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

能力、选择与天花板

跟朋友聊天,他说他的校友最近比较郁闷,因为才55岁,但已经碰到了人生天花板。这位校友目前在某五线城市(约数,因为我也弄不清城市该怎么分类)任正处级公职,因上升无望,所以对事业和人生多感慨。如果当初选择一下城市可能会怎样,如果中途选择去省会城市可能会怎样,如果当初进入央企会怎样,小城市还是上升机会太少,竞争激烈,太容易触碰到天花板。但这一切似乎已经和他无关,因为他已经失去了选择的机会,人生不可能重新选择。 我对朋友说,你的校友可能已经真触碰到了天花板,但这个天花板也是普通人很难达到的高度,有什么好叹息的呢?何况他的天花板同时也是地板,余生可以站在绝大多数人触碰不到的高度上,这不是也很好吗? 朋友...
阅读全文
读书笔记

《穷查理宝典》珍藏版读后小记

一直以来以为《穷查理宝典》是一本鸡汤书籍,直到前段时间读了李录的《投资要义》才知道《穷查理宝典》的主人公是查理·芒格,而这本书是芒格的思想精髓。不由为自己的无知汗颜,连这本书的全名都不知道,就认为是一本鸡汤书敬而远之。同时也逼视下彼得·考夫曼,尽管查理·芒格是富兰克林的粉丝,而富兰克林恰好写了一本叫《穷查理年鉴》的书,但你也没有必要把这本书叫《穷查理宝典》吧,叫《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多好?名家也有很俗套的时候,尤其是书名中的“宝典”二字让正人君子敬而远之,而让投机者趋之,结果两边挨骂。 正直的人不满是因为发觉明珠暗投后的悔恨,白白让彼得骗了这么多年,竟然差点错失圭臬;而投机者咒骂是因为这本...
阅读全文
文如吾心

民主与自由

昨天跟朋友讨论一则关于《被指在泽连斯基演讲前没鼓掌,美国一议员遭美政客轮番抨击》的新闻,我认为这是美国民主的倒退,作为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有权力选择自己是否要为泽连斯基鼓掌,其他议员抨击她就是在践踏民主。但朋友认为这才是民主的体现,只有民主政治下其他议员才能抨击她,而她认为如果抨击不合适可以自辩;如果抨击违法则可以向法院起诉。于是我们的分歧由这是否是民主的倒退,到民主到底是过程民主还是结果民主,以及玛乔丽·泰勒·格林选择不鼓掌到底是她个人的自由还是作为议员的民主。 争论到最后我们都没有说服对方,但争论的过程让我对民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所以写这篇笔记以做记录,以便以后继续学习和理解。朋友为此专...
阅读全文
经济分析

三则新闻与劳动者保护

近日看了三则新闻,看似离散,但也有内在的联系,略作议论。 一则、今年考研人数457万,比上年增加80万,而研究生录取人数仅为120万左右,预示着四分之三的人注定考不上。2022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千万左右,也就是说快一半毕业生选择了继续学习,而不是工作。 二则、深圳一员工入职4个月离职要求公司给3万年终奖,法院支持 三则、消息称腾讯阿里将大规模裁员,最高涉及30%,点击链接自己去看新闻,不是我胡诌的。 如果再加上去年有关部位叫停996的新闻应该是四则,不过那个是旧闻了,就不算在里面了。三则新闻看似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有内在联系,就是国家对劳动者越来越保护,但就业环境却越来越严峻。劳动者只看到了政...
阅读全文
杂文

浮亏、实亏和沉没成本

最近这二十个交易日股市下跌明显,所以对于股民或股票型基民来说可能都意味着显著亏损。 对于亏损怎么办?继续持仓的话就会形成账面浮亏,如果砍仓的话就是形成实际亏损。因为风险厌恶及股市缓升急降的特征,所以面临浮亏时大多数人选择持仓等待反弹,但这种策略可能让亏损进一步加深,越套越牢。 对于浮亏我个人的看法是应该根据具体股票类型及对大行情判断做具体的应对,而不是固定的止损或持仓待涨。比如现在的大盘我个人认为跌的可能性远远大约涨的可能性,原因是经济基本面不好,全球通胀压力较大,美俄战争等不稳定还会持续,这些都会导致股市走弱。在这种行情下原来上涨较多的题材股及所谓的赛道股会出现比大盘更大的跌幅,所以我的看法...
阅读全文
杂文

价值投资者从投机到斩仓

这次做投资立志要做一个价值投资者,原因是没有可靠的消息渠道能让我靠消息赚钱,也没有投机的天赋,所以唯有靠时间来赚取股票内在的价值提升。秉持这一原则,从去年中入场到现在大概8个月时间,全仓蓝筹股,银行占七成仓位,期间最高盈利仅有3%多一些,最高亏损仅有6%,非常稳健。 从去年底开始持续学习股票交易知识,以价值投资为主,但也学习了一些技术投资的方法,于是按耐不住内心的冲动,总想尝试一把短线的刺激。2月22日以8.87港币价格买入融创中国,想博一次短线反弹,原因是我认为融创股价受国内地产行业整体不景气拖累,估值严重偏低,且三月份两会中必然要保地产以稳经济,在政策利好下必然显著反弹。但买入后却一路下跌...
阅读全文
读书笔记

《大繁荣》读后有感

  《大繁荣》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的作品,它还有个副标题——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读前我就是被这个副标题吸引,误以为是讲创新经济的书。但读完了我才发现这本书的重点是在讲自由资本主义、社团主义、社会主义三种经济形态的产生,对创新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福利、收入分配、经济稳定、社会发展等全方位影响的书,而大众创新只不过是全书论证的前提而已。如果仅抱着理解创新如何影响经济的目的来阅读,那很可能这本书会让你失望,因为讲的枯燥,而且“没有实质内容”。 这本书的英文版叫《Mass Flourishing: How Grassroots Innovation Created Job...
阅读全文
杂文

节俭

周日爬山,不小心将裤子挂破,膝盖位置破了一个3×3cm的L型口子,基本上报废了。所幸膝盖没有一点事,甚至连痛感都没有。 儿子对我说,“爸爸,你以后爬山应该穿一条旧裤子”。我问什什么?他回答,“穿旧裤子破了也不可惜”。 挂破的裤子是去年后半年买的凯乐石加厚软壳裤,能够轻度防水,剪裁比较贴身,且比较像正装裤子,舒适性很好,所以我经常穿。破了这么大一个口子,原本打算直接扔掉的,因为破相太严重,但经过儿子的建议,我觉得应该找缝纫店补补继续穿,起码爬山时可以继续穿。 对于儿子我们一直坚持教育他要有节俭的意识,这和收入多少无关,而是关于人和物的相处之道。虽然我们经过努力能够改变我们的经济状况,但却无法改变...
阅读全文
偶感

经验

和友人聊天,谈及人过四十体力、精力及智力都在退化,所以工作技能也可能会退化,唯有的优势就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因此一定要从依赖体力或精力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而投入到依赖经验和知识的工作中去。知识自不必说,从年轻时狭隘的谋生功利性知识,到现在未理解的事物皆知识,都需要耐心学习。而对于经验和友人聊过后也有了新的认识。 朋友问我,什么是经验,然后自答,经是指经历,验是指验证,只有经历过,有心得,并在以后验证过其正确性的心得才是经验。细思他说的很有道理,此前我错将经历当经验,其实很多偶然的经历没有经过后续的验证,其心得并不一定是对的,对以后的生活并不具有指导意义。推而广之,很多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并没有从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