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年以前,人类主要靠狩猎野生动物和采摘野果为生,他们经常吃不饱,因此也没有剩余的东西可以用来出售。没有人出售用不完的东西,其他人也就没有地方去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狩猎过程中人类能猎到的动物很不均匀,时多时少,多的时候常常吃不完而坏掉,而少的时候经常饿肚子。这种感觉很不好,于是大家就在想能不能把食物储存起来,这样就可以保证每天能吃饱,同时也不浪费。
大约距现在一万年时,人类在狩猎时意外的抓获了狼,并且把它们关起来喂养,幸运的是他们存活了下来,并繁育了后代。经过数代繁殖,狼逐渐失去了野性,开始亲近人类,成为了人类狩猎的好帮手。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狗,狗的远祖居然是狼,是不是很有意思?有了狗做帮手人类狩猎更容易,因此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人类的数量也开始逐渐增多。
大约八千年前,人类驯化了野猪。同时人类还驯化了马、牛、羊、鸡等动物,人类的肉食越来越充足。
远古人类为了生存有严密的分工,男人身强力壮,所以负责狩猎;女人身体较弱所以负责照顾老人小孩,还有采摘。在采摘的过程中同样遇到了和狩猎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很多植物的果实不耐储存,很容易发霉坏掉。于是心思灵动的女性就开始想怎么能把果实储存的更久一些,以备过季后还有足够的食物。
经过不断尝试,距今大约一万年人类成功种植了小麦,随后又成功种植了水稻,还有粟(小名叫小米,是不是很熟悉)。
市场的形成
有了稳定的粮食和肉食来源,人类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经常挨饿,终于可以在吃饱之余做点其他的工作,比如修缮山洞、制作衣服等。但问题来了,有些人住在山上,常年打猎,所以经常以肉食为主,且只学会了养殖,而不会种植;有些人住在平地,猎物稀少,但非常适合种植,所以他们学会了种植,但缺少肉食。
于是住在山上的人尝试着下山用肉食交换平地人的粮食,刚好住在平地上的人也想吃肉,于是他们兴高采烈的开始了交换,市场便诞生了。
最早的市场没有广场,更没有门市,其实就是一块视野开阔的平地。方便大家找到地方,顺利交换,并不被野兽袭击就行。
刚开始因为大家剩余的食物较少,经常是为了调换口味偶尔交换下食物,因此市场可能并不固定。随着养殖和种植的发展,大家的食物都逐渐充足起来,于是山上的人和平地的人都想经常交换,因此市场位置逐渐固定,并且交易的时间也慢慢固定。
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市场的位置和交易的时间要固定?
答案是保密的,所以被折叠了起来,不过在你回答完后可以点击查看。
远古时期因为人口比较少,所以交易也比较少,如果不约定具体的交易时间和地点,那么一方可能把自己用于交易的食物吃完了还没有等到对方。古人也很聪明,所以他们想到了先约好地点和时间。
现在中国人口稀少的农村依然保留赶集的习惯,就是在固定的时间,去固定的地点交易,是不是和远古人的选择一样?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