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一本好书

162字数 3684阅读模式

昨天写了《读<逻辑学导论>小记》,阿伦留言“请问作者一般如何找寻某领域内比较优质的书目”?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为了回答他,也是为了整理下我的思路,所以有了此文。

 

一、什么样的书才是一本好书?

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情,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阅历不同,所以对每个人而言对某本书的好坏评判标准不同,这就很难由别人界定出那本是好书。最好的书我认为是最适合自己诉求的那本书,但这又基于对自己的诉求本身清晰了解;和对诉求所处的知识体系框架及目标书的大致内容了解的基础之上。后者我认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很难达到,因为这本身需要基于一定的阅读基础之上,而如果有了这种基础很可能自己就挑选出了自己的好书,而用不着四处问人。那么只剩下前者,即对自己诉求的清晰了解。

如果你问别人,“能不能给我推荐一部好的小说”?别人大概率给你推荐一部名著,很可能是18世纪的。但你可能不喜欢,因为无论是语言还是故事的背景都是你不熟悉的。于是你换个问法,“能不能给我推荐一部轻快吸引人的小说”?别人可能给你推荐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但你觉得金庸小说太过老套,缺乏想象力。于是你再问,“能不能给我推荐一本穿越小说”?别人给你推荐了新宋,但你不喜欢历史题材。于是你再问,“能不能给我推荐一本穿越的玄幻小说”?

提问的过程让你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诉求,上面举例很简单,这容易让你误认为明晰自己需求这件事也很简单,但这是错误的认知,因为对于复杂的学问在深入学习前你很难将你的需求准确定义到学问的分支上。无法准确界定自己的需求,就无法准确提问,从而也很难让别人推荐给你适合你的好书。

在重申下上面的话,所谓的好书仅是适合自己的书,而这是基于对自我诉求和所诉求知识都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二、如何找到一本好书

如何找到一本好书?我认为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在能够明确自己需求,并能准确描述的情况下求助于专业的人。

如果不能明确自己的需求,或者没有合适的人可以咨询,那么我认为先读一本该领域的综合性著述,比如概论、综述、简史等,对这个领域知识结构有大致认识后,再明确自己的需求。当然在读这些综合著述的时候,书里面本身就会提及很多相关作者和著作,这种提及可能是直接引用,可能是在注脚里,也可能是在附录里,只要找到这些信息,按图索骥即可。鉴于这个原因,在读一本你特别想读懂的书时,对于序言,注脚,后记,附录等都需要认真阅读,这些部分通常也含有大量的有用信息。

筛选出优质综合著述的最简单方法是直接选大学教科书,我个人认为美国的相关书籍通常质量最优。就我自己的经验而言,美国的教科书内容上较系统,语言上较全面,案例翔实,所以部头都很大,但阅读起来却比较容易。国内很多教材其实源自于美国教材,但在重新编著的时候经常会莫名其妙的删减部分内容;而且经常会将语言整理的更专业,这样看似更有条理,但却可能更难理解,如果没有老师讲解自学可能有困难;另外国内教材对于案例也进行筛选或新加,但改造后的案例部分我认为失败之处也很多。

如果没有合适的教科书,那么就选其他综合著述,比如概论等。我通常的做法是在知乎问那本概论好;找到备选项后去豆瓣看评论,其实主要看得分;最后去京东看目录结构,甚至是电子版试读;然后再购买。

等读完综合著述,顺着它提及的线索再读基本自己感兴趣的著作后,你会发现这些著作又提及了一些相关的著作,于是你又有了新目标。你不断地沿着这种线索阅读,最终掉入自己所渴望的知识海洋之中;于是你开始苦恼于阅读速度慢、理解力不够、时间不够、生命短暂等,让你不能尽睹这些明珠。

 

三、突破障碍

上面的描述的很美好,但很多人可能止步于第一本综合著述,原因是阅读有障碍,感觉阅读就是受罪。我二十多岁时也是这种状态,甚至到了三十岁时还是这种状态,直到再后来年龄大了有了耐心后才开始学会坚持。无论对于什么学科,无论对于多么难以理解的论述,只要坚持读完,反复的阅读;并且对于还不理解的内容用其他同类的书籍补充阅读,你最终都会对它有一定理解。知识是一张网,不是一条线,更不是一个点;阅读的多了你自然就织成了自己的网,而多元的阅读就是为了补全网上的每个点。

其实知识是一张网这句话不仅对特定学科而言,对于跨学科而言也是适用的。很多学科是相关的,即使不相关,其内在逻辑也有相通之处,因此熟悉一些学科后,也有助于理解其他学科。这是一张更大的网,也是人能够不断求知的原动力之一。

这是我到目前为止阅读最大的收获,任何学习障碍都能突破,但唯有坚持。对于枯燥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跳过,但不能放弃;通读完整体,再回头看困惑处可能已经能够理解了。如果到这里还有障碍,那么可以先读一些相关的畅销书,做下预热。畅销书可以在豆瓣等按排名选,然后再有针对的去知乎等问怎么样。

在这里插一句题外话,就是关于学习困难中的自我突破和外人点拨。我认为还是自我学习和突破好,其他人不知道你的知识结构,所以就不能准确知道你的不知道,于是也很难准确解答你的困惑。如果反复交流对方可能会准确理解你的困惑,但他的回答你又可能不理解;因为他从他知识网中复制给你的那个知识点却无法补你网上的洞,因为你们有两张不同的网。抛开玄奥的兼容性,仅就能不能找到这样一位明显比你知识层次高(仅你想学的领域而言),又不厌其烦的听你解释,并最终给你答案的人,我持怀疑态度。任何人交流要基于认知平等,差距太大很难长时间聊到一起去。

 

四、认准出版社

某些出版社比较值得信赖,无论是古籍还是翻译都有不错的品质。比如商务印书馆、中信出版社、湛卢、文景、甲骨文等,当然后面这三个并不是出版社名字,而是一个品牌,不过将他们当作出版社也无所谓。在无法找出自己需要的书,或对一本书拿不准时,参考出版社是一个有效的快捷方法。

 

五、选书中常踩的坑

1、亲友推荐

亲友推荐可能是大多数人选书的方式,但这是一个深坑,原因就是亲友的认知水平可能不是你预期的。比如你想提高你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他们帮你推荐了一堆成功学鸡汤。

2、畅销书

我觉得畅销书是一个坑,所谓畅销就是很多人购买,而这意味着阅读门槛低或商业化包装成功,无论是哪一点都和你的求知相悖。针对大众的书,对于想要深入学习的人都是不适合的。

3、好评书

很多书不仅畅销,而且在网上广受好评;但这只能说明它受欢迎,并不能说明它有价值。比如你想问某个官员执政能力怎么样,结果得到的答案是他很帅,或他很亲和。这里举两个例子,陆铭的《大国大城》和兰小欢的《置身事内》我认为都一般般,两个书都有知识和立场上的硬伤(立场利益太鲜明),但这两本书却广受好评。当然这个例子仅能说明这两本书不适合我,或者说仅说明我不是很喜欢它们,原因仅是它们和我的知识结构及认知相容性较差。

这条和上面那条都基于一个前提,即你阅读的定位是深入学习,如果你想泛泛了解,那么畅销书可能就是适合的。

4、网络信息

就我的经验而言,选书不能全新网络。比如求助不能全信知乎,知乎上很多人推荐了他没有看过的畅销书,推荐了他们知识体系及认知能力之外的经典著述;他们推荐不是为了解答你的困惑,只是为了完成一条回复。同时也不能相信京东等平台上的好评,很多买书的人评论不是因为对书的内容满意,而是对书运输途中没有破损和书的装帧满意。

5、编著

选书时应该看下作者,如果作者的位置写的不是“著”,而是"编“或”编著“,那么这种书不能买,可以简单的认为这是胡编的。

6、翻译不佳

外国作品翻译是对我们阅读影响较大的因素,因此在买翻译作品时必须先查明白那个译本较好。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些译本会删减,甚至是改编,选购时一定要分辨清楚。

7、直接从经典开始

很多人,包括我,选书时都希望越经典越好,但经典著作通常仅在某个点经典,是很窄的专题论述;且时间久远的专著都有较强的时代特色,这需要具备较强的背景知识才能阅读。如果一上来就选经典,那么很有可能会对经典失去兴趣,甚至对这个学科失去兴趣。当然这不是书本身问题,而是阅读顺序问题。

8、避免百科全书

很多人喜欢买字典式的百科全书,但我觉得这不利于学习。因为百科全书都是离散的一些知识点,且很简短,这只能增加你的谈资,而无助提升你对特定学科的认知。

9、不要买打包促销书

京东等平台经常搞100元选10本等图书促销活动,但根据我的经验这种促销包含的书基本上没有好书。真正有价值的书京东最多进行满100减50这种活动,比较专业的小众读物甚至最低只能到7折左右。价格虽然不是评价书籍好坏的标准,但却是一个比较好用的指示器,要相信”便宜无好货“这句俗语。

 

小结

一下子能想到的就这么多,后面想到了再补充。

简单总结下,选一本好书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诉求,然后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有专家型亲友最好,没有的话就从教科书等综合著作开始。如果阅读中遇到障碍就先跳过它,但最终要突破它。入门后,阅读的多了就会织就自己的一张学科知识网,跨学科阅读的多了,就会构造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此后这张网便会自己生长,承载你的认知,伴你终生。

 


封面图由文心一言生成,命令”帮我画一张知识的网“,多次调整后的最佳成品。感觉在这张图中,幼儿园小朋友都比文心一言更具理解力。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评论  16  访客  8  作者  8
    • conge
      conge 6

      如果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答案会是
      当你开始读书,不停的读书,好书就会在你面前出现,不停的出现。

      况且,就像你文中所说,书哪里有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适时不适时,喜欢不喜欢。你不喜欢作者的立场先行,就拿走事实部分,论证的好的部分,把立场留给作者就完了。

        • 水拍石
          水拍石

          @ conge 理是这个理,但毕竟大家的时间都有限,部分人的兴趣也有限,全部自己探索的话很快都会消耗完。推荐的意义可能在于在这两方面节省,而不是真能挖掘出真正为他人量身打造的好书。

        • 老张博客
          老张博客 4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才买Kindle的时候,也有人推荐不少书,但是拿来一看,根本看不下去,只能自己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书。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张博客 是的,看书和吃菜一样,每个人口味差异很大,自己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 老麦
              老麦 7

              还是不能静下心来看书,或者是因为还未上瘾吧,很多年前有过读书读到上瘾的感觉,可惜现在一直拾不回来。
              也罢,爱好这东西,不强求,讲求顺其自然。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麦 顺其自然是个好选择。不过我觉得你可以把和妻子散步培养成习惯,既然体验到它的好处了,就应该发扬下。另外我觉得在喜马拉雅听书也不错,边走边听,一举两得,当然这只能是一个人散步的时候。

                • 阿伦
                  阿伦 1

                  很感谢作者针对我提的问题写了一篇博文;
                  另外,也许提的问题不够明晰,所以让作者不甚明了,但是作者的博文中却很好的解答了我的疑惑;并且有额外收获!
                  谢谢!

                    • 水拍石
                      水拍石

                      @ 阿伦 不客气,解决了问题就好。你的提问也刚好让我整理了下思路,要不这个问题我永远也不会仔细地去想。

                    • koobai
                      koobai 1

                      好佩服喜欢看书的人,自己不知道为什么看书就看不进去,导致现在想写点东西,就完全没文化,哎。

                        • 水拍石
                          水拍石

                          @ koobai 我看你博客,感觉你写的很好。看书需要的是耐心,我感觉我也是这几年才比较心静的,以前也是坐不住。

                        • XIGE
                          XIGE 5

                          “所谓的好书仅是适合自己的书”,这话说得太对了,遇到合适的人推荐的概率很小,所谓适合自己就是满足自己需求或解决遇到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去自己找书,按关键词去检索相关书,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经常遇到让推荐书的,推荐过无数次,他们来家里玩随手带走的书,过段时间问问没读有的放哪儿都不知道了。后来遇到说随便推荐一本的这种人,不会搭理了,自己的书也不给了。他们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推荐给他们不过是浪费时间和图书资源罢了。但他们如果想清楚了,自己到处翻翻,统计分析研究下,其实不难找到自己想要的书。

                            • 水拍石
                              水拍石

                              @ XIGE 送书给人确实很难,精挑细选的书,别人可能觉得擦屁股都硌得慌,所以一般人送实用的东西更合适。我原来的文学类书处理的差不多了,现在读的书绝大多数人没有兴趣。朋友来我家,第一眼看见书架就说”你书好多“,等离近了扫一眼发现没有一本感兴趣的,就再也不讨论书了。

                            • 粽叶加米
                              粽叶加米 4

                              非常好且详细,给我提供更多思考和选择的角度,对我这种看书少的人很有启发。

                                • 水拍石
                                  水拍石

                                  @ 粽叶加米 有空闲可以尝试下读书,上瘾后会感觉其乐无穷。

                                • 天一生水
                                  天一生水 4

                                  很多观点很认同,比如大学教科书,可能国外原版的质量很高,畅销书的实际价值可能不高,同一本书的不同翻译版本可能差别很大,一些比较好的出版社等等。

                                    • 水拍石
                                      水拍石

                                      @ 天一生水 “读书人”的很多观点是相近的,因为书本身和我们对真知的追求本身都是相近的。(自我贴金的想法)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