,一直努力的仅是让自己晚点成为真韭菜。装下文化人,表达下我对股市的心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5F
文章让我学到一些知识,对于股票我始终是敬畏的,不随意敢碰,自己不懂,很容易就站岗,还是远离点好。
B1
@ 威言威语 我的建议是,如果有想法,或者说有兴趣,可以用小笔钱试下,慢慢学习。炒股就和玩博客一样,上手后就没有那么难了,恐惧只是因为了解太少。我之所以炒股,就是感觉年龄大了劳动力已经没有竞争力,不想办法贴补点日子过的真是累。如果你没有财务压力,就完全不用受这罪,不愿意被股市暴打,也没有必要趟这浑水。
4F
国庆时候,很多人都劝我“买一点”,我还是没有进,否则。。
B1
@ 老张博客 别跟风进,如果想玩先看一段时间,选择自认为舒服的时机进。
3F
繁花电视剧有个证券顾问,资历挺老,集资券,老八股开始折腾,之前经常写股评.看了历史的几篇发现车轱辘话,
不过也不怪他.K线图就是太极,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涨和跌交替。其他政策,局势,业绩,资金流动等都是因素,不可控的多。普通人不可控的多。让我想起了战略性即时战略类的游戏时长为什么那么长,就是不可控的因素多。动作性rts 比如魔兽争霸3 操作控制对最后的胜利影响很大,所以战斗时间短很多,就好比一些量化基金,控制了一些变量,所以可以波段快速操作。写到这我感觉我应该可以写一个关于股票基金和即时战略类游戏类型的联想文字了。之前看过一篇关于魔兽争霸3里面各个单位对应不同基金的文章,我觉对应的勉强。但是从更大的角度写估计相似处更多。
B1
@ ACEVS 你这个想法有创意,处理庞统,许多道理确实是相通的。股市的难易和自己能认知到的变量参数的多少有关,如果想全面了解很难,但如果特别精通某一个变量的表达,那也能赚钱,比如不管所有信息和消息,只看K线也能做好短线。你可以把你这个思路整理成一篇文章,很有看点。
2F
目前对股票的认知非常不足,完全凭借“运气”,今日早上看股发现处于K线上方,直接入手,目前涨停。我认为也是运气,也可能买入以后直接回调….
B1
@ lincol29 恭喜你盈利,但我的看法是要看长期的收益,炒股赚和赔都是日常,但必须保证长期盈利。
B2
@ 水拍石 主要是我看大A非常不稳定,完全不能以公司盈利情况去定义股票,完全是受资本操作。从长线来看,我发现涨的还是会跌回去,长线还是更考验技术的!期待你对股市的分享。
B3
@ lincol29 看个人风格,我基本上都买蓝筹股,盘子太大不存在被资本操控的问题,综合看盈利还不错。比如建设银行,持股大概三年左右,中间有增减仓操作,盈利都翻倍了。这个盈利看起来不高,但在稳健的基础上还有这个盈利就很难得了。如果你喜欢波动大的股票,那对应的基本上都是小盘股,这种交易确实需要盯盘,也需要看K线,我完全不会这一套,也不想学,因为这种炒法太累了。我的买法很简单,买了低估值,行业前景预感不错的,等着价值回归就行。而我对收益的目标是年化10%,所以整体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B4
@ 水拍石 又了解到一个专业名词:蓝筹股,长期稳定效益好的大型公司。之前我是大学玩基金,然后跟着那些博主买,每日都是逢低加仓,导致亏损了许多。可能你也知道 ‘医药基金,从未涨过’ ,今年上半年债券的收益也很客观,年化收益每天有4元。但是现在非常不稳定,债券和股票一样涨涨跌跌的。
B5
@ lincol29 从大学就开始学习理财,这很幸运了,交点学费是应该的,早入门早获益。理财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能模仿别人,每个人的性格,资本量,对信息的掌握等都不同,模仿别人只能模仿别人的操作,但模仿不了别人的这些条件,所以很可能翻车。跟风容易买到高点,更容易被套或被割,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体系,买的要“便宜”。
B6
@ 水拍石 了解!现在也是在学习理财技巧,因为主业突破目前还是比较难的,多多发展副业以及投资也是另辟蹊径了。已订阅你的feed,随时回访!
B7
@ lincol29 欢迎!
1F
学习到了很多,目前我玩股票都是短线,市场貌似已经没有长线概念啦
B1
@ lincol29 同样的市场,每个人看到的都不同,我眼里只有长线。我平均持股8个月,短的也有两三个月,长的可能三四年了。炒股目的就是赚钱,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