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分析

炒房者最后的上岸时机将要来临

自2016年国家提出住房不炒后,全国房价都进入了稳定横向发展阶段,三线以下城市甚至出现了持续的走低,这让很多炒房客被套在半山腰。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受多方面影响,房地产进入了明显萎缩期,但这年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并没有拉动传统基建和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进入2022年后,经济下行趋势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承压,于是国家逐渐启动了一批传统基建,以快速拉动经济。同时各地也在逐渐放松对房地产的管控,据网上的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份全国已出台了四百多项房地产松绑政策。尽管政策调整力度很大,但房地产市场反应却并不乐观,商品房成交量、土地拍卖数量、房地产建设投资、房地产信贷等数据,在4、5月份都不够理...
阅读全文
岁月留痕

近日软件折腾记

近日折腾各种软件,或者说被各种软件折腾,力不从心,做个小记,以免以后又犯折腾的毛病。   从TIM上学会了委婉 自腾讯推出TIM后我就是第一批使用者,聊天文件自动备份到网盘,聊天记录免费同步一年,干净的聊天界面,及轻量化的软件都是我需要的。结果不知何时承诺的聊天记录免费同步一年变成了7天,回归了QQ的政策,聊天文件同步似乎也经常缺失。到近日,笔记本Win11上的TIM总是时不时提醒文件缺失,需要重装。搜教程,各种治疗,重装了N次后终于受不了折磨,又换回了QQ。除了依然臃肿和让人讨厌的全家桶外,终于能够安心的使用了。TIM对用户的拒绝很委婉,不是它放弃了用户,而是用户放弃了它。 感觉T...
阅读全文
杂文

关于通识课的一点浅见

一直热爱经济学,但偏重于宏观,且多是定性研究的理论。读到后面不可避免的要牵扯各种经济数据,而这些是标准的定量研究。且经济学发展到现代,计量经济学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重要分支,这一点从诺贝经济学奖获奖者的研究内容就可知道。但是我个人数学比较差,且很多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定量研究持怀疑态度,我个人也倾向于经济学的定量并非像自然科学定量研究那么精准和必要,所以一直在回避这一块内容。 以前一直在回避,现在似乎躲不开了。既然绕不过去就需要迎难而上,数学便成了这里所谓的“难”。 和经济学相关的数学知识主要有概率和统计两部分,其中概率论主要用于经济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而统计学主要用于经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当然...
阅读全文
偶感

善和妒

楼下的赵四婶是楼里的废品义务回收员,废纸箱、空瓶子等总会被她打扫干净。 于是你经常将网购的纸箱捆整齐,然后放到赵四婶方便拿的地方。由此赵四婶对你赞不绝口,你也获得了心理的满足。 一天你购买了五年的大冰箱坏了,售后维修需要一千多元,于是你觉定换个新的。旧冰箱扔到了院子,赵四叔问你,这么好的冰箱你真不要了?你确定的说,不要了。于是赵四叔现场开始捣鼓,用了半天时间居然修好了。后来你听说赵四叔把原本属于你的那台旧冰箱给卖了,居然还卖了一千元。 从此你对赵四婶一家好感大打折扣,网购的纸箱子,空瓶子等你分散了丢弃在小区不同的垃圾桶,再也没有便宜赵四婶。   除了在废物回收上你曾经乐意帮助赵四婶外...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关于物价指数和汇率的简单思考

这两个月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明显,但与此相关的是中国CPI涨幅明显弱于美国。按一般逻辑,CPI涨幅越大,意味着货币贬值越快,那为什么美国CPI涨幅明显快于中国,但美元却能相对人民币升值? 从上图可以看出,其实从2020年10月开始美国的CPI就一直高于中国,且在这几个月还有进一步走阔的趋势。造成美国通胀持续且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自疫情以来美国实行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疫情的前两年中国政府一直实行这较为审慎的宽松货币政策,两国的货币政策相差较大。 既然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美国和中国此轮疫情后CPI差异的主要原因,那么两国的汇率走势是否也和这密切相关?为此我将两国的CPI数据加以计算,然后再和汇率进行比较,看两...
阅读全文
图说美景

一次痛并快乐的爬山

爬山成了习惯,所以一到节假日总想找座山爬。 端午节三天假期,原本没有计划,到了假期临时决定去露营并爬山。 假期第一天下午一点决定并出发,原本准备露营,结果天公不作美,预报的阴天成了大雨天,所以只能入住酒店。第二日下午据预报说雨会停,结果到了下午一点还在下,于是冒雨爬了一座名字叫原始森林的山。很矮,也没有想象中的原始森林,颇失望。 爬完山上衣湿透了,没有带多余的衣服,所以只能靠体温烘干。再加上中午吃的农家饭可能卫生不够好,开始腹泻。 第三日迎来期盼的大晴天,一大早起床继续准备爬山。因为准备好露营的,所以带了压缩干粮和牛肉干,早餐就用这个对付,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午餐依然是这个。这也是第一次在爬山...
阅读全文
杂文

每天半小时

近日生活感觉比较杂乱,感觉有很多事需要记录,但最终又觉得还是不记录的好。但最终还是决定写一篇杂记短文,做个简单整理吧。 每天半小时 前几天心情比较波动,工作之余难以精心读书,所以刷手机的时间比较多,特别是早上清醒赖床加晚上入睡前。一天偶然翻看手机使用情况,发现当天手机使用时常累计已经超过了4个半小时,而排名前二的是知乎和浏览器,这让我大吃一惊。这两年我已经很少使用手机,卸载了抖音,不用微博;微信和QQ因为上班要用,所以用电脑挂着;在这种情况下自认为已经摆脱了对手机依赖,但殊不知清醒时间的三分之一都在用手机。受此触发,我给知乎和浏览器设置了使用时长限制,每个每天半小时,但知乎还是经常会触发提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