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繁荣》读后有感

评论字数 3672阅读模式
《大繁荣》读后有感

 

《大繁荣》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的作品,它还有个副标题——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读前我就是被这个副标题吸引,误以为是讲创新经济的书。但读完了我才发现这本书的重点是在讲自由资本主义、社团主义、社会主义三种经济形态的产生,对创新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福利、收入分配、经济稳定、社会发展等全方位影响的书,而大众创新只不过是全书论证的前提而已。如果仅抱着理解创新如何影响经济的目的来阅读,那很可能这本书会让你失望,因为讲的枯燥,而且“没有实质内容”。

这本书的英文版叫《Mass Flourishing: How Grassroots Innovation Created Jobs, Challenge, and Change》,机器翻译后是《大众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创造就业、挑战和变革》,我感觉机器翻译的副标题都比中文版的要好,因为中文版忽略了挑战和变革两个关键词汇。创新带来的不仅是繁荣,还包括挑战和变革,挑战对应的是经济规则,而变革对应的则是经济模式和社会形态。

这本书我只读了一遍,但读完后我知道这本书至少该精读两遍,否则很多重要的论述可能会被忽略。但最近我事情比较多,且要读的书也太多,所以暂时不可能再读第二遍。因为自身知识有限,且读的也不够仔细,对这本书理解的很不透彻,所以原本不打算写读后感的;但翻了下网上对这本书的评价,发现很多人对这本书都是舍本逐末,仅读懂了创新对繁荣的影响,或许连这一点都是来自于副标题的启发;因此我决定写一篇短文,尽可能的全面说明下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

先让我们看下这本书的目录,由目录展开内容。

前言 // XXV

概论 现代经济的诞生 // 001

 

第一部分 活力与体验

第一章 现代经济体的活力之源

创新、活力与增长 // 021

历史上出现的现代经济体的内部运动 // 025

社会制度 // 040

第二章 没有止境的经济增长

物质收益的丰饶之角 // 048

并非完美的玫瑰园 // 056

第三章 精神之火:现代经济如何影响世界

另一个世界:工作和职业的改造 // 067

从艺术和文学中反映出来的现代体验 // 073

小结 // 089

第四章 经济社会是如何形成的

经济制度:自由、财产和金融 // 097

政治制度:代议制民主 // 109

经济文化:差异和改变 // 113

缺失的拼图:人口和城市 // 122

第一部分小结 // 126

 

第二部分 鲜花与荆棘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诱惑

现代社会中的不满 // 134

社会主义的理想 // 137

理想的社会主义有可能建成吗? // 141

社会主义奇怪的一面 // 153

对社会主义的恐惧 // 155

第六章 第三条道路

对现代经济的社团主义控诉 // 159

20 世纪早期的社团主义 // 168

社团主义在“二战”后的演化 // 183

新社团主义 // 193

社团主义的阴暗面 // 195

第七章 新社会主义与新社团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主张和实际表现 // 199

社团主义——主张和实际表现 // 208

创新的贫乏 // 217

第八章 各国的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的国别差异 // 229

国别差异的制度原因 // 235

国别差异的文化原因 // 241

 

第三部分 衰败与重生

第九章 衰败的里程碑

经济衰退的早期数据 // 255

政策措施和其他反馈 // 261

辐射作用:包容性、不平等问题和工作满意度 // 263

第十章 经济为什么会衰落

衰落之源 // 281

第二次转型 // 307

第十一章 美好生活:亚里士多德和现代的定义

美好生活的人文主义概念 // 318

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的美好生活 // 320

实用主义者的美好生活 // 322

活力主义者眼中的美好生活 // 327

对“美好经济”的启示 // 338

第十二章 美好与正义

现代经济中的正义 // 345

多重人性中的正义 // 348

看似正义的解放体制 // 353

小结 // 361

结语 现代经济社会的重建之路 // 365

大事记 现代主义与现代性 // 383

 

根据目录可知这本书有近400页,那么关于创新的核心论述有多少页?我可以告诉大家,从21-40页。除了第一章中集中将创新外,书中其他部分都在围绕大众创新的条件和环境在展看论述。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讲的创新并非在实验室的发明创造,而是指大众在生活中的创新,重点是大众,而不是创新。之所以如此,与作者在本书论述的大众创新着力点有关,作者所说的大众创新黄金时间是指18世纪和19世纪,而加一个地域概念的话就是美国。这段时期的美国确实是大众创新的黄金时间,改变近现代生活、社会、历史的很多创新都来源于这个时间的美国。

为什么是美国?读过相关历史的都知道这一结果,但这只是结果,而非原因,作者在书中全面阐述了原因,不过比较含蓄,缺乏背景知识可能雾里看花。作者说全民创新有个前提,就是自由平等精神,而这和欧洲的启蒙运动及后来的宗教运动有关,而无论是路德宗还是加尔文宗都有人本精神,这导致了《独立宣言》中申明了“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而幸福来源于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来源于追求繁荣的愿望并实现之,这需要经济制度和文化来保障,而这些美国都独占鳌头,第三部分的哲学和史学论述其实都是在说这个问题。

为什么不是工业革命诞生的欧洲?作者也给出了答案,欧洲因为受罗马教会的影响思想较为保守。作者认为思想越现代越有利于全民创新,越传统越不利于创新,为此他发明了现代主义指数和传统主义指数两个概念(详见第八章 国别差异的文化原因)。同时作者认为现代思想对工作满意度有正面作用,从而使人民幸福感更高,更有积极性去创新。

为什么创新的顶点是18、19世纪,而不是20世纪和21世纪?作者认为是社会价值观变了,以前人们享受创新的过程,成就来源于做好某件事,而现代的人幸福感来源于金钱的度量。而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国政府逐渐掌握了更多的资源和规则,因此成功更依赖于政府,这就导致人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取悦政治,而不是一门心思创新。

由这个概念牵出了自由资本主义、社团主义、社会主义三种经济形态,这三种经济形态让很多人迷惑,尤其是社团主义。我在这里简单说下,作者认为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就是自由资本主义,政府最少干涉经济;有国家掌控所有权及配置权的经济就是社会主义;而由财团、企业联盟等与政府配合垄断市场,并提供特定福利的就是社团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社团主义、社会主义三种经济形态还隐含了几个附属特性,我列举如下。社会福利,依次增强;分配制度,公平性依次增强;社会经济活动成本,依次增加;风险包容,依次减弱;经济活力,依次减弱;全民创新能力,依次减弱;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取舍,资本主义选前者,社会主义选后者,社团主义居中。除了这些外其实还有不同经济形态下民众幸福感的论述,以及不同阶层的感受,有兴趣自己寻找。

我认为这部分内容才是这本书的核心,作者的目的并不是在说创新本身,而是在说什么样的而经济形态才有利于大众创新,什么样的文化才有利于大众创新,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才有利于大众创新。作者结合了人性、历史、文化、科技、经济、哲学等多学科知识来论述这一问题,全面的说了大众创新的诞生到成长,以及在此过程中所需的环境因素。因为涵盖了众多学科,所以不同的人阅读会有不同的收获,如同盲人摸象;同时因为内容博深,所以有些人如坠云雾;其实这是一本教会读者思考的书,而不是让读者记忆的书。

这本书的启发不在于经济史的镜鉴,而在于对创新环境的思考,以此来设计未来的经济及政治形态。作者是在讲述“渔”,而非鱼;这或许是很多人没有看懂的根本所在。

因为只看了一遍,且没有做笔记,所以能想起的只有这么多,而且都是自己的理解表述,并不能准确引用原书语言,只能写到这个程度了,希望可以对想读这本书或正在读这本书的人有所帮助。

最后顺便附送个忠告,如果你喜欢鱼而非渔,仅对创新本身感兴趣,那么可以读作者的另一本书《活力》。同时坦诚的告诉大家,这本书在我写这篇文章时还没有阅读,仅看了目录,但直觉告诉我《活力》可能更符合大家的预期。

3月11日更新:

这两天看了《活力》,这本书是关于大众创新对全要素生产力影响的量化研究,对于计量经济学我一直不是很信任,原因有二,一是我认为经济学绝大多数概念不能够被量化;二是因为我数学功底差,理解不了隐含在数学公式中的经济逻辑;所以我更相信能够用直白语言表述的定性研究。尽管不信任,但并不表示我反对对经济学进行定量研究,我只是反对在没有弄清经济规律的内在逻辑前,用定量的方法迷惑大众,看不懂的学问并不一定是高深的学问。对于逻辑清晰,推理严谨的经济观点,如果能够定量研究,以使其能够用于精准研究及政策制定,我是完全赞同的。

《活力》一书中关于大众创新对全要素生产力贡献的定量研究我并不是很认可,就像这本书中说的,这是一个黑盒子,除了资本要素的贡献外,其余部分都是未知的,而创新恰好就是这未知的一部分。书中量化模型占据了绝大篇幅,但对于模型本身的合理性论述及验证多少,这就意味着模型本身很脆弱,这是我不完全认同其量化研究的根本原因。或许经历过更长的时间,有了更多的统计数据来投喂这个模型,并证明模型本身是可信的,那时其研究才应该被真正认可。

所以在此更正下,如果大家仅想了解创新对经济的影响,那《活力》并不是一本适合的书。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