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告诉我,“**给他们说的,午睡不宜超过20分钟,否则下午更迷糊“。
我给儿子说,这个结论不靠谱,中午还是得尽量多睡。
儿子反驳说,”这是外国机构做的科学研究结果,不是**说的(意思是随口胡说的)“。
我相信可能有外国的机构做过这样的研究,并且针对特定研究模型及人群做出了以上结论,但问题是**只引用了结论,而没有说明研究的模型,这就让结论没有丝毫意义。这就像说”人均年收入为一亿元“,但却没有引用调查的前提,”全国上年收入前1‰的人群“。
针对儿子说的午睡不宜超过20分钟,随便一想,可能有以下问题:
1、调查人群的年龄段
比如10岁的儿童,30岁的职场人群,70岁的老人。这三个年龄段的人群显然有不同的作息规律,儿童睡不够,老人睡不踏实。
2、调查人群的职业影响
比如学生等脑力活动者和建筑工地的体力劳动者,其睡醒后的脑力恢复状态可能也不同。我相信体力劳动者睡醒后只需要扛一次水泥,脑子马上就会清醒。
3、睡眠计时的严谨性
比如从躺在床上就开始计时,还是通过仪器检测到入睡才开始计时。
4、唤醒的方式差异
实验时不同的唤醒方式也会导致不同的检测结果,比如用间隔式渐强闹钟唤醒,和用冷水泼醒两种方式。
5、对”迷糊“的检测方法
对睡醒后的”迷糊“检测也存在很大的分歧,比如轻轻唤醒后马上开始测试,或者让其恢复20分钟再测试,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醒来后平稳态测试;和醒来后先扇一耳光再测试,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醒来后背唐诗三百首,和做脑筋急转弯,两种不同的测试方式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儿子上初一,每天晚上睡眠7小时左右,而教育部建议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显然晚上睡眠是不达标的。中午吃饭快可以休息半小时,吃的慢只有20分钟。午休起来后骑自行车上学,大概20分钟到校,到校后准备十几分钟开始上第一节课。根据这个作息规则,我并不认为午睡超过30分钟会让他下午上课更迷糊,骑自行车20分钟,加小跑到教室,怎么也该清醒了;反而是缺觉更容易让他犯迷糊。
生活中经常会被披着科学教外衣的谎言所欺骗,尤其对于天真人群(或老或少),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12F
有时候半个小时刚刚好,但是我能睡3个小时,其实下午挺精神的
B1
@ 网友小宋 看来你午休时间很自由了,能睡3小时很滋润。
11F
午睡我睡不着,但是晚上困的早,十点多就犯困想睡觉,中午睡多久也不是个人能决定的,上班时间吃完饭一坐时间就不多了,睡还睡不着,不如上上网。但是如果能安然入睡挺好的,醒了下午会动力十足。
B1
@ Jeffer.Z 午睡如果能睡着的话,多少睡会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你晚上十点就能入睡,如果能睡到早上六点以后,那中午不睡也无所谓了。
B2
@ 水拍石 以前我是十点左右就睡觉,现在十点我闺女刚躺下,我要哄她睡觉,基本上我睡觉了也要十二点吧,但是我一过劲就有点睡不着,搞得现在一点或者十二点半多才能睡着。所以中午确实有一点点困,但是也睡不着。
B3
@ Jeffer.Z 那你有点惨,睡得确实太晚了,中午能眯一会是一会。
10F
我最近也在抖音上刷到过相关的内容,还建议小孩子不要午睡。我没管,他们想睡就睡,但不想睡也不能吵到其他人,因此不想睡也只能写字或者看书。现在我家里两个孩子都有午睡习惯了,每天睡大概九十分钟左右。
B1
@ 老麦 现在不能听自媒体的,断章取义,还取个吸引眼球的标题。小孩子睡眠影响生长发育,充足的睡眠是要保障的。
9F
睡眠不能追求效率,只有多睡多记录 不同情况下的睡眠效果如何
如果用进废退成立,只能多练习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时间一般相对是越长越好
20分钟就ok也有概率,大概率是天赋异禀的人。
B1
@ ACEVS 我现在每天还得睡8小时左右,属于睡眠比较多的人,同龄的有些人只需要睡眠6小时就可以了,个体差异确实很大。
8F
午睡久了起来为什么会迷糊,因为深睡被打断了,我常陪小孩睡午觉,孩子有时能睡到晚饭时间,让他自然醒~
B1
@ 粽叶加米 深睡刚醒确实容易迷糊,但我现在午睡很难达到这种睡眠深度。孩子应该多睡,自然醒比较好。
7F
这种数字不能一概而论,很多就是哗众取宠。
B1
@ 雅余 赞同你的看法,很多强凑出来的数据就是博眼球。
6F
我自己的话睡二十来分钟(睡着)倒是差不多,当然也要看前一晚睡得怎么样了。。中午睡太久了也不太行,会导致晚上睡不着,因人而异吧。。。按科学的话,咱国内的娃娃 睡觉和运动都是偏少的,难搞
B1
@ Kevin's Space 是的,国内的孩子身体是太不健康了,缺觉和少运动是关键。
5F
我一般没有午睡过,因为只要醒来一定迷糊难受
B1
@ 车牌吉凶 身体真好,羡慕!
4F
就像最近官媒科普说奶茶不好、说咖啡是商战、说适合浓度的茶叶对身体有益。以前我都奉为圭臬,现在发现都是有两面性的。有时候甚至给你看到的科普并不是真正的科普。而是出于某种目的让你看到的科普。
B1
@ 紫慕 以前要分辨迷信和科学,凡是打上科学标签的都是可信赖的;现在要对“科学”也加以分辨,对大众的分辨能力考验门槛提高了。
3F
我也觉得这建议毫无根据可言,现在太多这种未经大量调查就给出结论的片面看法。
B1
@ 沉沦 “科学”的从业者太多,总要想办法显示他们不是一事无成。
2F
30-50,是一个合适的区间,因为不是上床就能睡着。
另外90 分钟是一个睡眠周期,所以睡眠时间最好是 90 分钟的整数倍。(出自《Why we sleep》)
B1
@ 影不再 谢谢你的分享,但对于你引用的“睡眠时间最好是 90 分钟的整数倍”这个结论我觉得还是很牵强,我自己还是喜欢自然醒。我说的牵强是指这本书的结论,而不是你的引用。
1F
午睡这玩意关键是睡着,从我经验来说,长短不那么重要。即使仅睡2分钟起来都很舒服,但是尽量自然醒,规律性的睡20或者30都行,非自然醒大概率会迷糊。
B1
@ XIGE 我的经验是,深度睡眠后就容易迷糊,浅睡醒了很容易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