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知足或满足定义为某人置身其中,而无需或懒得采取任何行动的状态。相反,行动人则急欲以一个更满意的状况取代一个较不满意的状态。他幻想着一个更适合于他的生存条件,并以实现此条件为其行动之目的。诱使一个人去行动的,通常是某些不安逸。一个完全满足其生存状况的人,不会有改变事物的动机。他既不会有希望,也不会有欲求,他会充分快乐。他不会采取行动,只是了无挂碍地生活着。
但要使一个人行动起来,单凭不适之感继而幻想舒适生活还不够。第三个必备的条件是:他预计其有目的的行为有能力消除或起码能减轻不适之感。不具备这个条件,就不可能有行动。对无法改变的事情,人不得不屈服。人必须顺从于命运。
这三者是人的行动的一般条件。人生存于这三个条件之下。他不仅仅是人,而且是行动的人。那些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缺陷而肯定不适于任何行动(就"行动"一词的严格意义而不止其法律意义而言)的人类同胞,实际上不算是人。尽管法律和生物学视其为人,但从行动学观点看,他们缺乏人的一般特质。新生婴儿也不是一个行动人。他还没有走完从人性的孕育到其人性之充分发展之漫漫长路。但在此演进的终点,他将成为一个行动人。
以上节选自米塞斯《人的行动》第一章第二节“人的行动的先决条件”。上面的话可能还有点绕,我画个简单的图再梳理下。
米塞斯说的人的行动,也就是说对现状的改变基于三个条件之下,就是上图我标注的那三个位置。
- 对现状不满;
- 能找到更好的目标;
- 有能力实现新目标;
人都有寻求快乐的天生动机;因此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不满足的状态,也就是不快乐的状态。
知足者常乐;
不知足者有能力改变现状,会获得更大的快乐;如果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则会更加不快乐。
以上是阅读米塞斯《人的行动》开篇的一点收获,这是一部经济学经典著作,是奥地利派自由经济学基石之作。仅以开篇来看,主旨大概是人都有追求快乐的天性,因此所有活动都围绕获取更大的快乐为前提,包括经济活动。米塞斯之所以从人的行动这个角度重构经济学研究框架,就是为了对抗历史学派的经验论、自然科学派的的实证论、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禀赋论。米塞斯认为经济学是以人的行动为中心,或者人行动的目的“获得快乐”为中心。
在米塞斯的体系里,人可以低欲望并快乐的活着;但就如同上面的流程图一样,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右侧庞大的不满足体系。人的所有行动起始目的都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快乐,但行动的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这或许就是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扭曲。奥地利学派一直以“自由”为旗帜,甚至到了反政府的极端状态,不知道他们是否有消除以上我说的经济和政府对个人行动意愿扭曲的目的。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2F
看你画的那个选择流程图,我也看到了分支共有5个结果,其中3个结果都是通向一个不太好的状态。目前就我自己而言,就是想办法降低自己的欲望,维持现状就行。
B1
@ 紫慕爱摸鱼 你是年轻人,应该保持一定欲望,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充满活力和斗志。只是不要被欲望束缚就行,即通过不断地提高自我修养,能够清醒的认知和控制欲望,这样才不至于走弯路和犯错。
1F
【人都有寻求快乐的天生动机;因此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不满足的状态,也就是不快乐的状态。】确实是这样,因为有了欲望,才有了不快乐,才有了压力。
B1
@ 林羽凡 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大家都控制不了无限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