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上疯传小米su7断轴事件的新闻,小米公司认为部分新闻具有诋毁和污蔑行为。细看了下,这次事故中断的应该是下支臂,而非轴。同时对于这次事件是否是质量缺陷,作为吃瓜群众我也不加以评论,因为没有技术背景,评价只能是情绪输出。下面我就小米售后的官方说明文档说几句,仅针对文档,而非针对“短轴”事件的技术责任划分。
由官方声明可以看出,官方基本上说了三点:
1、驾驶员拒绝保险公司酒精测试,疑似酒驾;
2、驾驶员在限速20km/h的道路上以70km/h超速行驶;
3、路上有坑,造成了车辆颠簸,冲击力导致车辆损坏,非质量原因;
官方说了三点,但我看不出来前面两点和车辆悬挂系统是否有设计缺陷,并应为这次事故负责有什么关系。
酒驾是违法行为,但这和下支臂断裂似乎毫无关系。车上运输鞭炮等易爆炸物品也是违法、无证驾驶也是违法,驾驶偷盗来的车辆也是违法,违法驾驶的行为有很多种,但这些和下支臂的断裂有什么关系呢?
超速行驶的违法问题同样和下支臂断裂没有必然关系。小区地下车库限速10km/h、小区大门限速5km/h,这这两个地方以70km/h行驶是否意味着车辆下支臂会断裂?
现在很流行人工智能客服,大家已经逐渐习以为常。小米的官方声明发布后,有网游评论说这是Ai写的,但我认为这绝对不会是Ai写的,因为Ai不会这么没有逻辑。Ai之所以能够诞生,自我学习、自我推理、自我纠错是必备的三项技能,而推理能力就基于逻辑之上。且我认为,目前Ai的逻辑能力强于80%以上的人,甚至对于某些描述模糊、夹杂了大量噪音的文本都能归纳整理出逻辑脉络。
小米的这篇声明为什么会写的这么凌乱?是撰稿人能力不足,还是有意为之?
我觉得声明之所以凌乱,是因为声明本身不是一篇技术分析文,而是一篇参杂了情绪的文章。Ai之所以逻辑清晰,就是因为它缺乏情绪;人之所以经常说昏话,就是因为人情绪过于复杂。情绪一上来就会影响理智,而丧失部分理智后就会失去逻辑。这是人类的通病,但也正是人类不同于机器的所在。
那么在Ai时代,没有情绪的机器是否能够超越人类,情绪在这一控制与超越的博弈中充当着什么角色,对人类来说到底是积极,还是消极?
现在的人工智能客服我很不喜欢,除了对某些问题理解的不准确外,缺乏情绪是距离感产生的主要原因。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4F
说明人工智能还不够智能~
B1
@ 土木坛子 现在人工智能和辅助驾驶一样,基本上只能起辅助作用。
3F
这回复看的,还不如不回复…
B1
@ 沉沦 我估计是售后人员想表达车没有问题,是用户使用不当,但这个回复人员的水平太差了。
2F
为啥我另外一个浏览器访问一直显示:403 Forbidden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the URL on this server.
denied by Referer ACL
Powered by Tengine
CDN Request Id: a3b5239817392624498931673e
B1
@ obaby CDN防盗链的锅,我自己访问也经常这样,有预存域名的好像就这样。我一直以为只有我自己这样,所以没有管,既然你也遇到了,那我马上去修改CDN设置。
1F
以后会出了一个ai新闻调查,ai从生产到销售到实际驾驶记录,每一步都有记录,采用区块链技术,不能纂改
慢慢形成两个派别 硅基和碳基
B1
@ ACEVS 现在好像行车数据就不能更改,类似于非己黑匣子,具体不清楚。硅基如果真发展起来了就要和碳基竞争了,没有理由聪明到极致还一直服务于碳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