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博友圈看到好几位博友都在追《白夜破晓》,刚好最近读书有点累,想调节下,就追了这部剧,1.25倍速加快进,两天时间刷完了第一和第二季。刷剧前以为是全平台都有的,搜索后才知道是优酷独享,这时才想起我也有优酷会员,是淘宝99会员送的。打开一看,会员剩余5个月,但一次都没有使用过。
和优酷会员一样,还有其他的会员被浪费的,比如有道云笔记、有道字典等会员,买的时候图便宜,大多都买了五年会员,结果不想用后就一直在吃灰。
捋了一遍会员,没有吃灰,但使用频率较低的其实还有很多,真的充分利用的反而很少。这时突然想起,我用的这台笔记本内存也是如此,到手后就升级到了64G,但使用中绝大多数场景都只需要20%左右,占用率超过40%的好像只有几次,超过50%的一次都没有。
再想到现在博客用的云服务器,带宽好像也是全浪费了,5M的带宽,每天可以下行432G,但我实际每天用量只有100多M。就这用量还上了CDN,即使没有CDN整天流量也就1G左右,是不是相对于5M带宽来说也没有任何压力,持续下载也就是3-4分钟的事。用了CDN就快了吗?很可能只是心理作用。
我自认为是理性消费者,在实物产品消费中能够理性控制自己的选择,很少造成浪费,但为什么会在数字产品中这么浪费?想了想我认为,这很可能是我对自己需求认识的不足。
对实物需求有准确的认知,所以就能够选择恰好匹配的物品来满足,比如吃盒饭两素一荤够吃,我绝对不会选两荤两素。但对于数字产品,因为认知不够,所以在购买时生怕不够用,所以预留了太多的冗余。比如博客服务器,在使用CDN的情况下,是不是1M带宽的服务器就够用了?同样的,处理器和内存是不是也用不了这么多。再延申到硬件,我们使用的电脑,手机硬件性能是不是也都富裕了太多,从而性能一直在浪费,而我们还在持续不断的为他们买单。哪些吃灰的会员也一样,买时以为是刚需,买完了用几天才发现是伪需求,同样是对需求认知的不准确。
对于实物和数字产品的需求认知能力差异为什么会这么大?我还没有想明白。但商家或许正是利用了这种认知误区一直在诱导我们消费,比如优酷对《白夜破晓》进行的SVIP可以提前看一集的设置。还有更多的VIP,黄金VIP,白金VIP,钻石VIP等设置也同样如此。
再想下,互联网公司普遍比制造业公司利润高,除了互联网公司有更高的风险外(从而应该获得风险收益),消费者为需求支付的冗余价格是不是也更多?
再想,恋爱、宴请等场景中的浪费,是不是都和心理安全冗余付费过高有关?
最后重申下,买的贵并不是浪费,无论多少钱买了没有使用才是浪费。关于这个我以前专门写了一篇帖子,有兴趣可点击阅读。《消费和浪费》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17F
哪个男人没点小爱好,有的人买车,有的人钓鱼,有的人玩表,有的人做大保健……咱这点爱好可以说又省钱又益智了,放开点
B1
@ 川崎 经你一说,发现跟人家这些爱好比,买点会员似乎真不算啥,即使是“浪费”了。
16F
所以我对于VIP这种一般都是白嫖,就心血来潮使用一下。除非刚需,天天都会用,我或许可能会开个vip,但首先是找个什么其他方案,如不行再去充值
B1
@ lincol29 这是好习惯,只买刚需的,偶尔用的实在不行买个短期会员,按年买确实容易吃灰。
15F
CDN 在七牛云不是免费吗?
B1
@ krwater CDN不值钱,其实无所谓。
14F
电视剧是没有时间看了,倒是双休晚上可以看部电影!
B1
@ 老张博客 怎么这么忙呢?还以为你们周末两天都是休息的。
13F
尝试登录失败后,发现我变成老麦了。看看有啥bug吧
B1
@ 老麦 一直找不到哪里有问题,缓存太多了,排除了好几次也没有找到。现有的缓存有php,mysql,W3缓存,CDN,浏览器缓存,我自己觉得W3缓存出问题的可能性最大,但更改设置后依然解决不了问题。以后继续查找,谢谢你的告知。
12F
之前也买过很多会员,现在最常用的会员就是京东会员了。
B1
@ 威言威语 我最常用的会员也是京东会员和喜马拉雅,喜马拉雅现在主要我儿子听故事。
11F
从去年就坚持不买没用的东西,然而没坚持住,看完你这个我又要反思下自己,别买完不用,如果实在不用最好卖了 浪费可耻,尤其是我这种贫农,今年付费使用频率最高的爱奇艺会员给闺女看英语动画,拼多多会员日常买东西,qq音乐会员哄闺女睡觉。
B1
@ Jeffer.Z 有时买东西也是一种缓解情绪的途径,很难彻底理性,尽量不浪费就行。三大会员,两个都是围绕闺女的,剩的一个还是为家庭的,对自己已经够狠了。
10F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白嫖使我快乐,哈哈哈,好像这是我这个穷鬼的自我安慰。
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花点小钱让自己愉悦一下也挺好的。我可以不用,但我不可以没有。
很多东西免费的的确也能用,但可能需要你在这上面花上大量的时间去钻研、学习,这也是成本啊。
B1
@ 老麦 跟你尝试了几个免费软件后,发现了新大陆,感觉国内付费都整体都太封闭,反而是开源的可以随时走人。虽然那点数据不值钱,也不重要,但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感觉好一些。
9F
我也是浪费了好多,好多买来都没用
B1
@ 段先森 大家都差不多,买时怕不够,买了不使用。
8F
因为喜欢白嫖,倒是省掉不少费用。
B1
@ 1900 最近我才发现,很多开源的应用真好用,反而是收费的太封闭了,很可能自己的数据都成了他们的。
B2
@ 水拍石 对于很多普通用户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选择了,我们是喜欢折腾和了解,知道有什么渠道去找平替。
B3
@ 1900 确实是,不折腾就找不到合适的免费项目,从而发现不了这个新世界。
7F
免费的可能浪费时间。付费的可能浪费钱。都不太好。
花了钱的vip其实很少用。一般就是为了某个执念,念想一时冲动。
就像健身卡。买了似乎就有好身材了。
书籍,买了似乎就像知识了一样。
B1
@ ACEVS 你说的对,很可能买时就是个执念,买了执念也就完了,所以不用就是常态。
6F
我买的最浪费的是10年央视频会员,结果一年打不开三五次。
B1
@ Mr.He 看来你是央视的真粉丝了,我都不知道央视还有会员卖。
5F
哈哈,已经很克制了,发现很多东西没啥用,就不买了
B1
@ 网友小宋 这样好,理性消费,不能看见折扣就冲动。
4F
有些消费真的很难控制,不冲动是最好的法子,要买啥先加购物车一段时间,最好是一两个月,这一段缓冲时间的思考后会理智很多。现在我是比较理智了,因为花钱地方太多,不必须的一分都不花,但还是有漏网之鱼之鱼,比如上个月玩手机游戏充了差不多1000.
B1
@ XIGE 我经常会忍不住在促销时续期,看似占了便宜,其实不用的话还是浪费。你太舍得了,我以前打游戏基本上只充月卡,最多买点节日礼包,很便宜那种,超过百元的礼包都很少买。
B2
@ 水拍石 已经理智了,完成基础的消费,以后就拿打发打发时间
B3
@ XIGE 月卡加小礼包这种保底消费其实挺好,能省不少事,玩的悠闲。消费太多反而心态更累,除非真不在乎这些消费。
B4
@ 水拍石 是的,现在我是冷静下来了,刚开始玩不懂的多,现在不会太多消费了,确实,现在我这个也有月卡,用好了也省事
3F
这么一算,其实我也浪费了很多东西。一样优酷会员也没怎么用。
B1
@ obaby 买会员经常会忍不住,但买了很多都不怎么用,还是得减少订购的数量。
2F
我就是那种买东西的时候有时候会潜意识用性价比的思维去买东西,而不是实际使用需求所以,看似捡了便宜,其实有时候使用频率极其少。例如视频会员,打折优惠的闲置域名。。。
B1
@ bosir 我和你一样,遇到618、双十一等促销就给会员续费,其实很多会员使用率很低,完全可以不续。
1F
实物的使用更直观,而会员VIP之类数字服务的边界和使用情况不容易被量化和感知,很明确的是那些厂家也利用这一点。
B1
@ 粽叶加米 对于看不着的东西更容易冲动花钱,以后我要在这方面更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