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陋习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因为想出名而可以模仿陋习,最终变成连他自己都讨厌的人。比如占座姐占座哥,景点尬舞、网红景点破坏式拍照,甚至会模仿网红偷车标、酒后寻衅滋事。
大众的娱乐和审美观正朝着低俗化和扭曲化发展,纵观电视综艺节目和各种在线视频及短视频全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而哈哈还不是观众发出的,多是嘉宾配合或直接是配乐。节目沦落到连观众都不能娱乐,只能靠埋汰自己甚至是自己的父母诱发笑声,或者将自己树立成拜金、无知的典型而引来观众的强烈谴责,总之,只要能吸引观众注意或引发观众争议其他都无所谓。
这种以丑化自我为卖点,并成功将自己包装成名人的第一人大概是罗玉凤,凤姐炒作成名后有了自己专业的炒作团队,并且成功移民美国。而与之齐名的芙蓉姐姐据传现在已经身价过亿,早已成了成功人士。她们两位为什么能成功?被很多人和很多媒体解读为出名,尽管是骂名。
人要以优秀的一面来出名就要比亿万人更优秀,而如果要以骂名出名则只需要比绝大多数人更厚黑就可以,这显然比拥有超凡的技艺更容易。面对挑战人会自觉的选择更容易实现的,有捷径很少有人愿意绕大路,于是嘟嘟姐们来了。
带给观众欢乐是每种文艺形式的根本目的,古代的说书和近代的相声都是这种形式,但不同于现在娱乐节目的是传统节目更富艺术性,而大多数节目更是文化和历史的流传途径。我们现在流传下来的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的说书人,而汉代造纸术发明之前历代的野史趣闻甚至是正史都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这种行驶保留至今。
说书能够娱乐听众,但同时能够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甚至是教育大众,古代普通大众礼义廉耻、孝悌忠信价值观基本上都是由民间艺术普及的。
相比于现在的媒体出发点则完全不同,虽然目的还是娱乐大众,但却卸下了传承文化、教育大众的责任,只剩下了娱乐。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传承文化和教育大众都需要自己先学习,只有自己领悟的比大众更多时才能教育大众,而纯粹的娱乐则容易的多。
摔碗酒能火起来确实令人很意外,如果说它能体现男人的豪爽气概的话很难解释为什么老人和女人也去摔碗,如果说它是为了发泄内心的压抑的话为什么很多人在摔之前都笑的直不起腰?全民摔碗只能用盲从来解释,因为这件事火所以大家都摔,和到此一游同样的效果。殊不知在传统中只有两种情况会喝酒摔碗,一个是将士出征时,另一个是死囚临刑时,都是有去无回的时候,是为壮行。
摔碗之后留下一片狼藉,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其他诸如乱扔垃圾、随地便溺、损坏公物、插队抢座等陋习更是不胜枚举,大有“和尚摸的我为什么摸不得”的架势,好像别人有的陋习自己没有就会吃亏一样。为了更加方便、为了更多实惠、或者是为了显得自己更有能力,大家一个赛一个的陋,最终大家都抱怨环境为什么这么差。
人不学不知义,不学习就不知道礼义廉耻,寡廉少耻自然行事就会比较粗鄙。而现代人又都有一颗躁动的心,不折腾就不能凸显自己的存在。
十三岁时好学生无人不夸,而坏孩子则会扔一块石头砸碎对面的玻璃,惹来“谁家熊孩子”的叫骂。三十岁时好学生可能是教授专家,坏孩子可能成了地产商;教授两袖清风、地产商则家产万贯,于是教授暗暗想我为什么不扔几块石头呢?
地产商成功可能有很多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比如自身的努力,踩着政策的点上,或者投机倒把没有被抓住等,但是其他人却不这么看,很可能简单的想还是熊孩子长大了更有钱途。沿着教授的路走过于艰难,于是便诞生了许多熊孩子。
我国现在的大学生招生比例已经占到了高中应届毕业生的80%以上,这一比例比很多发达国家还高,基本上实现了全民高等教育。为什么现在社会大家受教育程度这么高但国民素质还有待提高呢?简单的想来可能是教育过程中更注重文化课教育,而忽视了道德素质教育和学生自身修养的培育。
人不学不知义,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人不学习就不能成才,要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是指人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义廉耻,而我们再学习过程中可能就忽视了一方面而过于重视另一方面。
现在社会大家爱学习吗?即爱也不爱,爱的是能带来收入的技能性知识,而不爱的正是提高自身修养的知识。三字经里一句简单的启蒙哲理流传了几百年,现在被大家选择性的忽略了,而忽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用”。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