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外出不戴口罩是缺少社会公德的表现

评论5字数 783阅读模式

武汉疫情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终于得到缓解,连续十多天确诊和疑似病例都在下降,但目前确诊在院患者依然有57936例,重症患者数为11741例,因此距离彻底战胜疫情还有较长的时间需要坚持。

在全国人民和疫情做斗争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不和谐的事件出现,最多的就是有一群外出不戴口罩的人。这群人中有农村低收入者不愿意花钱买口罩,觉得一个口罩2元钱每天一换太浪费;有人说家里没有口罩库存了,外面也买不到;也有人觉得他是高级干部,有特权不戴口罩;也有人认为他都70多岁了,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就是个死。

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不戴口罩外出都是缺乏社会公德的表现,而不是像这些人所说的自己很勇敢、不怕死。即使他们自己真的不怕,但如果他们感染那么将会作为一个传染源感染其他密切接触者,即使他们一直独居、也很少外出,不会感染别人,那么他们被感染后也要浪费国家医疗资源,目前治疗一个重症患者需要40万人民币,治疗一个轻症患者需要20万人民币。

为什么在疫情这件事上会有人缺失公德?我认为有两方面,一个是因为他们的无知,就是对疫情严峻程度的不了解;另一个就是他们自私的利己心,反正我都70多岁了,我怕什么?

无知和利己加在一起就是无知的利己,因此出现了一幕幕的丑陋画面,最终这些社会公德不能约束的人被法律所制裁,拘留所成了他们的暂住地。

但是一个社会要高效运行社会良序是必要的,虽然法律可以达到和社会习惯相同的目的,但是法律手段的成本太高,当违法人数太多时就会出现因纠错成本太高而导致的“法不责众”现象。通过疫情中公众场合不戴口罩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我国国民素质虽然一直在提高,但距离理想的社会形态还有很大的距离。

在我国传统的故事中有很多关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记载,这些故事很多是为了反映主角高超的治理能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是故事环境中社会公德对人们行为具有超强的约束力,而这就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