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正念

五一假期和堂哥相聚,聊起人生和时间等话题。

他是标准的工科男,印象中他很少社交,将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工作,由此我一度认为他是不谙世事的。侄女一度抱怨见不到她爸爸,晚上睡觉前他爸爸加班还没有回来,早上上学时她爸爸还在睡觉。嫂子也“抱怨”哥哥关心工作比关心她还多,不仅把时间全给了工作,还把工资奉献给了工作;经常出差,但也经常忘记报销费用,时不时会从各种旮旯翻出忘记报销的票据,当然还有更多忘记要发票的时候。

对工作热爱,也获得了工作的认可,29岁就升任副处级管理岗,但很快就主动辞了这个岗位,重回技术路线。用他自己的话说,技术更符合他的人生观,更能实现他的人生价值,此后没几年他就做了单位的总工,直到现在。

50岁的他依然把几乎全部时间奉献给工作,然而事业上已经很早就到头,不做管理岗已经没有了升职空间。我问他把所有时间都奉献给工作,没有任何爱好和休闲,人生会不会乏味?会不会有迷茫或困惑的时候。他回答其实他也有两大爱好,工作之余把时间都花在了这两个爱好上,便是学习和玩游戏。

堂哥玩游戏的爱好我是知道的,从刚参加工作就有这个爱好,每天即使加班到晚上11点回家也要玩一会游戏再睡觉,到了50岁他依然习惯玩游戏。对这一点我很迷惑,他这么自律和敬业的人为什么要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玩游戏上?

我问他玩游戏是不是为了休息,或调整高强度工作后的思维疲劳。他说不是,他玩游戏只是因为喜欢玩。我质疑喜欢和浪费时间似乎并不矛盾,于是他进一步给我做了详细的解释。

他说最开始他也只是因为喜欢玩才玩,但到了某个时期他发现游戏里也可以发现很多现实世界中人们在追寻的道理,如果能从游戏中获得这种体验,那么和从现实中其他途径获得似乎没有区别。他举例说,游戏中有各种经济、伤害输出和防御等数据平衡,这一点和现实世界很像。好的游戏中的数据平衡都是最杰出的相关专业人员精算设计的,如果在玩的过程中能够反向推断出各种数据的内在关联,那么就能更好的理解游戏世界的运行内涵,这和理解现实世界很像。这一点最形象的例子就是他玩一款日本打击游戏,里面的忍者出剑只有达到行云流水的境界才能体验到无阻滞击杀BOSS的感觉,而面对大BOSS忍者是脆弱的,只有克服内心的恐惧,迎难而上,才有可能打出庖丁解牛般的攻击,这才是制胜的关键;这种优良的设计可以让玩家体验到忍者精神的部分真髓,而不用花很多年去学习忍者的现实技能进而获得这一体验。同时游戏的世界体系、故事架构、美术设计、配乐等都和小说、电影、动画、音乐等类似;因此玩优秀游戏的时候也如同在阅读优秀的小说、看制作精良的动画片、或听动听的音乐,这些也是收获。

工科男出身让他从数据平衡的角度思考游戏,从而能够逆向的解码游戏的设计理念,这或许就是他说的,玩游戏仅是喜欢玩,而不是为了放松。而我认为玩游戏就是浪费时间和生命,纯粹是基于我自己玩游戏只是为了获得简单感官刺激,及照着教程还手残操作失败的经验。

如果真正的能融入游戏,将自己玩成游戏的一部分,从游戏中收获世界、历史、哲思、人生、景观、音乐等各种体验;而忘记现实世界的存在,忘记时间的各种价值,忽视玩游戏本身的得失;这和观影、读书、听音乐、冥想等行为还有多大的不同?

由此,我想到了“正念”两个字;如果能够将意识融入游戏世界,那是不是也是一种修行?

堂哥是个工科男,但同时洞悉人情、世事、及现实世界的历史和政治等。我不知道他这些认识有多少是从读书和思考得来的,又有多少是从游戏中获得的;但他用游戏举例说明他的观点,和他用工科男特有的物理规律给我举例讲解他的世界观一样让我印象深刻,并给我以触动。

或许,游戏和阅读、行走一样,都是寻找自我的途径。克服偏见,世界可能更大、更亲和。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 maie
      maie 1

      以前还玩游戏,现在啥游戏都玩不了两天就玩不下去了,没感觉或者说感觉玩游戏好无聊,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能一直玩下去的。

        • 水拍石
          水拍石

          @ maie 不喜欢玩就不玩,我也差不多,买了《文明6》,一局都没有玩完。

        • ACEVS
          ACEVS 5

          有偏见正常。
          偏见也是一种主见。之前不喜欢rpg,只喜欢和人对抗性的游戏,与人斗其乐无穷,有时候我觉规则就是游戏,比如围棋象棋规则,现实也是各种规则构成,没有啥太大区别。有点像学习法律规则,然后在熟练应用,编程也是,似乎都是。

            • 水拍石
              水拍石

              @ ACEVS 你这理解透彻,通过表象看到这么多种不同规则的内在联系。我玩游戏还是喜欢单机的,网游手残,会被小孩骂,且同时不喜欢玩游戏时还聊天。

            • 拾风
              拾风 6

              我非常认可,我不喜欢玩游戏,但不妨碍我做游戏,人生是一场体验,找到适合自己体验人生感受社会复杂性的场景,可以加速的认知,人生漫漫路,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去亲身体验,太慢和低效~。每个人应该也是不同的,你堂哥喜欢通过游戏感受,我喜欢通过观察他人言行和代人他人履历去感受。

                • 水拍石
                  水拍石

                  @ 拾风 是的,找到适合自己,能够快速深入,体验完美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体验过程的愉悦度、体验的时间成本、体验的整体收益,三者都是选择体验方法的考虑因素;如果适合自己,方法的形式反而最不重要。

                • 老何
                  老何 4

                  很好奇他这么多年一直玩的什么游戏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何 说了好多,我只记得《艾尔登法环》和《巫师3》

                    • 老麦
                      老麦 7

                      厉害,感觉他已经进入游戏的另一个层面了。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说法,工科男都是一根筋,这样反而更容易找到事物的本质,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麦 当我听他讲这些的时候,马上就想到了你,我想老麦这么喜欢玩游戏,是不是也能从游戏中感悟世界。

                        • Kevin's Space
                          Kevin's Space 3

                          牛,服气
                          我玩游戏就是为了释放多巴胺,得到小小陈就,并且容易沉迷,害

                            • 水拍石
                              水拍石

                              @ Kevin's Space 我也是简单体验杀怪如割草的快感,从来没有深入琢磨过。

                            • XIGE
                              XIGE 6

                              他的说法我也有点发现了,之前我说玩的游戏现在我还在玩,没有沉迷,但每天都花点时间玩玩,受益匪浅。

                                • 水拍石
                                  水拍石

                                  @ XIGE 好事情,多一个渠道学习是一件幸运的事。我对游戏一直缺少天赋,也缺少正确认识。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