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讨论一则关于《被指在泽连斯基演讲前没鼓掌,美国一议员遭美政客轮番抨击》的新闻,我认为这是美国民主的倒退,作为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有权力选择自己是否要为泽连斯基鼓掌,其他议员抨击她就是在践踏民主。但朋友认为这才是民主的体现,只有民主政治下其他议员才能抨击她,而她认为如果抨击不合适可以自辩;如果抨击违法则可以向法院起诉。于是我们的分歧由这是否是民主的倒退,到民主到底是过程民主还是结果民主,以及玛乔丽·泰勒·格林选择不鼓掌到底是她个人的自由还是作为议员的民主。
争论到最后我们都没有说服对方,但争论的过程让我对民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所以写这篇笔记以做记录,以便以后继续学习和理解。朋友为此专门为我推荐了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这本书现在还没有看,但有空肯定会看。
一、什么是民主
我理解的民主是在公众或国家事务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不用为这种意见承担可能的后果,然后大家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最终行动方案;当方案确定后少数派必须服从多数派,以确保集体的高效率。
二、民主追求的是过程民主还是结果民主
我认为民主追求的是过程民主,在表决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民主的结果却是专政,少数派必须服从多数派,不同意见只能保留。
三、过程民主如何保证
民主的表达过程并不是杜绝大家在表决前相互交流、相互辩论、甚至是相互抨击,我认为只有充分的沟通后才能保证每个人充分的理解自己要表决的事情是什么,只有充分认识才能保证理性决策。但当进入表决流程后就不能企图抨击以改变他人决定,在表决后更不能攻击不同意见者,尊重并包容不同意见才是民主的根本。如果每次表决后都消灭不同意见,那民主将会消退。
四、民主和自由
民主和自由的概念和容易弄混,因为他们是伴生的关系。但我认为民主是指集体视角,而自由是个体视角。
代表其他人参与国家事务 民主
代表个人参与国家事务(如选举) 民主
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如今天要吃什么) 自由
但现在社会学认为民主和自由是对立的关系,国家的民主必然会制约个体的自由,个体的自由必然会削弱国家的民主。比如绝对自由下就不应该有国家政权,拜登就不应该代表美国政府管理共和党选民。
为什么我要说民主和自由是伴生的?我认为这个世界不存在绝对的民主和绝对的自由,所有的状态都是他们的均衡,如果消灭了民主那自由就无从谈起,而如果消灭了自由民主也会死亡,这就是共生而不是对立。
五、玛乔丽·泰勒·格林不鼓掌是她个人的自由还是作为议员的民主?
地点:美国国会大厦;
人物:美国众议员们;
事件:表达对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演讲的赞同或不赞同;
在国会大厦,众议员们集体观看他国总统演讲,并在演讲后决定自己是否要起立鼓掌,我认为这是政治事件,玛乔丽·泰勒·格林在这个过程中代表她的政治身份,而非作为人的个体身份,所以她不赞同泽连斯基演讲(不起立鼓掌)是一种政治的民主表达,而非个人自由。其他议员都起立鼓掌,唯独她没有,她是唯一的弃权或反对票,结果是美国众议院多数通过对泽连斯基演讲的支持。
但表决过后民主党众议员为什么要抨击她?
六、表决过后抨击不同政见者是民主的延续还是个体的自由?
我认为在特定事件中民主止于表决,表决过后民主流程即结束,民主流程的载体“代表”的责任及义务都终结。在对泽连斯基演讲表决过后,民主党众议员抨击玛乔丽·泰勒·格林我认为是对民主的践踏,而非民主的延续。
朋友的看法是表决过后民主党议员对玛乔丽·泰勒·格林的抨击是个人自由,如果玛乔丽·泰勒·格林觉得抨击不对应该反驳,如果觉得违法可以向法院起诉,这是她的自由。但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如果用个人的自由抨击以改变他人的民主政见是合理的,那么在暴力或软暴力下的妥协绝对不是民主。
结语:
什么是民主?似乎很清晰,又很难说的明白;但我知道我想的民主是一种很纯粹的民主,起码美国、台湾等标榜民主的地方都不符合这一标准。议会表决吵架,上演全武行,甚至表决后还要持续相互攻击,真是民主吗?
没有系统学习过思想家的民主理念,不知道他们理想的民主是什么样子;也没有在欧美生活过,不知道他们的国民怎么理解民主;但很清晰的知道现在看到的样子绝对不是我想象的民主。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2F
闲暇冲浪的时候无意闯入这个博客,就凑巧看了博主的一些文章和回复,觉得博主理性且深刻的思考与叙述让我这个大学生如沐春风,感触颇多。我讨厌互联网现在狂躁两极的氛围,能遇见像博主这样愿意静下来思考的人实在是让我欣喜。
B1
@ yuuu 现在互联网上的整体氛围是不好,一切都围绕着流量和收益转,这必然会因流量而扭曲价值、观点、甚至是事实,而这一过程是劣驱良的,会越来越差。个人博客可能整体会好一些,毕竟是自己的地盘,不可能随地便溺。我的文章大多无趣,你能喜欢说明你比同龄人心理早熟,如果你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可以早一步规划人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提高自己上。
B2
@ 水拍石 是呀,我本人很喜欢历史,所以面对当前社会很多的现象和问题习惯用唯物史观去看待,这让我能尽量不盲从地宣泄个人情绪,我觉得很多现象不是几句“愤青”的口号能解决,也觉得很多很多的“不完美”可能恰恰已经是现有条件下的最优解。对于未来,我本人目前在一个小211读数学偏应用统计的本科,我认为理工科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个人可能能力不足,或是兴趣更偏好政治和经济学,平时这类文章看的颇多,可是网络上的相关文章多为空谈,或者立场太强而有失客观性。我渴望一个权威的解释或者理论,找了很多书看但依然效率低下。博主部分文章的客观性让我觉得很欣喜,我目前打算硕士去学金融专业,并且在这条路上踏踏实实永远学习奋斗下去。作为一个互联网上的过客,也祝博主事业顺利,家庭幸福。
B3
@ yuuu 数学是科学之母,掌握数学的方法和思维对很多学科都有很大的助益。对于数学专业我不懂,不知道数学专业的研究生阶段会和本科阶段有多大的不同,研究生阶段会偏应用还是依然偏理论?如果是偏理论学习的话,我个人认为你研究生阶段依然可以学习数学。金融学是一个偏应用的学科,数理统计方法在这门学科中很重要,你的数学背景可以帮助你快速的融入这门学科,甚至成为工具应用的佼佼者。但和经济学的其他分支一样,我个人认为经济学这个以经验科学为主的学科,应该首先掌握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而不是将大量的精力花在工具的研究上,如果不懂底层运行逻辑,那再先进的工具都只可能得出错误的结果。然而将经济学引向实验方向,并试图用数学的方法加以解释的趋势越来越强,这种发展方向的结果到底如何,我不敢断言,但我确信这种方法可以产生很多以模型为基础的应用型经济学家,但却很难产生以经济思想创新为主的经济大师。
作为学生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以后的就业,从这个方向来看,金融对你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作为人生理想,假如你比较喜欢历史和社会相关学科的话,那偏宏观的经济学可能更对你的胃口,但这个方向以后就业可能不如偏应用的专业容易。
1F
我有一个“观点”叫做众畜之怒,这里的畜指的是人。
这是一种测试,如果一个国家丧失了全部国家机器组成部分的功能或是停转,作什么都不会受到惩罚,那么哪个国家能保持两个月国内不动荡,那么反推回去这个国家的民主建设应该就是最好的了,无限接近于理想的民主了。个人观点。
顺便说一下哪里会最乱,美国就不用说了,剩下的最乱一定会在亚洲,那些含蓄的民族,比如东亚三国……
B1
@ 城南牧野 赞同你的观点,习惯他律的地方必然离不开政府,天不可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