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科长在整个财政局都是有名的的难说话,但王建刚进科室的时候就被科长另眼相看。每天的工作基本上除了喝茶看报,跟老人去下面检查就没有别的事情要做,而检查工作是好多老人都轮不到的差事。对于扫地搽桌,端茶递水等新人必修科目则根本轮不到他。 刚开始大家都比较拘谨,发现王建如此受重视大家都在私下里议论,王建是不...
当iphone成为流行
现在iphone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街机,朋友说,某天坐公交,一排五个人,除他之外四个用iphone;另一个朋友说他们公司老板用iphone,经理用iphone,财务用iphone,文员也用iphone,要是开会放一起都分不出谁是谁的。今天做地铁特留意了以下,90后用iphone,30岁的用iphon...
首都、首堵、首毒
据报道首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520万辆,每天上下班高峰堵车时间都超过三小时,成为全国首堵之地。政府出台各种政策治理拥堵,但收效甚微,且有治制越堵之势。 近日北京又出现连续雾霾天气,空气中PM2.5污染物已经接近测量上限,空气可见度多次在500米以下,造成多条高速公路封闭,市内交通几近瘫痪。面对雾霾政府...
教师与教士
要写一段关于教师的话,结果却将教师打成了教士,遂思考,教师和教士之间的关系。 在汉语中教师一辞大约在民国时才逐渐被使用(没有考证出民国前是否有这个词出现),古代人们对教师的称谓多使用尊敬的词语。如西宾,古人以坐西面东为尊,此称谓代表对老师的尊敬;夫子,有学问受尊敬的人;先生,长辈而有学问的人;师父,...
看病难
这几天连着去了两趟医院,切身体会了看病难的感受。 先去的是北京某大学的附属第三医院,三级甲等医院。提前一周上网预约,结果没有号,又等了几天还是没有,后来经人告知,预约系统可以预约半年的,起始还不怎么相信,后来上网再一看,果然三个月以后的号都挂满了。没有办法,有病总的求医,看病当日凌晨四点起床,五点到...
白天室内漫射光照明
自从有了玻璃以后,室内白天采光得到极大提升,尤其玻璃幕墙出现之后使得室内采光更进一步。在室内享受阳光便利的同时,过强的室内光却给我们带来了种种不便,然而应对这种强光带来不便的设计却一直没有得到普及。 我们家里窗户所采用的玻璃透光率大约在85%左右,当晴天中午的阳光直射进来的时候地面直射部分的亮度在2...
劝洪磊读梁实秋《骂人的艺术》
近日中日钓鱼岛问题又有新动向,中方军机进入钓鱼岛海域,日本首相谴责中国入侵,并扬言如飞机再飞临钓鱼岛则实施警告射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再一次代表中方重申了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主张,此次发言和以往发言如出一辙,并无任何更深入的表示。由此我猜想,要么国家对钓鱼岛的应对策略还同以往一样...
谈责任
字典对责任的解释分内应做的事情和没做好分内事而应承担的过失。对这一解释我并不赞同。 责任应该分为自然的责任和社会的责任。自然的责任是人为了生存及繁衍后代所应承担的责任,比如劳动、生育、养老等,这一点字典说的很对。 而社会的责任则是一个人为了社会发展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而这种责任不应该仅仅...
城市边缘与边缘城市
从小起就对城市有一种向往,那时对城市的印象唯一来源于电视,宽阔的马路、干净的街道、雄伟的建筑、精美的食物、流行的服饰,还有悠闲地生活。于是幼小的心灵便树立了一个理想,长大后一定要去城市生活。 大学毕业后到了北京,国内最大的城市之一。刚开始对什么都很新鲜,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后去天安门、王府井、西单、北...
狗国
自从盘古开天地之后,大地上便有了人。起初天地一片混沌、野兽恶虫遍地横行、毒草瘴气随处蔓延、雷电地动随时而发。玉帝感人民之艰辛,随派天犬下凡,帮助人们客服困难。天犬名曰“晓天”,意思是让上天知晓民众疾苦的的意思。 晓天初到大地与人们共疾苦、同患难、共同抵御野兽自然的侵扰。初始人们还处于懵懂愚昧之中,很...
中国房地产之我见
以前曾看一个访谈节目,访谈的对象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董潘,他放言北京的房价不是太贵而是太便宜了,他说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一平方房价应该在十万以上才合理。近日董又有惊人言论“我把房地产看作一种财富分配机制,它能让低收入人群致富只要你能凑够首付并承受还款压力,几年后就会发现它帮助业主创造出大量增殖财富。从这个意...
宝宝对光的感应
宝宝六个月,晚上在床头逗他玩,顶灯关闭,只留一盏窄光束台灯。台灯置于床边的床头柜上,柜上有一个水杯,一部手机,和一个盒子。宝宝起初对杯子特别感兴趣,使劲够杯子,拉他回来则开始哭,不明原因,因为此时已经晚上十一点,该睡觉的时候了,这么兴奋就有点反常。 突然发现杯子在灯的照射下特别亮,心想会不会是因为光...
人生的意义
本来是想回顾下过去的2012年,但是当真正准备整理下思绪的时候却突然有一种怅然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是如此的熟悉,原来又过了一年。 每年都在规划着新开始的一年,又在总结着过去的一年,规划总是很美好,但总结却不免有点落寞,原因大概总是规划的比实际情况要好。当这种落寞之感逐渐熟悉之时也许就是对生活妥协之时,...
河南村支书指挥百余人深夜强拆72岁老太民房
1月1日凌晨0时许,当新年的钟声刚刚敲过,平顶山市湛河区柏楼村李桂荣家的房子却被百余人强行拆除了,而家里所有的物品也全被埋在废墟中,导致72岁的老太太在寒冬里无处安身。 1月2日上午,平顶山的气温在零下5度左右,李桂荣老人和几个亲属在已经变成废墟的“家”中,费力地找寻自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