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忆故乡——美食

在离开故乡的好多年里,曾经去过很多地方,每到一地最先关注的都是该地的美食,虽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但寻觅到现在,也不曾找到故乡的味道。 小时候喜欢赶集,赶集的最主要目的便是吃两样小吃,油糕和酥馍。在成人离家之后,看到和家乡这两种食物外貌相似的食物便要品尝一下,但最终却只有相近的外貌,却不曾遇到相近的味道。 油糕:故乡的油糕状如飞碟,圆形,中间厚,两边薄,内空,包有和面的红糖,油榨之后成暗金色,外表多微小气孔,略粗糙。油糕讲究时机吃,吃油糕不能太热,太热里面的糖会呈液体状,且温度太高影响口感,但太冷则会使糖凝结成块,且外皮变硬,同样会影响口感。因此吃油糕的时间要把握的恰到好处,而这个时间...
阅读全文
散文

忆故乡——水果

对故乡的思念很大程度源于家乡的水果,它所蕴含故乡的味道是其他事物无法取代的,即使相隔很多年也能清晰的感觉到留在舌尖淡淡的余味。但因种类繁多,无法尽述,现以西瓜、杏子、柿子三样记之。 西瓜:家乡人对于西瓜有特殊的感情,这不仅体现在吃西瓜,更体现在种的过程。每年农历四月初瓜农将西瓜子种入翻过两遍的土壤中,地之所以翻两遍是因为想让上层的土壤和下面的土壤都能充分接受日照,从而使土壤松软且减少病害。故乡的四月是少雨的,因此瓜农需要每隔三五天就给每颗瓜苗浇一次水,一直坚持到五月中下旬雨季来临。其间还要进行间苗(瓜苗太密需要去掉部分,以保证养分跟得上),移苗,施肥,压蔓等繁琐的工序。 家乡的西瓜之所以好吃除...
阅读全文
散文

忆故乡——春节

在中国最能引起乡愁的莫过于春节,春节寄托着国人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这种情感如轻风拂过风向标、如薄雾穿过白杨林、如细雨滋润黄土地,最终将每个人的心牵向故乡。 如同每一个远方的游子,春节也牵绊着我对故乡的思念。孩提时以为全世界只有一种春节,每个人都用和我相同的方式度过,但是当长大离家之后才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春节,寄托着各自的情感。 小时候家乡春节总是来的早一些,每年一进入腊月就开始有了年的味道,小孩子也开始用天计算着离除夕的距离。进入腊月全家人便停止了其他劳作,全力准备过春节,赶集成了我最大的乐趣。那时也许因为物资紧张,也许因为收入少,农村的集市平时卖的东西只有农具,生活用具和一些小吃等,...
阅读全文
散文

忆故乡——庙会

故乡地处陕甘交界处,泾河、马连河(渭河支流)两河流经之地,古代称为之宁州,现在呼之为宁县。 也许是因为地域及历史的原因(宁县古代属陕西管辖),故乡的空气中始终弥漫着秦腔的味道。小时候村里人春节唱秦腔,红白喜事唱秦腔,心情好唱秦腔,心情不好唱秦腔,劳动唱秦腔,休息唱秦腔,就连喝醉酒时唱的都是秦腔。对于秦腔如此热爱,当然不能只满足于自己唱,欣赏专业演员演唱便成了家乡的一种盛事。 家乡地处农村,没有专业的剧场,因此能够欣赏到专业秦腔演出的机会便只有庙会,庙会对于所在地的人来说就显得分外隆重。我小时候村子便有庙会,因此对于庙会的记忆特别深刻。 所谓庙会必然是先有庙,然后才有会,故乡的庙会也如此。家乡的...
阅读全文
散文

忆故乡

“每逢佳节倍思亲”,与其说思亲不如说思念故乡。身在异乡,亲人或许同在身边,或许在另一个他乡,但故乡却始终守候在远方。乡愁始终萦绕于心中,时间越久,思念之情越浓烈,思念之物越清晰。 又逢春节,终于可以摒弃平日工作琐事的困扰,休憩身心。但每逢此等闲适之时,思乡之情必然涌上心头。故乡春节的种种风俗历历在目,童年的愉悦依然跳跃在心头,对比城市春节就是放假一周的形式,对故乡的思念愈加强烈。 乡愁对我是老人烟斗里萦绕不散的味道,飘渺却强烈; 乡愁对我是邻家大声的问候,直白却温暖; 乡愁对我是高原上的泉水,涓细却甘洌; 乡愁对我是夹杂在西北风里的秦腔,杂乱却熟悉; 乡愁对我是一种声音、一种味道、一种感觉、一...
阅读全文
偶感

家有夜哭郎

家有一小儿,七个月大,夜半常啼哭,甚为扰邻,家人亦不胜其烦。起始一晚哭三五次,到后来每晚哭闹十余次,哭声亦由起始如小猫叫到后来的声震左邻。尝试各种方法都不能止,每逢其哭必怀抱走动方减其声,等其安睡我已睡意全无。 每晚睡意常被其打扰,起初甚为苦恼,后来渐不耐其烦,但责骂对其全无作用,道理亦无法说通,恐吓又因其太小而全不知恐吓为何物。无法理喻又不能责打,顿感手足无措。内心的郁闷一次次的积压,但又无法宣泄,被连续折磨多次之后愤怒的几近崩溃。 如此的折磨每天晚上都必将重复,时间久了居然成了一种习惯,初入睡时常常想他是不是马上该醒了,总是在等待着那声惊天的哭声,久而睡眠总在朦胧之间,很难彻底入梦。夜半也...
阅读全文
小说

上层关系

张科长在整个财政局都是有名的的难说话,但王建刚进科室的时候就被科长另眼相看。每天的工作基本上除了喝茶看报,跟老人去下面检查就没有别的事情要做,而检查工作是好多老人都轮不到的差事。对于扫地搽桌,端茶递水等新人必修科目则根本轮不到他。 刚开始大家都比较拘谨,发现王建如此受重视大家都在私下里议论,王建是不是张科长亲戚。后来大家发现张科长对王建也很客气,遂猜想王建是不是有上层关系,要不然为什么张科长对他都这么客气。大家互相传播,互相猜测,张大姐说王建有可能是某局长的远房亲戚,传到王大姐那就成了王建是某局长的亲戚,再传到李大姐那王建就成了某局长的儿子,再传到赵大姐那就成了某局长是王建的儿子。总之越传越神...
阅读全文
杂文

教师与教士

要写一段关于教师的话,结果却将教师打成了教士,遂思考,教师和教士之间的关系。 在汉语中教师一辞大约在民国时才逐渐被使用(没有考证出民国前是否有这个词出现),古代人们对教师的称谓多使用尊敬的词语。如西宾,古人以坐西面东为尊,此称谓代表对老师的尊敬;夫子,有学问受尊敬的人;先生,长辈而有学问的人;师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不同于现在的老师一词,古代的"老"字是一种尊称;山长等不一而足。 教师一词在现在看来倾向于描述一种职业,和工人,农民等没有差别,而不含任何特定的尊敬成分。由称谓的变化可以看出教师地位的变化,从而也说明在人们心目中教师重要性的变化。同时教师的只能也发生了变化,古代“师者,所以...
阅读全文
杂文

劝洪磊读梁实秋《骂人的艺术》

  近日中日钓鱼岛问题又有新动向,中方军机进入钓鱼岛海域,日本首相谴责中国入侵,并扬言如飞机再飞临钓鱼岛则实施警告射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再一次代表中方重申了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主张,此次发言和以往发言如出一辙,并无任何更深入的表示。由此我猜想,要么国家对钓鱼岛的应对策略还同以往一样,没有大的调整;要么就是替洪磊整理发言资料的智囊还是原来的那个囊,没有任何进步。 但洪磊作为外交部发言人,代表国家表明立场总不能如小孩骂街,翻来覆去总是那几句,时间久了莫说外国人,就连国人都听得厌烦了。 我想发言人反复讲这一句话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全世界人记住“钓鱼岛是中国的”。但反过来想,既然钓鱼岛是...
阅读全文
偶感

谈责任

  字典对责任的解释分内应做的事情和没做好分内事而应承担的过失。对这一解释我并不赞同。 责任应该分为自然的责任和社会的责任。自然的责任是人为了生存及繁衍后代所应承担的责任,比如劳动、生育、养老等,这一点字典说的很对。 而社会的责任则是一个人为了社会发展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而这种责任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做好分内应做的事情,应该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情况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对他人及社会有利的事情。比如说,当你路过一个独木桥,你发现桥有断的安全隐患,那么你应该把桥修好或者树立标志告诉其他过桥的人注意安全,而不是自己小心翼翼的过桥后扬长而去。又比如,一辆运输西瓜的货车侧翻,你应该去帮助...
阅读全文
偶感

城市边缘与边缘城市

从小起就对城市有一种向往,那时对城市的印象唯一来源于电视,宽阔的马路、干净的街道、雄伟的建筑、精美的食物、流行的服饰,还有悠闲地生活。于是幼小的心灵便树立了一个理想,长大后一定要去城市生活。 大学毕业后到了北京,国内最大的城市之一。刚开始对什么都很新鲜,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后去天安门、王府井、西单、北海等地方溜达,也许那时的北京就是我心目中的城市。那时的生活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穷且快乐着”。 时间匆匆,转眼数年,从当初的稚嫩青年已经步入中年,也已经成为一个孩子的父亲。考虑的事情逐渐多起来,吃饭已经不只是为了抵御饥饿、而是一种感官享受;衣服已经不是为了御寒、而是一种社交的表达;房子已经不是为了晚上睡...
阅读全文
小说

狗国

自从盘古开天地之后,大地上便有了人。起初天地一片混沌、野兽恶虫遍地横行、毒草瘴气随处蔓延、雷电地动随时而发。玉帝感人民之艰辛,随派天犬下凡,帮助人们客服困难。天犬名曰“晓天”,意思是让上天知晓民众疾苦的的意思。 晓天初到大地与人们共疾苦、同患难、共同抵御野兽自然的侵扰。初始人们还处于懵懂愚昧之中,很难抵御野兽等侵袭,晓天为保护人类屡屡受伤,同时还教导人们如何取得食物,维持生计。 经过无数年,天地开阔、瘴气渐除、野兽恶虫凋敝,人类繁衍众多,且开化明智,逐渐主宰了大地。此时玉帝觉得人类已经可以战胜困难,便召回了晓天。晓天上天了,但他的后代却留在了人间。  在乌苏里江以北有一个部落,那里的人们已经习...
阅读全文
偶感

宝宝对光的感应

宝宝六个月,晚上在床头逗他玩,顶灯关闭,只留一盏窄光束台灯。台灯置于床边的床头柜上,柜上有一个水杯,一部手机,和一个盒子。宝宝起初对杯子特别感兴趣,使劲够杯子,拉他回来则开始哭,不明原因,因为此时已经晚上十一点,该睡觉的时候了,这么兴奋就有点反常。 突然发现杯子在灯的照射下特别亮,心想会不会是因为光的原因。遂调整台灯照射角度,让手机处在台灯直射下,而让杯子处在漫射光下,把宝宝背对光放着,逗他玩两分钟,再让他看柜子,他上手便去抓手机,对杯子则失去了兴趣。。随后用盒子实验效果也相同。重复几次依然。 由此可见宝宝并非对颜色,形状敏感,而是对光线更敏感。 也许人从出生开始就有很强的趋光性,成人后还想压...
阅读全文
偶感

人生的意义

本来是想回顾下过去的2012年,但是当真正准备整理下思绪的时候却突然有一种怅然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是如此的熟悉,原来又过了一年。 每年都在规划着新开始的一年,又在总结着过去的一年,规划总是很美好,但总结却不免有点落寞,原因大概总是规划的比实际情况要好。当这种落寞之感逐渐熟悉之时也许就是对生活妥协之时,或者说是安于生活之时。也许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给你空间让你想象,但又束缚你的想象,不使他无尽膨胀。当你在无尽的想象与实现他的束缚之中抗争疲惫疲惫时,生活又给你以安逸,然后把你定格在一种他认为适合你的状态中。 我也许就处在不断和生活斗争的年纪,梦想很丰富,但距现实总有一定距离,因此很疲惫。过去印象还比较...
阅读全文