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战电视剧看国人精神胜利法

评论字数 16391阅读模式

我们的历史书中均称此战全歼日军冈崎大队,《亮剑》也采用此说法,并不正确。彭德怀在回忆中也否定了歼灭日军的说法,称他率7倍于敌的兵力在野战中力图围歼一部日军,结果激战一天,付出相当大的伤亡却未能达到目的。关家垴战斗由彭德怀和刘邓亲自指挥,名将云集,又动用10个主力团聚歼日军一个500人的大队,但仍未能将其歼灭。我军伤亡极大,许多连队打到了只剩不足三分之一,红军时期的连、排战斗骨干也损失过半,大伤元气。这样一场硬拼战,引起了日后军史上对百团大战的争议,也增加了彭刘两位老元帅之间的不和。陈赓在百团大战中看到部队受了重大损失,上级对自己正确意见不接受,还派人督战时,曾潸然泪下,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曾对此进行过尖锐批评。1944年4月5日,他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一部三支的《报告》中提到:到了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我觉得不能再打……我问一个问题,这一仗是不是中国革命最后的一战?或对革命有很大帮助?如答复是就打,否则不打。师长来命令叫一定打。”百团大战刚一结束,中共中央就敏感地意识到这种大规模军事进攻可能带来的副作用。1941年1月,中共中央首先就交通破袭战的战法提出异议。它清楚地看到:敌人控制占领区的交通线实为其既定方针,对其主要交通线,我破袭愈多,敌守备愈强,结果反陷我之交通联络愈加不便。而破袭的结果,因敌之技术优越,修复甚易,担惊受累的只是路旁居民,以致夜毁昼修,不胜其劳。因此,中共中央决定:“道路不可不破亦不可太破,凡与我太有害而于敌非必争者(如插入我根据地内之大路),必须彻底破袭之;凡在敌为必争,在我无力控制者(如正太路平汉路北),不可因破袭而引起敌之守备加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卷,第35-36页)。
       百团大战在敌我双方军事装备上暴露出来的巨大差距,给了毛泽东相当强烈的印象。毛泽东早就指出:八路军的基本缺点就是技术装备不如敌人。然而,在军队和根据地顺利发展的时期,他没有特别重视这个问题。在百团大战之后,他才真正意识到这种武器弹药方面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八路军在对日战争中的致命的弱点。特别是在日军已转入进攻的情况下,八路军必须迅速转入退却,这个时候不设法保存自己,反而去大举进攻敌人是完全错误的。因此,在日寇疯狂“扫荡”和进攻的情况下,八路军最有效的作战方法就是尽量将大兵团化整为零,尽可能加强地方军及各地的群众武装,最大程度地减少甚至停止集中作战。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这时在其指示中强调指出:我们一无飞机、大炮、坦克,再则我们的步枪、机枪质量也差,子弹也日益困难,想要靠我们自己力量办到有优良的步枪、机枪,有极充足的子弹,在目前条件下,已是完全的空谈。百团大战已经证明,大规模的集中作战,“不可能获得任何重要的结果”,反而“可能在一个或几个战斗中即基本上被消耗或有极大的削弱”,因为“抗日战争与过去国内战争不同,没有集中最大力量对敌进行消灭战的可能”,“在武器未改变前,运动战的可能日益减少甚至不可能”。“我之方针应当是熬时间的长期斗争,分散的游击战争,采取一切斗争方式(从最激烈的武装斗争方式到最和平的革命两面派的方式)与敌人周旋,节省与保存自己的实力(武装实力与民众实力),以待有利的时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主要从政治上而不是从军事上着手来进行斗争,尤其应当争取民众,甚至帮助民众应付敌人,通过广泛开展敌伪工作和争取民众的拥护,切实达到隐蔽自己,保存实力的目的。总之,今后一个时期务必要“积蓄力量,恢复元气,巩固内部,巩固党政军民,对敌伪以政治攻势为主,以游击战争为辅;对国民党以疏通团结为主,以防制其反共为辅”。(《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第124-125,182,212-213,369-370页;参见《刘少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3-257页)。
      百团大战后日军惊呼应对华北共产党力量“再认识”,遂从南方11、13军分别抽调33、17师团增强华北兵力。虽只有2个师团,却使华北日军得以转用兵力,组成机动力量,对共产党根据地和敌后国民党军轮番“扫荡”,除吸取教训采用新战术外,还实行最野蛮的“三光”,使1941、1942年成为敌后抗战最艰苦的两年,根据地和人口均大幅减小,八路军从50万下降到30万,而且八路军总部和各大军区、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多次遭日军合击,惊险万分。1942年5月日军在南艾铺合围了八路军总部机关,并从36师团223联队抽调约100名精兵组成“特别挺进入斩队”,事先奔袭八路军总部,致彭德怀副总司令受伤,左权副参谋长光荣牺牲,时年37岁,他是抗战中八路军牺牲的最高将领。这次突袭战,可视为日军在中国战场进行的特种作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陆军为变华北地区为“大东亚圣战的兵站基地”,指示华北方面军彻底粉碎日占区心脏地带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由此而始的一系列空前残酷的大扫荡使得1942年成为敌后抗日战场最艰苦的一年,其中最激烈的当属对冀中地区历时两月的“五一”大扫荡。
       冀中地区因富庶向来被视为八路军的衣粮库,在地理上亦是四战之地,连通平、津、保、石诸地。日军在使用声东击西之计,对周边地区发动佯攻扫荡后(亦为建立对冀中可靠的包围网),于1942年5月1日由冈村宁次大将亲自指挥华北方面军3个师团又2个独立混成旅团,突然包围冀中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冀中军区正规部队(吕正操所部)、军区机关全部陷入敌军“铁壁合围”。由于日军在人数及火力上占有绝对优势,冀中八路军主力不得不化整为零,包括军区机关在内的所有部队均分散成连、排级单位行动,开始突围作战。冀中军区部队、机关虽然突出重围,但伤亡过半(伤亡4671人)。地方武装(县大队,区中队)全部瓦解(损失5300余人),政权全遭破坏。由于日军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冀中百姓死伤达5万余,几乎可说是“无村不带孝,处处闻哭声”。后来有关抗日游击战争的小说和电影如《平原游击队》、《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等等,多以冀中“五一”反扫荡为题材,从中可见当时战斗之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