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系列电影——造反有理

293字数 4377

昨天跟风打卡了电影《哪吒2》,对特效比较满意,但对编剧实在不敢认同,所以写一篇观后感。之所以写这篇观后感,是因为我和绝大多数人的视角可能不同,且差异较大;以留言式讨论很难说明白,最终可能流于口水战,而这是我不喜和不擅长的。

 

一、引子

《哪吒》故事起源于由天地灵气孕育的能量体混元珠,其蕴含巨大能量但极难控制,所以被元始天尊炼化成灵珠和魔丸两部分。灵珠蕴含了可控制的有秩序部分能量,而魔丸则蕴含了暴戾的不可控制力量。为了不让魔丸为害世界,元始天尊给魔丸施加天劫咒,三年后必然被毁。而灵珠则被元始天尊命其弟子太乙真人投胎于哪吒,转世成人。故事以元始天尊和太乙真人开始(故事中都属于阐教),尽管没有讲道教的任何背景知识,但纵观两部电影都是以道教为文化背景框架在叙述。而元始天尊则是道教“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在传统道教中,他是宇宙本源和最高神的象征。至于电影中会不会继续改编,让元始天尊失去宇宙至高神的神格还不知道,从已经发行的前两部还看不到一点端倪。

故事从好吃、无能的胖子太乙真人开始,展开了叙述,引入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多位神话人物。本以为是熟悉的人物和故事,但看几分钟后就会发现所有人物都被改的面目全非,从这一点来看这是一部颠覆型的虚构架空体故事。整个故事以中国传统道教文化为背景,但又颠覆了道教文化中的原有人物性格、文化思想,这是看这部电影让人产生割裂感的首要原因。而整部电影的人物塑造和故事编排都充满了反叛气息,有明确的颠覆正统诉求,这是让人不安或热血沸腾的根本原因。

 

二、故事的刻意纠结

故事情节的冲突能够吸引观众的情绪,而反常识和反人性的冲突更是如此,从而增加电影的吸引力;但我认为安排过多的冲突则没有必要,尤其是相互矛盾的冲突。这一点和画面的华丽同效,华丽的画面能够为电影增色,但如果全场都是耀眼的光团,那势必影响观众对情节的理解。

1、故事人物形象塑造的丑化

这部电影中可以将所有角色分为三类,正派、反派、丑角,唯独缺少了普通的正常人,而这部分人本应该是真实世界和故事中的绝大多数。同时丑化正派,美化反派等,这也是和正常人的预期完全相悖的。

丑化正派

电影中太乙真人、无量天尊都是正派的代表,但都被丑化。太乙真人外形塑造被丑化,而无量天尊的外形和性格形象都在不断被丑化。

美化反派

电影中哪吒、申公豹、西海龙王敖闰都是反派角色,但性格都被美化。哪吒和申公豹已经被漂白,而敖闰很可能会在第三部中出现性格大反转,被塑造成受害后的反抗命运女性的代表。

丑化大众

剧中的陈唐关百姓、龙宫的小妖、捕妖队的队员都被丑化,不仅想要让观众忽视,更想让观众厌恶。

2、丑化当权派——内斗

故事以阐教元始天尊和太乙真人开始,描绘了阐教对人类修行者的统治。但在第一部中分化了阐教的申公豹,将其塑造成欺师的叛徒,第二部中又分化了阐教的日常掌控者无量天尊,把他塑造成大反派。至于阐教的其他巨头是好是坏故事中未交代,但十二巨头中肯定有一部分是和无量天尊一样龌龊的。由此,阐教逐渐被塑造成一个反面形象,本应是天下敬仰的仙道正统,却一步步被丑化,罪恶和内斗必然成为后续故事中阐教的主旋律。

3、当权者是禽兽组合

故事发展到第二部,当权者无量天尊,他本人是树妖,而他的两个弟子则分别为禽兽(鹿和鹤)。阐教是人族修行者的统治者,但当权者确是禽兽组合,这是不是刻意的丑化安排?

4、造反始终是主旋律

故事中造反始终是主旋律,哪吒小时候造他父亲的反,长大了造阐教的反;龙太子敖丙造他师傅和他父亲的反;申公豹造元始天尊的反;西南北三龙王造东海龙王的反;鹿童鹤羽造无量天尊的反(第二部彩蛋);甚至魔镜都要造石矶娘娘的反。

5、造反正义

剧中始终坚持造反有理,无论是哪吒、敖丙,还是申公豹及禽兽组合,其造反都给观众以兴奋和喜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剧中都给他们描画了沉重的背景和欲摆脱这种压破的强烈渴望,画面时长、表情、台词等都一遍遍的强化了观众对反派的共情,不由的支持他们。

6、排斥在野党

剧中有个很重要的安排,就是排斥在野党。所谓的在野党都有那些?已经形成实力的有龙族,所以无量天尊要织造罪名予以铲除。而申公豹的父亲申正道统领的兽族也可能形成气候,所以同样被铲除。故事中给申公豹的父亲取名就很有意思,申正道不仅隐喻其性格正直,向往大道;同时也隐喻其有获得证道的可能。

7、当权者的邪恶

截至目前剧中的当权者是无量天尊,但他气量狭小、自私自利、阴暗鬼谋、滥杀无辜,是彻头彻尾的反派。剧中不断的丑化他的邪恶,不仅滥杀石矶娘娘这样的傻白丑,还利用申公豹这样的有志青年,及胁迫西南北三龙王这样的自利者。根据第二部内容来看,无量天尊就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8、统治者的独裁

从第二部可以看出,无量天尊的统治是独裁的,清除异己,甚至铲除潜在的威胁。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暴力,剧中就是明面上的其弟子鹿童鹤羽、除妖队;雇佣军三龙王;地下杀手申公豹。

9、当权者可能众叛亲离

第二部中无量天尊和申公豹的组合已破裂,在彩蛋中他的两位弟子也对他下黑手,可以预见的是第三部中三位龙王大概率会反水;由此预测,故事中无量天尊可能众叛亲离,而最终可能成为元始天尊的弃子。

10、一个人吃人的世界

剧中无量天尊将大量妖族炼化成仙丹以提高阐教的实力,异类相食天地规则如此,也无可厚非。但在剧中哪吒的母亲也被练成丹,如果人也能被炼丹,并提高他人的实力,那这就是人吃人的故事,简直禽兽不如。同类不相食,这是天地法则,《哪吒》电影中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桥段?

11、元始天尊会不会成为大反派

元始天尊会不会成为最终的大反派?无量天尊的所作所为是欺瞒了原始天尊,还是受元始天尊授意?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天地规则的制定者都是反派,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能被反抗?

 

三、晦暗的主题——魔丸说可能是个骗局

故事始终以魔丸投胎后的哪吒为摆脱魔性而奋斗为主线,这让观众始终认为哪吒天生就具有魔性,他的反叛之路正是为了摆脱上天加在他身上的魔性,所以哪吒的叛逆是励志的,行为是可以原谅的。但我却认为这可能是个思维误区,观众都被剧情牵着鼻子溜了一圈。电影中关于哪吒的魔性集中在第一部中刻画,但即使在这一部中哪吒表现得也只是好动和狂躁,就像一个多动症儿童,并不是像黑暗大魔王一样天生就具有破坏和毁灭欲。哪吒小时候和其他小孩没有区被,也有简单的亲情、陪伴、被认同等诉求,但父母的不能陪伴和陈唐关百姓的不认同才导致了他的叛逆。尽管如此,他内心还是善良的,始终在压制内心的愤怒,期望被社会接纳和认同;反而是陈唐关的百姓不愿意接纳他,将他视为魔星。

为什么魔丸投胎的哪吒生而就具有魔性,这是元始天尊的说法,太乙真人传达了这一说法给李靖夫妇,申公豹传达给龙宫及其他人。那么魔丸为什么一定具有魔性?魔丸来源于混元珠,其不能被控制的能量凝聚成魔丸,所以哪吒天生好动暴躁;但这种能量是否真的不能被控制,我持反对态度,因为很明显的哪吒已经能够控制这种能量。哪吒能够控制魔丸的能量,世界规则的创造者元始天尊真的不知道人或人修成的仙不能控制这种能量,而这种能量只能造成破坏吗?显然不是如此,原始天尊怕的不是这种能量具有破坏性,而是这种能量和灵珠的结合。

剧情开始于混元珠,一颗太乙真人和申公豹都不能降伏的由天地灵气孕育的珠子。这颗珠子蕴含了火和水两种力量,最终被原始天尊分成分别只含火和水的两颗珠子,并指定含火能量的珠子为魔丸。为什么火被指定为魔,而水被指定为灵,我想可能是出于道教思想的范式,火具有破坏性且难以被控制,而水天然具有滋润万物的品德。

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当水火相容于一颗珠子时会发生什么?剧中没有交代。根据第二部中鹿童怀疑哪吒水系功法和火系功法并发的情节,可以肯定在这个故事架构中正常修仙者都只拥有一种元素天赋。在这样的世界中如果出现一个同时拥有水火两种属性的人或仙会怎么样?三岁的哪吒和敖丙可以虐太乙真人,战龙王和无量天尊,那么如果混元珠不曾分离,而脱胎于一个人,他的战力将有多强,他成年后会不会能战元始天尊?

我想元始天尊分离混元珠并摧毁魔丸很可能是出于防患于未然的想法,和无量天尊消灭龙族及申正道的想法一样。

 

四、无根的情感纽带——逆天改命只是个幻觉

这部电影之所以吸引年轻人,是因为年轻人都认为这是一部逆天改命的励志剧,在这部剧中可能寻找到他们自己的未来。但我觉得这只是一种幻觉,因为哪吒不是在抗击天命,而他本身就是天命的一部分。哪吒之所以能抗击阐教代管的“天”,是因为他本身是魔丸转世,具有天赐的能量。他的抗击不过是超能者之间的利益博弈而已,并不是他改变了利益规则。

剧中有大量的普通人,比如陈唐关的百姓,比如捕妖队的成员,比如龙宫的小妖,他们都是听命行事,甚至在战斗中只被渲染成一个像素点,画面放大后也只是表情呆板的人偶,他们那个能逆天改命?剧中除了哪吒外,敖丙、申公豹、鹿童、鹤羽、三龙王无一不是超能者,这也是他们能够抗命的根本。

所谓的抗命,只是权贵层之间的权力斗争,而这和普通大众没有丝毫关系。但观众却将自己定位成哪吒,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种错觉,更是一种幻觉。

 

五、矛盾的诉求——电影中平权的不可能

所有神话和宗教都带有天命说的性质,而近代人权革命后形成了自由说,但我认为这两种学说无法兼得。整个《哪吒》故事都在围绕从天命说向自由说的转型,但故事却架构于人、兽、魔、仙等多元的幻想世界。每个人、每个种族都存在巨大的能力天赋差距,如何在不同层阶的能力和文明之间构建起平等自由的社会,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人能消灭故事中的魔和仙。但悖论在于故事中魔和人都想成为仙,或取而代之,并不是想消灭超能阶级而建立大同的人类社会。

电影宣扬的是自由或平权,但故事的背景却只能产生阶层社会,我不知道这是导演的有意安排,还是一个漏洞。

 

六、过多的无厘头

电影中使用了过多的无厘头元素,比如违和的方言、放屁喝尿等情节,这些元素我觉得和短视频中的哈哈大笑背景音乐及低俗的动画插图没有二致。为什么要安排这些,是贺岁片本就需要这些逗乐元素,还是认为影迷就适合这种调笑方式?

当然,这只是一个很主观的看法,虽然我自己不喜欢这些,但我相信绝大多数影迷是喜欢的,要不就很难达到这么高的票房。

 

小结

纵观《哪吒》第一和第二部,给我的整体印象是,电影一直在重塑和丑化中国传统道教文化和人物;主旋律一直在宣扬造反有理;从反父权、反君权(天命),到反任何权威。而丑化传统道教人物和故事,这本身就是反叛的一部分,形式上和哪吒的叛逆如出一辙。

造反是在破坏一个旧世界规则,但难的是如何建造一个新世界。剧中一直在怂恿破坏旧世界,但却一直没有教化观众该如何建造一个新世界,且通过上面的分析,我认为在现有故事世界架构下不可能建立一个平权的新世界。那么在无法建造新世界的情况下,怂恿打破旧世界的目的和意义何在?正常思维不是应该先构思新社会架构,然后再打破旧世界吗?

造反的破坏性和由此造成的失序感是我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主要原因;而怂恿造反,避谈建设的双重否定更是让我感受到了这部电影可能对青少年等心智不成熟人群产生消极影响的危机。比如小学生看了会不会反抗老师和家长,无脑的青年看了会不会反抗某些组织;但关键的问题在于他们在叛逆时不知道他们要什么,而仅是模仿。

在反叛之外,电影留给青少年对传统神话故事的不良印象也是一个巨大危害,会让他们误认为神话故事本来就如此,我想不同文化环境的外国人看了也可能产生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要输出一个丑化过的中国文化,而不是正常的或美化过的?老外对中国文化的美好向往打破容易,但建立就会比较难,这部电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德”(仁)与“和”(道)的彻底颠覆。

或许有些人会说,在第四或第五部中剧情会反转,到时将会变成一部真正的正能量励志剧;但问题是那时现在的青少年可能已经成人,而老外可能已经换了一茬,现在形成的破坏可能永远无法弥补。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 SANSUIZ
      SANSUIZ 1

      我觉得这确实是一部好电影,至于剧情嘛,现在的文学作品不知道怎么了,都偏向于模糊正邪的概念,我其实很喜欢虹猫蓝兔七侠传那种正就是正,邪就是邪,至于角色塑造的好与不好,和正邪无关。目前心里最喜欢的哪吒算是《哪吒传奇》里的哪吒,有调皮欢脱,有责任心,有成长感,为国为民。

        • 水拍石
          水拍石

          @ SANSUIZ 个性个立场就意味着必然存在着对立和潜在的冲突,而中性则能两边通吃,这一点不仅反映在人的性格和处事上,甚至反映在年轻人的外貌形象上。你说的几部动画片我都没有看过,我小时候看的动画片是《葫芦兄弟》、《恐龙特急克塞号》等,长大后基本上就不再看动画片了。

            • SANSUIZ
              SANSUIZ 1

              @ 水拍石 我长大后还是继续看了不少动画,主要是陪我一个年纪差了很多的弟弟看,确实有不少优秀的动画电影,不过剧情好的动画片确实没多少了,《虹猫蓝兔七侠传》还是不错的,我去年还重新看了一遍,比现在一些武侠剧拍的要好,至于我说的那个《哪吒传奇》,里面还有封神的剧情,关于武王伐纣那条线,剧情演绎上还有些人民史观的。

                • 水拍石
                  水拍石

                  @ SANSUIZ 可以把你说的这两部推荐给我儿子看,他现在是喜欢这个的年龄。

                    • SANSUIZ
                      SANSUIZ 1

                      @ 水拍石 我也是推荐给我那小老弟看的,他大班的时候爱看,我下了班回来就陪他看一两集,也不会看电视上瘾,倒是我有时候还想再看一集,哈哈哈哈哈。

                        • 水拍石
                          水拍石

                          @ SANSUIZ 你现在还喜欢看这两部剧,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怀旧记忆;就像我对金庸小说的爱好一样,内心不平和时就翻出来读一遍,能治愈。

                            • SANSUIZ
                              SANSUIZ 1

                              @ 水拍石 是的,不过现在有的动画也是朋友推荐,带娃嘛,很多时候都是跟着小朋友的兴趣爱好去体验。

                  • 愚者
                    愚者 0

                    这部看完也就是画面还可以,剧情真是一言难尽…… 看的时候老是出戏,到处都是不合理,心疼那么好看的雄狮少年2

                      • 水拍石
                        水拍石

                        @ 愚者 对这部电影我也觉得并不是特别完美,网上现在吹得太过了。少年我没有看过,雄狮以后电视上看下。

                      • 粽叶加米
                        粽叶加米 5

                        本来上周末想去看,由于其他事情也没去。下次我补了;也有看网上的一些解读,这种让人感到割裂对年轻人还是很有吸引力。

                          • 水拍石
                            水拍石

                            @ 粽叶加米 冲突强的电影年轻人都喜欢,我儿子上初一,看这个觉得很有趣。但看电影时我们旁边有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就看不懂,一直喊着走。不知道这部电影的最佳受众年龄段是多少,10-35岁?

                          • 大致
                            大致 4

                            太好了,终于找到观点部分相同的了。第一部里对于普通小民的无视,导致我根本就不想去看二。虽然现在已经完全记不起一的具体内容了,只记得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说什么就听什么的属性。

                              • 水拍石
                                水拍石

                                @ 大致 第二部中群战时普通人就是个像素点,和夏初空中成群的飞虫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并不认为这是一部反映普通人逆天改命的励志片。

                              • Jeffer.Z
                                Jeffer.Z 5

                                这个事情让我想起来说,为什么春晚现在这么不受欢迎呢,有一个解读非常合理。说春晚的受众群体出现巨大撕裂,以60到85为一个界限,还是喜欢传统春晚形式,以90到10喜欢的是B站这种形式或者脱口秀这种新文化形式。春晚试图泥合两种群体,搞出来来讨好两波人,结果两波人都不接受春晚,觉得都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形式。哪吒这个我也觉得有点类似情况,可以看下哪吒在b站的受欢迎程度,说明主要受众非常年轻,接受的文化思路就不一样了,而老一辈的对封神榜传统形式还是有固定认知分,一旦超出这个认知,很容易出现难以接收的情况。这就像天龙八部,哪一步最经典,不同年代的人给出的答案非常不同,因为每个年代人当时的文化形式都不同。

                                  • 水拍石
                                    水拍石

                                    @ Jeffer.Z 你说的很对,审美是个很主观的事情,今年我就特意去看了下B站的跨年晚会,结果看了两三个节目就看不下去,纯粹是接受不了那个风格。对电影的接受也是,我更喜欢《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美丽心灵》这类的,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都太沉闷了。时代不同,年龄不同,各有各的爱好,所以对现在的电影只能说自己喜不喜欢,而不能直接说好或不好。

                                  • 老麦
                                    老麦 7

                                    春节档,背后的寓意我是不想明白,一家人看着乐呵了就好。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麦 我现在着魔了,很多想法和大家不一样,去其他博友那留言也经常让别人不高兴,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但总克制不住。这部电影不思考,只看的话确实不错,轻松有看点,且老少皆宜,很适合春节档。

                                      • XIGE
                                        XIGE 6

                                        目前还没去看第二部,但是天天刷到票房

                                          • 水拍石
                                            水拍石

                                            @ XIGE 这个电影火出国界了,可以去看下。

                                          • 网友小宋
                                            网友小宋 4

                                            网上分析是在阴阳美帝,证据还很多。

                                              • 水拍石
                                                水拍石

                                                @ 网友小宋 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多元化的解读本身也有意思。

                                              • 拾风
                                                拾风 6

                                                改编风格跟导演饺子的个人经历应该还是蛮大的关系,很强的个人色彩,不是大魔王和反常识的人,干不出毕业后在家自学动画,个性化契合00-20后的口味,希望打破现有格局枷锁契合70-90后对当下现状的内心,还是有很多共鸣的。

                                                  • 水拍石
                                                    水拍石

                                                    @ 拾风 确实引起了很多共鸣,拥趸的人不是一般的多,且有很多铁粉。虽然我自己不是很喜欢其编剧,但无法否认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 雅余
                                                    雅余 5

                                                    昨天也去看了。确实有几点有反“常理”,又或者在下一部会回正。

                                                      • 水拍石
                                                        水拍石

                                                        @ 雅余 我带着孩子去看的,我满眼槽点,但孩子却看的很开心,不同的人观感差异确实很大。

                                                      • 沉沦
                                                        沉沦 4

                                                        确实啊,所以这电影能过审也是一奇迹。

                                                          • 水拍石
                                                            水拍石

                                                            @ 沉沦 另一个奇迹是现在居然被宣传为中国文化崛起的符号,但凡有一点不同声音都会被无数粉丝围剿。

                                                          • ACEVS
                                                            ACEVS 5

                                                            有个解说把无量天尊比喻成美国
                                                            绿色石头牌就是绿卡

                                                            同一个人物,不同时代赋予了人民喜欢且能接受的意义

                                                              • 水拍石
                                                                水拍石

                                                                @ ACEVS 各人有各人的解读,只要能自洽就行,没有必要非是一个声音。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