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观念越来越模糊,以前仅有的春节集体祭祖这一维系家族的活动也越来越简化,近于消亡。 为什么家族观念会走向消亡,我常思考,但却一直找不到满意的答案。是因为大家更独立?是因为大家离家更远?是因为大家更忙?是因为大家平日共处的时间太少?还是因为家族已经不能给成员带来任何保护和利益? 似乎...
群体与群众
读冯文光译的卡内蒂《群众与权力》,总觉得应该叫做《群体与权力》。没有接触过德文原版,也没有查过英文译本的书名叫什么,纯粹是根据读社会学书籍形成的经验认为这本书应该译作“群体”,而非“群众”。 群体和群众两个词含义有什么不同,我问了百度的文心一言,答案如下。 群众和群体都有表示“许多人”的含义,但它们...
人工智能、结构性失业及政策展望
新冠疫情结束一年,人们期望的经济复苏并没有出现,而全世界迎来的是更多的失业和由失业引起的示威游行。大众传媒为我们带来了目不暇接的失业报道,大部分甚至本身就带有浓郁的感情渲染,企图以此博得同情和关注。多发于欧洲的示威游行和罢工,其表面看似乎来源于失业或物价上涨,但本质上都是来源于劳动力供给过剩引起的劳...
全球贫富分化正在加剧
看乐施会(Oxfam)的《不平等报告》,对其分析的结果并不意外,但对其给出的数据却比较吃惊,简言之就是贫富分化的速度比我印象中还要大。这篇报告可以公开下载,但原报告只有英文版本,我自己英文基本上读不懂,所以机翻成中文,本文最后会附上这篇报告的中英文版。其实这篇帖子主要的目的就是分享这篇报告,如果你想...
如何找到一本好书
昨天写了《读<逻辑学导论>小记》,阿伦留言“请问作者一般如何找寻某领域内比较优质的书目”?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为了回答他,也是为了整理下我的思路,所以有了此文。 一、什么样的书才是一本好书? 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情,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阅历不同,所以对每...
读《逻辑学导论》小记
2023年12月25日发了篇帖子《逻辑学入门书目》,声称自己因三方面需求要学习逻辑学,博友pathos page给推荐了这个书单。而我本人则喜欢无论读什么学科都从概论、综述、简史等框架类书目入手,于是我选择了《逻辑学导论》第15版入手。经过半个月的学习,今天这本书终于第二遍读完了,并且整理了万整的思...
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
跟朋友边散步边人工智能,当然我们说的是人工智能,而非GPT或文心一言。就像我们聊的是人,而非张三或李四。 目前人工智能能干什么 无论名字叫什么,人工只能现阶段似乎只应用于文案方面,最常见的是文案写作、修饰润色、大纲提取等。但这些都依赖于自然语言的规律性,机器通过投喂和学习,掌握了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