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观念越来越模糊,以前仅有的春节集体祭祖这一维系家族的活动也越来越简化,近于消亡。
为什么家族观念会走向消亡,我常思考,但却一直找不到满意的答案。是因为大家更独立?是因为大家离家更远?是因为大家更忙?是因为大家平日共处的时间太少?还是因为家族已经不能给成员带来任何保护和利益?
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无论说起那一条都能想出反例,但无论怎么想答案似乎都在这些原因里面。最根本的原因很难探索,但结果却显而易见,家族观念正在消亡,而家族也面临沙散。
家族中绝大多数人在外地扎根,在老家没有了房子,就没有了小家,因此和家族相连的那条根慢慢就断了。刚出去的第一代或许还会偶尔思乡,但对于在异乡出生的第二代来说,则完全没有了故乡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故乡唯一的印象可能是源于父亲的回忆及唠叨。那么到第三代时呢?
故乡的牵绊到底是什么,被断掉的到底又是什么?是血脉,是习惯,是方言,是认识世界时第一次形成的刻板印象?都是、但好像都不是故乡被牵挂的根本。我常思考这个问题,故乡到底是什么,家族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年岁渐长,对于故乡和家族的思考也越来越多。
离乡久了,交集和印象越来越少,于是家族越来越模糊。
留守的人,年年都是那些人,且越来越少,于是越来越不愿意坚守。
遇到困难的人,家族给不了任何实质支援,因此觉得家族可有可无。
无论是离开的,还是坚守的,都觉得家族已经可有可无,越来越无所谓,于是家族越来越趋于离散。
我思考,家族给了我什么,才会让我念念不忘?
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是家族的训诫,“耕读传家”。耕意味着小农定位,小富即安,乐观的看是安贫乐道;读意味着对知性和理性的渴望与追求。这句话对我们的家族产生了持续的影响,考学出去的人数占比在全县都有名,同时上过学的人基本都从事了技术性工作,而没有人从政,也没有人经商。与这种家族性格相关的结果是,自从我记事起,家族中的每个人都是任劳任怨的敦实性格;家族中每个人都以劳为生;家族中每个家庭都很和睦,从来没有出现过家暴或离婚事件。
家族的这种性格,使得我们对每一个新出社会的成员都不用担心他的品格,但总对他的前途和收入不放心。家族中每个小家庭都很和睦,每家的孩子都不用太为读书发愁,也不用为品格发愁,但家族中一直出现不了在政界和商界能小露头角的成员。于是家族一直很稳定,但也正是这种稳定正在消磨着家族的凝聚力。因为大家已经将憨实的品格、不懈的进取、永远的和睦当成了理所当然;而对于未能取得的地位和财富更加向往,而这正是家族所欠缺的。
当我明白家族给我们每个人的不是财富,不是地位,不是可见的支持,而是嵌入血脉的敦实、进取与和睦时,我愈发有了维护家族的冲动。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这么想,年轻的、刚离家的、一直坚守的、遇事没有获得实质性帮助的,可能对于家族都有不同的认识。
家族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是一种精神,一种嵌入成员血脉,只要生活在其中就能自然觉醒的能力。这种精神重不重要?我认为很重要,这是每一个人除家庭外最显著的原生印记。如果缺失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空白人,就像一张有水印的纸和一张纯白的复印纸一样的区别。
但是现代生活让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小,部落消失了,家族将要消失,甚至自己和父母都成了两个家庭,再往后夫妻这种最小的组织形式会不会也消失,而全社会只保留纯粹的个体?对于这种趋势的好坏我不加评价,但现实却是既定的。目前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出现了非婚姻的长期同居关系,非婚子女和婚生子女享有同样的权力,而长期结伴过日子的男女却有独立的财产,互相没有任何权力和义务。
在人类社会的进化中,有一部分想和,一部分想分,但最终想分的人占据了主导,于是社会组织越来越小。这种进化的结果却使社会创造了大量无个性印记的“人”,这些人都是更合格的劳动力,同时少了个性和群体的牵绊,于是更有利于社会生产。
我常想,人生下来就是个社会人,就隶属于不同的群体,但为什么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要逐渐消灭小群体,而只保留最大的群体?
另外,人生来就只是为了生产的吗?如果不是,那为什么每次社会形态的进化都是以更有利于生产为目的。如果是,那人类终极使命为什么会是生产这个低级的设定。
我认为人类的终极使命绝对不是无休止的生产,而是追求精神的不断超越。因此,我也不认为人类过往中每次社会变革都以有利于生产的方式胜出就是必然正确的模式。我喜欢家庭、家族,其乐融融的氛围;也喜欢它们给我的性格和印记。这是我不同于他人,不同于工具人的原生符号。
于是,到了中年,我越来越感受到家族的意义,越来越愿意维护它。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14F
家族兴旺与否本质上还是遵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果没有出现现象级的能人凝聚人心、分享资源,大部分家族成员就会陷入日常鸡毛蒜皮琐事的内耗中度过。
B1
@ 拾风 我倒不认为家族中必须有一个“得道”的,其他人也不是必须能够跟随他升天才能团聚在一起,但每一代必须有一个核心人物愿意去张罗,把大家往一起拢,要不就会逐渐在鸡毛蒜皮中耗散。
13F
10几年前跟着爷爷后面修族谱,了解家族的一些情况,也看到了完整的族谱,到我这一代,家族观念还是有一些的,但我想到我儿子这一代,对这种可能就不了解了,至于他以后有没有兴趣了解,很难说。
家族可能更多的还是群居产生的纽带关系,现在大家住的天南地北的,没交流很难产生多大情感。
B1
@ 威言威语 生活方式变化,任何人之间的关系肯定会随着变化,往后堂兄弟姐妹很可能互相不认识了,更谈不上情感了。
12F
家族的观念越来越淡,加一点,可能与目前社会的中坚力量逐渐成为独生子女的这一代有关。
耕读传家,这个祖训很好,很有历史色彩。再过几代,可以稍微更新下,然后传承下去。
B1
@ 天一生水 我们这一代很多家里只一个男孩,再下一代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甚至不要孩子。以后都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很难将家族的文化传承下去了,个体必将取代家族,甚至是家庭。
B2
@ 水拍石 这样,子女家庭关系可能逐步发展向欧美国家一样了。
B3
@ 天一 我也这么觉得
11F
又回来看一下这个文章,有一个电视剧叫破冰行动,里面黄景瑜去抓毒贩,结果被当地的村庄拦住了,那个时期宗族很强大,有的宗族和地方武装是的,后来这些宗族都被一一击破,那个年代好多宗族就这么肢解,按照这个逻辑,强大的宗族其实对于管理者来说,也算是威胁。
B1
@ Jeffer.Z 宗族是历史上政权公权力不足时的补充,其必然分享公权,被消灭也是必然。抛开权力和利益不谈,只看群体属性,我觉得其存在还是有必要的。
10F
现在很多的是物质和地位而非精神上的家族传承,精神纽带容易断裂。
B1
@ 粽叶加米 如果看重物质的话,就需要有人奉献,但这也是这种关系的难点。
9F
需要强大的类似于宗教的思想指引,外加权或钱的打压和吸引
B1
@ Kevin 你这个想的远,从思想到物质,从吸引到打压全囊括了。
8F
家族这个东西,也看情况吧。
家里困难的时候,已经父亲这边就已经断绝了多数的联系,主要是他们帮不上,也不奢求他们去帮,于是就都躲得远远的。即使现在他去世多年,那些亲戚也不再走动了。而现在,没那么困难了,也不想再去掺和了。自己活着已经不易,哪里又顾得上别人。
B1
@ obaby 确实是因家族而异,但现在大多数家族已经没有多少存在的意义了,家族内还能够团结的肯定是有人持续的在维护。其实家族只是个精神的寄托,想要在物质上获得帮助绝大多数是不可能的,所以有闲时参与下,有前时付出点,其他时间随缘吧。
7F
我小时候对家族这个概念还是很强烈的,村里都一个姓,在附近的村落是独一份,因此我们村的人很是团结,现在想想,主要是那时的村长带领得好,那时候其他村落都不敢欺负我们村的人。
后来老村长退下来后村里就传出各种各样的矛盾与问题,村子上各个房的人开始有争执,当然这也与时代变迁脱不了关系。
总之近些年感觉是越来越淡漠了。
B1
@ 老麦 感觉我们小时候很多村长还是有奉献精神的,后面的逐渐都势利化了。经济冲突越多,血缘关系越容易淡漠,最后就是分成了几摊,越分越小。
6F
我们家族好像避难从山东逃到东北,我太奶奶据说还会轻功,我奶说我太奶拎着一桶水,可以直接跳到小房子上面,然后家里有九节鞭藏起来,不允许暴露自己会武艺的事情。如今只能从留下的字辈知道一点根脚“居恒立本、积德存良、守先延嗣、庆余绪昌”。往上追溯是明朝,家族有入太学的,到清朝就成了武举人。以前家族有一个家谱,在我老爷爷(爷爷辈的最小那个兄弟家)。现在我也没看到这些家谱,东北宗族观念非常淡了,我爷爷的兄弟们下辈的孙男娣女,和我们都不来往。
B1
@ Jeffer.Z 家学渊博啊,每个小孩做梦都想有一位会轻功的太奶奶,还能舞九节鞭,标准的女侠。
城市化后宗族观念变化太快了,很多血脉上很近的移二代之间都互不相识了,如果不特意走动,他们就是路人。
5F
家族需要领头羊维护起来,我们家族各家内在稍微有些不太和睦,但每一家有红白喜事,家族的人都会互相帮助,我觉得这是在家族里感受的温情。
B1
@ 紫慕爱摸鱼 感觉农村人都这样,矛盾比较多,但有事又互相帮忙,感觉矛盾本身也是他们之间相处的一部分。
4F
巧了,前几天,我女儿问我,他们下一辈儿名字排哪个字儿,我还真不知道。
问我爸,我爸也不知道。又问了一圈儿,才弄清楚。
我都不知道我家家谱在哪儿
B1
@ conge 我们的族谱在那场运动中被烧毁了,以后就再也没有了,现在老人逐渐逝去,重修族谱只能根据仅有的记忆重编一个故事了。好像大家也没有重修族谱的愿望,所以家谱很可能永远不会再有了。
你女儿这种情况,如果她自己以后不回来的话,慢慢的对于家族的概念就模糊了。
没有去过欧洲,不知道欧洲人是如何看待家族的;从书上看,贵族及有产阶层还是比较注重血统及家族的,反而是普通人越来越追求个体。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我真看不明白以后家族观念会不会普遍消失,但个体观念正在普遍兴起,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B2
@ 水拍石 年轻时候反传统
反传统的过程中建立新传统
人到中年,回归……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如此看来,人类社会,可能还没到中年呢……算是刚开始有些记忆吧……
B3
@ conge 你这个想法好,比我乐观。希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注重情感和精神,而不仅是物质生产。
3F
深有体会,说实话维护起来不容易,费钱费力费神。作为百家姓曾经的第一大姓赵,父亲家族思想最强大,小支系家族里话语权还不错。家族的事多得很,家族的理念到处都在体现,比如说我们家的家谱就超级厚,且年年有人专门维护,哪家有孩子出生有人结婚有人去世都在实时的更新。年年有各种家族的活动,比如认祖归宗,老人们不少人热衷于这事,根据已有资料不断往上挖掘,找到了祖宗的坟墓要搞修缮搬迁…..那事多得不敢想象,每一场活动空前盛大。再比如说家族辈分,错综复杂的,三十多年有六七十岁的比我低几个辈分,某些关键场合人家还得行各种礼仪,有些尴尬。自然也有几岁辈分比我们大的。但有时间精力金钱家族维护起来不错,尤其小地方。
B1
@ 夕格树洞 现在维护家族关系,其实是逆势而行,难度肯定很大。但我觉得家族对于个人来说影响其实挺大的,尤其是对于离不开家族的人来说。但事实恰好相反,有余力有余暇的人可能想维护家族,而哪些更需要的人却认识不到家族的意义。
2F
看到标题,我也就是想在在以前过年时家族一起去祭祖的场面。现在住的都太过分散,家族人难聚在一起。
B1
@ 老张博客 社会形态就这样,只会越来越分散。
1F
人到中年就愿意生孩子。(最好有十个保姆)
B1
@ S̆̈ 生孩子要趁早,中年生孩子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