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议《大国大城》

4字数 7069阅读模式

前几天刚写了一篇博客《我国城市的现在与未来》,名字取得很大,其实内容只说了资源是否更应该配置在大城市,及大城市的房价是否还会继续上涨两个问题,顺便附带了关于小城市发展慢是因为软环境欠缺而不是硬环境欠缺的观点。之所以写这篇博客,是因为和一位朋友讨论,他和我的观点相去甚远,而我认为他的观点或许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观点,所以才作文以记录。

后来知道他的观点基本上来源于陆铭的《大国大城》这本书,而他也极力推荐我看这本书,于是这两天我从他那里借阅了这本书,下面的内容就是我对这本书所阐述内容的部分看法。当然这种看法是离散的,并不是成系统的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我虽然不赞同陆铭阐述的很多逻辑,但我受自己知识所限并不能以严谨自洽的逻辑阐述自我观点;二是如果要系统性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就要反复阅读这本书,并整理大量资料作为支撑,而目前我也没有这么多时间做这件事。

在正式开始之前,先申明下,我和朋友虽然经常讨论一些问题,观点也经常不一致,但这并非说明我们存在矛盾,而是君子和而不同。对于存在争议的问题我们都尽可能的阐明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对方,尽管结果通常都是各自保留,但无疑每次争论都能拓宽彼此的思路,所以我们是共赢的。在讨论中学习远比在书本及其他主动式学习中进步的快,原因就是讨论中最容易接触到自己未曾涉及的部分,而主动性选择学习中经常会选择自己习惯并乐于接受的部分,这很有片面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一个愿意和你争得面红耳赤的朋友是幸运的事情,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礼节性讨论其实是在浪费生命。

陆铭的《大国大城》始终贯穿的逻辑就是国家要发展就要城市化,而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形成巨型城市,这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结果,对经济发展有利,也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但中国政府通过管人(限制人口流动)、管地(限制超大型城市建设用地)、管钱(中央转移支付)、来扭曲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得资源错配,降低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阻碍经济发展。陆铭沿着这一思路,分大国难题和大城之解两部分来阐述他的优先发展大城市逻辑。

在这本书中陆铭引用了大量现有研究成果和当前世界大型城市作为例证,思维慎密、语言优美,很能唤起读者的共鸣。但是只要边度边想,便会发现书中所阐述的内容其实也有很多不能自洽的地方,下面我先就其理论框架的缺陷做以说明。

理论框架缺陷

1、陆铭这本《大国大城》发行于2016年,但书中所用的数据涵盖了2000年-2015年跨度达15年的数据,这么长时间的数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城市可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0年的数据已经不能支撑2016年的结论,但陆铭依然使用了。比如他一直说中国的城市化率刚过50%,假设此后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但实际情况却是2016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57.35%,而到了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63.89%,显然陆铭的这一基石数据是及其不严谨的。

2、全书中一直围绕着城市化率在讨论,但陆铭却刻意忽略了中国户籍制度对城市化率的统计影响,而这是很核心的问题。

目前中国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虽然现在统计中使用的是常住人口概念,而非户籍人口概念,但在实际统计中很多城市常住人口却被统计进农村人口中。关于这一点《大国大城》也有描述,比如农民工进城,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等。陆铭显然很清楚大量农村劳动力已经进城了,但他在认识城市化率的时候却忽略了对这部分统计误差进行调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增长1.5%,这部分农民工里有多少人不在城市化统计范畴里不得而知,但显然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有财力人力进行研究,并对官方城市化率加以调整,用调整后的城市化率和书中的样板国家及城市对比才有意义。

3、《大国大城》全书对大城市的论述都是基于制造业思维,但现在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国,所以人口数量并不能决定城市的经济规模。

4、研究缺乏前瞻性,眼光太过保守。我们现在已经经历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经济已经占据了我们经济的很大一部分,而这些经济根本和运输无关,为什么在考虑城市未来的时候要用过去的标准来衡量呢?

5、美国之所以强大,最重要的是金融强大,其次是技术,制造业影响最弱,但在陆铭的论述里始终围绕着制造业在讨论,依此规划我国什么时间才能赶英超美?或许从来没有想过。陆铭生活在上海,《大国大城》中隐隐约约一直有上海的影子,而上海是我国的金融中心,为什么陆铭一直没有在本书中研究华尔街?上海应该颠覆的是华尔街,而不是底特律。

6、书中所有的论述仅围绕经济或者说是物质,而缺乏对精神的研究,拜物倾向太过严重。同样的收入,生活在文化气息浓郁的小城市和生活在大型的工业化城市那个更好,从经济上看是一样的,但实质差很多,那为什么要忽视人对精神的追求?

核心论述错误

1、书中所说的政策限制人口流动,特别是低端人口流动是一个不正确的描述,起码在《大国大城》发行的2016年是不正确的。

陆铭所谓的限制人口流动是指大城市有落户门槛,以及有附加在户籍上的福利政策,而低端劳动力无法获得户籍,从而无法获得这些福利,这限制了他们永久定居于大城市。其实这和他在书中关于大城市高房价是大城市“入场券”的描述是相悖的,大城市的高房价、高物价选择了高端人才,也淘汰了低端人才,这是市场选择。而当前中国,包含陆铭常用来作为标杆的美国也是,社会保障都是以省(州)为单位统筹的,实行的是谁付费谁收益政策,没有为社会保障和其他福利付费的流动人口不能享受这一福利是正常的结果,而不是歧视,更不是政策壁垒。仅以医疗保障来看,目前中国的覆盖面比美国更高,即使2016年覆盖面也比美国高,为什么还要认为中国的保障政策是一种人为壁垒,是反市场的存在呢?

低端人才之所以不能取得城市保障并不是政策壁垒,而是他无法为这种服务付费,他的收入支撑不了这种支出。而农民工不带父母孩子一起搬迁到大城市去,并不是因为政策不让他拖家带口,而是以他的劳动技能一拖五不现实。大城市也没有能力同时解决他的孩子教育问题和父母养老问题。之所以把父母和孩子留在农村老家,只是因为农村教育和养老成本低廉,符合他的收入能力。

2、中央转移支付并不是地方资源配置低效的原因

这是陆铭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也可能是目前中国经济的普遍现象,对于现象的描述我是认同的,但不认同的是原因分析。

陆铭的观点是东南沿海城市资源使用效率高,所以应该让资本和人力都配置到东南沿海去,而不应该政策强行转移到中西部。但他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目前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处于不同层次的发展阶段,东南沿海比西部起码领先20年,市场配置效率高是必然的结果,如果仅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那显然对西部不公。而造成东南沿海和西部差异拉大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首先发展了东南沿海的经济特区,将有限的资源优先配置到了这里,无论是资本还是高端人才,以及政策。现在这些地区先发展起来了,中央政府想让东南沿海带动中西部,从而实现先富带动后富,只不过是把改革开放初期所做的事情重复一遍而已。

其实现在中西部有严重的后发劣势,东南沿海起步时(或称原始积累时)有巨大的人口红利、有忽略不计的环境成本、有粗放的资源使用环境、及其他明显低于国际环境的资源成本,但现在中西部都没有这些优势。所有人口、环保、资源价格都和东南沿海一致,还要面临东南沿海的资本优势以及技术、人才、管理优势,中西部拿什么竞争?我个人浅见,如果要想发展中西部,就要给中西部更宽松的环保、资源使用政策,以及更多的人才及技术补贴(比如学科领军人才到西部工作的补贴直接由中央财政发放)。

陆铭认为东南沿海转移支付补贴了中西部,但其实中西部也在补贴东南沿海。陆铭论述大城市规模边界到底在哪里时说,“上海市政协的一个调研组认为,如果今后能加大长江新水源开发力度和治污,节水力度,未来上海淡水资源可支撑2800-3000万人口”,但上游治污和节水都是有高昂成本的,这等于上游付费为上海节水。如果说水是公共资源,上海有权利享受更多,那接着看他对电力的描述。“上海现在的用电大量受益于西电东输工程,输电问题解决了,上海就不缺电了”。似乎只要通过技术问题就能解决大城市的人口边界,但这种解决却是赤裸裸的西部地区补贴上海,为什么西部在电力生产地还要支付和上海一样的电价?同时占电力份额70%煤电发电企业即使在亏本的情况下还要发电保障上海的电力供应,而这些企业大多并不在上海。

3、用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作为参考意义并不大

a、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处在不同的生产力阶段会有不同的城市形态,直接对比没有意义。就拿陆铭举例的孟买和纽约来说,两个城市完全不同,两个城市所处的国家也完全不同,直接比较有意义吗?

b、城市形态及规模是对过去经济形态及生产力的反应,其他国家的参照物只是历史的结果,并不是未来趋势的指导。

c、国外的城市也经历了人口迅猛增长到平缓稳定增长,甚至人口下降的过程,很难判断我国的城市应该对应国外城市的那个阶段,为什么必须对应他们增长最迅猛的阶段,而不是下降阶段呢?

略议《大国大城》

d、假如二十年后时间证明东京模式是错的,那我们现在还要跟着试错吗?对于城市发展及国家发展是效率优先还是安全优先?

e、其实我国特大城市的人口总数和平均密度一点都不比《大国大城》所列的样本低,即使比极端例子低一些,也低的有限,但关键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做那个极端?我们想要最高的高楼,但为什么必须要人口最多的城市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

f、其实到目前为止所谓的大城市都很年轻,大概在1945年才诞生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纽约,这一时间距今不足80年。而纽约市现在人口仅为800万,通常说的大纽约并不是纽约市,而是一个都市圈。大城市都这么年轻,我们怎么知道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是所有的“大城市病”呢?会不会有潜伏期更长的病?

g、东京人口世界最多,但东京也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城市之一,结婚及生育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儿童自闭症发病率最高的城市。这些和城市规模有没有关系,属不属于大城市病的一部分?

h、作者看到了孟买、里约热内卢的人口,却没有看到这些城市中有规模庞大的贫民窟,其实连城市楷模纽约也有规模庞大的贫民窟,但同样被作者忽视了。生活在城市贫民窟中的人真的享受了城市发展红利,并且生活的比农村人快乐吗?我国不允许城市贫民窟的存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市人口。

i、我国的大城市其实已经很多了,现有的资源配置模式催生了大城市,而不是压制了大城市。

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2000万的城市总共有9个,中国占3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有28个,中国占了11个。中国仅占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但大城市的规模占了三分之一多,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大城?(不同统计方法统计口径不同,因而造成结果差异,无论那种口径下我国的大城市比例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4、陆铭认为我国资本跨省投资有障碍是一种偏见,而这种偏见可能来自于对省属或市属国企的调研。

5、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实际工资其实是下降的,GDP的提高和城市化并没有为广大工薪阶层带来实际好处,并不像陆铭描述的那样农民进城就进入了天堂。

6、陆铭认为机器替代人是因为政府压低了资本价格,限制劳动力流动抬高了劳动力价格,从而促成机器代替人。前半句我认可,中国近些年资本价格是很低,但抬高劳动力价格却并不是他所说的限制劳动力流动引起。机器替代人是在技术发展和资本充裕后的必然趋势,全球都是如此,这不仅是成本问题,也是效率问题,但陆铭今看到了成本,还说错了。如果说效率本身是成本的一部分,那为什么我国要在技术先进,资本充裕的情况下选择低技能工人而不是机器?

小瑕疵

1、中国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投资教育

在144页陆铭写到,“当人人们普遍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时候,地方政府却没有积极性加大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在100年鉴,美国领跑全世界的技术创新,其基础就是教育”。目前美国适龄人群大学入学率约为48%,中国已经超过了一半,怎么看也没有显示出中国不重视教育的问题。当然教育质量问题另说,这和投入积极性不是一回事。同时对两国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也不好算,因为美国很多大学都有基金会,经费主要来源于基金收入,而中国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除了这个差意外,两国人在教育上的投资方式也存在巨大差异,比如中国人热衷于辅导班,这部分支出很难计算清楚。

2、P141,给每100个中小学生配备的老师每增加1人,在长期内可以推动当地的年均经济增长上升1.07个百分点。

我不知道陆铭这一结论是怎么得出的,但如果这一结论是对的,那中国GDP翻一番将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其他国家是否也会马上跟进?

3、作者在书中举底特律的例子并不恰当,底特律之所以衰败很大原因是工会力量过于强大,而不是产业转型。同时底特律城市规模是收缩的,似乎和大城的论调相悖。

4、农村老师待遇差小故事和事实不符

在P150陆铭引用了一个故事,说他朋友说,他有同学原来在小学教书,并且教的不错,但由于收入太低,最近有的转行考了县政府公务员,有甚至去做了出租车司机。从2000年之后教师的工资相比于公务员就要高出一些,到作者出书的2016年更是明显高出,为什么要辞了教师去考公务员?我想肯定不是作者说的工资问题。还有辞了老师工作去开出租的,我更加难以理解。

5、人力资源外部性问题描述错误

P161“低技能劳动者在大城市获得的收入提升效应往往要大于高技能劳动者,道理是一个大学生留在大城市发展,却会面临大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这种竞争就会降低他们的收入。”大学生因为竞争会降低他们的收入,难道保洁、保安等就没有竞争?在竞争中大学生收入增长的快还是保安等低技能者?

6、一个城市的大学毕业生每增加100万人,会使该地区的个人就业概率提高4.34-6.61个百分点

对于这一论述我无法清楚理解其意思,上海1980年有1150万人口,现在有2500万,增加了1350万,就算增加的一半是大学生,那也有快700万,按照作者描述是否上海个人就业概率增加了30-46%?如果上海的人口再增加呢?

7、p174关于低层次就业人员稀缺的论述也是错的,原因见核心论述错误第1条。且不能获得户籍并不是保姆增资上涨的原因,生活成本高才是,而生活成本高的原因是资本和人才等要素都过剩。

8、p210关于没有户籍的人在上海待下来的描述错误

“在2500万常住人口中大约有1000万人没有上海户籍,占到上海常住人口的约40%,如果大城市的承载力真有问题的话,这么大规模的外来人口时怎么待下来的呢?”

虽然上海没有户籍的常住人口有1000万,但今年的1000万却不同于去年的1000万,外来人口是流动的,很多大学生可能在上海工作一两年就离开了,农民工更可能是一个月换一波,和有没有户籍有什么关系呢?兵营里的兵每年都换,但总数每年都是那么多,这能证明兵营给士兵“户口”了吗?

9、谁来为上海人养老?一个坏答案

在P214页,陆铭引用和一个出租车司机的谈话,将外来人口对上海的好处。上海正在老龄化,现在交的社保是用于现在老年人的养老,那以后大家老了怎么办?答案是靠外来人员,因为外来人员都是劳动力,会交社保养大城市的老年人。但这个逻辑有明显的漏洞,延续陆铭贯穿于整本书的观点,政府应该取消所有壁垒,让人自由流入大城市,这样大城市就有人养老了,但问题是流入上海的打工人和农民工他们的父母由谁来养老?农民工的父母还是农民,并没有养老险,他们怎么过晚年?

结语

挑毛病适可而止吧,免得大家都以为我是个刻薄人。之所以集中在140页到220页之间找问题,是因为我在读前面部分时没有做记录,而220页以后觉得做人不能太刻薄,也没有记录。以上的记录都没有做整理,只是信手记录,所以比较凌乱,且可能对作者愿意把握不准。

陆铭的这本书是一个畅销书,我手头这本是2020年第17次印刷的,从2016年初次印刷到2020年仅五年,可见有多畅销。但这本书自2016年出版后到现在才第六年,有很多内容却已经被现实证伪,可见其对经济的指导作用有多脆弱。就是这么一部书还能成为一部畅销书,而且被高智商人群所迷信,由此让我想到了各种大法的厉害之处。能够让人迷信的学说有个共性,披着高尚的外衣,大众感兴趣、能读懂,且处于似懂非懂之间,想质疑又从无质疑,最终由迷信到传播。

经济学恰好是这样一门学问,很容易读懂,又可以通过各种名词和数据伪装的很高深,然后讲一个可以换着角度解释的真理故事。由此经济学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真理,也处处存在着“真理”。经济学到底是在总结过去,还是在指导未来?总结过去众说纷纭,成岭成峰似乎都没有错;指导未来可能十矢九失。

那么该如何学经济学,我认为先普及了基础知识,阅读大量的经典理论,然后在经济史著作中慢慢寻找自己的感觉,琢磨出自称体系,可以自洽的自我学说。因为截止目前,无论多伟大的经济学家其学说都无法保证完全正确,或永远正确,在时间的检验下总会被逐渐击破。

《大国大城》在我的严重充满矛盾和漏洞,但我依然承认陆铭在这部著作中保持了学者的严谨论证,可以看出他为这部书准备了大量素材和资料,耗费了巨大心血,要不也不至于2016年出版的书还在用2000年的数据。根据阅读体会,我认为他这部书可能写了四五年,或者整理了他四五年间的心得体会片段,这种敬业精神值得我尊重。

但尊重并不等同我要苟同他的观点,对于没有经济学基础的人我绝对不会推荐这部著作,因为不会批判性阅读很容易被误导。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评论  4  访客  2  作者  2
    • Andy烧麦
      Andy烧麦 4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说,中国,印度,缅甸等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太低,但都是加工制造的活。而美国人工贵,但人效高。

        • 水拍石
          水拍石

          @ Andy烧麦 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已经没有优势了,不仅比印度,越南,泰国等贵很多,比巴西,印尼都贵,马来西亚等国家都贵,这几年人力涨的太贵了。知识含量很高的工种国内比发达国家明细去年低,可能仅为一半左右。但效率也低,而低的原因我认为是出在管理上,而非人力本身的差异。

        • 夜凉如水
          夜凉如水 2

          按照现有流行主流逻辑,资金去到效率更高的大城市会有更大的产出,但是如果一直按照这个逻辑,中西部基本是没戏的,如果有一天中西部的不再甘愿提供资源支持,大城就是个伪命题

            • 水拍石
              水拍石

              @ 夜凉如水 主要是所谓的学者和专家都生活在大城市,天然对大城市比较亲近,不自然的就有倾向性。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