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

231字数 4318阅读模式

今年五一受疫情影响基本上各地都执行不出市的政策,所以自驾游只能搁置,于是便琢磨起爬山和露营。其实从四月中旬便预测到了这种可能,于是便开始着手准备露营装备,虽然在4月12日的博文《守》中说露营计划因妻子反对而搁置,但20号以后还是购入了必备装备。结果临近五一假期帐篷,睡袋等露营装备都出现了脱销现象,庆幸下手的早。

昨天看到界面新闻说五一露营旅行成“顶流”,由此可见疫情确实改变了大家的旅行方式,或者说是生活方式。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1

 

为了躲避人流,也为了原始的景致,故避选择了野山。但不幸的是错估了大家在小长假释放自我的热情,野山也是人流攒动,进山时居然堵车一个多小时。所幸进到深山后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都留在了半山的农家院吃喝玩乐,对于纯原始的野山并没有多大兴趣。到达车辆能够行进的终点后,已经是下午四点多,因为是第一次露营,对于营地的选择没有一点经验,于是和朋友商量后决定轻装上山选择营地,然后再下山背装备。上山约一公里,垂直爬升约300米,没有找到合适的营地。并不是没有找到平坦地,而是对于众多未知安全问题的恐惧,于是决定快速下山找合适的扎营地。

到山下时已经五点多,山里黑的早,感觉太阳已经快要落了,其实只不过是被山挡住了而已,真正完全黑的时间和市里差不多。在山下向回走,找到一个水泥停车场,同时发现已经有一队人在哪里扎营,庆幸找到一个完美的营地,既舒适又安全。搭帐篷,撑桌椅,摆户外燃气炉,然后吃泡面。旁边的那队人惊呆了,“你们居然来山里吃泡面”?没错,我们就是牛肉干、豆腐干、泡面的组合;只不过爬山时只背牛肉干、豆腐干和面包等,为露营特别准备了泡面。

吃饱喝足,决定再上山溜一圈,一则消食,二则没有夜爬过,感受下。上行了约500米,感觉有头灯时夜爬和白天并没有多大差异,前提是得有清晰的道路,否则夜间容易迷路,且杂草中确实不容易看清小动物。

回程中遇到一位养蜂大哥,于是和他攀谈了一会。大哥生在山里,长在山里,尽管现在全家人都迁到了山外新居点,但他还是喜欢在老屋附近养蜂。老屋确实很老,土坯墙壁已经被烟火熏成了黑色,原木檩子及椽子满是灰尘和蛛网,青瓦上落了厚厚一层尘土,生着苔藓及一两朵不知名的野花。

养蜂只是他的副业,主业是给别人打工。他自言养了三十多箱峰,每年可以卖两万多元。我问他为什么不多养一些,他说不好卖。我说不是有电商吗?土蜂蜜很受欢迎。他说电商、直播等他不会弄,只会在老屋等着上门生意,基本上都是老顾客,爬山完了顺便买两瓶。

我问他如果全职的话最多能养多少箱,他说一个人全职的话养一百来箱没有问题。我说那不就等于年收入八万左右吗,这不比你打工好吗?他说养蜂的人多,养多了不好卖。疫情之后登山的人少了,原来一斤可以卖60元,现在只能卖40元,多了就更不好卖。于是又回到了前面的话题。

大哥为我们展示了他的蜂蜜,米白的结晶体。我问他,别人的蜜都是液体,为什么你的已经结晶了,是不是放的时间太长了?大哥说,你这就外行了。每年的新蜜国庆左右才能下来,现在卖的都是去年的蜜,大家都一样。我说那为什么别人可以现摇,明明是今年的。大哥说蜜蜂采蜜和人做饭一样,要和面,发面,然后才能蒸馒头。春天,夏天蜜蜂采了蜜,经过夏天的高温水分蒸发后,到了秋天十月份的时候才能稳定,那时割出来的就是这种白色的晶体,这种营养才好。初夏现摇的蜜水分含量太大,容易变质,营养成分也不足,但大多数人不懂,总以为现摇的好。还有蜂农将陈年的蜜拿出来加热融化后冒充新蜜,这种蜜颜色呈红棕色,不耐储,很容易酸掉,但不懂得人大多以为不结晶的才是新蜜。我想我就是那个大多数人,总以为亲眼看到的就不会被骗,不会掺假。

于是我问他,你为什么不现摇呢?这样每年可以多卖两轮,收入不是更多吗?大哥说我卖蜂蜜要守在这,这样就不能打工,要打工就没有时间卖。再说蜜不好别人今年买了明年就不会再来,这样更难卖,还不如每年只采一次省事。

除了售卖的问题外,大哥对于蜂也有自己的情感。认为蜂比人还勤劳,只要不是暴雨或大风,每天天刚亮就会出去劳作,但生命短暂,活不过一个夏天,而且时不时还有外来抢地盘的,需要做殊死搏斗,意外随时会发生。蜂蜜是蜜蜂的劳动成果,养蜂人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每年只收割一次最好的蜜,收割完后不久蜜蜂也就该冬眠了。收割时不能把蜜全割了,那样蜜蜂在冬天会饿死,蜜蜂死了养蜂人的生活就断了。

大哥给我们展示了去年收割的蜂巢,以及熬制的蜂蜡,并讲解了蜂箱的制作,格挡的密度,蜂蜡纸的使用,蜜蜂的行进路线等养蜂知识。便烤火边闲聊,很快便到了九点,我们起身告别,大哥说以后爬山就来坐坐。

山里明显比市里冷很多,从大哥的屋子里出来冷风径直往衣服里钻。在市里已经可以穿长袖衬衣或汗衫露天吃烧烤,山里穿了抓绒外套还冷的不行,海拔就差五六百米,体感温度差了有十度。

回到营地被震撼到了,邻居搭了帐篷和天幕,支起了烧烤架,同时还竖起了两个营地灯。木炭混杂着油脂的浓烟在营地灯下格外浓郁,百米开外就知道他们在烧烤。山里因为防火是禁止使用明火的,气炉和电炉还好,因为不会有火星飞溅,稍安全,木炭炉则属于被明确禁止的。走到跟前发现更夸张的,他们除了烧烤炉外还带了一个大锅和一个单头液化气炉,同时还搬来了家用大煤气罐。

因为寒冷,且连续爬了两次山,到营地后我们就睡了。十点多被他们吵醒,互相传授烧烤经验、男人吃烧烤喝啤酒后就近小便时的闲聊、小孩因熬夜瞌睡的哭闹、女人因小孩哭闹而大声骂孩子、女人照料其他人如何睡觉、如何保暖等唠叨。直到十一点半左右才彻底清净,迷迷糊糊又睡着了,早上五点被冻醒,再没有入睡。六点直接钻出睡袋去散步,不是想看早上的风景,而是走走可以驱寒。

七点回到营地,邻居们还在睡,八点后才陆续起来。问他们要不要爬山,他们说不了,收拾下吃完午饭他们就回了。才发现同在深山,我们是来爬山的,他们是来烧烤的。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2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3

吃了点早餐,喝了一杯热茶,然后开始爬山。从海拔一千米的营地走了约三公里,垂直上升约五百米,已经没有好走的路了,于是决定返回。在回去的路上我和朋友商定,如果回去那伙人还在,我们就走人,去找其他营地;如果他们走了我们就留下继续露营,爬附近其他的山。结果到营地后发现那伙人走了,但来了另外一伙人,同样有家用煤气罐还全套厨具,看到这阵势我们决定走人。

换了一个山谷,吃了顿农家饭,巨难吃。吃完打听哪里可以露营,老板说这个山谷很少有人露营。但我们在攻略上看到有营地,于是去寻找,结果遇到玩穿越的,说这边没有好营地,且踏青的人太多,于是决定换座山。

我们一直想挑战下高海拔的光头山,山脚一千八百米,山顶二千八百八十米,一千米的落差让植物从针叶林、乔木、灌木、草甸依次分布,层次分明,爬山观景兼得。和朋友商量后马上出发。

下山,国道,再上山。上山时我们发现下山方向有疫情检查,堵车严重,朋友说幸亏我们是上山,否则肯定会堵车。我说下山赌,上山肯定会堵。山路只有两车道,下山拥堵,很多人就占用上山道下行插队,正常下行的不愿让他们如愿,于是就赛起了勇气,结果走了没有两公里就遇到两起剐蹭。好在我们前面还有一辆上行车,他负责了开路的重任,虽然拥堵,但我开的还算轻松。

到第三次遇到剐蹭时一个男性新手司机显然没有处理过事故,对旁观者说的快速处理流程不放心,反复打电话找朋友和交警确认。因为上行方向被下行插队的占用,而下行道被剐蹭堵死,因此双向堵死。有热心的司机开始组织疏散,让我们上行的先挪到下行事故车下方,让占用上行道的先下来,等上行道疏通后再上行。我很支持义务维持秩序者,所以挪到了事故车下方。但我后面的车并不愿意配合,于是就在上下行车道中间挤出了一条道,两车道变成了三车道。其实刚才的剐蹭就是这么形成的,下行插队的和正常行驶的变成了两队,加上上行的一队,就变成了三队,结果两队下行的车距没有保持好剐蹭了。

让出缺口,上面被堵的占道车如决堤的洪水般喷出,一个挤一个加塞下行。意外发生了,一个愣货挤过来后车速过快,撞了我的侧后方,我喊他停下,结果他还加速跑了。根据挤过去的车数估计,这辆车的司机很可能就是刚才谴责加塞者(制造事故的中年妇女)和墨迹小伙(正常行驶的新手青年男)中的一员。查看被撞的情况,发现只撞到了后保险杠皮,塑料的有弹性,只是掉了外漆,并没有破裂,庆幸不用去修理。撞得不严重,就没有报警,本来就很堵,又没有记住车牌,就不想费那事了。

继续上路后朋友给我说今天刷新了他对国人的认识,逆行插队的还理直气壮,并且还不是少数人。我说其实这就是典型的破窗效应,如果车能慢慢走就很少有人插队;即使是堵死了,如果没有人插队还是能维持秩序,但如果有一个人插队,其他人就会觉得自己排队反而遭受了损失,就会跟着插队,秩序就会瞬间崩塌。鉴于这个道理,应该重罚第一个破坏规则的人,比如将逆行的罚款起点定在两千元,甚至是五千元。现在不遵守规矩的人多,是因为处罚力度明显弱于破坏规则所造成的损失。同时执法成本相对太高,导致执法不严。如果规矩严厉,且能够得到有效监督,那么就不会有人带头破坏规则,没有第一个就没有第二个,秩序便会建立起来。

到达光头山脚下的农家院时已经晚上十点钟,本来一个小时能走完的山路我们走了三个小时。之所以选择住农家院而不是露营,是因为我们的睡袋太不给力,昨晚在一千米海拔的山里就被冻醒,今天在一千八百米的山里可能直接冻的睡不着。此时我们才弄明白睡袋的温度选择应该是标注的舒适温度再加十度,比如说标注舒适温度为5度,那么只能在夜间最低温度为15度时使用,否则就会感到寒冷。现在的睡袋算是交学费了,也是因为穷,这个睡袋选的是聚酯纤维的,如果真要在环境温度5度左右的山里露营就必须得选羽绒睡袋,如果选了聚酯纤维睡袋体积就会很大,占用背包空间太多,且太重。

农家院就是农家院,卫生谈不上,舒适谈不上,但好在比帐篷暖和很多。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餐就开始爬山,出发前询问农家院老板爬山需要多久,她说三小时差不多能到顶。

从踏进山道的第一步就觉得舒适,笔直高耸的松树遮天蔽日,厚厚的腐土上各种野草和野花竞相迎接朝阳,路旁的小河发出隆隆的拍打石头声。山真的很陡,前行了没有一公里就爬升了超过四百米。海拔二千三百米之后就成了乔木和竹子,再往上是竹子和灌木,再往上是灌木和野草,到了二千七百米之后基本上就只有草甸了。

差不多用了五个小时才登顶,因为边走边看,因为照顾妻子和儿子,也因为体力本来就一般。

到山顶后才发现什么是一览众山,才发现什么是苍茫大地,才发现什么是山阴和山阳。光、风、雨共同塑造了东南西北迥异的风景,让人不自主的感叹自然的神奇。

因为体力原因,没有带相机和望远镜上山,只能用手机从不同角度拍几张以做留念。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4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5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6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7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8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9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10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11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12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13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14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15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16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17

2022年五一露营爬山小记-图片18

在山顶找了一圈露营地,顺便向其他资深露营者及领队请教露营及穿越事项后下山。下山前已经明确知道有四个露营者,第一个男生和第二个男生是各自出发的,然后偶遇,第三个和第四个女生是两个大学生。在下山的途中又发现三波露营者,前后加起来明确知道的已经有十三人要在山顶露营,队伍里最小的貌似是初中女生。快到山脚时已经将近六点,还有人不断上山。据说还有人凌晨爬山,早上在山顶看日出,然后穿越从另外山口出去,连续穿越十七小时以上。相比于这些爱好者,我们只是没有入门的菜鸟。

出了山我和朋友都改变了对露营的未知恐惧,如果真的爱好,一个人完全可以露营。最大的恐惧不是来源于野兽,而是来源于人心。

晚上修整,五月四日早六点开始返回,以避免堵车加堵心,没有什么可以细表。

这个五一尽管不能远行,但依然过的很充实,连续三天爬山,累计垂直爬升约两千米,强度刚好,且爬山的过程赏心悦目,没有粗制滥造的人工景观,没有混杂着香水的汗味,及只能脸贴着前人屁股的登山台阶。

五一已过,静待十一。尽管五一除去周末和调休加班后实际只放了一天假,但这种小长假依然玩的很开心,很佩服发明这种调休政策的人,和朝四暮三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评论  23  访客  12  作者  11
    • 老达
      老达 5

      文笔很好,拍照很好,一篇文章小5000字,也是不小的工程啊
      顺便请教一下,图片水印用的什么工具添加的呢?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达 文笔和拍照谈不上好,都是水的不能再水。水印是PHOTOSHOP手动添加的,主要是为了把水印添加在不碍事的地方,如果添加在固定地方的话wordpress有很多插件。

        • 风雨行者
          风雨行者 2

          一直想尝试下露营,但一直未能迈出这一步~~~
          一是因为懒,一是顾虑太多,唉。

            • 水拍石
              水拍石

              @ 风雨行者 夏季天气暖和了应该容易点,可以尝试下。

            • 亮娃子日志
              亮娃子日志 3

              露营的感觉还没体验过

              • 老麦
                老麦 7

                看来以后能带老婆和儿女看这样风景,我得多锻炼锻炼才行。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麦 赶紧练起来,男人出门就是负重的,要背全家的行囊。

                  • 老麦
                    老麦 7

                    老实说,看完你的图片我才知道什么是天,什么是山。感觉自己瞬间呆住了~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麦 好的风景在险远,身边常看的就会疲劳,且人工太多的东西总是类同,更容易视觉疲劳。站在高山看层峦感受确实很特别,天地的广阔能够让人感受自我的渺小,但同时也能打开本来并不宽阔的胸怀,让人更清楚的认识天地和自我。

                      • 青萌
                        青萌 2

                        跟孩子们一起体验一下应该很好…然后也写一篇日记。

                          • 水拍石
                            水拍石

                            @ 青萌 等着你的笔记,相互学习下亲子活动心得。

                          • 拾风
                            拾风 6

                            你这是为了爬山过夜的真硬核野营,带烧烤架的大多是体验式野营,还没试过野营,但我估计真野营了我也属于后者,因为我甚至想过带蓄电池去供电,以便使用电烤炉、煮水泡茶、太热可以插电风扇等等,有时也在想如果把城市化的生活用具都带去野外了,似乎又失去了野营的体验了,还是你这般真硬核野营才是更纯粹更有意义。

                              • 水拍石
                                水拍石

                                @ 拾风 我其实是想把露营装备背到山顶去露营的,第一次内心有点不适,所以就选择了山脚停车场。要想背着装备上山就要尽量轻量化,多余的东西能不要都不要。烧热水用扁气罐和轻量化炉头很方便,也可以简单做饭,泡茶煮咖啡,背着就行。
                                我登山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锻炼身体;另一个是远离城市生活,让内心宁静,在极度安静和黑暗的环境中放松精神;现在看这两个目的都能得到较好的实现。但真正的露营和爬山都属于小众运动,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志同道合者,尤其是有家庭牵绊以后。

                                  • 拾风
                                    拾风 6

                                    @ 水拍石 有家庭后,确实很难再想走就走,出趟门爬个山总还拖家带口的

                                • 叶开楗
                                  叶开楗 4

                                  我爸也养蜂过,不过我都没问过,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这山什么地貌?感觉树很少!!

                                  露营还是你专业呀,阿辉叫我露营都要睡山洞了,然后带两袋米 哈哈哈!!

                                    • 水拍石
                                      水拍石

                                      @ 叶开楗 养蜂也能锻炼心性,观察蜜蜂也能感悟人生,只要能溯本求源就是好工作。
                                      山名叫光头山,海拔高,不长树,所以得名光头。
                                      阿辉是专业人士,我只是没有入门的爱好者,但登山和露营确实会上瘾,纯粹的花钱找罪受。

                                    • 城南牧野
                                      城南牧野 4

                                      别说帐篷,睡袋也快脱销了,我就定了小100个呢。
                                      国家以后得大方点,既然给假期,五天那就直接五天,别补来补去的。我给我工作室的和另外一个地方的,放了10天。
                                      另外,照片拍的不错,哈哈。

                                        • 水拍石
                                          水拍石

                                          @ 城南牧野 我就说帐篷怎么脱销了,原来是你抢购的,这断了很多人希望啊。
                                          假期咱也不敢说,但这么倒腾后其实更忙了,可能假期期间有事,而且假期过后第一天积压的事情更多。你放假也是大手笔,普通老百姓想都不敢想,我只想着五一的五天能不能实打实的放两天或三天。
                                          照片就不敢承认拍的不错了,手机直出,好的话只能说手机拍照确实进步了。你为什么所有的照片都评论不了,你最近发表的那张风景照我就很喜欢,色彩饱满,明暗均匀自然,我看了半天只能得出是后期PS的亮度,不知道拍摄时是不是也用了渐变灰度镜?可以把风景照的评论开了,让大家学习下。

                                            • 城南牧野
                                              城南牧野 4

                                              @ 水拍石 评论不了是因为太累了,主要是以前讨论的太多哈
                                              说实话,现在都用不上滤镜了,相机越来越强行嘛。三脚架还是需要用下的,这样的照片更加锐利。这种HDR效果,手机也是有这个功能的,不过没有自己手动后期调整好。拍单张的话,曝光略微过一点点,后期就容易调整,因为细节多啊。

                                                • 水拍石
                                                  水拍石

                                                  @ 城南牧野 我还以为你用了渐变镜,然后以3EV步长包围曝光拍摄多张照片,后期合成的,看来这种想法已经过时了。也可能是你的机器宽容度过于强大,一张即搞定。手机还是干不了这活,HDR基本上就是个摆设,尽管比没有强,但想拍出这种照片还是得等等。

                                            • 段先森
                                              段先森 4

                                              是不是可以烤烧烤,哈哈

                                                • 水拍石
                                                  水拍石

                                                  @ 段先森 对烧烤不拿手,也缺乏兴趣。不过现在好像烧烤成了露营的标配,很多人喜欢这个调调。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